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的背后逻辑
传统车厂或成造车新势力。
作者 | 胜马财经 侯静伊
编辑 | 欧阳文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次迎来新朋友。
继11月25日长安汽车官宣与华为联手后,12月1日,江淮汽车也宣布加入华为的车企“朋友圈”。
胜马财经获悉,12月1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签署《智能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着力打造豪华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作为通讯巨头,华为半只脚踏入造车领域,“车联盟”得以迅速扩容。只是,从造不造车引发内部巨大争议,到外界的质疑和嘲讽“不会有车企甘心与华为合作”,华为又是如何同马儿过河般蹚出一条水路?华为的“车联盟”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动荡才得以初见雏形?
这背后,华为发展“汽车朋友圈”的逻辑又是什么?
三种模式开建“车联盟”
华为早在2013年就有意试水车联网业务。2013年12月,华为在上海正式发布了华为车载模块,推出新品ME909T,这也为华为后续进军汽车领域埋下了伏笔。
2019年对于华为而言无疑是一个转折年。当年5月15日突然被美国正式制裁,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华为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作为最具潜力的智能终端,进军汽车行业成其必然选择,华为车BU业务部门应运而生。
而自2019年至今,为了深入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华为探索出三种模式与车企合作,华为汽车朋友圈也由此开启。
一是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式即Tier 1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华为给车企提供智能化零部件,比如销售车联网模块、AR-HUD、激光雷达等,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
二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即华为全栈解决方案,车企使用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外观特点在于车身的“HI”标识。与Tier 1模式相比,在HI模式下,华为的参与度更高。
三是智选车模式,即在HI模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华为深度参与到车企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并且合作车型还会进入到华为的终端店面进行销售。
在三条模式下,华为迅速和车企,尤其是二线车企开展了合作。比如,在HI模式下,与华为合作过的车企包括北汽蓝谷子品牌极狐、长安汽车子品牌阿维塔和广汽集团子品牌埃安,其中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和阿维塔11已上市。
Tier 1模式下,华为的合作车企图片来源:东北证券研报
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合作车企图片来源:招商证券研报
三个模式,三条赛道
哪条赛道能走通?
仅仅卖智能零部件给车企,业务毫无想象空间,Tier 1模式显然不及格。
同时,HI模式也前路途坎坷。
采用HI模式的长安阿维塔销量表现一般,2023年5月-10月销量不及1.5万台。北汽极狐此前也采用HI模式,去年零售量仅1.2万辆。销量遇冷下,2023款极狐阿尔法S已经取消HI版的款式。因此,目前在HI模式下苦苦坚持的品牌仅为长安阿维塔。
智选车率先杀出重围。
在智选车合作伙伴中,目前在合作中的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由HI模式变更为智选模式)等。2021年12月,华为、宁德时代和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品牌,2022年3月问界M横空出世,此后三个月累计交付破万辆,问界品牌一举成名。
虽然此后也遭遇挫折,但M5、M7等多款车型也相继被推出,问界M9也将在2023年12月推出。截至目前,问界M5累计交付超12万辆,问界M7大定破10万辆,问界M9预订量超3万辆。
HI模式岌岌无名,而智选车模式在品牌知名度上已打响了名气,在市场份额上也已崭露头角,如今正以势如破竹之势抢占市场。
但对于要“活下去”的华为而言,这远远还不够。
“朋友圈”扩容势在必行
自2019年被美国制裁后,华为的营收就以每年10%的速度递减,到2022年相对制裁之前,营收缩减1/3,研发投入也激增到了1600亿。
造车本就是重资金、重资产业务。华为在造车业务上可谓是砸下重金。
据华为2022年年报,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至2022年底,累计投入已达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研发团队达到7000人的规模。余承东此前也曾透露,华为车BU平均每年保持100亿元的投入,而且70%~80%的投入都在智能驾驶领域。
华为车BU成为华为业绩上的唯一拖累,是唯一亏损的业务板块。
2023年年初,余承东表示,2025年要实现车BU业务盈利。然而,前路崎岖。财报显示,2022年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全年营收约20亿元, 2023年上半年,这一业务仅为10亿元。
亏损的车BU业务何去何从?
早在2022年8月,任正非在《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文件中称,华为车BU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做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扩容车企朋友圈成为一条可选之路。
1、持续升级智选车模式。
11月28日的发布会上,华为首次正式发布鸿蒙智能汽车技术生态联盟——鸿蒙智行,这可以看作是智选车模式的全新升级。华为将以往信息产业及消费电子产品的优秀实践,跨界适配到汽车领域,联合中国汽车产业伙伴打造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
目前,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推出了问界M5、M7、M9等车型,智界S7则是与奇瑞合作的车型。余承东在发布会上透露,与北汽、江淮合作的鸿蒙智行车型正在开发之中,将在后续陆续发布。
2、将车BU业务剥离出去,引入更多友商。这更是一场重头戏。
11月26日,长安汽车和华为于11月25日宣布拟成立了一家新的合资车企。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长安汽车计划入股这家新公司,入股比例不超过40%。
余承东表示,除长安汽车之外,赛力斯、北汽、江淮与奇瑞四家鸿蒙智行生态联盟都已收到邀请。除此之外,他还“点名”希望一汽集团加入。
业内人士指出,将车BU业务剥离出体外,与其他车企合资造车,能降低车企疑虑、绑定客户,更能减轻华为的资金压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新平台的组建,华为智选车业务也将有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华为汽车朋友圈的扩容,如何搞好错综复杂的朋友圈关系也正在考验着华为的智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胜马财经”(ID:Shengma-Finance),作者:侯静伊,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的背后逻辑
百度、阿里、华为,汽车系统的差异化角逐
品牌奖扩容,郎酒朋友圈撑起200亿元新征程
薛定谔的华为汽车
华为汽车的问题是技术不够吗?
美国“实体清单”再扩容 多家公司称已有相关预案
智能汽车时代,“BATH”的跨界姿势与逻辑
华为的汽车野“芯”
新能源汽车扎堆商圈背后的商业逻辑
微信朋友圈这个逻辑,真不该取消
网址: 华为“汽车朋友圈”再扩容的背后逻辑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092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