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企业的格局与能力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 宋志平
格局和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
文 | 宋志平
来源 |企业管理杂志
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迅速壮大有的却裹足不前?为什么同样的企业有的遇到风雨后再现彩虹有的却折戟沉沙?这是我们做企业的人常思考的事情,理由当然能找出好多条,但我觉得做企业的格局和能力可能是两个关键的因素,企业能否壮大取决于做企业的格局够不够大,而企业能否攻坚克难则取决于企业所蕴涵的能力。
什么是企业的格局与能力
企业的格局,就是做企业的时空观。企业的格局决定企业的发展和未来,对于企业非常重要。古语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全局”指的就是格局。企业的格局和企业家认知有关,反映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企业的工作中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态度上。所以,格局又反映了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
企业的能力,是指企业内在的素质。管理能力、市场能力等属于企业生存必备“应知应会”的一般能力。这里讲的企业能力主要是指卓越企业应有的特殊能力,这包括对机遇的捕抓能力、对相关资源的整合能力、不断构筑企业核心专长的创新能力、面对困难的承压力、经历困难后的复原力,这五种特殊能力要经过积累锻炼,才能够具备。
格局和能力要相匹配。格局和能力是一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需要相互匹配。企业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一定的格局,但只有格局而没有能力再好的格局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
因此,我们做企业时既要考虑到我们的格局够不够大,也要考虑我们有无完成大格局的相应能力。格局把企业内外部问题和资源联系起来,创造更多机会,牵引能力增长,因此格局调整会带来企业发展的突破。格局又需要能力支撑,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视野和取舍,塑造企业格局。有格局和能力意识,把握好格局和能力的关系,企业才能把握机遇快速发展。
做企业如何构建格局
企业格局与企业领导人的知识面、认识程度、视野、胸怀等有关,与企业战略和目标紧密相关,又与企业的历史沿革、文化特点和所在行业环境有关,与企业开展的工作、遇到的困难紧密相关。我们要围绕这些相关要素构建企业的格局。
一是企业领导人认知的格局。
提高企业领导人的认知格局,就要求企业领导人要“见多识广”,要了解市场情况、行业走势和技术发展,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成功的企业家,大都是在世界各地跑来跑去,在反复的对照、印证、思考中,提升认知格局。
我之前也常敦促部下们多出去走走,多到同行企业交流,多去展会上看看,不然“坐井观天”,怎么能构建好格局呢?
企业家必须有大格局,要洞察行业有哪些新变化、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有哪些创新、企业面对哪些重大机遇,这些方面别人是无法代替你做的。
二是企业的战略格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战略格局就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做企业战略时,既要锁定目标,也要确定市场范围,应是明确目标后,缺什么找什么,而不是有什么做什么。
小企业也可以有大格局,并不是小企业就一定是小市场,德国企业界的“隐形冠军”都是中小企业,却都是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麦当劳和星巴克把汉堡和咖啡做到了全世界各个角落,这首先得益于有一个全球化的战略格局。
大企业更要有大格局,中央企业大多是部委的公司改制来的,干部们有研究行业宏观形势的能力和面对全球和全国市场的视角,因而央企的发展就有更大的格局,这实际上是央企区别于许多地方国企最大的优势。
中国建材就是一个大格局发展的故事,这些年我们不断调整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回归水泥业务,启动资本运作和联合重组两个轮子,从一家深陷债务危机的中小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之前我要求中国建材的干部格局要大,我们不光要做全球最大的制造商,还要做全球最大的综合技术服务商,要把科技、管理、物流、工程服务和项目投资综合起来,打造“一带一路”建材工业体系,给全球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三是企业工作的格局。
在企业工作中,怎样看待资源,怎样制定分配机制,怎样处理环保、安全和效益的关系,怎样面对竞争者等,也都是个格局问题。
中国建材主张“善用资源,服务建设”的理念,做水泥时把矿石做到全利用,同时原料大量采用工业废弃物,开发可再生能源材料,打造绿色建材。在企业内部,我们照顾好员工,创新机制,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使员工与股东利益共享。
企业要以效益为中心,但涉及环境时就要以社会利益为重。中国建材是以环境、安全、质量、技术、成本的次序来排列要素,不是说技术和成本不重要,而是环境和安全更重要。
在行业里,企业间肯定有竞争,但企业利益孕育在行业繁荣之中,竞争者作为同业,也要合作,取长补短,不能搞恶性竞争。中国建材在行业里是一个友好者、整合者,行业秩序的主动维护者。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建材在“一带一路”沿线遵循为当地经济做贡献、与当地企业友好合作、为当地人民做好“三个原则”,受到热烈欢迎。我们的体会是,企业有格局,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四是企业处理复杂问题的格局。
企业在市场的一个复杂系统中运作,经常会处于各种矛盾和困难的交织之中,因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往往考验着企业领导人。
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也要有格局,首先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要站在问题之上看问题,要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中的眼光看问题,要学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不应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处理复杂问题要拿的起,放的下,要有取有舍、“当断则断”、抓主要矛盾,不要纠纠缠缠、把问题长期化和僵持化,也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能纲举目张。经营企业遇到问题是难免的,关键是不要夸大问题,更不要以偏概全,要看到成绩和光明。一方面认真解决处理好问题,一方面致力于发展,用发展解决问题,在小问题上费过多精力去纠缠,不如腾出手来做些新业务,用新业务的成绩“以丰补欠”,这也是个格局问题。
格局越大,企业就越自信。人不自信,谁人信之,讲的也是格局的问题。中国建材就是一个攻坚克难不断发展的故事。最近中国建材提出水泥业务、新材料业务和工程服务业务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新材料业务异军突起,形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企业的故事一方面要讲得精彩,一方面要能持续讲下去,企业家重要的工作是为企业谋好篇、布好局。现在中国企业到了一个需要转型和自我超越的关键阶段,如果说从中国建材的经验当中来建议的话,我希望大家在思考企业战略、企业目标、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的时候,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更多从格局出发展开思考。
做企业须培养哪些特殊能力
企业的能力,并不只是企业日常综合能力,管理能力、开拓市场能力这些都是应该具备的能力。我要强调的是企业非常重要的、特殊的一些能力,特别是当前经营环境变化,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企业更应该具备这五项特殊能力。
一是捕抓力。抓捕力主要是对机遇的捕抓能力,机遇来了能否跳起来抓住它。
企业发展中失去了机会是最大的失败,重大机遇有时十年左右才可能有一次。这就需要企业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并确定一个清晰的方向和战略。
企业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是非常关键的,市场不可能总给我们机会,关键要看机遇来了我们能不能抓住它。怎么抓住它?
第一,需要有心人去发现,企业领导人更需要有一双发现机遇的眼睛,因为很多机遇是不易察觉的。作为企业家,要有清晰的方向感和对机会的敏感。
第二,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和充足的准备,那些没有战略目标、盲目行动、准备不足的企业,注定会摔跟头。
第三,持续地跟踪学习非常重要。我一直倡导企业要不停地学习,建立学习型组织。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最新的管理思想和最新的经济形势;组织每月召开经营分析会,大家报报数、汇报经营心得,进行内部互动式学习;组织走出去学习,向跨国公司大企业去学习。如果不学习、不用心、不充分准备,就很难抓住稍瞬即逝的机遇,很难把机遇与自身企业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和发展。
二是整合力。做企业很重要的能力是能否把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企业的发展不应只是有创造资源的能力,关键是有无整合资源的能力。
中国建材重组了上千家民营企业,启动了内部深度管理整合,这一实践成果,荣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其实在这些整合里最难的是精神和文化上的融入和认同。我常说,中国建材属于移民企业,先天有一定包容性,同时也有文化认同,我们进行了深入宣贯。
三是创新力。对企业来说,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是由创新力决定的。
一个企业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组数字,如销售收入、利润等,再往里看,就是技术专长,也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如果不能持续地创新,企业再大也没有竞争力,在成长中遇到巨大风险就会轰然倒塌,更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做到凡事比别人高一招、先一步。
我常给大家讲,看中国建材,不光要看到它的实力,更要看到它的能力,尤其是它的创新能力。中国建材拥有26家国家级科研院所、3.8万名科技工作者、9000多项专利,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
比如我国水泥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并跑”进入现在的“领跑”阶段,靠的就是我们的创新。过去一条日产5000吨的水泥生产线需2500人,后来通过创新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逐渐减到1000人、500人、200人,现在我们的全智能水泥生产线仅需50人。
再比如我们的石膏板,过去每平方米煤耗2.2公斤、电耗1.2度、使用石膏11公斤,现在每平方米煤耗0.49公斤、电耗0.4度、使用石膏7公斤,虽然每平方米售价从过去12元降至现在5~6元,但还有很好的盈利。
我们还大力培育发展光电玻璃、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膜材料、石墨基碳材料、人工晶体和特种工业陶瓷等十大高科技新材料,这些业务在技术领域已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有些业务规模上已居于世界第一。创新力是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的创新力强不强决定了企业的未来。
四是承压力。做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长期坚守,要耐受住各种困苦,有时候常常拼到最后才会出现转机,也可以叫定力。
企业会不停地遇到难题,关键要看遇到各种坎坷、各种灾难以后,企业能不能挺过来,优秀的企业要有很强的承压力。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都遇到过非常大的困难和危机。面对困难要有平常心,我常讲,你困难大家都困难,困难不是哪家企业独有的,可能人家比你困难还大;任何困难都会过去,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不要被困难吓倒;面对困难要主动作为,不要怨天尤人。
我做企业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和困难,当年接北新建材、中新集团都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后来都摆脱了困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所以我一直主张以积极正面的心态面对问题和困难。还有企业做一项业务需要10年左右才算熟悉,20年左右才算巩固,30年左右才能做到一流水平。这期间也会遇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如果放弃了,中国建材也不会有6个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一。无论是攻坚克难,还是坚守产业,都需要超强的承压力。
五是复原力。复原力是指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和企业受到打击后的恢复和再生能力。
企业有时会被击倒,能否再爬起来?企业有时受了致命伤,能否自我恢复?这也往往是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成百家老店的关键。纵观许多企业成长过程中,都有过风险,或都走过麦城,但有的企业就一蹶不振轰然倒下了,有些企业却置于死地而后生,有着超强的复原力。
风险是客观的,企业不可能不遇到,而有没有抵御的能力,有没有免疫力、复原力很重要。特别是大企业,因为你承载着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格局。企业要把风险和困难当作成长的过程,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用我们的生命力和赋予企业的希望来渡过难关,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特质。
格局和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企业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迎来新的挑战。成功的企业总是把格局和能力建设考虑在先。现在中国企业要想从大到伟大,要想成为一流的跨国企业和百年老店,需要我们的企业家要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强的能力!
相关推荐
宋志平:企业的格局与能力
宋志平的三大战略思维
宋志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重视并做好这四项工作
天猫精灵业务中心负责人宋刚:市场格局有望被AIGC新玩家打破
北大汇丰金融茶座:中国宏观经济趋势与消费的超级浪潮——宋向前
对话加华资本宋向前:中国消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河南“首富”朱文臣十年资本人生:一出辅仁与宋河倒手游戏
价值捕手| 加华资本宋向前:小产品投出大世界,全国冠军的超级陪练
宋建武: 企业必须通过打造“产品力”来实现品牌创新
爱零食创始人公开道歉,零食大战背后企业的格局和胸怀
网址: 宋志平:企业的格局与能力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237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0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72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49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95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82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7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62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314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1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