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缺爱的人最后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如果我们尝试给“缺爱”下一个笼统的定义,那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缺乏被关爱的经历,例如总是遭到主要养育者的打骂或忽视,成人之后觉得自己总是得不到爱,或在内心深处难以相信自己会得到爱的心态。
这种心态往往是和生命中一些最根本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比如安全感和信任: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人爱我吗?别人是不是会有意或者无意地伤害我?我值得被爱吗?我什么时候才能遇到一个真正爱我的人?如果遇到了,我能否有能力与ta建立起真正长久的关系?
当“缺爱”的人自我怀疑时,这些问题都可能在ta们的脑海里打转。
“缺爱”的人都经历了什么?
我们总结一下这些问题,大概可以分成三大类,即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吗?)、如何看待他人(别人会喜欢我吗?)和如何看待自己(我是值得被爱的吗?)。
在依恋理论中有一个专门术语来“称呼”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叫做内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它是一种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
婴儿在和依恋对象的实际交往中形成内部工作模型,以帮助婴儿感知时间、预测未来和制定计划。
内部工作模型包括两个互为补充的部分:一个是关于依恋对象的,描述的是当婴儿需要时,看护者是否是可得的、敏感的,另一个是关于自己的,描述的是自我是否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和值得关注的。
除了孩子本身的气质类型外,影响它成型的很重要的部分是来自于ta曾经接受过的人际经验,尤其是来自于早期主要照顾者的。内在工作模型也和依恋类型息息相关。
四种依恋类型
想必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依恋理论中有关儿童的四种依恋类型。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如果自我或者环境没有遭遇重大变化,原先的依恋类型会延续和保留下来,构成成人时期的依恋类型。
通常,成人依恋类型也可以分成四种:安全型(secure)、回避型(dismissive avoidant)、焦虑型(anxious)、害怕型(fearful avoidant)。如下简述四种类型在亲密关系中的互动风格:
● 安全型:我相信自己是好的,别人会喜欢我,我也愿意信任和依赖他人,我更相信世界和人们是善意的。
● 回避型:也许别人不喜欢我但是我也不是很在乎,很多时候我觉得依赖自己感觉更好,我并不是那么依赖别人,也不希望或是需要别人依赖我。
● 焦虑型:亲密对我来说很重要,但我觉得好像别人并不像我希望的这般如此亲密,所以我常常因为会担心自己被抛弃而索求越多,但是往往这么做又更加让人远离。
● 害怕型: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我渴望亲密但却常常恐惧被抛弃,我常常因为纠结而逃避。
依恋类型强调的是每个人总体来说和人接触时的自发风格,深入交往之后,一个人对于一些人,可能会发展出不同于自己传统的依恋风格,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你可以觉得是安全的,可以更多地分享自我并可以信赖和依靠。
这即是说,即使一个人的依恋类型总体是偏非安全型的某一种,ta也是有可能与某个人建立安全依恋的关系,或者说对于某些人,某些事,互动方式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有弹性;
除此之外,传统上认为除了安全型之外,其他三种都是不安全的,但近年来好像开始修正这种说法,认为回避和焦虑都是安全的(害怕型暂不清楚),这都是孩子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为适应环境所发展出的应对策略或自我保护方式。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属于偏安全型之外的三种类型,未必就要给自己加一个“我是不安全依恋”的标签,并因此对自己的亲密关系充满悲观的预期。
但可能在现实中,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确实在关系建立上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为这三种类型的内在工作模式可能更惯性地偏消极,容易怀疑自我或他人,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容易发生负向循环而损坏关系。
一个治愈的案例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是:缺爱的人最后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了。让我们来谈谈一个治愈的例子:
小A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回避型依恋,早年父亲去世,母亲又要顾工作又要顾家里,虽然基本物质需求都可以满足,但根本管不上小A的情感需要。
再加上母亲一个人孤立无援无法从心底里接纳丧失的厄运,常常非常情绪化。当小A去找母亲的时候(比如有困难或是分享快乐),都会惹母亲生气或是被母亲嫌弃。
所以小A很早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去烦妈妈,自己的任何需求对于妈妈来说都是麻烦,自己不但不会有帮助和安慰,而且还会被嫌弃,惹妈妈不高兴。
好在小A能力还不错,读书不错,也能照顾好自己,所以渐渐地小A总是习惯自己解决问题,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自己想办法。
上大学之后,小A遇到了一个很温暖的男孩,他总是非常直接地表达自己对小A的喜爱、想念,对于小A的一些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答应和满足,很少犹豫或是批评小A。
小A开始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关爱,开始打开心房,与之建立关系。
1. 冲突
但是恋人间的冲突还是免不了地来了:
男孩喜欢打游戏,两个人建立恋爱关系没多久,有一次小A有事找男友帮忙,事情有些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男孩子告知了小A自己在打游戏,回应也是有一搭没一搭,临了来了一句:“等我死了再说。”
这句话对别人可能没什么,但是一下子就勾起了小A少年时巨大的依附创伤。
当时的小A完全没能理解男友这句话的意思是等他游戏中的角色死了再说,而直接解读为男友在拒绝她的求助,而且是恶狠狠地拒绝。
就如同当年的母亲一样,自己一点点的需求就会让她变得无比愤怒,并且用一种非常伤人的方式来表达对小A这样做的谴责。
而当年在妈妈情绪异常失控的情况下,也曾经向小A大吼:“你是不是想要我的命,要不我们俩一起去(死)”。
这是小A至今都能感觉到当时身体感受的记忆,这种直戳人心的恐惧一下就将她带回到了当年无助脆弱的自己,震惊、委屈、难过、悲伤一股脑地一下全涌出来……
当年的小A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会引得母亲如此大的反应,就如同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只是一个稍微有点打扰男友的情况,就让其如此怒不可遏。
而当时的小A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帮助妈妈改变,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乖乖的,不要说话,不要惹妈妈,才能平安无事。
所以在看到那条回复之后,小A没有再回复男友,整整三四天,小A就自己一个人在哭泣中度过,每当想起这件事,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但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诉说。
小A以为男友不会再联系自己了,因为小A的母亲就从来没有再和女儿讨论过冲突来修复彼此的关系。
2. 解决
但是令小A惊奇的是,男友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来了短信询问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回复他。
小A起初以为男友是假惺惺,因此并没有回复,也不知道如何“拆穿”男友的“把戏”,为自己获得一些尊严;但两三天后男友的短信还在持续,小A突然觉得也许对方真的是真诚的,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小A开始哭诉男友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她只是有一点小要求,稍微有点着急,至于得到这么狠的回复吗?
男友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引起了小A这么大的反应?小A看着男友困惑的表情,突然恍然大悟,明白了那个“死”是什么意思。
恍然大悟的小A第一次发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对她的需要都会嫌弃和讨厌,并不是命中注定她就要受到别人恶意的对待,她也会遇到“正常”的人,她的需要也没有那么“不对”。
而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以往的经历,她可能会误读别人的意思或意图,往更消极、更糟糕的方面去解读,而事实可能完全并非如此。
而这也意味着小A的内在工作模型开始有一些松动,变得有一些弹性。
3. 成长
这是小A从这件事中学习到的最重要的经验。
她开始敢于给眼前的男友信任,相信他可能不是另一个“妈妈”,也许有时候男友的做法可能会勾起类似以前的情绪,但是她会有一个自动提醒,告诉自己:“等一等,再多想想,也许他并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然后小A就会尝试与男友沟通,相互澄清彼此的意思与意图。
在一次又一次的沟通中,小A越来越发现这个模式的存在,这个自动提醒也会越来越快地出现在脑海中。
而庆幸的是,小A总是能从男友那获得积极、关爱的反馈和澄清,一次又一次得到了与之前在妈妈那里不一样的(修正性)体验,从而慢慢地改写了小A的内在工作模型。
多次的经验之后,小A对男友的信任更加深厚,初始的信息误读也越来越少,而结果层面的冲突或是误会较少出现,没有破坏关系反而更巩固了关系,逐步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小A很感谢当时的男友,如果不是他锲而不舍,小A可能就像大部分时候一样回避了这个问题,将对它错误的想象埋藏在内心的深海,深信在这个世界,自己永远都获得不了关爱和帮助。
同时,小A更感谢的,是他持续一致的包容、关爱和耐心,让她敢于去相信自己是值得的。
小A也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有勇气去相信对方可能会有一点不一样,也许可以试试说出来,小A很感谢当时的自己勇敢地做了这个尝试。
也很感谢自己之后也不断努力,突破自己“受害者”的“舒适区”,去触碰自己保护壳下那份担心自己不值得被爱的痛苦与脆弱,坚强地与那份脆弱待在一起,做出新的行动。
如何培养安全型依恋
看到这,你会不会想说小A好幸运,遇到了一位安全型依恋的男友?
但事实上严格来说并非如此,男友的母亲确实是一位非常棒的母亲,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但是男友小时候却从父亲那里遭受过很多童年创伤,包括非常严重的打骂,并且持续多年。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男友并不是一个完美符合定义的安全型依恋,很多时候,回避和焦虑也混杂其中。
但是有一点确定的是,男友曾有过深深地被关爱的经历,来自于母亲,来自于当年家族中的长辈等。
而就是这些比小A多的一些被关爱的经历,让他在两个人的关系中成为更安全的那个人,也是能够更加直接表达爱的那个人。
所以虽然我们也许不是安全型依恋,但是或多或少我们都曾感受过被爱。
作为一名咨询师,我见过的来访者还不算多,但我会收集每一个人有关童年或现在依附经历的信息。
然后我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有着比较严重的童年依附创伤的来访者,往往也会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其他可以依靠的依附对象,可能是某位老师、长辈,也可能是恋人。
我仔细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人类毕竟是社群性的动物,“抱团取暖”是我们的天性。
绝大部分人都期待生活中有一个人可以让自己获得安慰和依靠,这份天然的需要指引着我们不自觉地向着温暖的他人靠拢。
所以,安全、信任,可能并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分类,也许它更像一个连续谱,有的人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
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爱的能力、信任的能力和将其表达出来的能力,只是有的人能够更容易没有负担地表达,而也许有的人有着更多的担心……
让我们回到主题:缺爱的人最后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如果我们一定要给这类人总结一些特质,那么可能它会是:总的来说——不吝啬表达爱、真诚地爱别人以及爱自己、信任他人和这个世界,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和有价值的。
而我个人觉得,并非一定需要是安全型的依恋类型,因为我相信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具备着爱人的能力。
而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在爱之下,那个“缺爱”的人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会被唤醒,能够承接被爱,能够更勇敢地直接表达爱。
我相信,只要能感觉到一点点安全的感受,我们都会从这个新的经验里获益。
可能是改变一点我们之前消极的认知,可能是改变一点过去的“臭脾气”,也可能是当对方生气难过的时候愿意去安慰,而不是只觉得自己受委屈。
而要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我们一点点觉知,就如同小A的那次恍然大悟一般,去试着去相信那可能并非是对方的本意,那可能是自我模式所带来的“误读”。
所以,在我的观点里,不是缺爱的人去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这样关系就能长长久久永远安全。
关系,一直都是两个人的事,没有人能够做到一直单方面付出,不求回报。一段真正安全稳定的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付出。
如同故事里的小A,如果没有那次恍然大悟,以及后面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提醒,奈何男友有再多的爱,恐怕两个人的关系也会很辛苦,未必最后会有好的结局。
“相对缺爱”的一方,也正是在关系中被滋养,慢慢努力尝试挖掘自己能够爱与信任他人与自己的能力,改善自己原有的应对模式,变得更加适应现在这个有爱的对象,从而促使让整个关系更加正向地前行而“最终在一起”。
而这个过程,其实也就在培养自己与自己的安全依恋关系。
当我痛苦难过的时候,我可以安慰自己;当我对一段关系惴惴不安的时候,我可以安慰自己也许我不会被抛弃,即使ta真的离开了我,我也会再遇到适合的人。
无论有没有那个人在,我都可以相信我是值得被爱的,我可以活得开心自在,我相信老天爷会眷顾我,带给我想要的东西。
对,就是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和对自己的爱。
参考资料:
《人际历程取向治疗-整合模式》(台版),Edward Teyber 等,吴丽娟等译;
《心智成长之谜——人际关系与大脑的互动如何塑造了我们》,[美] 丹尼尔·西格尔,祝卓宏、周常译;
《依恋与亲密关系:伴侣沟通的七种EFT对话》[加] 苏珊·约翰逊,黄志坚等译;
《从听故事开始疗愈:创伤后的身心整合之旅》(台版),[美] 胡嘉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Uni(ID:jdxl-uni),作者:徐非儿,编辑:Aurora、Alwaysfifi
相关推荐
缺爱的人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相似的人比互补的人更适合在一起
讲道理的人从来不缺,缺的是讲故事的人
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什么样的人?
冯仑:什么样的人具备赚钱的潜质?
什么样的人才能跟得上公司高速发展的步伐?
为什么高智商的人都很冷漠?
真正的爱,从放弃“对的人”开始
为什么我们会被和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下)
何戬:所有爱车和懂车的人在一起,就是懂车帝
网址: 缺爱的人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642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5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0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49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9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