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通货膨胀”的中国式误解

“通货膨胀”的中国式误解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3月23日 15:38

大家好,今天我们聊一下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数据系列的其中一集。通胀问题我其实一直都想聊一下,因为这个问题在中文语境下的误解太多了,而这个误解和一些语言学问题有关系,通胀还不光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少见的混杂了语言学问题的一个经济概念。

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的语言使用习惯中,大家把通货膨胀这个词都理解为“因为货币变多导致的价格的上涨”,通货膨胀嘛,直观上不就是货币膨胀了的意思吗,货币膨胀了不就价格上涨吗,看起来好像挺容易的。

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在刚刚开始学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在有了这种直观的对通胀的理解之后,会对教科书上的一句话有百思不得其解的感觉,这句基本的表述就是“通货膨胀的原因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家看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很奇怪,通货膨胀的原因不就是货币变多了吗?怎么还用得着研究呢?你这个词的意思不就是货币膨胀吗,这不是谜底就在谜面上吗?怎么还需要经济学家费这么大劲研究呢?

当然,后来我对经济学有进一步了解之后终于知道里面的门道了,然后我就发现了关于通货膨胀在中国有两大误解,上面我们说的其实就是第一个误解,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的意思是指货币变多导致了价格上涨。那么还有第二个误解我们一会再讲,我们先仔细讲一下这第一个误解,因为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这个误解是和一些日常语言哲学问题有关系的一个事情。

我们先说通货膨胀这个词,很显然这是一个翻译过来的词汇,英文原文是叫做inflation。inflation是什么意思?从词源的角度来说,inflation是使一个东西充气,也就是膨胀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应的是我们中文翻译中的膨胀。但问题来了,这个词在英文里就是膨胀的意思,但我们在中文翻译时为什么翻译成通货膨胀?人家没说是通货的inflation啊,为啥你不翻译成价格膨胀呢?这个不也是指同样的现象吗?

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英文为什么用inflation这个词,它不用prices increase这样直接指价格上涨的词汇呢?

那我们就要看一下这个英文单词的使用起源了。这个词其实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西方最早开始广泛使用的。在一战之前,西方的主要国家基本都是用的金本位制,啥叫金本位,就是你政府国库里有1万块钱的黄金,你就对应发行1万块钱的纸币(当然那时候也有可能是硬币用得比较多),然后你承诺这1万块钱纸币不管是在谁手里,你都可以随时找国库来兑换对应的黄金,这样就是用黄金抵押发行货币,那个货币因为可以随时兑换所以理论上和真的黄金是一样值钱的。

但问题在于,你要是政府,你要是开国库的,你真的会1比1地对应去发行吗?你自己钱不紧张的时候也许还能对应发行,但是如果你现在正是急用钱的时候,比如你现在在跟别的国家打仗,你是皇上,这时候你显然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过来找你兑换黄金,那你会不会多发一些纸币,你会不会超过1比1的比例去发纸币。那想想就知道了,你要是打仗打输了那都亡国了,你还要在乎那点纸币多发的问题吗,那么只要眼前还没有挤兑,你肯定要先多发点纸币来把战争的问题解决了。

这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在一战的时候,各个金本位制国家都开始大量超发货币,所谓超发就是超过国库里存量的黄金数量去发货币,这样导致了当时普遍的纸币过多,然后价格总水平上涨,这时候人们第一次开始广泛使用inflation这个词指当时的现象。

一战的时候大家开始用inflation,那么在一战之前如果市场上的东西涨价了大家叫什么呢?那可能就是直接叫prices increase了,或者学术一点可能是叫a increase in the general level of prices,就是一个很费劲的长句来表示这个价格水平上涨。

所以这个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一战之前地球上没有通胀这个词,那么我们最开始提的那句让我很疑惑的话是不是在19世纪、18世纪的经济学家嘴里就要变成了“价格水平上涨的原因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不是说“通胀的原因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这样一听是不是就合理多了,是不是就没有这种谜底就在谜面上的诡异感觉了,是吧,之前那句话听着就像是“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铁同学说”,听着就很抽象。

那到了这里我们就能够了解了,inflation这个词在最开始的本义是由于货币大量超发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而这个词直到一战才出现,不是说因为一战前人类社会就没有通胀,没有涨价的现象,而是说过去的涨价具体是什么原因大家不是很清楚,是一个需要研究的事情,但是一战的这次涨价大家很清楚就是因为超发货币导致的涨价,所以管这一次的涨价就叫inflation了,中文当时对应的翻译成了通货膨胀也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通胀这个词其实本身已经包含了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了,它就是专指因为超发货币导致的价格上涨现象。但问题在于,既然这个词是专指和货币有关的价格上涨,那是不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和货币无关的价格上涨呢?

那当然是的了,因为价格到底涨不涨,真正的微观基础是卖东西的那个人他要不要把自己卖的产品的价格、标价上调,你是个水果摊老板,你只有真正卖得贵了才会有价格上涨,所以宏观上涨价的微观基础是要思考无数个水果摊老板们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才能解释涨价这个现象。

目前来说,除了货币变多以外,主流的解释还有需求拉动型成本拉动型两种解释,这两种解释你从名字上就能判断出来了。这里我主要想强调下这个货币变多,你最终也要从供需关系上体现出来才能改变价格,你货币发得再多,如果所有人都把发出来的钱藏床底下不拿去市场上消费,那对经济体的价格不会有任何影响,只不过我们说绝大部分时候你如果真的发很多货币的话,那么大家都藏床底下的概率非常非常小,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直接就把大量的货币发行等同于最后一定会导致涨价了。但我们要注意,这只是一个逻辑链条的简化,你所有的行为最终都要落实到对具体商品的买卖行为上,就是要落实到水果摊老板脑子里的变化上,这样价格的变化才能发生。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了通胀这个词在西方是一个特殊时代专门指的一种特殊现象,但是西方经济学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摒弃了inflation这个词最初的意思,到了二战之后,inflation这个词越来越多演化成了泛指价格上涨的现象,而不是指具体某个原因导致的上涨。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货币现象”,你看这句话如果中文直接翻译听起来也很抽象,通货膨胀这个词里不已经有货币了吗,你怎么又来了句随时随地是货币现象呢,又把人弄懵了。但其实你替换一下,变成“inflation随时随地都是货币现象”,是不是就不这么抽象了,这句话其实意思就是“价格上涨随时随地都是货币现象”,那这个时候很明显inflation这个词里面和货币有关的内涵已经被完全抽离出来了。到了弗里德曼那个时代,大家用这个词的时候,脑子里的所指就是单纯的价格上涨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上涨,那再说,那就是我们要费劲研究的事,弗里德曼的研究结论就是涨价是货币方面的原因导致。

然后,我们注意,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在后来的发展中,能够把inflation这个词从货币相关转变成了货币无关呢?

其实就是我们开头说的,因为这个词的词根是膨胀的意思,是充气的意思,但你具体是货币在膨胀,还是价格在膨胀,inflation这个词里没明说。这就为大家在日常语言层面的使用上留出了一个余地,就是大家现在用inflation单指价格上涨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你本身就是膨胀的意思,但你现在说经济出现膨胀了,我就算靠直觉,靠上下文理解成价格膨胀,而不是货币膨胀,从字面意思上也没有障碍。所以说,在英文中这个inflation演变成专指价格上涨,演变成一个替代prices increase这句口语的经济学术语,基本没什么障碍。

但现在问题来了,你中文当初翻译的时候留了个大坑。就是人家的字面是膨胀,但我们直接翻译成了通货膨胀,把货币给代进去了,这一下就坏了,就我们自己加戏了。当时这个加戏其实没问题,反倒是加得更精准,更接近英文当时的原意了。但问题在于人家英文的这个词内涵后来变了,但我们中文因为加戏加得太多结果就很难发生变化,你那个通货俩字已经硬生生地摆在那了,谁看见都是直接就觉得,哦,通货彭张,跟货币有关,但是一个英语母语的人看到inflation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感觉,他的感觉是,哦,膨胀,啥膨胀了呢?再看看上下文,发现,哦,他是说价格膨胀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说的通货膨胀这个词,在历史的演变中,出现了一个日常语言哲学层面的问题,导致我们现在的中国人对这个词有非常大的误解。在我们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这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你一个美国人看一本经济学教材时,人家看到弗里德曼说“价格膨胀随时随地是货币现象”,人家要么若有所思,要么醍醐灌顶,是吧,你中国人现在看到直译过来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是货币现象,你心里想这什么意思,我看错了吗?你不都说了是通货膨胀吗,怎么还跟一个货币现象呢,这说句废话就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吗?就导致我们在学经济学的时候特别被动。

其实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学术界,很早就引发了讨论。比如说早在1979年,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北大的厉以宁和胡代光教授就开过一个小型的西方经济学研讨会,当时社科院的罗元铮就提了个问题,他就说inflation这个词啊,西方经济学文献里面已经不是单指货币的膨胀了,已经是指价格水平上升了,我们这个词还是民国时翻译的,现在有歧义了,是不是现在我们得改一下了?

然后,当时北大的另一位教授陈岱孙,他就走到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了另一个英文单词,就是deflation,他就说,现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大家是把inflation变成价格上涨的意思了,但是deflation这个词西方经济学并没有对应的变成价格下降,而是同时包含了价格下降和实际GDP下降的意思,所以西方那边其实也有一定的混乱,那我们如果现在把inflation翻译成涨价,那我们要对应的把deflation这个词翻译成降价吗?那这样的话和现在的西方经济学文献的概念又会不一样。

陈岱孙这个意思其实比较明确,就是说西方现在对通胀和通缩的词汇使用本身也有点混乱,我们改动老的翻译方法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麻烦事。总之,这次会议的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这个词的翻译并没有被改变,但我们也能看出来,其实刚改革开放那个时候,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麻烦了。

inflation这个词,西方二战后已经意思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中国到现在意思还和人家二战前的意思一样。这一点,不光是对我们现在学习西方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困难,而且对老百姓的心理影响和政府的政策制定都有了很大的影响。

最大的影响,就是这个词起源于一战时政府超发货币的行为,时至今日,通胀这个词在中国老百姓脑子里仍然保留了这个非常原初的暗含的意思,它潜在地指向了任何价格的过分上涨背后都和政府发货币的行为有关系。这个基本上就是我们国家老百姓对于通胀这个事脑子里最直观的印象。

但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先不说印钱这个事,在金本位瓦解之后变得非常复杂,就所谓我们现在日常使用的钱其实大部分都不是政府印的,而是我们自己印的,具体来说就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去商业银行借一笔钱,就是印了一笔钱,你去家门口的招商银行借了笔10万块钱消费贷,你就和招行一起印了10万块钱,这是我们现在真实的日常老百姓在使用的那个钱的印出来的过程。(关于这个过程如果你听完觉得不太理解,甚至觉得有些冲击认知的话,需要3、4个小时才能把这事讲明白,我们就不在播客里面讲了。)

总之,这里我想强调的主要是通货膨胀这个词,由于在中国老百姓里深深地落下了当年一战时期的古典内涵,这就导致了大家普遍认为价格变化和货币变化有关,而货币变化又是由政府的行为导致的。这个逻辑链条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错误的,但是它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政策制定的时候,会有更大的民众情绪层面的制约。

因为不管是通胀和通缩,大家都认为这个和政府操作有莫大的关系,最后心理上都会暗含对政府政策的一些态度,这就导致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压力会更大。而且在过往我们国家的大部分时候,都是以控制通胀为主的政治态度。因为你涨价大家就觉得是你发货币造成的,那他肯定尽量不想让这个涨价问题太严重。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提的一句就是,国家的货币政策保持定力,这个到底是主动的还是有被动成分在的,那可能还有点不好说了。

但是从2023年开始,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也就是去年,到12月份,我们国家应该说是非常罕见的出现了CPI同比负增长的情况,而结合现在的经济情况,大家对通缩的焦虑变得很明显占了主导地位。这个应该说是我们国家经济治理中的一个新现象,我们过去的经验都是对抗通胀,但现在我们要如何对抗通缩,尤其是对抗通缩的心理预期,这个是一个完全崭新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提的最多的一个预期偏弱的问题,如何扭转预期,这个是未来经济,所有刺激政策能否有效的一个真正重要的衡量标准。

说到衡量标准,接下来我们就要重点聊一下指标的问题。目前咱们国家最重要的衡量通胀程度的指标一个是CPI,一个是PPI。其实过去在证券分析界,机构方面还有一个指标,大家也会作为一个不成文的参考,那就是房价。但是这两年对房价的参考重要性可能要大大降低了,因为现在房子价格下跌,人们为了不亏损可能宁愿不卖也不会降特别多的价格卖,这就导致了成交量萎靡而且成交的价格反应不出真实的房价变动。关于房价的真实情况,我们前重庆市的黄市长提出了一个我觉得很值得参考的标准,就是你看法拍房的价格,如果一个地方的法拍房的成交量占二手房的成交量能达到20%以上的话,那么这个法拍房在逻辑上其实是能很好地作为真实房价的代理变量的。

我们现在还是说回CPI和PPI的问题,其实每个国家衡量通胀的指标差别可能都是非常大的,而且不同时期同一个国家也会有很大差别。拿我们中国来说,改革开放之后大部分时候是以CPI为主的,这个大家的认知度也最高,但其实从这几年的数据情况来看,CPI作为衡量通胀的效果已经大不如前了。我们可以看到CPI的波动经常是很低的,和大家对于经济真实情况的感受是越来越脱节的。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我觉得第一个是房价这个大头没有被统计到CPI里,由此甚至产生了我说的实务界通过观测房价来间接判断通胀的真实情况,房价在上涨的时候我们看房价是个比较有效的数据,但这两年房价跌了大家发现没有成交量了,那么在下跌的时候房价这个指标也不管用了,那就又要变成看法拍房的价格了。

所以这里你就能感受到,对于通胀测量的这把尺子你是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个其实很多经济指标都是这样,经常是用一阵,甚至用了几十年但是发现突然不好用了,这时候你就要考虑换尺子了,这也是我们这个系列想给大家传达的一个思想,就是经济学看起来是个很定量的东西,但其实这个数据你不能特别机械地去做纵向比较,经济数据对我们的判断始终是居于一个辅助地位的,真正核心的是我们要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人们的心理预期,再加上经济数据对前两者的验证,得出一个对经济真实状态的综合判断。

CPI另一个不太能代表真实经济感受的原因我觉得是食品类权重太大了,占比接近30%,是八大基本分类里权重占比最高的一个分类。这个其实和我们大部分一二线的城市中产的生活感受是不一样的,这种食品支出占比达到30%的情况,可能大部分是那种月收入在3000元、1000元以下的人的生活状态,但我们现在的舆论传播权重最大的是一二线城市那些中产的日常感受。所以我们全国这么多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以平均得出的全国平均食品支出是30%,和现在这些一个月赚5000,甚至10000以上的这些掌握舆论话语权的群体是脱节的。

现在中国的情况,具体来说是CPI作为衡量价格的指标不如PPI好,由于大家对CPI的认知度远高于PPI,所以我们这里主要讲一下PPI的细节。

首先,PPI全称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是指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价格变动的相对情况,里面涵盖了40个工业行业大类,具体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生产资料,一个是生活资料。这个生产资料不难理解,生活资料具体来说就是指食品、衣服、日用品等等,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生活资料统计的东西其实和CPI是类似的,但是侧重在制造业生产出来的平常生活能用到的东西,你比如说CPI里统计的蔬菜、水果,这种不是工厂生产的东西,那PPI里就没有,但是这些食品在CPI里又是占大头,这是比较大的差异。

另一个差异就是房租没有统计到PPI里。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核心CPI的概念,就是指剔除食品和能源之后的CPI,这个CPI其实就和PPI里的生活资料部分更接近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出PPI这个指标有很强的综合性,既反映了供应链上的价格变化情况,也反映了核心的居民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不过它权重最大的还是生产资料,也就是供应链上价格变化这部分的数据,权重占比大概在7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PPI的优势,就是PPI由于是供应链的,大部分都是To B的价格,这个价格调整起来的灵活性就更大,To C的产品价格刚性往往是强于To B的,To B 的你可以一个一个客户去商量,你就算价格波动很大,但不会让其他客户知道,来找你麻烦,但是To C的你一调价,那坏了,那些买贵了的人就不乐意了,过来要找你麻烦了。所以说PPI的价格弹性更大,产品涵盖更全面,而且没有那些初级农产品的干扰因素。

综合这几个方面来说,PPI是一个能更好地反映中国当下的经济价格情况的一个指标。所以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把PPI代替CPI,去给予足够多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包括这一轮周期,实际上在CPI层面的体现是远不如PPI层面的变动大的,那么接下来我们经济政策能不能真的刺激经济恢复,我觉得观察PPI和M1两个指标可能是最重要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外部性(ID:wogongxinifacai888),作者:李铁ironlee

相关推荐

留给中国式“端游”的时间不多了
我眼中的「中国式科技创新」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 CEO:AI可能是一种抑制通货膨胀的技术
摩旅云南:我看到的中国式共同富裕
中国式企业股权融资:融资中的八大致命性错误
三十年来,对分税制改革的三个误解
中国式“间隔年”,逃不开“内卷”
S2E05 小声冒泡 | 中国式 SaaS 跑错赛道了吗?
中国式IPO月报:2019年10月A股IPO及被否情况全梳理
日本股市迎来了“十年一遇”利好:通货膨胀

网址: “通货膨胀”的中国式误解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2739.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