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人生被套牢,他们卖掉房子换自由
近几年,在经历了房价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后,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试图从被捆绑的“枷锁”中挣脱出来。
甚至有不少人选择直接把房子卖了,打算用租房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传统观念里,房子不仅仅是一个家一处住所,还是安全感与归属感的来源,甚至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很多人为了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不惜倾尽几代人的积蓄。
如今则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另辟蹊径”。
本期显微故事的主角就是这些不走寻常路的人。曾经,他们也是购房大军中的一员,为了买到梦想中的房子,拼命打拼,不敢懈怠,可是房子到手后,他们却发现,原本憧憬的美好生活并未如期而至。
有的因为高额的房贷压力喘不过气,有的发现生活质量并没有实质性提高,反而因为买房牺牲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于是,他们决定卖掉不能流通的数字资产,通过租房来实现财务的相对自由和生活的多元化。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卖掉房子的那一刻,我重获自由
决定把房子卖掉的那一刻,裘曼的心里多少有点伤感。
她一个人在那间五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踱步,从被钢筋挡住些许光线的阳台,到只能容下一张餐桌的过道,再到北向的厨房。每个角落她都想多看一眼。
很快,这里就不再属于她了。
2018年,裘曼以每平方米48000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北京通州的这个二手房。当时,通州的房价正是水涨船高的时候,副中心的光环加上比市里低的价格,在预算有限的裘曼眼里,极具性价比。
作为一个新北京人,和很多“北漂”一样,她也想有个自己的家。为此,她把自己工作多年积攒的存款都拿了出来,又从亲朋好友借了点钱,凑了80万的首付。
图 | 裘曼购买的小区
裘曼的妈妈起初是不同意她买房的,觉得两百多万在老家能买个别墅了,可在北京只能买个巴掌大的地方,位置还很偏。但是裘曼坚持,妈妈也不再说什么。
不过,房子买下来后,裘曼一天也没有住过。她的工作单位在西北四环,房子在东六环,要是通勤的话每天往返要三个多小时。
所以,简单装修后,裘曼把房子租了出去,因为地段不占优势,租金每个月只有两千多。
为了还每月七八千块的房贷,裘曼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她的月薪只有一万多,还完房贷,支付必要的生活花费后,所剩无几。
为了省钱,她从酒店公寓搬进了公司附近的合租房,每天鸡飞狗跳地和十来个人排队洗漱、上厕所。
刚买房时的喜悦,很快就被捉襟见肘的生活拿捏。她不敢去旅行,不敢放肆地大吃大喝,也不能任性地买买买。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几十年,裘曼很不甘心。
渐渐地,她意识到,买房对于她来说,不过是拥有了一种自欺欺人的满足感,完成了一件像结婚生子一样必须完成的人生大事,还有在人前聊天时可以炫耀说在北京有房的资本。除此之外,好像什么都没有。
更何况,自从她买了房子以后,房价就一直在降。原本裘曼也没指望升值,但接连跳水的价格还是冲破了她的心理防线。
2023年,裘曼所在小区的二手房成交价已经跌破4万元/平米,一位同小区的业主甚至以210万的价格卖掉了60平的两居室,单价只有3.5万元。
图 | 裘曼通州房子的小区外的街道
裘曼不想再“陪跑”了。过了五年“苦行僧”的生活,她的承受力到了极限。最终,她以赔了40万的代价卖掉“养”了几年的“烫手山芋”。
虽然有种割肉似的疼,但从长远来看,裘曼还是释然的:不用再担心房价的波动,不用再给银行打工,还高额的房贷和利息,还能租个好点的房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买啥就买啥。
问她卖房后不后悔,裘曼说:“即使房子不卖,我也得租房住,一是上班太远,二是面积太小,家人从老家过来也不够住。现在房子卖了,有了充足的现金流支配生活,日子过得不那么拧巴,生活质量反倒提升了。”
想想当年执着买房的劲头,裘曼觉得自己有点傻气,“很多事情都是双向的。你拥有不动产的同时,也被不动产占据,比如时间、精力和金钱,拥有是以付出为代价的。”
裘曼身边的朋友也有和她一样卖房止损的,比如江姗。
江姗比裘曼买房要早几年,不过她没有在北京买,而是选择了距离北京不远的北三县。
2015年春天,江姗以总价不到一百万的价格,买下了与通州一河之隔的大厂的房子。那时,正是北三县房子炒得最热的时候。江姗记得,当时买房是要排号的,中介带她走进选房大厅的时候,千余平的屋子里已经人山人海,比看演唱会还热闹。
第一次见到这场面的江姗当即交款订房。不过,她退房的速度也和买房一样,闪电般做决定。
房子是期房,那个时候小区到北京还没有公共交通。打车回去的路上,司机的一句话让她警醒:“你在那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买了房子?被开发商忽悠了吧?等它完善起来,没有十年都不够!”
就是因为这句话,江姗第二天就把房子退了。她选的房子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开发商,精装交付的优质社区,一号难求,很多人排队都买不到。所以,基本没费劲,开发商就答应了她的退房要求。
拿着卖房的钱,江姗旅居海外,开始环游世界。而与她同时买房的人,已经被房子套牢。北三县的房子大热之后大冷,住不了,也卖不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鸡肋”。
江姗感谢当时果断的自己,也感谢当初那个不太会说话的司机。现在,近十年过去了,那个原本炙手可热的小区仍然一片荒凉。
被重新定义的居住方式
江姗在环游世界的时候,90后的茜茜也在筹划旅居的生活。
茜茜之所以有旅居的想法,其实是受了父母的影响。
多年以前,茜茜父母还没有退休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退休后到全国各地居住的打算:
“按我爸的逻辑说,如果我们不出去玩,或者不换城市,家里能多一些钱,多攒几十万。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说他年纪那么大了,以后不想一辈子什么都没有,不想哪儿都没去过。”
或许正是因为父母比较“潮”,所以当茜茜决定把张家口的房子卖掉的时候,两位老人都很支持。
2023年,茜茜的父母退休,正式开始旅居生涯,第一站是茜茜生活的北京。
那个时候,茜茜还在做着朝九晚六的工作。虽然她很爱玩儿,但是在此之前,她并没有旅居的想法。
“以前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爸爸妈妈有这个想法之后,我觉得挺好的,我也想跟他们一起去。”
为此,茜茜辞去了全职的工作,开始跟父母浪迹天涯。
离开北京后,茜茜一家三口移居江南,现在住在苏州,一晃已有半年多。
图 | 茜茜旅居苏州的照片
“南方的这个城市资源,包括基建,都特别好。菜市场啊、公园啊、园林啊,还有一些福利,对老年人很友好。比如说他们那个公交卡打五折,然后地铁什么的都非常便宜,打车也不贵。”茜茜介绍说。
对于当前的旅居生活,父母很满意,茜茜也很开心。现在,她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平时做策划和撰稿,同时也在经营自己的小公司。时间可以自己掌握,空间可以自由切换,人生的乐趣呈几何式增长。
图 | 茜茜旅居苏州的照片
“想去哪个城市居住就去哪个城市租房,租房市场比买房市场简单得多,下载APP就有海量房源任你选。一个城市待腻了就换一个城市,中国那么大,不用担心没地方可去。”
下一个旅居地,茜茜父母选择的是青岛,茜茜不确定自己是否会与他们同行,但是旅居这件事,她是做定了。
孩子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与茜茜卖房旅居不同,80后的小颜卖房完全是为了孩子考虑。
2017年,为了儿子上小学,小颜卖掉在北京房山住了近十年的房子,买了海淀的学区房。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小颜一家开始了漫长的租房生活。
学区房是典型的“老破小”,根本没法住人。小颜在儿子学校附近租了一个两居室。她住的地方是丰台、海淀、石景山三区交汇的地方,儿子学校属于海淀,她租的房子与学校相距不远,却属于丰台。
图 | 小颜在丰台租住的小区
租的房子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住宅,家具和装修风格都很陈旧。小颜父母过来的时候,想帮他们添置一些东西,小颜不让。
“不是自己的房子,就没有心情布置,也不想添新的东西。开始以为只是短时间住一阵子,没想到这一住就是六年。
今年秋天孩子就要上初中了,也不知道会分到哪里,如果在附近可能还会住这儿,如果远了那就得换到学校附近租房。初中毕业之后还有高中,到时还得换地方。总之,孩子在哪儿,我们就在哪儿租吧。”小颜说。
小颜也曾想过等儿子小学毕业了,把学区房卖了再买一套。但是房价的波动,房地产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以及将要背负的高额贷款,让她犹豫不决:
“如果不是为了孩子,我会考虑一直租房住。买房买的是预期,房子买到手,如果没有增值的趋势,反而往下掉,那还不如租房。手里有几百万干点啥不好,对不对?
我一个同事家在航天桥,把房子卖了1000多万,回老家了,现在生活得特别滋润。但是我们不行,孩子要上学啊,现在很多东西都和房子绑在一起了,户口啊、教育啊,所以就算我租房住,也得留一套房做保障。”
同样为了孩子考虑,想把房子留住的还有谭先生。
2018年,谭先生在昌平的回龙观,买了一套八十多平的两居室,总价三百八十多万。和裘曼一样,谭先生也是在高点的时候买入,之后房价就一直在降。
但是贷款并没有降,谭先生每月要把工资的一大半拿去还房贷。
2021年年初,谭先生萌生了回老家创业的想法,和家人商量以后,一家六口举家回到长沙。
在长沙市中心,谭先生以每月三千多的价格租了一套一百多平的大三居,老少三代六口人住起来也不觉得挤。
“回到这边,老人挺高兴的,毕竟家在这儿,在北京他们不太适应。住的地方宽敞了,大家的心也敞亮了,母子关系、婆媳关系也比以前好了。上班的话不用每天早晚挤地铁,通勤方便很多,幸福指数也提升了。”
不过,北京的房子他暂时还没有卖,以六千多的价格租了出去。
“主要还是为了孩子考虑。我和妻子的户口都在北京,两个孩子的户口也在北京,以后可能还要回去参加高考,房子卖了户口不知还能不能留住。”
谈到买房与租房的选择,谭先生说:“人生是赛道也是旷野,虽然不可能完全由着自己,但还是要尽可能多做尝试,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吧。”
后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一些家庭选择卖房当租客,无疑是一种深思熟虑后的决定。这种选择并不意味着放弃对稳定和安全的追求。
事实上,他们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被房子支配与自由生活之间,他们选择了不再被传统的“买房才能安家”的观念束缚,大胆地挑战全新的居住模式。
其实,在西方国家,租房而居是一种很普遍的状态。据统计,欧盟国家中,有三成人口是租房住的,其中德国的租住比最高,达到57.9%。
在首都柏林,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2.6%。很多德国人一辈子都是在租房中度过的,并不是他们买不起,而是对于购房,他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租房”这一曾经的过渡状态,也会逐渐成为更多中国家庭的选择,而这也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新的思考和变革。
无论买房还是租房,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做出最适合的决定。
生活的意义在于多元的体验和感受,我们尊重每一种选择,也尊重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显微故事(ID:xianweigushi),作者:楚樵,编辑:卓然
相关推荐
卖掉一线城市房子,去租房的人
“卖掉200万的房子,我打算搏一把”
卖掉深圳的房子后,我去二线城市“提前退休”
降价也卖不掉房子的中年人
没有房子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吗?
心理意义上的“不动产”,不一定是房子
他们来到海南,寻找“第二人生”
高考季,拷问人生自由解
割肉大亚湾,亏本卖掉临深房产的深圳普通人
卖房留学回国返贫,海归硕士们溺在岸边
网址: 不想人生被套牢,他们卖掉房子换自由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571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0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7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9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4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85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60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50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52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