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1月26日 08:21

新年伊始,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未来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已经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已经有许许多多讨论了。但这其中,可能有一些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者不容易被注意到的。

我想跟你一起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实践。

希望这4种小众的能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

1. 将自我放大的能力

很多人经常问我: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接收信息越来越简单,比如现在就已经有了AI文章总结、AI信息提炼、AI搜索……那么,我们还有必要读书学习吗?

的确如此。从整个社会来讲,我们的信息越来越丰富了,接触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许多信息被打包成更易于消化的产品,许多工具被开发出来帮我们“咀嚼”信息,整个社会对信息的利用率越来越高。

但这是针对整个社会而言。具体到个体,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只会随着信息便利性的发展而进一步加剧。

原因很简单:马太效应是永远存在的。如果一件工具被大范围地使用,那么一定是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的人更能够从中受益。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阶段AI已经十分流行,许多人都会用AI来获取信息,但AI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似是而非的,未必完全可靠。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从中获益?是更懂得AI的人吗?不是的。是知识面更广,思维能力更强,懂得鉴别哪些信息有效、哪些信息无效的人。

AI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它并不能凭空为你创造知识,而只能基于你所知道、所了解的知识基础上,“放大”你的视野。

同样,随着技术的发展,有许多低成本、低门槛的工具被发明出来,比如零代码工具、建站工具、内容创作工具……什么样的人更能够从中受益?是把这些工具用得很好的人吗?

不是的。是那些具备“交叉知识领域”,懂得用户思维、产品设计、内容创作、市场营销、团队管理、战略思维的人。

许多人容易把目光放在“硬技能”上,总想着要去掌握更多的工具、学习更多的技能……这些当然也没错,但实际上,更重要的可能是“软技能”—— 也就是你的知识面。

如前文所说,工具本身只是一个“放大器”,它并不能独立创造价值,而是放大你的价值 —— 你的知识体系越全面,越能够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统,就越容易跟工具相结合,产出各种各样的成果。

因此,面对着汹涌而来的信息革命,学习,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变得更加重要。

如何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未来?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让自己拥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更多的“知识触点”,也就是在不同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解和涉猎,能够更好地将多个领域的知识交叉、串联起来,结合工具的帮助去创造价值。

可以这样理解:知识就像一张网,你涉猎的领域越多,能够串联起来的“交叉领域”越多,这张网就越庞大,它的“表面积”也就越大。那么,能够被工具所“放大”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我将其称为“将自我放大的能力”。

所以,我的建议是:我们不但要学习,并且要更广泛地学习,接触更多的不同领域。不用追求非常精通(实际上也不现实),但最好什么都懂一点,知道这个领域的范式和基本概念,拥有辨识这个领域信息是否可靠的能力,也拥有自学这个领域的能力。

不要局限于自己工作上的一亩三分地,也不要汲汲于去掌握、摸索新工具,而是多去了解涉猎诸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商业,管理学,IT,自然科学,数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

知识是有网络效应的。你涉猎的知识越广泛,就越容易将它们联系起来,涌现出超越单科领域的整体性。

或许它们未必能够在短期内为你提供足够的回报,但长远来看,它们将会是使你的能力被不断放大的稳固根基。

2. 习惯性动手的能力

我在去年的文章里,讲过一件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2023年2月,我写了一篇讲 ChatGPT 的文章,里面提到国外的一个案例:有人用 ChatGPT 搭了一个“童年的自己”,并向她提问、跟她对话,寻求内心的答案。

3天后,在评论区里,有一位读者兴奋地告诉我:她按照我给的这个案例,自己试着动手搭建了一下,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馈,也切实解决了自己的实际问题。

这位读者的行动力令我惊叹,同时也令我感到汗颜。因为我自己也无法做到像她这样,看到一个有趣的想法就立刻动手去实现。

很多时候,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在别人眼中“成功”的人,一定比别人懂得更多、认知更深刻吗?不一定。很可能只是因为什么呢?在每一个别人选择“算了”“下次吧”“再看看”的关口,他都选择了“动手做一做,让我试试看”。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系统的改变是需要引入外力的。我们日复一日重复着每天的生活,是不可能“自动”发生改变的。你觉得现在忙,不想去改变,那么可能过了一年、两年,你还是处于忙碌之中。难道就一直不去行动吗?

有效的思维应该是:如果我想寻求改变,尽管我现在可能很忙、没准备好、觉得它们不重要……但我始终可以为自己的生活腾出一点可能性,留出一个“接口”,让我去动手尝试一些新东西,探索一些新事物,看看能不能对我现有的系统起到一个“助推”的作用。

哪怕这点可能性只占你生活的5%、10%……它跟“完全不去做”,也是天壤之别。

如果你很忙,那么可以先压缩去动手行动的时间,哪怕把它压到每天15分钟、半小时也不要紧,重点是你要迈出去。慢慢来,一步步来。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么不妨一边积累“已知”,一边探索和试错“未知”,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一步步去适应变化,找到新的契机。

我自己在坚持的一个策略就是:把生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多数”,去做确定的事情,获取确定的积累;另一部分是“少数”,去探索种种可能性,寻求变化可能带给自己的机遇和收益。

这个思维脱胎自塔勒布的“杠铃法则”,我自己把它叫做“15%可能性”:用85%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日常生活,积累优势;剩下的15%则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去投入到不确定和未知之中,让自己试错。

你可以利用这15%的时间去做什么呢?

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别人在讨论什么;

思考这些变化可能会带来什么,分享自己的见解;

试着把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出来,把自己的点子付诸行动;

看到一个有趣的方法,不妨立刻上手试一试;

写下自己脑海中的问题,动手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认识更多的、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不妨试试养成这么一个习惯:一旦脑海中产生一个想法,第一直觉永远是去问:我第一步该做什么?

许多人会容易陷入“过度准备”的困境里,容易对一个想法翻来覆去地想,去斟酌得失、权衡利弊……但正是在这种翻来覆去的考虑之中,很容易把它无限延期,最终不了了之。

不要多想,先迈出第一步再说。一旦你走出去,你的惯性就会驱动你一直把它做下去。

一旦把“动手试试”变成一种习惯,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我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的,原来我也可以拥有这么多的积累和成果。

3. 忍受不一致的能力

大脑有一个底层的需求:维持一致。

简单来说,当我们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时,我们会期望:外界的新信息,跟我旧的、固有的预测框架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倾向于用旧的模式、旧的思维,去解读外界的信息。

当我们脑子里同时存在几个观念时,我们会期望:这些观念之间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则,我们就会陷入“认知失调”,感到不适,必须去调整某个观念,使其跟其他观念达成一致。

这种对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脑的底层工作模式。在过去的百万年里面,它都是有用的 —— 它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预测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外部事物。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时代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一切都在急剧的变化当中,过往的常识,也许马上就会被改变;昨天的路径,也许明天就会有更好的替代。

在这种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有一种因素会被明显放大。我把它叫做“内生的不一致”。

举个例子:对小孩来说,世界上的人无非好人和坏人。但长大后,我们知道,这样的分类是不完备的。每个人都是复杂的,都在依据自己的目的和习惯行事,经常会非理性。一个好人,当然也有可能做坏事—— 这就是一种“内生的不一致”。

这一点很好理解,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一个行业的形势,究竟是好还是坏?一个决策究竟是对还是错?一个业务,究竟是有益还是无益?—— 很多时候,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因为它们可能既好又不好,有对的可能性也有错的可能性,短期可能有益、但长期可能反而有害。

所以,为什么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要转型?为什么这个举措以前都成功了,这次就不奏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问题,其实往往都是内部各种复杂性相运动、博弈的结果。

这些,就是一个事物内生的不一致。如同你永远没办法去定义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许多事物,你都要理解和接受:它们是可以同时具备、容纳诸多看似矛盾的部分的。

因此,一个具备“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征是什么呢?是能够接受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不会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判断去下定义,更无需试图用逻辑去说服自己,去调整事物的矛盾和冲突,消除它们的不一致。

心理学家 Jacob Lomranz,在一篇 2015 年的论文中,把这种能力称为“Aintegration”。什么意思?就是“ain't integration”:能够无须“整合”种种观念和认知,任由它们独立存在,彼此颉颃,互相抵牾。

想象一下:我们对各种事物的认知,都由许许多多块碎片组成。大脑的需求,是把它们拼装起来,整合起来,让彼此间不留空隙、不留锯齿 —— 但具备“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无需这样做。

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世界从本质上,就是矛盾、冲突、不协调的,无需拼凑出一个和谐的假象。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这种“不一致”的现象会越来越突出和明显。如果我们还抱持着追求一致的固有思维,那就很容易遭受到冲击。

因此,不妨记住一点:我过去的知识可能会成为将来的阻碍,我对一样事物的认知也可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永远允许自己出错,也允许自己推翻和修补过去的自己。

4. 高质量聆听的能力

2023年,我写了许多关于“聆听”的内容,为什么?原因在于: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其重心会落在与人的沟通之上。越来越多的经验、知识和竞争力,会集中在“人”身上。

我们的信息可能会被极大丰富,对信息的挖掘和利用也可能会高度发展,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作为人的主体性,其实不是被削弱,而是增强了。

换句话说,人的经验、思维、智识,以及对外在世界和他人的影响和干预,将会居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包括AI在内,科技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替代的,就是与人的相处。

因此,如何更好地跟人沟通,会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整体来说,我在践行的沟通原则和信条是这么几条:

(1)让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保持平衡

这两者无论哪一种盖过了另一种,都是不好的。一个更好的皇台,是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平衡这两者,做到大约50%:50%。

心理学家 Mark Davis 把这种状态叫做“移情关怀”(Empathic Concern)。简单来说就是这样:

先通过镜像神经元获取对方的状态;

通过适当的情感共情,让自己体验到对方的感受;

用认知共情覆盖情绪共情,思考对方需要什么、我能够为他提供什么。

(2)多聆听,少评判,试着去理解和接纳

比如:

不要自作主张,而是多提具体问题;

不要妄加评论,而是表达鼓励和关怀;

不要急于建议,而是提供支持和援助;

放下自己的表达欲和主导欲,而是尊重对方作为一个主体的自主性。

(3)通过有效沟通,让交流变成双赢

我在2018年提出过一个“沟通金字塔”,它由硅谷创业之父 Paul Graham 的“反驳金字塔”调整而来。

↑ 这是 Paul Graham 的“反驳金字塔”

↑ 这是我调整之后的“沟通金字塔”

这是我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希望能够做到“有效聆听”的基本前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相关推荐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赚钱的4种底层思维
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
如何更好地休息?(上)
十问陆奇:努力,能力和机遇,谁能帮你跑赢未来?
商业世界的4种底层逻辑:自然、机制、多样性和营销
人工智能与人工智障,他们都在适应自己的未来
996拿命换钱值不值?我帮你理智分析一下
AI教育学术大会主席Rose Luckin:AI将前所未有地赋能人类 | AIAED全球AI智适应教育峰会
除了给钱,投资人还能怎么帮你?

网址: 4种小众的能力,帮你更好地适应未来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652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