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SLM金属3D打印技术新发展,是否正在掀桌子?!
对制造速度和成本的追求,使SLM金属3D打印技术在装备结构、打印工艺以及后处理方面不断得到升级优化。
从装备结构和后处理的方向来说,研发人员所做出的努力包括为机器配置双向送粉、边打印边送粉功能,缸体可取出以实现连续生产,通过移动式振镜扫描扩大生产幅面,全自动循环送粉,配备自动化清粉台等。
从优化打印工艺和制造形式的方向来说,SLM技术正在经历新的发展,提升速度降低成本的努力已经出现了三种技术路线:一种是以国内开发商为代表的大量增加激光器的数量,配置十几台、二十几台甚至三十几台的激光器实现大幅面、高速度制造;另一种是以Seurat公司为代表的的区域打印技术;第三种则是光束整形技术。
01.新技术路线开始展露头角,传统多激光技术面临挑战
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国内头部SLM技术开发商似乎停止了前几年那样拼激光数量的研发态势,转而努力让能够实现批量生产的设备更加稳定和可靠。在国际范围内,此前风头无两的Concept Laser、SLM Solutions均被收购;目前的主要玩家剩下EOS、3D Systems、Velo3D等。但对于新路线的探索,品牌商们选择固守的居多,有些则正另辟蹊径。处于技术的飞速发展时代,多数技术的弊端实际上尚未充分暴露,目前无法判断哪种形式才会是最终的未来。
毫无疑问的是,面对制造速度的挑战,多激光路线率先打破局面,但同时也面临拼接质量、路径规划和制造稳定性的挑战;后来的区域打印和光束整形技术在原理上可行且实现了制造实践,但尚未得到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验证。因此,未来的发展形式如何,尚未可知。
然而,新技术一旦被验证可行,它的制造优势则会对多激光技术带来毋庸置疑的挑战。因此,从事传统多激光SLM路线的头部企业是否在布局新技术,又是否有危机感呢。
当多数企业通过改造设备结构和打印机配置来优化纯铜打印的时候,国产希禾增材率先推出国产绿光金属3D打印解决方案。
随着Seurat于2021年左右开始推出基于SLM技术的区域打印工艺后,国内西空智造的同类技术也已取得重大进展,并有望于本年度推出商业化设备。除此之外,西空智造还新推出了一种称之为“锻打印”的新技术,可全面提升增材结构件力学性能。
对光束整形技术的探索早在2021年就已经有报道,3D打印技术参考也在多篇解析中指出了该技术的新优势。国外EOS公司紧紧把握技术发展特点,率先推出了光束整形金属SLM 3D打印机;在此方面,国内已有高校在开展相关研究,此举将为后续的装备研发奠定基础。
从这些例证可以看出,国内也绝对不缺乏对新路线探索的创新企业。相比优化结构设计和配置更多激光器,通过改变光学设计来推动SLM技术的发展则相对更为困难,这也是后来者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要取得商业的成功,需要另辟蹊径,走差异化路线。
传统SLM技术光学原理
区域金属3D打印技术光学原理
金属3D打印光束整形技术原理
02.区域/面3D打印与光束整形,通过改变熔融过程提升制造速度
毋庸置疑的是,面区域打印和光束整形3D打印相比传统的高斯光束打印具有先进性。当一台打印机同时配备一台激光器时,这种优势便得以显现。而传统的机器不得不通过搭载更多的能量源来追平这一速度差异。
新的技术类型改变了传统的光斑,优化了熔融过程,进而提升了3D打印速度。
Seurat采用脉冲激光控制技术,将包含200万个直径约为10μm光点的光束投射到10mm的正方形区域中,一个脉冲即可熔合一片区域(如5×5mm,10×10mm)。这种技术相比传统单激光逐点扫描,构建速度号称提升了1000倍。
区域金属3D打印的真实过程
区域打印、BJ、L-PBF以及电弧沉积工艺在最小特征尺寸、生产率方面的对比
光束整形技术对打印速度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EOS给出的结论是,与光斑尺寸为85µm的标准单400W激光加工相比,环形大光斑可创建更宽的熔池,曝光速度提高了2倍,如果再增加一个激光器,这一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Fraunhofer IAPT研究人员指出,在近似打印参数条件下,光束整形后打印效率可以提高1.5-2.5倍。除此之外,通过光束整形可以避免传统高斯光束打印过程中的多种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光斑也意味着能量密度的降低,若实现致密打印,势必要求搭载能够输出更高能量的激光器。
不同光斑熔化过程仿真
EOS光束整形技术3D打印的叶轮
除此之外,区域打印和光束整形打印对金属3D打印速度的提升还不只是体现在熔融过程上面,如果这两种技术延用目前传统SLM设备在其他方面的速度优化手段,在理想状态下可能会完全碾压目前堆放激光器的方法,但仍旧需要时间验证。
END
总的来说,现有的手段并无完美,而新的技术需要时间验证有效性,但可能存在“掀桌子”的风险,工业用户绝不会容忍自己的制造成本更高。
回顾国内SLM技术的发展历程,创新企业从不缺乏,无论是形式创新还是工艺技术原理,一些企业正在走出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展望此后的发展方向,目前尚无法得出哪种技术路径更具优势,但国内领先企业需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在夯实已有技术的同时,应承担起研发新一代技术的责任。同时,国内此前一些并不太知名的企业正在技术差异化的道路上展露头角。
注:本文内容由3D打印技术参考整理编辑,转载请点击转载须知。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不容忽视的SLM金属3D打印技术新发展,是否正在掀桌子?!
超越激光!金属3D打印电子束路线取得突破
36氪首发 |「镭镆科技」完成A+轮融资,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规模化应用
36氪首发 | 突破性超高精度金属打印,金属增材研发商「云耀深维」获红杉数千万天使轮融资
风口不在,融资不断,这里有一份3D打印行业梳理
向智能制造强国、大规模应用迈进,看3D打印技术的产业创新机会
3D打印“新势力”,铂力特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
潮科技 | 瑞士3D打印公司「exaddon」电化学沉积技术实现超高分辨率,纳米金属3D打印比头发小100倍的零件
一年内融资总金额超200亿,3D打印能否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制高点”? | 2020盘点
潮科技 | 2019年「中国十大3D打印事件」总结
网址: 不容忽视的SLM金属3D打印技术新发展,是否正在掀桌子?!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083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9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033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015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551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456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25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71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877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501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