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太突然!中国第一大外资便利店退市

太突然!中国第一大外资便利店退市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07月27日 00:48

来源:正商参阅

太突然了!

这可能是许多人听闻“罗森退市”消息的第一反应。

近日,日本第三大便利店连锁企业罗森,挥别东京证券交易所,结束了24年的上市历程。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零售行业的舆论场。这家曾一度被视为便利店行业标杆的企业,其退市无疑引发了人们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在中国,罗森的故事同样让人感慨。

自1996年作为第一家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罗森已经陪伴了中国消费者28年。

它的退市,不仅是对一个品牌的告别,更是对一个时代的缅怀。

01

日本便利店的黄金时代:

罗森的退市,如同一个时代的落幕,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和惋惜。

日本便利店的黄金时代,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

随着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便利”的需求日益增长。便利店应运而生,以其24小时营业、商品种类丰富、服务便捷等优势,迅速占领了日本市场,成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

罗森、7-Eleven、全家等便利店巨头,纷纷崛起,成为日本零售业的中流砥柱。它们不仅改变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象征。

罗森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最早是在1939年在美国成立的。1975年,罗森在日本获得了特许加盟许可,并在日本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店铺。

随后,这个品牌在日本迅速发展,并在2000年成功地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和大阪证券交易所同步上市。

罗森不仅在日本国内拥有广泛的门店网络,更将这种便利店文化带到了海外,包括中国市场。

1996年,罗森作为第一家外资连锁便利店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在上海开出首家店铺。随后,7-Eleven、全家等品牌也相继进入中国,中国便利店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罗森以6330家门店的规模位列第五名,占其全球门店数量的约30%。

在那个时代,便利店不仅仅是售卖商品的地方,它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深夜加班后的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还是早晨匆忙中的一杯咖啡和一份早餐,便利店总能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温暖和便利。

便利店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鲜食供应链的完善,保证了便利店能够提供新鲜美味的食品;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保证了便利店能够及时补充货源;支付方式的创新,例如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方便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日本社会生活的进步。例如,ATM机让我们不再为了取款而奔波,打印复印服务让临时的办公需求变得简单,快递代收更是让收发包裹变得轻松自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利店行业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电商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购物,享受足不出户的便利。

同时,日本社会高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也给便利店的人力资源带来了压力,招聘难、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便利店面临的现实问题。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便利店行业不得不寻求转型和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森的退市,似乎成了便利店行业困境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整个便利店行业,在新挑战下的挣扎与困惑。

02

罗森便利店的“便利”困境

罗森的退市,并非偶然,而是时代变迁下的必然选址。

日本便利店市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

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价格战、服务战不断上演,这使得便利店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经营压力日益增大。

随着电商的崛起,消费者的购物习惯早已悄然改变,线上购物的便利性逐渐取代了部分便利店的功能,尤其是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还有房租、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这些都在蚕食着便利店的生存空间。在成本上升和利润空间压缩的双重压力下,便利店行业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

关键时候,还得靠资本的力量。

今年2月6日,日本电信运营商KDDI宣布对罗森进行要约收购,计划从罗森的母公司三菱商事以外的普通股东手中收购股份,使持股比例由原来的2.1%增加到50%。

4月26日,KDDI宣布已成功收购罗森超过38%的股份,标志着要约收购的正式成立。

紧接着,在7月3日的罗森临时股东大会上,与会股东通过了退市决议,正式确定罗森将于7月24日退出东京证券交易所。

KDDI作为日本电信业巨头,其对罗森的收购,无疑是一次资本力量的强势介入。这一行为不仅为罗森带来了新的资金支持,更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据业内人士透露,KDDI对罗森的收购,可能是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投资。

KDDI的强势介入,为罗森带来了跨界合作的机遇。面对手机业务增长的局限性,KDDI显然在寻求突破,希望通过跨行业合作来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罗森遍布的约14600家实体店铺,为KDDI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以加强其在金融和保险业务上的布局,同时吸引更多顾客。

这次收购不仅仅是资本层面的运作,更是KDDI战略转型的一部分。同时,对于罗森而言,KDDI的加入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其在竞争激烈的便利店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

然而,退市并非万能钥匙。

它不能改变便利店行业面临的根本问题,也不能为罗森带来长久的安宁。

退市,对于罗森来说,可能是一次战略上的重新布局,但这个布局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03

便利店,真的便利吗?

罗森的退市,更像是一次无奈之举,是在市场压力下的一次紧急刹车。

便利店,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零售业态,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便利店,真的便利吗?

便利店的商品价格普遍高于超市,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一份简单的三明治,在便利店可能要卖到十几块钱,而在超市,可能只需一半的价格。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便利店的“便利”显然不那么诱人。

这种价格差异,使得便利店在某些情况下失去了吸引力。

其次,便利店的商品种类有限,主要集中在速食品、饮料和零食等快速消费品。虽然方便快捷,但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除了基本的收银、找零等服务,便利店很难提供更多附加值。对于追求体验的消费者来说,便利店的“便利”也大打折扣。

便利店,曾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角色,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中的即时“便利”需求。但如今,便利店的“便利”似乎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期待。

因此,当罗森退市的消息传出,引发了不同的反响:有人感到遗憾,有人提出质疑,也有人对此表示幸灾乐祸。

但在外界看来,罗森的退市,不过是便利店行业困境的一个缩影,它暴露了整个行业在时代洪流中的迷茫和挣扎,也让我们看到了便利店行业的脆弱,

显然,便利店行业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选址上,便利店往往布局在人流密集的区域,租金成本高昂。同时,便利店需要24小时营业,人力成本也不低。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商品价格上。

便利店商品种类的受限,主要原因是供应链的限制。相比于大型超市,便利店的采购规模较小,议价能力较弱,难以引进更多优质商品。

便利店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便利店只能通过价格战来竞争,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其实,不仅仅是日本,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也与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中国市场庞大,人口基数众多,但地域差异明显,消费习惯多样化。这为便利店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在市场竞争方便,除了外资品牌,还有如美宜佳、全家、易捷等众多本土品牌,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

要想重新找回“便利”的标签,便利店行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罗森的退市,或许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它所代表的,便利店文化对我们生活的渗透和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于便捷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永远不会过时。

而罗森,以及所有便利店,它们所承载的那份温暖和便利,将会以不同的形式,继续陪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场退市,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让我们一起期待,便利店行业能够迎来新的春天。

相关推荐

太突然!中国第一大外资便利店退市
中国股票复苏的背后:外资与国家队的一次会师
便利店“三方会战”,谁是最后赢家?
“开便利店的多了,钱更难赚了”
喧嚣与沉浮:外资零售中国大陆30年纪
工匠变“躬匠”,135亿卖身,号称日本之光的巨头要退市了……
太突然!苹果iPhone手机价格大跳水,史无前例!
一季度外资逆势加仓,中概股抄底时刻到了?
全时死了,便利店倒闭潮还没结束
便利店下沉,三四线城市还够″分割″吗?

网址: 太突然!中国第一大外资便利店退市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2907.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