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
编者按: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当之无愧成为最热门词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讨论。近期,在《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的能源·化工雁栖湖科创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介绍了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展现状,深入探讨了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并为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诸多建议。现归纳整理如下: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推动产业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先进生产力,目标是实现生产力“质”的跃迁。
新质生产力依靠颠覆性技术创新和前沿技术创新,从而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赛道。按照科技部定义,颠覆性技术是通过科学或者技术的创新突破,对已有传统、主流工艺技术等进行另辟蹊径的革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革命性、突变式进步的技术。可以看出,颠覆性技术的核心特点是技术本身要做到另辟蹊径,与当前主流技术相比具有重大的突破。从社会层面来看也是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先进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无疑是技术创新的最高层次表现,也必将是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产业变革的主要突破口。
颠覆性技术除了变革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隐蔽性、高风险性、长周期性等特征,在技术变革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关注和投入。
在长期实践中,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展的诸多经验值得借鉴。例如美国构建了DARPA颠覆性技术创新模式。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突出“前沿技术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要求。2013年在国家层面首次进行颠覆性技术预测研究,2015年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中国工程院2035发展战略研究”,包含颠覆性技术内容。
在国内外颠覆性技术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经验便是建立常态化、系统化的技术预见机制,从国家、企业、机构等各层面均需下功夫;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允许合理的失败和犯错,也需要控制风险;需要建立对具有颠覆性潜质的非主流技术的长期跟踪和投入机制;构建多渠道的信息获取机制,提高市场敏锐度和洞察力。
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颠覆性技术形成机制与培育环境尚未明确,针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国内还有许多颠覆性技术亟需突破。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颠覆性技术政策引导和顶层设计。加强颠覆性创新战略规划,完善颠覆性技术管理模式;强化基础研究和夯实工业基础,为颠覆性技术萌生和发展提供基础环境;建立鼓励紧迫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开展研究的机制。
二是布局未来智能装备和绿色低碳技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强智能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智能支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新质生产力构建绿色底色。
三是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为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依托产学研结合,建立颠覆性技术创新联盟或新型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主研发与国际合作的结合。
四是建立面向颠覆性技术的长周期研发投入机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具有颠覆性潜质的非主流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拓宽科技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重视跨领域、跨学科研发投入。
五是建立颠覆性技术培育的人才环境。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新环境,吸引更多年轻人追求创新;建立激励、免责机制“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形成“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前瞻性创新人才,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跨学科与交叉学科人才。
本文由成瑞欣整理
相关推荐
共话新质生产力丨院士谈新质生产力:从“点”的突破到能级爆发
要在“新”和“质”上下功夫——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
以新技术、新产业驱动新质生产力
共话新质生产力丨民营企业热议新质生产力:“换道超车”的必然选择
产学研专家齐聚 分享新一代动力电池与材料技术创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跟你我有什么关系?
加速新质生产力生成
全国政协委员钟章队:推动货运物流全面数字化,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国移动高同庆:筑新质生产力,担高质量发展主力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车企赚钱方式变了,靠提供软件可不断赚钱
网址: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强化颠覆性技术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166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9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64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391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87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74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7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5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239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9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