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季度中端机战火重燃:三款新机均在路上,谁会脱颖而出?
如今的手机市场竞争确实很残酷,各大品牌为了在市场中夺得高热度和市场份额,真的是带来了超多的卖点,为的就是想让消费者对新机产生选择的欲望。
不过这种难度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品牌的新机基本都只能做到配置参数跟上主流,但这样下来,同质化又过于严重了。
再加上价格方面也是很难拉开差距,那么产品本身的竞争价值也就变得很一般了,甚至说没有办法来冲击市场。
不过按照市场爆料的信息,今年的Q3季度会有三款十分强悍的中端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谁能脱颖而出真的是备受关注。
据悉,三款新机分别是一加Ace3 Pro、iQOO Neo10以及红米K70 Ultra,都是主打性价比的机型,并且参数均很清晰。
从一加Ace3 Pro来说,正面配备一块6.7英寸的AMOLED屏幕,支持120Hz高刷新率,带来流畅的视觉效果。
也有爆料称其采用新一代发光材质屏,且可能是1.5K 8T LTPO曲屏,甚至可能拥有无界悬浮屏设计。
此外,机身方面还拥有金属中框+玻璃机身材质设计,这也是产品本身卖点极强的关键要素之一了。
核心配置没有什么悬念,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这是高通公司的新一代旗舰处理器,性能强劲。
不出意外,这款手机还会采用LPDDR5X和USF4.0的组合,且配备12GB运行内存进行起步发力。
同时还将会采用百瓦大电池方案,定制了一块容量不错的高密度电芯,一天一充方面问题不大。
影像方面也不算弱,会采用50MP影像镜头主摄进行加持,属于小升级,但常规拍照的需求应该可以轻松进行满足。
其次是iQOO Neo10,正面配备了一块1.5K 144Hz 8T LTPO低频闪双方案直屏,不仅具备高刷新率和出色的视觉效果,还融入了低频闪技术,更加护眼。
而且在外观设计上,采用了无塑料支架、塑料中框和玻璃/素皮机身的设计,既保证了外观的精致感,又兼顾了手感和耐用性。
核心配置则是搭载骁龙8 Gen3处理器,估计和一加Ace3 Pro差不多的外围参数进行加持,体验自然不会差
同时支持120W快充,以及配备的短焦指纹和X轴马达也提升了手机的使用便捷性和体验,期待值也是不低,但拍照估计不会特别强。
还有就是红米K70 Ultra版本,正面采用1.5K分辨率8T LTPO新基材直屏,这也没有什么意外的。
因为红米K系列至尊版不用2K屏幕,采用1.5K屏幕也算是传统了,而且K70至尊版升级到8T LTPO,相比红米K70的LTPS会更好,爆料称其亮度和调光会以下犯上。
核心配置则是搭载天玑9300+处理器,相比于天玑9300处理器,频率方面得到了更大幅度的提升。
内存组合方面自然也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甚至会带来狂暴引擎的加入,以此来让用户的体验变得更给力一些。
还有就是影像基础上面提升,从红米K70 Pro的影像表现来看,红米K70 Ultra应该会在长焦上面有动作,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就差个潜望长焦了。
续航方面会搭载5500mAh左右的电池,相比K60 Ultra的5000mAh电池,红米K70 Ultra续航自然会更强,至于会不会继续120W快充就不清楚了。
功能特性悬念也不大,NFC、红外遥控、双扬声器、X轴马达、屏下指纹肯定不会缺席,甚至有希望延续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
系统方面则是内置澎湃OS,日常使用的功能特性方面,不会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这三款机型都具备强大的硬件配置和出色的性能表现,各有其独特之处,具体选择哪一款,还需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来决定。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谁能够脱颖而出呢?欢迎回复讨论。
发布于:江苏
相关推荐
Q3季度中端机战火重燃:三款新机均在路上,谁会脱颖而出?
中视频战火重燃,西瓜视频为何不做中国的YouTube
GPU战火重燃
连续第五个季度下跌,年轻人不爱新机了?
2019年Q3移动互联网报告:谁将发力入局,谁会黯然出局?
5款新机均在路上,其中有4款,已经入网!
烧钱补贴,重燃战火:快手海外上线多个App狙击TikTok
2019年Q4智能手机行业季度数据研究报告
小米14系列领衔,十月三款新机提前看
中端旗舰蜕变旗舰中端机,从用户体验更好的角度,红米有点东西!
网址: Q3季度中端机战火重燃:三款新机均在路上,谁会脱颖而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362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