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美国小说》: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

《美国小说》: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15:39

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美国小说》,是一部关于黑人作家和文学的讽刺喜剧作品。影片有许多层次,难以一言蔽之。简单来说的话:

怀才不遇的“严肃文学”黑人作家 Monk(40多岁,男,正职是教师,家里人都是医生大概算是精英中产家庭),对当下文化世界中流行的那些“典型黑人故事”深感不满——它们似乎总是在书写底层黑人生活在贫困、暴力和帮派文化中,或者重复地强调奴隶制和种族歧视以迎合愧疚的主流(白人)读者。

最新的案例是正在势头上的黑人女作家 Sintara,和她的新作《We's Lives in Da Ghetto(我们生活在贫民窟里)》。饱受刺激的 Monk 决定破罐子破摔,写一本完美符合主流世界对美国黑人刻板想象的书,充斥着大量脏话、帮派和暴力、“黑人没爹”等刻板印象,作为对文学界和出版业的嘲讽——他编造了一个在逃通缉犯的身份来署名该书,还将书名故意起为《Fuck》。结果,《Fuck》意外成为了他好几年来第一本卖出去的书,还被文学奖评审团评为了年度作品。这番混乱局面会如何改变他?

影片的核心议题大概可以被总结为: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一个黑人作家到底应该写作什么样的黑人故事,才算是正当的、道德的?书写典型的“贫穷黑人生活”是否对市场和偏见的一种迎合,而书写那种所谓“严肃文学”是否就能作为呈向精英世界的证据、去证明一个黑人作家的视野和能力?

整体上这是一个不错的命题——实际上是种族议题下一个很经典的子命题的变形,关于美国精英阶层黑人(急于摆脱刻板印象、甚至转而投向“体面政治”尝试获得精英世界的认可)和普遍黑人(作为一个几百年被剥夺了资源的种族,仍然在面对贫困、暴力、教育不足等基本又真实的生活威胁)之间的张力。

必须先说明,尽管后文看起来像是吹毛求疵地对《美国小说》提出各种质疑,但这实际上我认为它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故事新颖、有趣、温情,主题引人思考,主创尽力让电影走向不落俗套。与同样入选今年奥斯卡最佳提名、同样以中年男老师兼作家为主角的《留校联盟》相比——后者将议题上有丰富挖掘潜力的“70年代”用作了无趣的怀旧背景板,《美国小说》紧扣着一个仍然具备当下意义的主题、显然有着更大的面对现实的诚意。

但我无法完全忽略观看全片后心中生发出的不满足感:在影片末端,Monk 和 Sintara 两位作家,展开了他们关于黑人文学观点的正面碰撞。然而这场期待已久的辩论以一种开放式的,近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方法结束,辩论的深度似乎未达预期;影片结尾,在展现(成长后的) Monk 会如何处理这本已经卖出去的剧本时,电影又再以“戏中戏”的开放式多结局来完结全片。

电影尾端两位作家争执的场景

关键观点上的悬置,让我在前面100分钟观影被吊起的胃口未能得到满足。在这类强剧情、主题丰富的影片中,我总是期待在影片结尾能有更掷地有声、盖棺论定的观点或场景出现。但影片没有给出。并且,关于这个议题下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这两个类型的黑人写作会变成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而不是各有各的生存土壤——也似乎没有在这场辩论中被纳入。

关于这样模糊的处理,导演 Cord Jefferson 的解释是影片希望激发讨论,因为他本人“也经常这样摇摆不定”。影片中的男主角实际上是导演本人的经历投射。这是 Cord Jefferson 的首部导演作品,在踏入影视圈做编剧之前,他是一名记者,职业生涯中经常被要求写作关于底层黑人遭受的不公的问题。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他有更大的、或者说更不同于一个社会新闻写作者、一个种族平等倡议者的创作愿望想要去达成,而这样的工作无法完成他的目标。所以他才在后来离开媒体圈、进入影视业,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大概后来他在影视圈中接触到的工作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张力,于是当看到《美国小说》的原著《擦除》时仅仅读了几十页已经决定要改编其为电影。

但我仍然这样的模糊处理让影片对主题的探索深度受损。影片的喜剧化处理让黑人作家的困境看起来是被出版业和学界随机的几位白人所决定的,颇有一种“世界是个草台班子”的意思,但我们都知道这种困境是被一种隐蔽得多、系统得多的方式所决定的。

影片中一位白人导演被《操》深深吸引,想要购买其改编权

影片的副线,关于主角 Monk 的家庭线,则负责提供着温情和积极。同时,它也负责对 Monk 的 ego 养成给出解释——Monk 过分自我的性格,离不开原生家庭的支持和宽容,他不需要日复一日照顾日渐衰老的母亲、不需要背负调解家庭关系的重任,不需要背负生活真实的重量,可以自由任性地离开家庭、去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追求他的文学梦。随着姐姐意外逝世后 Monk 被迫回归家庭,他逐渐发现了自己过去回避了什么,也对自己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性格做出了反思。

影片的家庭线温情十足,某程度上实现了 Monk 的文学理想(给出一个不同于街头贫困黑人的、“正常”的黑人家庭故事),对女佣人这样“不太重要”角色的情感之关注十分罕有,Sterling Brown 所饰演的弟弟角色是我认为应该夺得本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角色。

演员 Sterling Brown 所饰演的弟弟角色 Cliff

不过,那种“不满足感”依然存在。Monk 这样在特权环境中养成了巨大ego、又在下行的环境中遭受挫折的男性形象,在过去几年的电影世界中并不少见(甚至春节档的《红毯先生》也不外如是),而他们往往通过家庭或情感关系这样的私人领域中找到了慰藉和支撑,最终挽回了濒临绝境的一次危机、全身而退。Monk 和他的家庭故事给我一种重复的感受。而针对他究竟无法挽回地失去了什么,他的自我、封闭和他成长中受到的无条件之爱的关系,这样的人究竟能在哪个层面上做出真正的“改变”......这些问题影片并没有给出更多新鲜的内容。

如果说这样的要求对影片来说有点严苛,那是因为类似的主题讽刺电影虽然称不算多,但也绝非首创——斯派克·李在二十多年前的《迷惑Bamboozled》,描绘过一位黑人电视节目制片人为了让自己被开除,而写了一个对黑人极度冒犯的、还原19世纪奴隶制时期“黑脸秀”的节目创意。结果创意不但被老板通过了,还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美国小说》的男作家类似,《迷惑Bamboozled》的主角一开始虽然不情愿,也还是逐渐接受了这种“成功”、用这种伤害自己(的种族)的方式赚得了很多的金钱和成就,而最终这种成功完全吞噬了他。相比起来,《迷惑》显然是一个更具讽刺力量和深度作品。无论对主题还是家庭线的处理,《美国小说》似乎都选取了更温和、圆润的方式而不是更冒险的。

斯派克·李电影《迷惑》海报

当然了,《迷惑》的艺术性和《美国小说》作为一部冲奥喜剧片的商业性不能相提并论。整体而言,《美国小说》还是一部主题突出、引人思考又兼顾趣味的商业电影。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要谈论语境的话,《美国小说》在今天的语境中实际上也有“不太成立”的部分:影片对文学、出版业在今天经受技术革新所遭受的巨大影响几乎毫无描绘。可能是由于我生活在中国(一个10块钱包月能看市面几乎所有电子书的地方)、我观看这部电影的时间是2024年初(一个AI对人类写作、人类创作开始造成真实冲击的片刻)、我从事的工作正好也是写作(虽然是不入流的公众号写作,但眼看着公众号的阅读量也连年降低,就更不要提书本了),我会觉得今天一部关于写作和出版的电影,围绕着的是两位黑人作家关于“怎么样的黑人写作才是有价值的”的纯粹探讨,而对更宏观的行业和媒介变化几乎没有着墨,多少显得有点真空。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逃犯作家的首作预付 75 万美元买断费这样的故事前提,在美国出版业可能是恰如其分的现实讽刺起点,但对我们中国观众和读者来说简直是讽刺难以企及的梦幻之境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 (ID:northpark2018),作者:木村拓周

相关推荐

文学对他们,到底有什么“用”?
黑人“占领”法国?法国为什么那么多黑人?
为什么说《堂吉诃德》是最伟大的小说?
AI写剧本:技术or资本,是谁在入侵文学?
从“慢”到“快”的19世纪小说
当黑人成为管理员
经过语文课的训练,我再也无法阅读文学
梦女文学,写起了“我与女明星”
没有文学,我们如何听到怒海之音?
文学杂志为什么衰落了?

网址: 《美国小说》:究竟什么是黑人文学?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0538.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