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AI 来了,要怎么教育孩子
来源:奴隶社会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3574 篇文章
题图:来自网络。作者:郝景芳,经济研究员,科幻小说作家,雨果奖获得者。2017 年创立童行学院,出台了“少年成长计划”,面向未来帮孩子发现自己内心爱好、找到未来专业和职业方向,希望每个孩子的人生自我实现。本文来自:景芳说(ID:jingfangtalk)。
写在前面:
自从去年 ChatGPT 横空出世以来,有无数人站出来聊 AI 的划时代影响,或者谈人类被 AI 取代,或者谈 AI 对教育的颠覆性影响。
但实际上,AI 发达真正应该引起我们思考的点,几乎没有人注意到。今天跟大家闲聊几句。
1
教育有什么用?
AI 真正引起我们思考的,是家庭教育的作用。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概念:微调(Fine Tunning)。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大模型,像 ChatGPT 就是大模型,其他著名的大模型还包括国内的文心一言、智谱、Kimi、混元等大模型,国外的 Gemini、Claude、Sora 等大模型。每一个大模型,都可以理解为一个超级 AI。
超级 AI 大模型可以回答很多问题,但少了精确和个性化。于是在跟各行各业结合的时候,都需要进行行业精细学习,一般称之为微调。
举个例子,超级 AI 可以回答一般的法律问题,但如果一家律师事务所想要用来给客户咨询,还需要用自己律所的大量案例细节,精细化训练。再比如,现在很多公司提供了训练个人 AI 的服务,能训练出一个跟自己十分相像的 AI,替自己跟别人沟通,或者按某种标准,训练一个 AI 情人。
这些都是微调。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其实,父母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对孩子的微调。
前两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她说起自己家三岁半的小女儿,经常说出一些让她意想不到的很成熟的话,对一些问题看得头头是道,说得有理有据。朋友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教过孩子这些话,不知道孩子是从哪儿学的。
我说:很多人有个误区,认为孩子说出来的话,要么是爸爸妈妈教的,要么是别人教的。如果孩子说出一些家人没教过的话,就大惊失色:你是跟谁学的?但其实,孩子说的很多话不需要有人教,就是孩子自己说出来的。
▲ Photo by Steven Libralon on Unsplash
朋友:这么小也会自己想出这么成熟的话吗?
我说:不要小看孩子,每个孩子是生下来就自带大模型的,他们天然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孩子的大脑,比现在的 ChatGPT 大模型还厉害,有了生活数据,他们能自己加工出结果。我们家长做的事就是给孩子的大脑大模型做做微调。
朋友:从来没这么想过……你这么一说,我的教育焦虑少了很多……
人类大脑大模型,至少在现在阶段,比最厉害的超级 AI 大模型还厉害。
目前出现的 AI 大模型,还到不了通用大模型的境地,目前只是语言处理做到了相当好的程度,但是在机器视觉、多功能模块协同、抽象概念理解和推理、自主动机和反馈调节等方面,离人类的距离还很远。AI 还是无法分辨什么是真实世界的常识,常有知识幻觉。前一段时间还有 AI 大神讲过,训练机器视觉模型需要的数据量,是训练大语言模型的很多倍,也要困难很多。
人类婴儿,这些能力都是先天具备的。
3 个月大的婴儿已经有基本的物理逻辑推理。婴儿的意图识别能力是细胞层面的,只要眼睛觉察到另外一张面孔眼角肌肉的轻微动作,就能感知对方的意图,以至于不会说话的 1 岁孩子就具备充分的“见人下菜碟”本能。婴儿也具备抽象概念理解的本能,这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谁是儿童大脑大模型的程序工程师?是大自然。
人类大脑是经过千百万年大自然数据训练,数据量比现在最厉害的超级 AI 还要大很多。虽然进化缓慢,但是进化机制带来的算法优化,一点都不弱于当今最顶尖的科学家编制的算法。
孩童出生的时候,大脑中的基本处理算法都是具备的。一个数据进来,神经元细胞的处理和计算原则是“出厂即带”的。语言算法是天然配置在大脑里,只需要后天的数据输入,就能自行学会出生地语言。后天教育,其实是学习“本地数据”,例如民族语言、家庭信息、父母风格、环境规则、时代知识等等。
换言之,家庭教育是让孩子的大模型“本地化”。
因此,对 AI 的理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卸下家长心里的压力。
你想想,当你用 ChatGPT 大模型训练一个自己的 AI 助手,是 OpenAI 工程师贡献大,还是你贡献大?你估计肯定知道,OpenAI 工程师做了 90%,你的微调最多 10% 功劳。
我们的教育也是。孩子 90% 的能力是出厂大模型自带的。我们固然需要教育,需要让孩子学习后天的数据,但我们不需要贪功,也不能贪功。
我们能做的,不外乎就是顺势而为,让孩子的先天大模型,发挥最好的作用。
也许有人会问:不是说基因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差不多是 50%:50% 吗?怎么被你说的好像基因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像 99%:1% 似的?
书上说的 50%:50%,只是解释“人与人的差异,先天和后天因素分别能起到一半作用”。这是肯定的。你的个人 AI 助理和我的个人 AI 助理,其中的差异一半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大模型不同,一半是因为我们的个人数据不同。
但这不能抹杀大模型本身 90% 基石的作用。
我们在大自然面前,谦卑一些为好。
那既然大脑大模型如此强大,家庭教育是不是基本没有用?这个问题,涉及到学习的本质。
孩子是怎么学习的呢?最重要的方式不是“记忆-输出”,而是“观察-尝试-反馈-修正”。
孩子的大脑算法,有很多是“出厂设置”。抽到什么水平的大模型,就像盲盒。但是家庭环境还是有重要意义,因为家庭提供了孩子大模型调试的反馈。
孩子通过在家庭中的观察、尝试、反馈,迭代自己的先天模型。孩子并不是直接理解父母说的语言、讲的道理,而是通过生活观察,反馈总结。
如果父母说“你应该学会控制情绪,你不应该这么乱发脾气”,然而父母在面对孩子时常常靠情绪失控、发火威吓来达到目的,那么孩子观察到的数据点是:“发脾气=有效控制”,而学到的道理是“第一,生存之道:想办法逃避父母的发火;第二,强权和发脾气才能制住他人”。
孩子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会形成 ta 的数据点。
换句话说:孩子的大脑大模型提供了处理数据的方法,但是数据本身,会决定孩子最终学到的东西。
说得太抽象了是不是?通俗一点说: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孩子通过真实数据确认,自己大脑的模型计算是否正确。
父母不是孩子的工程师,父母是孩子的数据点。我们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会计算出要怎么生活。
▲ Photo by Jessica Rockowitz on Unsplash.
2
AI 来了,要学什么?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发表过意见,最初是说情感和艺术,后来说还是要好好学编程,最后有些人悲观地认为,AI 取代普通白领工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蓝领还有需求。各界大咖都发表过对于“AI 时代,教育要怎么做”的观点。
我在 7 年前写过这个话题,收录在《人之彼岸》一书中。我当初列了一些 AI 时代必备的能力,至今看来依然是有效的。
不过,最近我倒是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不同的新想法。
我的转变,主要来源于对孩子的观察。我女儿在五六岁的时候,曾经跟自己的手表聊一个多小时,最后觉得无聊了:AI 太傻了。我儿子在四岁多的时候,就喜欢跟家里的 AI 健身镜聊天,一会儿说“给我打开某某游戏”,一会儿又说“给我唱首歌”。在我们童年时候看来,能和镜子说话,是属于《白雪公主》的魔法,但在幼儿看来,这就是最普通的应用。
这让我想到那个经典的说法:
“所有在你 15 岁之前诞生的技术,都是平庸无聊的。所有在你 15 岁到 40 岁之间诞生的技术,都是颠覆时代的伟大技术。所有在你 40 岁之后诞生的技术,都是妖言惑众、歪门邪道。”
我们现在之所以对 AI 技术大惊失色,要么是因为我们正处于个人事业的高峰期,想要抓住这波变革大赚一番,因此大肆吹嘘伟大;要么是因为我们已经老了,对跟上奇幻变革的技术没有信心,就一直在说这波技术会让人类毁灭。
但对于孩子来说不是这样的。让我们惊呼的 AGI 技术,他们只觉得天然如此。
孩子们生下来就生存在他们所处时代的技术之上。他们打开电子产品就会使用,而不会惊叹智能手机颠覆世界,他们接触 AI 大模型,也不会说什么“哇机器人要取代人类了”,而只是会跟 AI 聊一会儿,然后就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做自己的事情了。
对孩子们而言,AI 就是这么平凡的事啊。
AI 来了,孩子们要怎么武装自己,面对时代发展呢?
对父母而言,答案很简单:让孩子具备和 AI 共舞的能力,然后就让孩子们自己去走自己的路吧。
我们并不知道 AI 技术在 20 年后会发展到什么方向,是因为我们已经是上一代人。20 年后 AI 科技的发展走势不是由我们的预测说了算,而是由现在的孩子们说了算。等他们长大,他们进了新的科技公司,或者创办了新的科技公司,他们想把技术发展成什么样,技术就会发展成什么样。
或者说:不是父母的预测,决定孩子的未来;而是孩子们未来的行为,决定父母晚年的未来。
我曾经也是一个对所有新科技激动不已、对预测未来激动不已的人,但自从我旁观了我女儿无聊地和手表聊天、儿子习以为常地和镜子聊天、对 AI 毫不惊讶,我就意识到:未来不属于大惊小怪的我,而属于长大后能娴熟运用这些技术、甚至觉得它们平庸无聊的孩子们。他们能站在技术的潮头,创造更新的事物。
每一代孩子,都站在技术的前沿。就像九十年代第一次拿到电脑、连上网络的我们。我们不需要父母的指点,甚至会主动屏蔽父母的指点。
AI 来了,要怎么做教育?太简单了。让孩子用就好了。
我们成年人,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一,父母要谦卑一些。
这是我今天这篇文章最主要的意思。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的教育决定孩子的命运。实际上,孩子头脑中自带的大模型,而他们会在他们的时代熟悉掌握新鲜事物,这些加起来才是他们未来的走向。
第二,父母要搭桥铺路。
哪怕是在九十年代或两千年,也只有少数人有机会用电脑、连接互联网。其实不完全是家庭条件限制,当时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也没有多贵。而只是那个时候,全国很多很多家庭,并没有听说过这些新事物。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没有能力左右未来时代发展,但我们可以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前沿科技。没有多难,也没有多贵。
第三,父母要给孩子积极的支持。
孩子在技术前沿时代的成长,主要是他们自己根据生活观察、探索反馈得到的结果。但我们父母也不是毫无建树,我们可以给他们所做的努力积极反馈,鼓励他们,让他们对于掌握新技术、借助新技术做出了不起的事情,有内在信心。
有人预测,借助目前的 AI 技术,未来可能会出现“一个 CEO+100 个 AI 员工”的公司,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借助AI补足自己的短板,做到自己想做的事业。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能把握的机会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问题只在于他们有没有勇气去探索尝试。未来的工具无穷丰富,有勇气闯荡的人可以得到所有技术支持。
而他们的勇气,取决于我们。
这才是家庭教育在 AI 时代的真正要义。
相关推荐
科幻女神郝景芳:让孩子拥有不被AI淘汰的硬核技能
郝景芳:科技能带来更好的未来吗?
对话傅盛、郝景芳:脑机结合的超级人类会如何颠覆认知?
为什么上门牙大,下门牙小?对话顶尖科幻作家背景的儿童教育“答题者”郝景芳
36氪首发 | 抓住“科幻创意源头”,「郝景芳影视工作室」完成三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孩子被幼儿园拒收9次之后
教育元宇宙,炒概念还是真落地?
36氪专访 | 百度副总裁景鲲:左手教育,右手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是核心
一个科幻作家和五个风险投资人:一场来自「未来人」的超现实对话
少儿AI教育疯狂前行,家长却在为伪AI买单
网址: 郝景芳:AI 来了,要怎么教育孩子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011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0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105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624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7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213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9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62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5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8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