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真怕华为?
2024年,新势力一哥之战,战况着实胶着。理想在第一周销量被问界反超,第二周全系车型降价3万以上,第三、四周理想以微弱优势逆转,然而截至1月28日,问界首月累计销量仍然高于理想,似乎再次坐实理想对华为的恐惧。
这个话题始于去年6月李想连续发微博,说2022年3季度被华为打残了、学学学(华为)。从那之后,理想害怕华为、理想学习华为几乎成了一个学术话题,时不时被拿出来讲讲。
但是……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主要就是这个降价,理想的第一假想敌与其说是问界,不如说是特斯拉才对。毕竟老早有消息要降价的是特斯拉,去年初降价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的是特斯拉,今年早早优惠又降价的也是特斯拉,更重要的,当下真正的领头羊、它牵一发别人动全身的,还是特斯拉。
经典的悬疑作品里,创作者总是会事先设定一个虚假目标,给读者造成这就是谜底的假象,有时是动机、有时是凶器、有时是嫌疑人。当李想谈论起华为时,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感觉?
当李想谈论起华为的时候,他真的是那个意思吗?又或者,李想其实另有所图?
一、被华为打残,还是“自残”?
先说说被华为打残这个事。
问界新款M7去年9月上市,销量有目共睹。那再看理想,同一时期,他们的销量也是在稳稳地增长中,四季度平均每个月销量领先20000辆的级别。压力肯定有,更像是那种面对市场竞争的常态压力。
而降价3万,除了应对特斯拉常规的价格攻势之外,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一点,是理想官方宣布的L系列将在3月改款并同步交付这件事。为什么?和2022年8月那次ONE的崩盘息息相关。
转到主线,说说李想口中的那次“打残”。刚刚提到的那次2022年8月理想的销量从10000+直接掉到4000级别。与之直接竞争的M7那一年7月上市,全年最高单月销量也只有5000级别(10月),大多时候月销为三四千辆。感觉说服力不是很强。
当时M7销量还略逊于M5
倒是理想自己有重大调整,大家都知道的,ONE当月销量下降一部分原因是L9,后者在那个月的5000元订金订单突破了30000辆,再就是那之前L8的消息甚嚣尘上,到8月中旬时李想甚至回复用户说: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那之后是ONE宣布停产,优惠清库存。
不论怎么看,ONE的销量下滑、优惠、停产,都是理想自身新车规划导致的结果,甚至或许是刻意为之的结果。
首先ONE是受到华为竞争被迫停产的吗,还是命运早已注定?答案大概率是后者。很有可能的状况是,理想刚刚成立时,第一款车首先定下了ONE这样一个有意义且颇有腔调的名字,在那之后才设计L9、L8、L7、L6这样规整矩阵式的命名体系。
那么从ONE到L8的切换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新车上市、老用户不满意,这种事情在新造车身上发生过无数次了,小鹏、蔚来包括理想自己,都经历过,更何况这次ONE还是直接停产。所以李想才会对用户发出那条“等L8就先别买ONE”的回复,本身也算是做个缓冲。
8月份的确是暴跌,但9月L9一上就稳固在了9000+级别,等到L8正式交付后的第2个月、也就是12月,L9、L8更是双双破万。同一时期,问界的平均月销也就是10000台上下。实在谈不上李想所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而这一次的L系列新产品升级、旧款大降价,要远比2022年那次产品更新的运作更加丝滑。提前两个月告知新款即将上市,同时调低现款车型售价,给到了缓冲周期。虽然如何应对降价前买车的用户尚且未知,也至少比2022年那次要成熟得多。
而恰恰是这一次L系列产品在更新前同样大降价,更证明了一年多之前那次ONE的降价是计划内的行为而非被问界重创。否则怎么解释?一年多以前被重创,然后苦学华为一年多,到现在还是这个结果?不是不可能,但是不合理。
二、到底谁学谁?
再说到理想学没学华为,肯定是学了,毕竟运行的IPD流程就是华为发扬光大的,从华为引入人才也是眼见的事实。关键是到没到李想所说的、外界认为的那样,因为恐惧而学、往死里学的那种程度?未必。
学习华为的原因,李想自己说了,从初创企业到大型企业,这是个艰难的过程,人多了,效率就会受到挑战,自然需要高效成熟的流程来辅助。
为什么学华为,因为华为就在眼前。华为的IPD就一定遥遥领先吗,要知道其发明者IBM现在可不怎么样,三星的PLC流程同样闻名全球,苹果ANPP当然更是典范。只是三星和苹果太远了。
学谁不重要,事实上不管是PLC、ANPP、IPD都在强调跨部门协同、高效响应之类的。俗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企业同理,组织运作当然有区别,但区别有多大可说不定。只要是学习科技公司、而非传统车企就大差不差,组织的形态决定的。
学习存在,但从内核看,理想仍然是那个鲜明的理想,甚至反而是华为还要向他们学习。
体现在两个方面:
1. 有一种说法,理想之前是效率第一,而在向华为学习之后,开始转为规模第一。
首先,2023是理想快速扩张的一年,一年开店179家,达到467家,小学减法得出,此前几年一共开店288家。一年走完了两三年的量。伴随着渠道扩张,以及新车L7上市,销量一直是稳稳的幸福,几乎全年环比增长。
这种猛冲猛打的方式是跟华为学的吗?有可能,华为的确是这样的。但是这种快速扩张的模式本就是新公司的必经之路,且还要看理想是怎么扩张的。
去年底时,微博用户“大D有态度”发布了一条关于“销售费用占比”的微博,称理想在2023年一步步接近做得最好的特斯拉,李想转发了这条微博称:营销和传播费用率,理想全国最低,全球只有特斯拉更低。
从这张图就能看出,在快速扩张的2023,理想的效率反而在提高 | 来源见右下角水印
即便在快速扩张的阶段,理想仍然是那个以效率为第一的公司。
2. 另一个说法是,理想学习华为的IPD流程,将自身的产品思维从李想直觉(ONE)的偶然,变成企业化决策(L9、L8、L7)的必然。
首先,李想本人说过L9、L8、L7是严格IPD的产物,但我们也要看到,L8本就是ONE的接替车型,L系列再到 MEGA,都严格遵循着以 ONE为原点扩展的产品逻辑,即大体格智能化家用新能源车型。这也是李想从创立至今一直保持,从没改变过的。
再从华为的视角进行反证。问界至今经过市场验证的两款车,M7销量极佳,M5销量则很一般。为什么?因为M7是跟理想对标的。回顾华为从造手机到造车,他们的确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每一次都是看准了成功的企业,清晰对标、大规模投入拿到的份额,手机是从对标小米到对标苹果,汽车,则是对标理想。而没有清晰对标对象的M5,销量远不及有明确对标对象的M7。
华为有华为的优势,但如果要论产品思维,华为反而在学理想。
三、21世纪什么最贵?
究竟李想为什么要刻意去构建那种“败给华为、学习华为”的认知?是在隐藏自己的真正敌人,还是想从华为那里得到其它更重要的东西?
李想那条“打残”的长微博,或许正隐藏着“图穷匕见”的细节:
来自李想微博
他先说了理想的驱动力是成长,紧接着说每一个人都要成长,最后则说,华为造成理想亏了十几亿,造成大量产品专家离职,紧接着又用了一个括号说,很高兴很多人回来了,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团队。
那条微博是什么时候发的?2023年6月中旬。
那又是什么日子?秋季校招预备启动期。
恰恰,理想之前的校招存在着问题,他们急需赢回毕业生们的信任。那之后,李想去年10月还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校招通道。
那一系列吹捧华为的微博,一方面是在解释从前:华为太狠了,理想遇到了问题,亏了很多钱,团队也走了很多人。一方面是在强调现状乐观:缓过来了,要持续成长,曾经离开的人回来了,不能再辜负他们。
最终也最重要,则是利用华为的号召力,华为在国内实在有太多支持者,即便不喜欢华为的,至少也认为华为那套行得通,那理想就学习华为,让毕业生们相信,理想也同样行得通,将来也会是华为那样的公司。
所以一定要吹捧华为,一定要膜拜华为,一定要和喜欢、支持、认同华为的毕业生们成为共同体。
就是为了人才。
这恰恰是总被忽略的所在,因为我们总是只盯着枭雄,总是只盯着那些站在金字塔尖的掌权者。科技的落地是需要一个个不被外界所知的个体,用灵光闪现和辛勤劳动的验证,一点一点堆砌起来的。偏偏只有在被招募的时候,那些真正的创造者们才会被当做珍贵的个体去对待,入职之后,他们就成了社畜、码农、干饭人、程序猿……
想想未来汽车业的核心,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慧座舱……那是随便什么人996、007就能“肝”出来的吗?得是接受过专业学术训练、有扎实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的人,他们去996、007,才“肝”得出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鐵西區的李子
相关推荐
理想真怕华为?
理想的头号对手,是华为?
华为和理想,一场无法回避的竞争
“机圈”攻入“车圈”,华为之后,小米也来抢“理想们”的饭碗了
理想汽车李想:面对华为的心态是80%学习,20%尊敬,以及零抱怨
科技早报:华为新机将发布|英特尔i5-14400F跑分曝光|理想L系列史
直言理想ONE被问界M7打残 学习华为要看什么书:李想整理分享
开盘首日遭破发,理想汽车的理想值多少钱?
理想业绩不太理想
理想和它的理想
网址: 理想真怕华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726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6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37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05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7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35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7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98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5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50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