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热爱不具备任务思维

热爱不具备任务思维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5月24日 15:36

太烦了,又拖延了。

咖啡厅,我问朋友怎么了。他说:在公司,我做事效率超高。如果完不成任务,会被领导骂;而且,老板还给发工资,有钱当动力,多好啊。

但生活里就不一样。看别人健身瘦了10斤、两天就学会一个新技能,我觉得也能做到。但往往三天两头,热情一过,就放弃了。

他说:你为什么做事这么坚持不懈?记得以前都不怎么跑步,现在每隔一天跑10公里,似乎也不觉得累?还有写作,我一周都憋不出一篇文章,而你好像已经习惯了。

怎么做到的?有没有方法?快给我分享分享。

嗯,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之前有相同体验。但通过深思熟虑和了解自己,才认识到任务到热爱之间,存在一个鸿沟。

什么鸿沟?怎么找到?如何不用任务驱动自己,做成想干的任何一件事儿?这真是一个“认知失调”的问题。

01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你应该听说过。

简单讲:

当我言行不能一致时,心里会觉得不舒服。美国心理学家列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认为,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人们会寻找一种方式,来减少信念或行为之间的矛盾。

比如说:我坚信健康饮食很重要,但因为工作太忙,经常吃快餐,因此会感到内疚和不适。

这并不难理解。不过,我再换个表达,味道就会完全不一样。我们痛恨投机取巧的恶人,又总原谅、希望自己能投机取巧;很多人经常在网上喷别人不该怎么样,私下适当情况下,自己也这么干。

你发现没有,同样都是形容认知失调,为啥不同了?

因为在认知失调理论框架下,有两大基础假设:

一,失调的存在,将推动我们去努力减少不协调,并力求达到协调一致。

二,当不协调出现时,除设法减少它以外,我们会主动避开那些可能增加不协调的情景和信息因素。

简单讲:人总想保持内心一致性,为了达到自洽状态,我们要么找个理由,把不协调的思想变成协调,要么,索性不看让我拧巴的信息。

这就是问题所在。

大部以目标驱动做一件事的人,属于前者,他们的任务思维在工作中被DDL(截止日期)推进习惯了,这个期限在心里也会像一个不停响的定时闹钟,带到生活场景下。

但由于完成日常喜欢的任务,不像工作那样好处很多,于是,心里很自然会产生一种损失厌恶感,最终,在认知失调影响下,要么放弃,要么继续。

以减肥为例。

减过肥的人一定经历过无数次在“吃与不吃”之间的挣扎。当理性占上风时,他们会坚决选择不吃;一旦抵抗不住诱惑,他们心里常会想:偶尔吃一次应该没关系,毕竟我已经这么努力了。

因此,认知失调的关键不在于知道哪里不协调。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当我处于这种失调状态时,我是怎么做决定的。了解过程,比结果本身还重要。

02

你有没有想过,从“想法到任务到热爱”之间差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灰色地带部分,我觉得叫:激情所在区。为什么?

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

我在做某个活动、工作时感受到极大热情和兴趣的状态区域,在该区域内,会觉得很满足,很有动力。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曾经提到过一个概念叫心流,来形容在一件事时达到高度集中和充分享受的过程,我觉得和它相似。

起初,一个想法建立,往往是情感驱动下产生的判断。

比如:

我们看了一个触动心灵的视频,或者某人的一句话突然激发了我们的思考。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大脑迅速做出一系列反应,形成一个初步的判断。

这一刻,你会迅速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想法,或者觉得它足够直接,不需要记录,直接采取行动。

神经学研究显示,成年人在清醒时,大约有30%~50%的时间是在进行发散性思维。具体来说,每天平均产生大约6200个想法,这意味着大约每15秒就会有一个新想法浮现。

当这些想法是积极的、富有创造力,并与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愿望相关时,它们会成为快乐的源泉。这种快乐能够激活大脑的奖励系统,从而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

这就说明,虽然从想法到任务的转变路径很短,但过程能带来快感;然而,将一个任务转化成更深层次的热爱,则要更多的投入,因为过程涉及到无数次快感的重复和深化,时间久了,自然会没耐心。

就以通俗的跑步来说:

第一次把任务作为跑步时,你能坚持20分钟,过后的时间,身体耐心、心理各方面会各种不适,这是身体发出的信号,代表激情所在区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忽视信号,再硬撑5分钟,你会更加难受。假设一开始,没有建立一个正向迭代的循环,让自己慢慢习惯,那么,保持热情自然会变得困难,毕竟快速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在减少。

我当年第一次锻炼,只能跑30分钟,大约3公里,后来都是一点点慢慢往上加,才有了到今天10公里都不感到累的状态。

因此,我的耐心资本和成就感,是逐步进步的。

看到这里,让我们停下来想想,你是怎么把任务变成喜欢做的事情的?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把任务变成热爱。有的连续做一件事2年、3年,没钱赚了,突然就不再做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一件事必须和金钱绑定才有动力吗?

我想说:

是的。如果只是为了利益,一开始可能很有动力,但时间久了很难坚持;如果因为兴趣,即使有一天不赚钱,你也会想办法继续做下去。

当然,一件事情做很久,最后还是没坚持下去,原因很明显:你只把它当作一个任务来做。

几天前,我看短视频时,一个小博主给我很大的启发。他提到,一些带货博主,讲话很快,感觉好像在吵架,或者急着结束直播,早点下班。

这是没有播感的,自己累,效率也低。相反,真正有“播感”的主播讲话可能不快,但他们更会共情。你可以感觉到,他们不只是在回答网友的问题,还能真正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思考。

因此,任务思维和真正热爱之间,差别在哪里?是激情所在区。如果不重视该方面,就不会投入其中,也很容易陷入所谓的“假性激情”中。

03‍

假性激情,它是一种误解:认为只要对某件事有激情,就能持续进行下去,并最终取得成功。

比如:

你喜欢做饭,决定开一家餐厅,认为只要喜欢,肯定会把它做好;你喜欢画画,决定成为一名画家,认为持续的画,一定会成功。

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过一段话,我看了很多遍。他说:

你得找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做好一件事的唯一办法,就是爱上你正在做的事。如果还没找到,就继续找,别停下来。

这句话是不是很鼓舞人心?

毕竟,我们常说找到了热情,就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但你知道吗?这样的追求,可能会让人误以为,有个“完美”的职业或完美的事在等着我们。

就像我找到了我的使命一样,一旦遇到,能立刻认出来,觉得一辈子也不用工作。但其实,这样认为是错误的,这不是观点,这是事实。

为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乔布斯。他对西方历史、舞蹈更感兴趣。他喜欢禅修、追求心灵的启迪。他接触电子行业,最初为了赚钱,苹果公司的成立,并不是出于激情。

虽然,乔布斯后来确实对他的工作充满激情,但要知道,他一开始并不是带着激情去工作的,这一点,在他很多公开资料中,完全可以挖掘到。

所以,我想表达什么?

激情是我们在某件事上变得精通后,出现的副产品。那些看似吸引人的职业、爱好,起源很复杂,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只要追求就一定会热爱。

耶鲁大学艾米·瑞斯奈斯基(Amy Wrzesniewski)教授,有一个报告研究人们对工作的看法,她发现:

最快乐和最有激情的员工,并不是把激情变成工作的人,而是坚持了很久、而且做得很好的人。什么叫做得很久呢?我想到一个词:工匠思维

工匠思维与假性激情的区别在于:

工匠思维关心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好处,而假性激情,则想知道世界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工匠思维让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而不是过分关注工作是否完美。

记住,没有人欠你一个好工作,也没有人逼你把喜欢的事情当成任务。我们要通过争取,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如果一直在想“我怎样才能变得真的很棒”,别人自然会注意到你。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想得到稀缺且珍贵的东西,就得提供一样稀有而且宝贵的东西作为交换,这是供需理论。

比如:

在AI时代,成为算法专家、用户体验设计师、技术销售专家等,这些技能非常抢手,如果你能培养个兴趣,通过它得到一份工作,那必然是有价值的。

如果这份工作、或者副业、爱好变成了你的事业,为了赚了更多,那就更难得了。

别不信,有很多。

我身边朋友上班工作,下班剪个短视频、写写网文,摊子不大,但创造价值,过得也不错。

培养珍贵的技能比较难。如果你考虑的工作、爱好不具备稀缺性和价值提升,那么可能不适合采用工匠思维。

任何一件事、一个兴趣,一个任务的投入都有精力付出,假设这份付出,不能市场化地给别人创造价值,换取更多金钱,那必须具备向内求的特质,可以提升自己的某个方面。

04‍‍

可是,如何识别自己适合干什么?并形成热爱呢?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得知道自己是哪块料。

通吃型市场人才很特别,他们在某一个领域深耕很长时间。比如,电影和电视圈里,大名鼎鼎的演员、导演能够赚取大量财富和名声;出版圈,也有一些作者因为畅销书赚了很多。

这种人才,往往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从年轻时开始,很清楚自己要在哪个方向上积累资本。

还有一种人属于拍卖型市场。简单来说:你拥有多种不同的技能,技能组合能被资本市场和公司认可,能通过多样化的技能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地位。

现在,像这样的人挺多。把自己的能力变成产品或服务,卖给需要的人。我有一个朋友,自大AI+变流行后,他开始研究AI和教育的结合,目前做B端服务,自己混得风生水起。

拍卖型人才更灵活一些,适合前提找到一个垂直领域,慢慢培养技能,积累自己的品牌。这样,未来有可能发展成为通吃型的人才。

第二步,明确优秀并摧毁自己。

为什么要叫“明确优秀”呢?在我看来,要建立一个正向的激情循环,须一步一步慢慢改进。

要注意的地方:得真实地评估自己现在的水平和想达到的水平;如果对两者的看法不准确,很容易产生认知失调,也就难以采取有效的行动。

而摧毁呢?实际上,当做一件事很久,会逐渐找到做事的规律,变得越来越擅长。但刻意练习要求正好相反,要你集中精力,不断寻找突破舒适区。

比如,学习一种新的操作方式。你会觉得大脑有些不适应,这是进步的信号,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真正的反馈,即使反馈会“摧毁”你原来认为的优点。所以,才叫拉伸和摧毁。

第三步,要有为期3年的结构优势。

当你和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时,无论多努力,都会处在一个较弱的位置,因为你主要在为掌握权力的人服务,越努力,为他们付出越多,反而使你自己争取权力的能力变得更弱。

想要获得权力,要不断思考并实践“如何做不一样的事,占据一个独特的位置”。这个过程要时间和耐心。

超过三年的机会,通常没有人和你争,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耐心来坚持那么久。

最重要的是,很多人认为竞争激烈的机会,才是好机会,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当他们不够自信时,经常会问别人,“你怎么看这个机会?”来寻求确认和增加信心。

所以,回过头来看,除向内求的兴趣,那些热爱行为,多半以上是在做事当中产生的,做的越多,越投入,越来越容易。

总结而言,不要用任务思维,来看热爱。

反之,想要形成热爱,一定情况下,应该先做事,持续正向的做事。把事精通后,激情就成了副产品,热爱也随之而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相关推荐

热爱不具备任务思维
如何靠任务思维提高效率?
2024,用热爱抵抗文旅寒冬
如何培养商业思维,拥有自己的事业?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他们为什么热爱Reaction视频?
决策思维模型:36个受用终生的思维模型(下)
石一:逆周期思维
世界首富马斯克,底层有一套强大的思维方式
如何拆分复杂任务?

网址: 热爱不具备任务思维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19410.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