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我在美国“乡下”找到了不卷的工作

我在美国“乡下”找到了不卷的工作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4月22日 16:03

楠钰,一个迷茫的商科青年,用整个大学徘徊,才终于找到喜欢的专业,在更适合的国家落脚,找到不卷的工作,过上了脚踏实地的生活。

“不存在全局最优解,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到局部最优解。”这句话,贯穿了她的整个迷茫的青年时代。

什么都学了,又什么都没学

大学时,我书念得很迷茫。

高中因为理科成绩排名比文科高,又讨厌枯燥的死记硬背,所以选择理科。原本以为读理科能有更广阔的就业选项,然而,出于对物理化学的讨厌,我又无法涉足那些非常硬核的理工科领域。

我入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但因为是自主招生降分录取,可以选择的专业有限,也不清楚每个专业的区别和未来出路,所以阴差阳错念了工商管理。

入学后,我觉得自己的专业挺废物的,因为我不知道在学什么,或者学这些有什么用。当时印象很深刻的是财务会计,我学得很差,考试也将将及格,所以只好重修。重修时才醍醐灌顶,发现原来第一次学借贷,我学反了。

其他的课程彼此之间毫不相关,让我学得非常痛苦,痛苦就算了,还不知道自己受这个苦到底是为什么,很崩溃。

同学建议我转学去美国,但因为我商科没学明白,绩点不够突出,所以就算转学也没办法去喜欢的专业,所以我打消念头,打算直接申请国外研究生。

▲我比较擅长的其实是蹦迪

开始考虑留学时,我也依然挺迷茫,不知道想学什么,以后想做什么。

我做过咨询、审计的实习,它们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都特别没意思。从业者每天西装革履,但工作中背后的不见天日让我反感。实习的每一天,我都在小格子间里画无人在意的PPT;或者我会在放账本的小屋里拍似乎永无止境的凭证,机械地扫描成PDF保存。

这些工作的成果,实际上只会成为甲方公司考量的工具而已。做咨询时,我辛辛苦苦画出来的PPT不一定有人看;做审计时,我做出来的excel账目和statement也随时面临公司私有化后失去价值的风险。

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也不需要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dress code证明自己。

我想去名校,但更希望找到方向,而不是为了好学校去并不喜欢的专业。我的本科已经很迷茫了,没有确定的学习方向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再加上我本人又喜欢规划,所以真的再也不想二次体验不确定。

▲在BeBeyond找真正适合我的方向,累并快乐着

在BeBeyond的Field research中,我意识到原来商科研究生有那么多细分方向可以深造,而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说供应链管理。在Self-exploration的训练中,辅导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写下记忆深刻的五十件事,我一晚上把自己做的那些七七八八我自己都看不明白的事儿一口气全写出来了。

分析过程中我发现,我之前跳啦啦操、参与戏剧节的经历,都透露出其实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社交,喜欢交朋友也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财务类工作将我困在格子间的方寸之内,而我真正适合的,是可以接触到人的工作。

辅导老师Sara看出我的倾向,于是和我深度聊了她本科学的供应链管理。越聊越感兴趣,我上网亲自查了不少资料,了解到它对应的工作后是如此脚踏实地后,我发现它或许就是我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好实现方式——我的工作真的能够成为公司生命线的一部分,我也可以和不同的人沟通,在工作中满足对社交的需求。

真相大白的那刻,好像眼前一下子起风了,那些不确定的雾在我眼前慢慢散开,我忽然能够看到我的未来。

冷库的震响和货车的轰鸣

供应链也许就是那个我在寻找的方向,但我依旧不敢确定。

我开始陆续向合适的岗位投递简历,很荣幸地获得了京东供应链管理岗位的实习offer。

入职之后,我见了很多供应商,发现其实每一个供应商都不仅仅是我们原来刻板印象里的“大老粗”,其实每个人都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和见解。

他们之中有的是国企高管,每天从新发地找最便宜的蔬菜送到社区,亲自站在工厂保障包装和运输万无一失,晚上十点上班,凌晨五点下班;有的是踏踏实实的农民,搞不到的果蔬就直接买地种,只为了保障24/7的供货。有的是家乐福之前的零售中层,能一眼看出顾客的痛点和商户的问题。

我发现之前是我错了,我没有想到看似没有文化的农产品供应商,却能提出很多我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他们对于未来农产品生鲜行业的走向和供应链的理解都更加深刻。他们不关心物联网比特币,也不讨论如何振兴中国经济,而是共同奋斗一件特别实际但又特别落地的事。

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供应链作为自己的方向,让我也可以成为不断优化不断为这个过程做出实际的事情的一分子。供应链管理,让我看到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创造的价值和实体的变化。

某天实习走出新发地,天已经黑透了,门口的路上也没有什么车,马路安静得不像北京,可是身后的市场里是冷库的震响和卡车的轰鸣,在持续不断的轰鸣声中,我忽然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世界,在这里,我真正感受到这就是我想要的脚踏实地。

▲北京新发地市场

这份切切实实的热爱,在申请季参与夏校项目后迸发出更大的力量。加利福尼亚真的是很阳光很温暖的地方,加州人漫溢的自信给我很大激励。没有人会评判你做什么吃什么,每个人只需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无需考虑旁人眼光。

我开始变得不在意旁人看法,做事更自然更自由,不再给自己设限,勇敢迈出第一步——我主动去找约旦和巴西同学组队,不怕英文小组讨论,主动去和美国人讨价还价,主动尝试没做过的事。

正是那个夏天积攒的勇气,在申请时我忽然觉得没必要在意繁文缛节:不再考虑学校名气、冷门专业找不到高薪工作、只读一年可能不被认可毕业没办法进国企央企……这些问题在那个时候的我看来,都不再是问题。

我相信只要先去做,拿到结果再来考虑后果也不晚。

读书十个月,简历投了1300份

就在我以为可以顺顺利利赴美求学时,生活再次给我上了一课。

先是因为疫情,我被迫在国内gap了一年。好不容易熬到签证中心开放约到最早的面签时,我,一个万年商科生,拿着带有10年B签、5年F签的护照去大使馆时,面试官却一口咬定我没写学校,直接不让我提交。

之后反反复复打电话,终于再次约到六月的面试。因为第一次拒签的影响以至于第二次申请时足足等了一个月才拿到签证。降落洛杉矶机场后,我果不其然再次被查验,逃不过被关进小黑屋看了一个小时星球大战的结局。

到美国之后,噩梦还在继续。因为北京直飞美国的航班每周只有一班,所以我只好提前一周到,比公寓最早入住时间早了足足二十天。这段时间里我无家可归,还好有从德州千里迢迢飞来帮我安顿的朋友,以及收留我的新朋友,让我觉得就算遇到这样的糟心事,我也一直被好好地爱着保护着,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同时,生活上的挑战也不容小觑。我必须坦诚地承认,在北京生活二十年,我一直在家长身边,确实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大学期间的衣服也都是带回家洗(非常不好,请不要学我)。

所以到了美国,这些技能只能一步步学会。在生活的“重压”下,我终于从一个典型的妈宝女,进化成能做简单的快手菜,具备照顾自己能力的成年人。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没什么,但对我来说,这是天壤之别。

▲我自己做的健康便当

我比较坚定要找到美国的工作,倒不是文化上的崇拜,而是美国包容性和自由度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

我知道美国有歧视,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即使我回到国内求职,我的硬伤比如专业知识不够硬、绩点不够高也会让我面临隐性歧视,甚至面临gap过一年而不被认可校招身份的风险。而且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工作强度,对我来说确实是有点超负荷了。

然而因为疫情,美国2020年的就业环境特别差。再加上网课的影响,上一届很多同学完全找不到工作。我报的是十个月的项目,为了找工作,我海投了大概一千三百份简历,算是我们这群学生之中投得最多的。

我一月份就开始投递,尝试了几乎每一个求职网站,四处社交寻求内推,但最后都因为我需要签证而石沉大海。所幸在一千多份简历之后,我收到二十几个面试,最后拿到三个offer。

因为我的要求只是做一份提供签证的供应链管理相关工作,因此我放弃了地理位置,现在在北卡的荒郊野岭一家传统的制造业公司工作(笑死,也不完全是,但是就是很村就对了)。

我之前来过美国很多次,所以成功留下后并没有让我觉得幻灭,工作也确实是我喜欢的美式生活状态。我的工作压力不大,可以自由选工作时间,比如七点到四点,八点到五点,九点到六点。我经常七点起床跟国内对接开会,四点就下班回家做饭,然后出去看个电影,和朋友们去公园溜达,洗个澡八点就能躺在床上,是非常舒服的工作节奏。

▲公司组织在停车场看电影,很舒服

不焦虑,也不手软

在美国,人们对于年龄、职业、收入的焦虑相对而言更小,不会因为已经结婚生子,或者无房无车而焦虑自卑。我有很多印度同学都已婚已育,中国同学也有工作多年重新回来读书再次就业的。他们普遍不会把读书,或者说考上名校,找到大公司的工作作为终点,而更将它视作一个起点。

我曾经也非常结果导向,但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对于过程和个人感受的在意程度逐渐提高(虽然还是结果导向为主),在感受人生上有了更多的体会,也给自己也留出更多的自洽空间。

▲在纽约跨年看各种各样的圣诞树

也正是这样的环境,让我更少在乎他人,更多在乎自己。不制造矛盾,但也不害怕冲突。我学着不做无名好人,不让别人搭便车,敢于为自己争取权益。

说这句话的起因,是去年小组合作,我遇到一个印度同学,他可能因为别的课分身乏术,所以前面的作业完全没有参与,却在最后突然出现,对我做的数据指指点点。放在国内,我可能会秉持温和谦让的美德忍气吞声,但在美国的文化影响下,我据理力争,争论无果之后直接和老师沟通。在老师对我的认可下,他瞬间服软,还问我可不可以教教他。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却对我的处事观点有了很大的影响。

我觉得对于搭便车,大部分人其实都是知道自己理亏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想抗争自己的权益,就绝对不能因为害怕搞得太难看而心慈手软,直接当面指出对方的问题,才能战胜欺软怕硬的人。

至于工作方面,在供应链管理工作三个月后,虽然我只是接触到这个行业的皮毛,但是我觉得这份工作一部分印证了我的想法——它确实是一个非常实际的行业,可以让你看到切实的效益。

我现在接触的工作更像是分析计划以及风险管理,而它的工作安排让我意识到商科并不是我原来想的那样,是很“废物”的专业,大学时的迷茫,可能只是我没有领会其中精髓。学过很多方向的课程,帮助我拓宽各个领域的涉猎,让我有机会对每个行业略知一二,而这也正是做好供应链管理的关键之一。

我现在的生活,概括起来就是,在美国“乡下”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卷,洗衣做饭好好过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eBeyond(ID:BeBeyondG),作者:BeBeyond

相关推荐

“把学历改成高中后,我终于找到了工作”
在冷血动物身上,我找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在北欧5年,我没能重启人生
大厂失业的中年人:我花一年时间找到了新方向⑩|在春天许一个愿望
外国人卷在中国职场
城里人开车两小时到乡下种菜,到底图个啥?
海康威视的凛冬来了吗,我在半年报里找到了答案
AI 的第一份“正经”工作找到了
七年不上班,他在禁忌之地找到了自由
辞职后“空窗”的深圳人:3个月不上班,工作越找越难

网址: 我在美国“乡下”找到了不卷的工作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6102.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