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机成瘾问题何解
当老龄化社会遇上数字经济,经济社会问题频发。老年人手机成瘾,就是一个亟待深入调查研究的问题。
当下,老年人正在积极拥抱数字时代,通过使用智能手机,跨越“数字鸿沟”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新潮。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普及,各种购物、短视频、游戏APP(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多样化,不少老年人深陷手机不能自拔,成为继未成年人之后,又一类明显的“网瘾患者”。
上瘾智能手机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民众的心理健康或社会生活,仍是一个没有被充分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过度使用网络作为一种成瘾行为,虽然不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在症状表现上,网络过度使用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自主的长期强迫性使用网络的行为。
调研发现,虽然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对新鲜事物保持较高敏感性,但因工作需要(如保安打卡)、与子女视频联系、宽带入户普及等原因,大部分老年人已把老年机替换为智能手机,并慢慢养成了上网习惯。
据统计,我国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人。也就是说,我国54.6%的老年人已接触网络。然而,在老年网民中,51%的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4小时,15.7%的老年人超过6小时,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上网时长超过10小时。调研发现,未使用手机上网的老年人,主要是文盲、高龄长期病患等群体。
医疗界的证据显示,网络过度使用者往往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游戏,以致损害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首先,老年人过度沉溺于上网和看手机,户外运动时间减少,身体素质下降。其次,吃饭、上厕所、睡觉前看手机,影响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老年人吃不好、睡不好。再次,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一旦网络成瘾,对视力、骨骼、肌肉造成的伤害,相比年轻人会更大。一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日常劳动的积累,关节已经老化,若再加上长时间玩手机和电脑,腱鞘炎和关节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最后,老年人上网成瘾还可能带来精神疾病。长期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生活,老人会出现生活适应困难、社交功能下降、冷漠疏离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闲有钱+精神空虚”
老年人玩手机上瘾具有被迫性。退休后的老年人有大量闲暇时间,却没有子女朋友陪伴,使他们趋向于在网上度过。
中国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低龄老人”也具备一些共同特质,如有钱有闲、渴望陪伴、追求健康等。他们也在追求美好生活,但子女忙于工作、朋友远隔一方、邻里互不相识等因素,导致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联系较少,无从有效安置闲暇时光。即便是农村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在一定年龄之后不能干繁重的农活,也往往选择常年在家。
其中,平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一书中提到,在第四次消费时代,在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场景中,老年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逐渐从以家庭为中心转变为以自我为中心,消费心理从保守转变为开放。老年人往往有一定的积蓄和退休金,他们也因此成为了平台们争抢的对象。即便是相对贫困的老年人,也会为平台贡献流量,自然也成为平台的重要用户。
相比年轻人群体,互联网产品收割老年人的方式方法,已经露出更为精准高效的苗头。部分平台设计的“砍一刀”、仅退款等规则,迎合了部分受众“占小便宜”的心理,有的老年人为了几分钱反复刷单。一些商家采用“货到付款”“免费试用、无效退款”等方式,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际上是钻了没有大平台居中保障的空子,老年人想退款却根本找不到人。近期,与“短剧爆火”同时上热搜的,还有“短剧围猎老年人”。“追剧跟买保健品一样上瘾,春节回家我才知道,我妈上个月为(看)短剧花了一万多块钱。”有年轻人在网上留言。
俗话说,“老人的钱不好赚,但好骗”。有的平台抓住老年人对节日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非常高的特征,或抓住老年人追求健康长寿的想法,适时推出各种老年人节日特惠商品和保健品,以眼花缭乱的价格促销,诱导老年人购物。有的平台则抓住老年人爱看家长里短、国际大事的好奇心理,定向推送甚至编造夫妻离婚闹剧、生活小妙招、国际军事题材等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与抖音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人短视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有上网经历的中老年人中,约80%的人遇到过“虚假广告”和“网络谣言”。一些食品安全、养生健康之类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流传,甚至有许多“一看就是谣言”的内容,却深受老年人青睐。很多老人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传播。
此外,所谓的适老化设计,没有有效规避成瘾问题。当前,银行、购物等APP设计了更适合老年人的界面。如用户打开淘宝APP,可以通过“设置”中的“模式切换”,选择“长者模式”。目前,老年模式的改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信息简化、字体放大、语音助手。设计的核心是帮助“银发一族”看得更清楚,操作更简单,购物更方便。这种做法的本质是让老年人更好地“触网”,使用各种APP,目的是让商家能更好地销售产品,却不是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从网上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老年人上网成瘾表明,数字鸿沟并没有被逾越,反而越来越深。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鸿沟已不仅是部分人群不能接触网络的问题,更加表现为人们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客观条件和个人能力方面的差异。
有研究表明,越是低收入、低人力资本的群体,越倾向于使用互联网和数字设备来消遣娱乐,而较少用之提高自身技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数字技能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理想情况相比,2021~2028年数字技能差距将拖累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每年下降1.7个百分点。
当然,我们不是要求退休老年人依靠网络提高工作技能。但老年人沉溺网络的现象折射出,我国大量网民虽能接触到网络,表面看似越过了数字鸿沟,实则对网络的利用效率较低,与追求较高技能和较高品质生活的人群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新的鸿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跨越。例如,调研还发现,抖音正成为许多老年人获取重要新闻的来源。他们更容易陷入信息茧房之中,从而降低对事物的判断力。
如何引导老年人上网
凡事过犹不及。在这个满是触摸屏的时代,手机如同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老年人通过网络接触新事物、学习知识、娱乐消遣,这都是好现象,是数字经济时代红利的体现。但过度上网甚至沉溺其中,就会适得其反。若强行剥离手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老年人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对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怀和照料,引导规范健康的网上生活。
第一,增加对老年人的陪伴。倡导家庭观念,鼓励子女尽可能地多陪伴老人,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在社区和农村建设更多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聚会场所,并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培养花卉种植、书法、钓鱼等兴趣爱好。鼓励企业参与老年人发展事业,提高老年人的存在感和幸福感,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其落脚点就是增进老年人福祉。
第二,加强老年人规范上网的教育宣传。帮助老人科学上网,筑牢防护网,着力解决重点人群触网的安全隐患,规范与引导并行。积极开展培训服务,向老年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对常见的谣言进行精准辟谣,对典型的网络诈骗行为进行曝光。优化老年人上网环境,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第三,规范平台监管。要求平台作出算法设定,不过度向老年人推送同一类型的内容,尤其是购物、保健品、短视频、国际时事等。要求游戏平台对老年人的游戏时长做出限制,如每天不多于5小时,单次不多于2小时,尤其是象棋、围棋、扑克牌、麻将等老年人常玩的线上游戏。鼓励平台将老年人健身步数与上网时间挂钩(残疾人或行动不便者除外),达到一定步数方可打开某些APP。
对老年人付款、连续上网超过一定时长等情形,弹出提示窗口,提示老年人谨慎行事。对平台恶意针对老年人的诱骗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为扫清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过程中的套路与陷阱,工信部还发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指出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都市社会科学院成都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刘诚
相关推荐
老年人手机成瘾问题何解
刷手机会成瘾,如何戒掉无意识刷手机习惯?
人为什么会出现成瘾行为?
关于成瘾,我们有很多误解
听说你也放不下手机?说说我怎样克服「手机成瘾」
“用户参与”是“成瘾”的代名词
被WHO列为疾病的,并不是“游戏成瘾”
情人节特刊:爱,是一种成瘾吗?
巨头收割老年人
短视频成瘾背后的原理你知道吗?
网址: 老年人手机成瘾问题何解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381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9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4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6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1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5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52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4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23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