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电影的爆火,掩盖不了故事本身的难题
1
这几天看了很多电影,发现今年春节档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片子本身确实都有亮点,亮点也足够突出,但整个故事总是有硬伤。
并且今年多了非常多的盘外招,整了很多电影之外的东西,挺魔幻的。
还有很多人后台反馈觉得怎么春节档全都是讨巧的喜剧电影,炫技的炫深度的有灵魂的震撼的文艺的内容,怎么都没有了?
是不是电影的故事要完了?是不是资本为了投资收益扼杀了好故事?
也不是,但确实不太乐观。
春节档就像赶大集,你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把转化率做到极致。
大家今年春节档做的不是“电影”,而是“产品”。
一个在7天内把转化率做到极致的,能让各类宣发以及SEO落地的,能炒作的,产品。
是,产品。
不是电影。
只能说,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2
先丢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资本认不认可内容?
肯定认可啊,资本的目的是要钱,要低风险,确定性的,钱。
而不是讨骂的。
大众都喜欢好内容,资本就会想要用好内容来赚钱,而且最好这个好内容只掌握在自己手上,谁来都不能抢走。
好内容是竞争壁垒,不然为啥会有版权大战?
但资本认可,也没用。
原因很简单:好内容是不可以复制的。
不管是故事,段子,综艺,还是电影,总有人试图总结出他们的成功公式,试图批量生产这种成功内容。
但是结果却很残酷,不管总结了多少公式,最优秀的那批内容出现依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很多神作的作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鼓捣出那个东西的。
很多作家和导演就是一本书一部电影吃一辈子的,之后创作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资本在买单挨骂。
大家自己思考下,是不是这样的现象。
一波爆红的人很多,但能持续做出水准之上的人,真的很少,整个行业就那么几个。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句话就是内容创作者最痛的领悟。
就连创作者自己都不可复制自己的内容成功,对资本来说就更难以控制。
汪海林老师讲过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我经历了各种投资人,有煤老板、房地产商,到现在是互联网企业,但最好的还是煤老板,他们除了要求找女演员以外,没有别的任何要求,他根本就不干预我们的创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煤矿里面如果瞎干预会出人命的,他有一个安全生产的意识。真的,他是特别尊重专业的人,因为挖煤这个事真的不能瞎干预。”
那么问题来了,不干预创作的煤老板们,给钱的煤老板们,在十几年前,扶持出了惊天动地的电影精品吗?
大家都是看着电影长大的,过去的烂片一样多,电影院里的质量也没比现在更好。
所以,“创造好内容”本身就是一个极具风险性的项目,因为没有人知道哪个天才创作者会在哪一天,哪一个时辰突然之间灵感爆发,更不知道这个天才一样的主意能不能火。
我自己就是内容创作者,还横跨了多个平台,横跨了图文和视频,但你问我怎么做到的,我只能说是运气。
我不是故作谦虚,我这人但凡有机会装X那肯定是死了都要装的。
我只是说了实话。
我越创作,越是感觉到,灵感这东西,就是没道理。
你去问任何一个创作者,灵感和观众缘,这俩东西就是没道理的。
大家确实有公式,但公式解决的是生产效率问题,是提供一个确定性的下限,而非灵感和观众缘的上限。
资本觉得自己是在做内容,无奈内容这东西,真没法标准化。
哪怕好莱坞电影工业那么发达,每年失败的大投资还是一堆一堆一堆。
在内容领域,撒币没用啊。
3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比如根本看不完的好故事。
好故事从来都是稀缺的。
在人类历史上,故事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够量产的东西,人类历史上流传的故事量其实非常少,其中一些还是另一个故事的魔改版。
比如齐格飞和齐格鲁德的故事,完全就是某个外乡蛮子听了之后回家一顿改编转述出现的同人版本。
《一千零一夜》和《伊索寓言》这些故事,长期流传于我们身边,多年不变,这是经典故事的传播力。
故事,本来就是稀有而精华的,稍微差一点的就会被淘汰掉,最后留下那些受到大众认可欢迎的好故事流传下来。
而这个淬炼出精华的过程,比大部分人想象的要慢得多。
随着互联网把创作门槛狠狠地踩下去一大截,故事创作变得似乎只要识字都可以来耍耍,也出现了不少好作品,不管是传统文学还是通俗文学还是网络文学都有爆发式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是永远的,恰恰相反,这只是一个偶然。
而现在过了,能讲的故事都讲完了。
而每一个过去的好故事,你看过之后,都会培养你的审美,拔高你的阈值,导致你看新的故事的时候会更加挑剔。
这就是昨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这就是卷中卷。
大数据发展起来后,只用了几年就消耗掉了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大部分数据,然后迅速陷入了找不到数据源的尴尬境地。
故事的爆发,也只是在消耗过去人被信息传播效率限制的创作力。
当大众开始以极快的速度消耗故事,把故事从需要细细品味,拿过来反复揣摩的艺术品变成一种用来打发时间、消遣娱乐的娱乐道具的时候,我们对故事的消耗速度已经远远大于故事的生产速度。
尤其是三分钟读电影这种奇怪的东西出现后,我们写故事的速度已经完全跟不上看故事的速度。
快餐剧、小白文的爆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高速消耗信息导向的必然结果。
我们说现在故事不好了。
不是,是能讲的故事,都被小美小帅丧彪讲完了。
4
缺好故事,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全世界的共有问题。
好莱坞对抗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疯狂旧瓶装新酒,压榨老IP,把几十年前的超级英雄拖出来玩了一次又一次,不断拍摄大IP续集,动辄重启故事,以此来确保市场反应在自己的预期内。
漫威和DC的宇宙策略就是里面的典型操作,把世界花样翻新,整出各种if。
迪士尼更是有经典的记忆轮回策略,不定时把老故事用新技术翻拍一遍,保证每一代年轻人都能看到这些IP。
日本动画业界则已经濒临被挖空,老IP逐渐被淘汰失去话语权,新IP却没有建立足够的影响力,《死神》《火影》完结后竟然找不到够资格的超长篇接班人。
《鬼灭之刃》完结太快,《进击的巨人》结尾骚操作,而《咒术回战》已经往斗傩大陆去了。
当然,《海贼王》就没这个问题,我一直怀疑这漫画能送我走。
从这个角度看,《猎人》甚至能送《海贼王》走。
庞大的漫画内容库逐渐用尽,让许多越来越多刚刚开始连载的普通漫画得到动画化的机会,轻小说更成了大家的救命稻草。
同样的窘境在我们这也在发生,影视剧先是用光了编剧的头发,然后用尽了晋江的长篇小说,现在已经开始去男频网文里面寻找改编的素材,而这些男频网文不管是从题材上还是从文字量上对改变的挑战非常大。
为什么要顶着巨大的困难去改编这些男频网文?
也许有人会说,是因为IP,要蹭老读者的情怀,但男频网文的受众读者和目前电视剧的主要受众大相径庭,你不能指望那些老直男去看小鲜肉演各种谈恋爱,仅用IP来解释很难服众。
事实是,整个内容产业都面临着内容池枯萎的窘境,任何新鲜的观点,新鲜的故事出现在大众眼前的瞬间就会被拆分解构,迅速传播,然后在短时间内失去新鲜感。
对追求长期收益的资本来说这就更糟糕,因为世界变化太快了,那些经过验证的,已经证明过自己商业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少,他们不得不切入那些不适合的领域,强行把这些故事拿出来重组,寄希望于能够创造奇迹。
短平快的运作模式不但摧毁了普通人的阅读、观影习惯,还打碎了资本已经跑通的商业模型。
5
市场永远不会放弃好内容。
好内容对快餐内容就是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之前几年几部爆款影视剧都证明了这一点,不管是一鸣惊人的《流浪地球》《红海行动》,还是已经打出品牌的正午阳光的剧,当高质量内容出现的时候,市场会立刻被这些高质量内容统治。
好内容打爆一切,这不需要重复赘述。
真正的问题是,好内容难以复制。
在等不到好内容的时候观众的故事需求依然存在,这时候就得跳出来用大量低质量内容来填饱观众的肚子,养活行业链路的上上下下。
所以最后大家做的不是电影。
而是,产品。
是一个个流量转化的,产品。
既然做的是流量转化的产品,那肯定是喜剧更讨喜更安全嘛。
于是大家只能继续用快餐内容填充市场,用明星私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用热搜和八卦掩盖内容的虚无,同时继续赌概率。
能磨出来一个,就赚爆了。
我作为内容创作者,比谁都想看到一个内容大爆发的时代。
但,这现实吗?
内容走向商业一定会功利化,网络小说的辉煌年代是一群不求赚钱,只是想要自我表达,同时自身有其他收入和社会经历的人创造的,而当写网文成了赚钱的手段的时候,多开、速切、枪手、工作室就开始迅速占领前台。
一个根本没考虑过怎么结尾的作者怎么可能写起来会当人呢?
这怪他们吗?
不怪他们。
他们也要活下去。
你以为外国更好?
别闹了,大家一样烂,甚至他们电影工业化早,造烂片的效率更高。
我们看到的能引进的大片,都是百里挑一的了,大量为了骗钱的制作你看都看不到。
所以放宽心,不需要那么急。
像好内容明天就来一样期待。
像好内容永远不会来一样生活。
这样的惊喜,也不错。
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ID:banfoSB),作者:半佛仙人
相关推荐
春节档电影的爆火,掩盖不了故事本身的难题
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有备而来”
2020年7部春节档电影全部撤档
春节电影无战事
谁在押注春节档?
60亿了,但别让春节档成为一锤子买卖
焦虑春节档
最热春节档的3把「虚火」
电影吸金,爱优腾“抢食”春节档
谁是“史上最强春节档”背后的最大赢家?
网址: 春节档电影的爆火,掩盖不了故事本身的难题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0864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5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0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49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9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