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广州重庆“第四城”之争,背后是一个真问题

广州重庆“第四城”之争,背后是一个真问题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1月31日 14:23

2023年各地的总量数据陆续公布,广州GDP的初核数(30355.73亿)超过了重庆(30145.79亿),从而重新坐回了“第四城”的位置。事实上,由于2022年重庆GDP的最终核算数相较初步核算数做了下修,2022年广州的GDP也在重庆之上。2022年年底,在统计数据中一度出现的重庆超越广州成为“第四城”,实际上并未真实发生。

换言之,虽然近几年广州和重庆GDP一直相当接近,但广州的“第四城”地位始终没有易主。

孤独的“第四城”之争

深圳2023年的GDP数值,昨天(1月30日)刚刚公布,为34606.4亿元,比广州高出了4200多亿元,这相当于深圳已经比广州多出了一个越秀区。

广州和重庆携手跨入了“3万亿”大关,在它们之后是苏州和成都。这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和穗、渝还有很大的差距。广州被深圳抛离,重庆已抛离苏州,所谓的“第四城”之争,在未来很长时间里都只是这两座城市的PK。因为3万亿±4千亿(2.6万亿~3.4万亿)这个区间里,没有其他城市了。

因为在这个排位赛里,广州和重庆是彼此唯一的对手,人们往往容易陷在这两个城市的数据里。但其实,就2023年乃至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广州和重庆虽然彼此咬得很紧,但整体表现在十大城市里,都算比较平庸。

2023年,不同地区的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口径参差,所以GDP名义值的参考性更强,我们整体会用不同城市名义GDP的比值,来看不同城市的经济表现。(大多数城市并未公布2022年GDP终核数,下文广州、重庆和其他城市的22年GDP之比仍全部用初核数)

看标杆,2022年,广州GDP分别相当于上海、北京和深圳的64.6%、69.3%和89.0%,到2023年,相应数值变为64.3%、69.4%、87.7%,广州和北京的名义增速大体持平,和上海差距略有拉大,和深圳差距进一步扩大。重庆也是同理,2022年重庆GDP分别相当于上海、北京和深圳的62.2%、70.0%和89.9%,而2023年,相应数值变为63.8%、68.9%和87.1%,重庆和京沪深的差距显著扩大了。

看追兵。2022年,广州GDP分别相当于成都、杭州和武汉的1.43倍、1.54倍和1.53倍,2023年对应数值变为1.38倍、1.51倍和1.52倍。2022年,重庆GDP分别相当于成都、杭州和武汉的1.44倍、1.55倍和1.54倍,2023年对应数值变为1.37倍、1.50倍和1.51倍。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广州、重庆相较蓉、杭、汉三市的总量倍差,都收窄到了2019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第四名”其实只是一个结果。比位次数字更重要的,其实是一个城市在全国城市竞争格局中的真实位置。无论和京沪深比,还是和杭宁汉蓉比,广州和重庆这两座城市的相对位置都是在下行的。

重庆就是一个“省”

当然,在讨论重庆和其他城市GDP总量比较的时候,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重庆的体量。

重庆的面积8.2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0.77个江苏、0.78个浙江、1.24个宁夏、2.35个海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八个城市的面积之和是8.06万平方公里,换言之,重庆的面积比GDP总量排名前九的另外八个城市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从面积角度来看,重庆更应该被视为一个“小省”,而非“大市”。

从城镇化率来看,重庆直辖市也更接近一个“省”,而不是城市经济体。2022年深圳、上海、北京、广州、天津的城镇化率分别是100%、89.3%、87.6%、86.5%和85.1%,这就是典型城市经济体的城镇化率——基本在85%以上。

重庆主城都市圈(原四川省重庆市+涪陵区+南川区)的城镇化率也只有79.8%,而重庆全域的城镇化率是70.96%,略高于福建(70.11%),低于广东、江苏、浙江、辽宁等省。显然,重庆城镇化率落在城镇化率较高的“省”的区间,而非城市经济体的区间。

在我看来,重庆市本质上就是一个“省”,这个重庆“省”的“省会”,就是原四川省重庆市。原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可以视为重庆“省”省会之外的地区。2022年,原四川省重庆市的GDP为20426.65亿(初步核算数,最终核实数应在2万亿左右),占重庆GDP的70.1%,七普(2020年)原四川省重庆市的常住人口1943.50万,占重庆人口的60.6%。

在中国,常住人口5000万以上的省份可以算“人口大省”,常住人口3000万到5000万之间的省份是“中等省份”,而人口在3000万以下的算是“人口小省”。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庆可以被看作一个“省会”经济首位度70%、人口首位度60%的中等省份。

如果把原四川省重庆市作为重庆直辖市的“省会”,这个狭义“重庆”的GDP总量,大致和成都、武汉、杭州等2万亿俱乐部成员在一个数量级,和广州还有很大差距,这显然也符合大众对于重庆这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线级的直观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州当然没必要和重庆较劲,广州对长江流域的各个“2万亿俱乐部”城市的总量优势是巨大的。

然而,是不是广州和重庆的GDP就完全不可比了呢?

在我看来,广州是一个东部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全域属于我昨天发文里提到的板块二。而重庆是中西部的中等省份,主城区(或者说主城都市圈)属于板块二,其他区域属于板块四。

广州和重庆的总量之争,本质上是沿海一线城市和内陆中等省份,从长期来看,谁的增速会更快。如果沿海一线城市的增速超过内陆的中等省份,那么广州就能一直保持对重庆的优势,反之重庆早晚会超过广州。

大趋势已经改变

2018年初,重庆官宣GDP总量超过天津的时候,我曾写过一篇《重庆终于重回GDP总量前五,但坐稳这把交椅没那么容易》(下称“重回文”)。此后几年,由于重庆“坐稳”了第五把交椅,甚至一度有把广州挤出前五之势,自然有人说我是“立场先行”,“唱衰重庆”。

以现在的状态,重庆在全国城市“第五”的交椅当然可以坐得很稳。以城市计,重庆是全国第五,但以省份计,重庆是全国第16位。苏州、成都等排在后面的城市如果要和重庆PK总量,本质上是说这些城市能不能单挑一个人口在3000万到5000万之间的中等省份(类似陕西、江西),那肯定是很难的嘛。

所以,我一度认为,一方面重庆的核心区(无论是主城九区、老重庆还是主城都市圈哪种口径)就是一个和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大致属于同一档次的强二线城市,由于重庆自身是个“中等省份”缺乏人口腹地,后劲还不如蓉汉杭宁。

另一方面,由于重庆是一个“省”,整体上还是会有后发优势,作为一个“省”它的总量不要说能坐稳第五,甚至将来在“城市榜”上升到第四、第三,超越广深,都不是不可能。即使那时狭义重庆(老重庆)还是个强二线城市,但毕竟重庆全市的GDP可以达到老重庆的接近1.5倍,也就是说,只要老重庆的GDP达到广深的三分之二,重庆的总量就可以超越广深了,这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最近,我改变了这种看法,重庆“省”超越深圳市,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了,而重庆“省”是否早晚会超过广州市,也要打个问号了。

这里的大背景,我在昨天的文章里已经分析过——本世纪初,发达地区增速低于后发地区,高线地区增速慢于低线地区的趋势,已经逆转。

重庆的挑战

重庆主城属于中国经济的“板块二”,而其他地区属于“板块四”。“板块四”的增长高度依赖投资和基建,随着基建潮的终结,“板块四”的失速,已经势在必然。

中央要求限制2024年新开工项目的12个省份里,重庆赫然在列。靠投资拉动的年代,将成明日黄花。

重庆对投资有多依赖?

2018年以后,因统计口径调整,各地不再统一公布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额。最后一次公布固定资产总额数字的2017年,重庆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高达17440.57亿元,上海、深圳、广州固定资产投资之和是18313.75亿,重庆的投资规模,几乎“一个顶仨”。这一年重庆的基建投资高达5659.12亿,而深圳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是5147.32亿,也就是说重庆的基建投资就超过了深圳的全部投资。

再来看基建和GDP的比值。2017年,重庆的投资规模相当于当年GDP的89.4%,而同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苏州对应的比值分别是32%、24%、23%、28%和33%,同处西部的成都,当年这一比值是67.7%,也比重庆低22个百分点。

此后几年,重庆虽然没有再公布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但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连年保持了正增长。2017年,重庆是全国唯一一个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的城市,固投金额连年正增长,意味着重庆的投资总量始终和其他城市不在一个数量级。一旦投资引擎减速,重庆的经济动能会较其他地方受到更显著的影响。

我在“重回文”一文中就分析过,过度依赖投资是重庆发展的一大隐忧。在该文发布之后,中西部地区的投资仍一度一路狂飙,但现在回看该文,这个大逻辑并没有错,不过是投资潮的终结晚了几年。

重庆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常住人口的减少。老重庆(主城区)作为板块二,人口会继续增长,但重庆内部的板块四地区,人口整体必然是负增长状态,因为在全国范围内的板块四,基本都是负增长的。

更重要的是,由于重庆本身是个“中等省份”,相对缺少人口腹地,板块二地区的人口增长不足以填补板块四地区的人口负增长和人口外流。2023年,重庆常住人口比2022年减少了21.9万,虽然和重庆可比的其他城市的人口数据尚未公布,但重庆作为一个“省”,面临更严重的老龄化和人口外流,将更早进入到人口下行通道。

重庆对其他城市的总量优势,首先是建立在超大体量的人口优势上的,当重庆人口出现比其他城市更显著的下降,重庆经济总量的增速相较其他城市可能出现更明显的放缓。

在2008年到2018年期间,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的发展,处在规模为王的阶段。谁能够最大限度承接以汽车、电子工业为代表的产业转移,谁能够最快速地吸引足够多的城镇化人口,谁就能够在规模维度上占得先机。

但2019年之后的几年,“规模为王”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质量优先”。汽车工业是许多工业城市的“王牌产业”,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此消彼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汽车工业的既有格局。电子工业受到地缘政治变动的显著影响,对涉美产业链依赖度较高的城市可能受到冲击。汽车和电子是重庆重要的支柱产业,重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大环境变化的影响。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重庆在工业转型和升级上还要补课。

虽然官方强化对实体经济的鼓励,但随着人口竞争进入“存量时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会更加凸显。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增速差距可能重新拉开,其中原因之一是它们较强大的服务业基础能够吸引人口尤其是年轻人,这是越来越珍贵的资产。而这是重庆相对京沪深穗甚至杭州等城市的短板。

本土优势企业会更加重要。以往,一些地方可以依靠外来投资支撑GDP大盘,但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外资很容易有风吹草动,只有本土企业足够强,本地经济的底盘才会更稳。目前,重庆相较2019年年末新增A股上市公司25家,在中西部地区算不错,但和其他城市比,就显得一般了。

同期,成都、广州、杭州、苏州、深圳分别新增A股公司39家、48家、96家、112家和123家。尤其是深、苏、杭三个城市的表现十分亮眼。在这样的数字背后,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中国经济的逻辑——创造同样的GDP,东部更多靠大企业,西部更多靠大基建。

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庆要追赶东部发达地区,恐怕会越来越难。回应我自己提出的问题,东部地区的一线城市,未来是不是会持续强于中西部的一些中等省份,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当然,具体到重庆这个“省”能不能超过广州,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广州自身的表现。

广州这些年来的发展势能,在头部城市不算强,在文首的数据中已经体现,过去我也分析得很多了。但平心而论,广州作为老牌“一线城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积淀之厚实,仍然非二线城市可比。

广州的总部经济,乃至金融、互联网等明星产业,比京沪深当然有差距,但仍然不是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城市可比的。广州仍然拥有宝洁中国区总部、微信总部、南网和南航的总部,A股上市公司数量仍然排在全国第六(仅次于京沪深杭苏)。

广州也有产业结构老化的问题,但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可以算是拿到了船票。广州长期以来所谓商贸和纺织产业中心,积累的供应链优势也十分厚实,在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但中国许多产品仍有出海的性价比优势的情况下,广州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品出海的桥头堡,Shein和Temu虽然更多属于零售和供应链范畴,平台价值和毛利水平都不能和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如TikTok)相较,但是它们仍然是行业的绝对头部,它们的日常经营管理都在广州,仍展现出广州行业风向标的意义。

过去,重庆相较广州的优势主要是后发优势,因为后发,所以可以搞大规模的投资来实现跨越。现在看来,后发还是有后发的劣势,当东部省份、东部城市“强者恒强”,重庆虽然坐拥一个“省”的体量,但在城市榜上还是很可能只能止步第五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

相关推荐

广州重庆“第四城”之争,背后是一个真问题
广州重回GDP第四城,释放了什么信号?
广州、重庆跻身3万亿俱乐部,谁能走得更远?
重庆超越广州,真的仅有一步之遥?
新能源汽车城之争,黑马上位
中国经济第四城,靠什么?
全国第10城,又多了一个挑战者
蓉杭PK,“第五城”花落谁家?
广州,不能输
中国人口第一城,难了

网址: 广州重庆“第四城”之争,背后是一个真问题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7093.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