举全家之力促成的婚姻为何经不起考验?
核心要点:
1. 当前农村的适婚青年90后是主力军,他们在婚恋过程中呈现出“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特征。一方面对亲密关系产生新的想象和期待,另外一方面仍然离不开父辈的支持和干涉。
2. 对于男方而言,彩礼支付意味着对结婚对象的锁定,对女方而言,彩礼金额则大致与女性婚后生育直至孩子上幼儿园的花销持平,意味着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由于支付了高额的彩礼双方家庭会积极介入小夫妻的矛盾,尽可能维持其婚姻的稳定。
3. 在现代性的观念进入村庄的过程中,女性对变化的感知要更强,女性对亲密关系有更多浪漫化、情感性的期待,当年轻女性感受到男性无法回应自己的情感期待时,更倾向于主动提出离婚。
当前农村,90后青年是婚恋主力军。他们如何看待恋爱和结婚?彩礼是压力还是婚姻稳定器?举全家之力促成的婚姻为何经不起考验?离婚后他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对话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牟敏娜,聊聊当代农村青年的婚恋抉择。
一、“中国既然要有3000万光棍,为什么不能是我?”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当前农村青年主要面临哪些婚恋状况?你能用一个关键词形容吗?
牟敏娜:当前农村的适婚青年90后是主力军。在婚恋过程中呈现出“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的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轻人即使是自由恋爱,也需要由父辈家庭承担婚姻成本。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这个说法比较新颖,怎么理解“半资本主义”?
牟敏娜:“半资本主义”表现为当前年轻人对于亲密关系的想象受到消费主义和媒体的影响。
根据《2021快手婚恋内容生态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快手上爱情相关视频的条均播放量同比上涨了77.62%,婚姻相关视频的条均播放量同比增长率则高达161.94%。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婚恋相关的视频也是最受欢迎的。
媒体营造出理想亲密关系的样板,例如在特定的节日520、七夕等需要有仪式感,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表达情感和沟通,有情绪价值,有健康的关系,远离PUA、恋爱脑等等。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这样的媒体舆论对农村青年产生了哪些影响?
牟敏娜:当前的农村青年是去乡土化的,他们在生产生活上与农村关联不紧密,向往一种城市化、中产化的日常生活,在对婚恋关系的期待上也会比以往有更多的要求。
例如我们在四川调研时一位年轻女性提到,七夕节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小姐妹收到香水,就发一条仅对自己老公可见的朋友圈暗示他,之后自己也收到礼物。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年仅3岁的儿子也会表达长大要给妈妈买口红。年轻一代的家庭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刚刚解释了“半资本主义”,“半封建”又是什么意思?
牟敏娜:家庭关系更加亲密,更加注重情感表达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当前的农村青年面临的是对家庭的想象与家庭基础条件之间的不匹配问题。“半封建”就是这种不匹配的集中体现。
当前90后一代的父母大多以60后、70后为主,在改革开放和家庭少子化的背景下,大多能够为子代提供一定的物质支持,不仅要承担子代在结婚、购房等关键节点的大额支出,而且子代在县城以上城市的生活也需要父代的帮衬。
子代维持相对高的消费水平,在教育孩子、日常生活开支方面较高,如果没有学历或过硬技能,很难通过务工实现家庭积累,对父代家庭的依赖增加。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具体到婚恋上呢,父母还是会干涉子女的婚姻?
牟敏娜:在经验中表现为父母的权威上升,如果父母不满意孩子自己找的对象,会通过不上门提亲,不支付彩礼的方式来表达拒绝。
当然,这一现象更多发生在农村的上层富裕家庭,对于大部分普通农村家庭而言,高婚姻成本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整体来看,当前农村青年的婚恋,影响要素变得更加多元。其中,地区性别比例,个人的恋爱能力、家庭的经济水平是影响个人的关键因素。与之对应的,农村青年的婚恋困境更多表现为“找不到”,“娶不起”和“稳不住”,婚姻的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冲击。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你怎么看当代农村青年婚恋观念的变化?
牟敏娜:对于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念目前学界也没有一致的结论,当前农村青年群体内部的异质性较强。整体而言,年轻一代更重视在亲密关系中的个人体验和感受,也更重视经济因素,不将恋爱和结婚视作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对待婚恋的态度更为理性谨慎。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和其他世代的农村青年差别很大吗?
牟敏娜:和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当前的农村青年的观念还是有新的变化。有研究认为,农村青年的婚恋观念从婚恋技术主义转变为婚恋现实主义,前者强调在恋爱过程中的套路和技巧,可以通过进工厂哄女孩子的方式“骗”到一个结婚对象,并将这种恋爱经历视作个人能力的体现,这种心态在80后一代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较为普遍。后者则表现为婚、恋的分离,恋爱的时候追求情感体验,到真正步入婚姻时还是追求房、车等物质保障。
近年来,我们在调研中也观察到,在90后或者更年轻的农村家庭,出现了一种婚恋躺平主义的倾向,表现为年轻人在与缔结婚姻相关的高房价、高彩礼和高育儿成本面前,对婚姻望而却步,消极行动,将不婚不育保平安挂在嘴边,转而追求一种当下的个体的体验,通过网络娱乐来替代恋爱体验。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在一次调研中一位年轻男性坦言:“中国既然要有3000万光棍,为什么不能是我?”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家庭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了吗?
牟敏娜:互联网所营造的理想家庭的意识形态也在影响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念。什么样的家庭是好的家庭?什么样的关系是好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在年轻人口中,恋爱、结婚不再是幸福和浪漫的代名词,而变成了困难和麻烦的事情,多要素匹配的婚恋方式也使得在农村,找到合适的对象变得更为困难。
不可忽略的事实是,在适婚群体性别比失衡的当下,受到多重婚姻挤压的农村地区,一定存在一部分无法进入婚姻的被动单身群体。当前农村青年在婚恋观念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两性在婚恋观念上有错位,不同圈层之间对婚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二、年轻女性离婚再嫁还有十几万彩礼,男方可能“人财两空”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我们来聊聊彩礼,从社会学学者的角度看,彩礼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高价彩礼?
牟敏娜:彩礼在中国古代具有婚约的性质,是男方赠予女方的礼物,在《婚姻法》中表现为附义务的赠予,是一种婚约要件,意味着缔结婚姻的预期。
近年来,高价彩礼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门讨论话题,年轻男女因彩礼谈崩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在于,打工经济之后的人口流动构建出一个开放的婚姻市场,对于女性人口流出的普通中西部地区农村,男性需要支付较高的彩礼来获得婚姻缔结的机会,这也是农村彩礼上涨的主要原因。
在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实践中,彩礼主要表现为一种代际资助,也就是父代家庭给新婚小家庭的启动资金。近年来,受到女性主义的影响,也有部分声音将彩礼视作是对女性个体生育的补偿。可以说,即使在同一个家庭内部夫妻之间、代际之间对于彩礼的性质、归属和用途也有不同的理解。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在实际婚恋过程中,彩礼能发挥什么作用?
牟敏娜:彩礼在婚姻缔结的不同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在确认恋爱关系之前,彩礼更多是女方身价和男方支付能力的体现,起到筛选结婚对象的作用;在定亲之后,彩礼是对双方婚姻合意的确认,起到婚约的作用;在结婚之后,彩礼主要是小家庭的启动资金。
理想状态下,彩礼作为一种婚姻合意和礼物赠予,能够为婚姻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规范约束。例如在江西调研时,当地彩礼价格较高,近五年来平均价格在20万上下,但男女双方家庭都认可彩礼支付的合理性,且有协商和谈判的空间。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你在研究中提到彩礼具有稳定婚姻的作用,怎么理解这种稳定?
牟敏娜:对于男方而言,彩礼支付意味着对结婚对象的锁定,对女方而言,彩礼金额则大致与女性婚后生育直至孩子上幼儿园的花销持平,意味着对未来生活的保障。由于支付了高额的彩礼双方家庭会积极介入小夫妻的矛盾,尽可能维持其婚姻的稳定。
我们在调研中遇到51岁的魏阿姨,她表示:“我们做父母的并不是真的想要钱,现在更多的家庭是赔钱嫁女儿(即女方家庭给予彩礼持平的嫁妆),要彩礼只是给未来女婿的一个考验,等两个人结婚了,钱都是他们的,我们只希望他们过得好。”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实际情况又如何,婚姻真的因此稳定了吗?
牟敏娜:彩礼支付并不必然带来婚姻的稳定,甚至在多数情况下会带来婚姻破裂的风险。在不同的农村地区,彩礼的实践方式和性质不同。
从我自己的研究来看,彩礼具有双重属性,作为“财”的部分表现为财产和价格,作为“礼”的部分则表现为礼仪与规则。
由婚姻竞争所引发的高额彩礼、天价彩礼可以看作是一种彩礼的异化,这种情况在华北地区的农村比较普遍。在当地,彩礼支付仅仅是男方进入婚姻市场的入场券,体现的是本地的婚姻市场价格,而没有办法发挥彩礼的婚约作用。
我们在华北某村调研时,58岁的孟叔向我们表示,为给两个儿子结婚,他们家庭负债达到40余万,但支付彩礼之后也要继续对儿媳妇好,不然不仅自己老了没人养,而且彩礼钱也要不回来。
孟叔感叹时代变了,年轻女性离婚再嫁也同样能像头婚一样要十几万的彩礼,甚至出现了少数职业骗婚的年轻女性,而男方家庭最后可能人财两空,重新成为光棍。近年来,由于彩礼纠纷所产生的刑事案件也多有发生。
三、西南地区离婚和早婚相关,华北地区外地媳妇习惯跑婚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前面我们聊到婚姻稳定,你怎么看待农村社会的离婚现象,普遍吗?
牟敏娜: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有两个现象可以佐证,其一是在中部某县的民政局和法院调研时,有关离婚所产生的纠纷给基层的法院带来了较大的负担,其二是在今年华北某县的调研中,在一个有79户300余人的村民小组中,收集到的离婚的案例就有20例。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农村离婚现象有哪些特点?
牟敏娜:当前农村的离婚呈现出私人化、去污名化和女性主导等特点。
私人化表现为离婚大多发生在村庄之外,即使是村支书和小组长等村庄精英也不了解村里年轻人的婚姻状况。
去污名化表现为农村对离婚的负面评价减弱,离婚与个人的道德品质之间不再有必然的关联,更多被看作一种个人选择,孩子被看作是离婚最大的受害者。
女性主导则表现为女性地位上升表现出的新变化:
一方面在家庭角色上,随着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和市场参与度提高,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发生转变,不再是完全的依附性角色。
另一方面在观念上,男女两性对婚姻的期待不同,一般而言,在现代性的观念进入村庄的过程中,女性对变化的感知要更强,女性对亲密关系有更多浪漫化、情感性的期待,当年轻女性感受到男性无法回应自己的情感期待时,更倾向于主动提出离婚。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地区之间有没有差异?比如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有什么不一样?
牟敏娜:离婚现象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一般来说,高离婚率与早婚、闪婚和跨省婚姻等现象存在相关性。
从调研经验来看,在西南地区,离婚更多与早婚现象联系在一起,是青少年过早进入婚姻,无法承担家庭责任导致的。
在华北地区,离婚则与闪婚和跨省婚姻的联系更紧密。跨省婚姻中,由于生活习惯和家庭冲突,外地媳妇倾向于跑婚,这使得华北地区形成了外地婚姻不牢靠,本地婚更稳定的择偶偏好。年轻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父母倾向于在年节时督促子女参与相亲,在较短的时间内确定结婚对象,闪婚进入婚姻。由于双方在进入婚姻之前的磨合不足,有可能婚后才发现不合适,导致离婚多发。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离婚则更有可能与家庭权利义务相关,例如在少子化的背景下,东部地区流行不娶不嫁的两头走,双方家庭围绕孙代姓氏、家庭财产分配、双方父母赡养等事件形成新的家庭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可能激活个体在家庭中的权利意识,对婚姻稳定造成冲击。
整体来说,在当前的农村地区,婚姻不稳定性增加是一个可以被感知到的趋势。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你怎么看待农村离婚现象?积极意义大还是负面影响多?
牟敏娜: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离婚对于部分个体而言是一种解脱,例如从家庭暴力、贫困或者是没有感情的婚姻中获得解放。
但整体来说,在当前的农村,离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多,首先是直接的家庭解体;其次是围绕核心家庭所产生的诸如儿童照料、老人赡养等责任落空;最后是在个体情感与价值归属上,婚姻和家庭不再能够成为个人的价值寄托。
从村庄社会层面来看,较高的离婚率意味着在经济上实现脱贫之后,由于婚姻破裂造成家庭的“社会性”贫困可能带来弱积累、弱发展的家庭形态,破碎的家庭被置于风险之中。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我们来做个横向比较,你觉得和城市离婚相比,农村离婚有什么不一样?
牟敏娜:社会学家将共同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形成与前辈群体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产生了具有独特社会性格的人群称作“社会代”。
在当前的离婚现象中,城乡之间的共同之处在于,年轻一代受到“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思潮的影响,不再完全将婚姻视作是人生的必选项,婚姻与个体幸福之间的关联更紧密,在离婚的过程中,个性化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上升。
但无论是从离婚的过程还是结果来看,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城市离婚,除了意味着爱的终结之外,家庭财产的分配、子女的抚养权等后续事宜的协商才是离婚的重点;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处于弱势结构中的底层家庭,离婚则与家庭破碎紧密相连,离婚不仅造成留守儿童与老人照料的问题,对于支付高额彩礼的家庭而言,因婚返贫、因婚致贫的现象也不少见。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我们常听说离婚后女性更好改嫁,男性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是这样吗?
牟敏娜:艾莉森·阿列克西在研究日本离婚现象时指出,人们认为离婚造就自由的女人和失败的男人,而这种迷思与两性离婚后的真实处境并不相同。
在我国当前的农村地区也存在类似的民间表达,即认为年轻女性离婚后很好找到下家,男性则因为离婚而重新成为光棍。然而实际情况则更为复杂。
对于男性而言,受到性别规范和村庄价值观念的影响,男性能够更自然地进入家庭,从家庭稳定中获得归属与价值,因此当遭遇离婚时,男性会感知到失败情绪,有部分群体甚至会陷入价值虚无的状态,从此一蹶不振。
然而对于农村男性而言,婚姻稳定不仅意味着家庭完整,也意味着社会身份的完整,离婚之后男性可能会被排斥出一些社会活动,如果有能力再婚男性及其家庭一般也会采取积极行动,若没有能力再婚,则会重构自己的价值体系,例如接纳个体主义的价值观,或者是通过村庄公共事务参与、发展个人事业来找寻新的价值。对于处于劣势结构的农村底层家庭男性而言,离婚更有可能发生,对家庭的冲击更强。
腾讯新闻知识万象:这是对男性来说的 ,那女性呢?她们是不是获得了自由?
牟敏娜:对女性而言,离婚也并不意味着自由和解脱。
首先,从价值层面上来说,年轻女性自己可以脱离村庄的价值体系,但其父母依旧生活在村庄,受到村庄舆论压力的影响,访谈到的女性在离婚后也倾向于先瞒着双方父母,甚至有年轻女性在离婚后依然在年节看望男方父母,女性在舆论上遭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强。
其次,从生活上来看,部分女性在离婚后选择回娘家。近年来,有关外嫁女离婚后的土地分配问题也给村庄治理带来新的挑战,女儿的家庭角色也是中国农村语境下遭遇的问题。
最后,从经济来源和生计方式上来看,如果涉及离婚之后的儿童抚养问题,尤其在女性获得抚养权的情况下,农村离婚女性也面临经济和家庭双重角色的冲突。
当然,无论男女,在我所接触到的个案中,离婚再婚之后婚姻幸福的案例也存在,双方能够从失败的婚姻中吸取教训,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对待婚姻。当前中国的家庭秩序正处于急剧变化中,农村社会也在逐步调整以适应这些改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识万象(ID:todaytopic),作者:牟敏娜牟敏娜(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相关推荐
举全家之力促成的婚姻为何经不起考验?
大厂婚姻的最大考验:丈夫外派出国,家属进退两难
为何农村婚姻诈骗屡禁不绝?
翟欣欣案后,我们请离婚律师来算算婚姻里的“账”
李国庆俞渝刀刀见血背后:那些互联网公司大佬们的婚姻归宿
悲喜交加的教育“并购婚姻”
一位温州商人用敏锐的嗅觉救了全家,如何培养危机嗅觉?
56岁阿姨的6000公里自驾旅行:我不想被糟糕的婚姻困住
婚姻,没有故事
局外人为什么难以促成变革?
网址: 举全家之力促成的婚姻为何经不起考验?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060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6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1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5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52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