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免签,比不上香港?
一
近一年来,宣布对华免签的国家越来越多。
加上近期的新加坡之后,被称为东南亚旅行黄金路线的“新马泰”已经全部对华免签。
在新加坡免签的消息公布后,新加坡酒店搜索量较发布前增长四倍,机票搜索涨三倍,各大OTC平台上新加坡的搜索数据也都持续走高。
不仅如此,新加坡游客搜索中国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也环比增长超2成。
在中泰签约仪式落定后,国内泰国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7倍,其中,机票、酒店环比增长均超6倍。
而在携程泰国站点上,中国相关关键词搜索热度环比前一天增长超4倍。
新加坡、泰国和中国开放免签,表面上看是同时带动了双边的旅游交流,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周边国家而言,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带来的吸引力确实更大。
前不久有外国媒体报道,中国游客从国外“消失”,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旅游业损失近 13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390 亿元。
疫情以前,中国游客对于全球旅游收入的贡献,年均超过13%,包括新马泰和日韩在内的周边不少国家,接待最多的游客就是中国。
2019年,我国出境旅游的游客达1.55亿人次,几乎相当于俄罗斯的人口总数,占全球出境旅游支出的14%。
然而2023年恢复国际旅游之后,前往日本旅游最多的成为了韩国游客,前往泰国旅游最多的成为了马来西亚人。
更不要提更远的美国和欧洲,前往纽约的中国游客在整体的排名从第二名降到了第十名。
中国游客的缺席对于这些国家的影响也相当显著。
比如泰国,2019年,泰国的中国游客人次达到了近1100万人次,但是2023年,中国游客前往泰国的人次只有350万人次。
泰国全年的旅游收入也从2019年的近3万亿泰铢降至2023年的2万亿泰铢,中国游客的缺席,让泰国蒸发掉了近1/3的旅游收入。
尽管免签也许能够带动中国游客的出行和消费,但在免签以前,新加坡的签证也并不算难,很少会拒签,批准时间也较快。
签证固然是影响中国游客国际旅行的原因之一,但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对于出国旅游本身意愿的下降。
排除飞机班次和票价的影响,算上航班、火车、轮渡、机动车,2023年内地居民出入境人数只恢复至2019年的58.9%。
但是与此同时,2023年的国内航线客运规模不仅已经完全恢复,还比2019年增长了1.5%。
尽管不少人认为大家纷纷前往哈尔滨是一种消费降级,但是从机票价格来看,前往哈尔滨动辄上千的票价,其实远高于今年最低点前往周边国家的票价。
去年4、5月,直飞新加坡的机票最低只要五百块,往返日韩的票价最低甚至加起来都不过千。
因此,尽管已经免签的“新马泰”仍在等待中国游客出国游的复苏,但是大家旅游的心态早已不复当初。
从最初“出国长见识”,到现在,出国游已经不再有太多值得国人仰望的地方。
越来越多国家免签吸引内地游客的同时,国内的香港,则显得较为尴尬。
同一个国家的特别行政区需要签证,还只能逗留七天,出国旅行却可以免签逗留30天,内地游客前往香港的签证在此刻显得更加刺眼。
而新加坡和香港的高度类似,则使得这种区别显得更为突出。
新加坡作为东南亚的发达国家,华人占到了总人口的超过70%,因为良好的城市景观被称为花园城市。
新加坡同时也是重要的航空中转城市,通过新加坡可以轻松中转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
香港的城市定位和新加坡极为类似,高度国际化、人口密集、自然资源缺乏、同受英国殖民地统治影响等等。
甚至在交通上,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国际机场,也是亚洲地区的航空枢纽,不少内地游客出国都会选择在香港转机。
这种相似,给了新加坡机会,但是前往香港的内地游客,相比新加坡,还是多上不少。
事实上,香港就是香港,只不过,香港需要改变。
二
今年,“港人北上深圳”成为持续性的热点话题,但是香港的旅游业,却显得较为冷清。
香港入境事务处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香港居民约有5300万人次北上,达到甚至超过了2018年的水准。
但是,同时期访港的内地游客却只有2600万人次,远低于2018年的6500万人次,减少一半还多。
整个2023年,相比南下的内地客,北上的香港人数量不仅反超,甚至还翻倍了。
同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人到深圳的消费热潮,以及内地游客到香港消费的大幅走弱。
前不久,开市客华南首店在深圳龙华开业。开业当天,会员开卡数量就超过14万人,位居全球第一,开业当日的销售额也位居全国第一。
而在开卡的14万人中,香港居民就占了超过10%。
甚至由此延伸出,不少香港旅游社为这些香港游客开发出了扫货团,“旅游”路线包含各大商圈以及山姆盒马等。
被调侃为景点只有商场的深圳,成为了香港人最爱的旅游地。
过往充斥着购物的内地游客和代购的“水客”的香港商圈,却门可罗雀。
访港的内地游客占到了香港所有游客的近八成,然而内地游客到香港的旅游模式已经由过去的“买买买”,变成了现在的“city walk”。
《南华早报》此前一篇报道指出,许多中国内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去香港购物都不感兴趣,因为香港购物已经大不如前。
这当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地电商、跨境电商的崛起。
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电商崛起使得更多物美价廉的国货产品被人熟知,更多进口奢侈品、化妆品也变得更加便宜,香港的商品逐渐失去了价格优势。
与不少人的想象不同,旅游业其实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香港旅发局数据显示,疫情前,旅游业占当地生产总值约4.5%,提供超过25万个就业机会。
但形势在近几年有了巨大的转变。
仲量联行表示,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末,香港购物中心的空置率为 6.4%,商业街商店的空置率为 12.7%。2023年一整年,全港平均每天有1.7万个酒店房间空置。
戴德梁行的最新报告也显示,2023年香港商铺的代表——尖沙咀商铺的租金排名大幅下降,地段的租金下降到每年每平方英尺1493美元(约合每平米每月9642元人民币),相比疫情期间下降了39%。
对于香港旅游业来说,现在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如何在提高旅客数量的同时,还能提高人均消费,或许是不少香港业界人士亟需思考的问题。
目前,香港民建联已经提出了19项建议,从头到尾审视了旅游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吸引更多旅客消费,盘活旅游经济。
这些建议包括:
恢复被叫停的、针对深圳户籍人口的“一签多行”,并扩大到大湾区所有城市;
把个人游从49个城市,扩大到内地更多省市;
增加24小時通关口岸,并适当延长铁路服务时间;
推出“HK Pass香港通行证”,让旅客“一票多行”等等。
这些政策改变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往香港消费吗?或许能,但是效果可能并不显著。
而且来得有点迟了 。
在跨年夜大量内地旅客滞留上水地铁站之后,香港民建联才建议增加24小时通关口岸以及延长铁路服务时间,在国外已经纷纷开放免签之后,才建议恢复“一签多行”。
新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下,香港的旅游经济想要重回往年的高光,不仅要等全球尤其国内经济重新恢复景气,更要主动积极摆正对内地同胞的服务态度。
三
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都是内地接触国际的一个窗口,香港人乃至整个城市定位,都以“国际化”自居。
随着内地迅速发展,过往香港遥遥领先于内地的情况发生了转变,内地人不再迷一样仰视香港。
香港和内地的关系却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
诚然,近几年来,香港服务业针对内地游客的歧视和傲慢或许已经有所缓解。
但是对于香港这座城市来说,选择的路仍旧摆在前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格隆(ID:guru-lama),作者:远禾
相关推荐
新加坡免签,比不上香港?
新加坡对华免签,香港旅游更难了?
六国免签之后,第一批外国人已来华
中国对六国试行免签政策,该如何理解“单方面免签”?
新泰马陆续免签,东南亚争抢中国游客
中泰永久免签,为春节文旅再添一把火?
不到上海浦东一半大,新加坡免签能吸引多少中国游客?
ETC卡总被盗刷?赶紧关闭“免密免签”功能
谁能和中国互免签证?
打工人卷向新加坡
网址: 新加坡免签,比不上香港?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766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5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515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12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7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6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4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46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665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638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