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智驾现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全面解读比亚迪智能驾驶的决策、路线和投入。
文丨司雯雯 卢洁萍
编辑丨宋玮
2023 年上半年,比亚迪的一场内部会议上,董事长王传福确定,智能驾驶升级成比亚迪的核心战略之一。很快,一家智驾供应商就收到消息,“比亚迪要加大力度自研智驾了”。
最强烈感受到变化的,是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杨冬生的办公室就在王传福对面,白天当面讨论,晚上十一二点,王传福还会打来电话来讨论智驾问题。三年前,他们的谈话重点是动力方案。
杨冬生加入比亚迪 19 年,曾主导开发比亚迪最核心的 DM (Dual Mode 双模)技术。他目前也是比亚迪智能驾驶的总负责人。他说自己有 1/3 的精力投入在智驾上,王传福 “肯定大于 1/10 ,应该在 1/5 左右” ——考虑到比亚迪有 11 个研究院,超过 10 万名工程师,这个比例并不低。
工程师们很快感受到了公司对该业务的重视。2022 年中,新技术院智驾团队只有 100 多人。目前团队已有 4000 人,是特斯拉智驾团队的 5 倍,和华为智驾团队的规模相当。
今年,比亚迪开表彰会,“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的研发团队还拿了一项大奖,几百万奖金。腾势 N7 是比亚迪最先搭载城市领航的车型,今年 5 月推送。杨冬生说,从决定上高阶智驾到最后量产,他们 “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时间表”。
供应商的机会也来了。比亚迪迅速和国内外多个智驾供应商开展合作,其中包括 Momenta、地平线、博世等。他们和比亚迪 4000 多名智驾工程师一起,将低、中、高阶智驾搭载到比亚迪从 10 万元以下到 100 万元以上的超过 40 个车系上。
“只要想干,就没什么能阻碍他”。一位行业人士评价王传福。
短短一年多时间,比亚迪在智驾上多条腿走路,希望最短时间实现最快追赶。杨冬生说,他们想在两年内让中端及大众车型都用上高阶智驾,甚至 10 万元以下的车型都要有。而实现路径是 “会自研,也会和供应商协同。谁做得好用谁。”
这样的决心和追赶速度,放在 2023 年之前,几乎无人能想象。那时候,新势力疯狂挖人、组建团队,比亚迪在智能驾驶上的动作并不太大。
但技术进步教育了所有人。2022 年底,ChatGPT 问世,全球科技公司都被剧烈冲击。比亚迪也在思考,“ AI 大势已经是不可逆、不可抗拒的。”
这不仅是认知、决心的变化,也是文化、基因的调整,包括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和管控体系,需要建立更适合软件算法人才的土壤。
比亚迪偏好管理层从内部培养,但近两年也开始大力从外部招揽管理人才。据公开报道,原高合智能驾驶总监许凌云等陆续加入比亚迪。2023 年初,比亚迪将高阶智驾研发交给新技术院,由时任电子集成部总监的韩冰带队,低阶智驾方案交给比亚迪第五事业部。但一年后,人员被重新整合。大部分智驾研发工程师合并进新技术院,统一组建为两个智驾自研团队。
汽车业正处于技术的快速变革期,汽车公司之间的竞争本质是两套研发体系之间的竞争。比亚迪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时间上的追赶,还有成本把控,以及如何从头建立一个数据驱动的研发体系。
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恐怕已经不够了。杨冬生说,新技术院会再组建一个精英团队,主攻端到端,他来亲自管。这一功能将搭载在年底或者明年上市的腾势 Z9 GT 上,它的最高预售价格是 41.98 万元。
比亚迪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企业,今年预计要卖出超过 360 万辆车。比亚迪如何做智驾,尤其是高阶智驾,本质是其如何对待、进入一个过去不擅长的领域。
上周,在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在其标志性的 “六角大楼” 中,杨冬生解答了我们关于比亚迪的智驾路线、资源投入等疑问。
和其他新势力车企的技术负责人相比,杨冬生较少谈技术信仰,更多谈目标和路线。但在谈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比亚迪对技术领先性的强烈渴望,对完成不可能任务的强调,以及对技术发展保持动态调整的方法指导。
以下是《晚点 Auto》与比亚迪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的对话:
“我们也相信L4 一定会到来”
晚点 Auto:比亚迪现在对智能驾驶的想法是什么?
杨冬生:现在王总(王传福)最重视的就是智驾。他对技术非常关注,经常晚上十一二点给我打电话。他以前打电话更关注的是动力方案。我在新技术院是做动力出身,后来才做智能化,三年前,王总对智驾过问不是很多。
现在我晚上接到电话,几乎都是和智驾相关。
晚点 Auto:作为新技术院院长,你会花多少时间在智驾上?
杨冬生:差不多 1/3 的精力。
晚点 Auto:那王传福董事长会花多长时间在智驾上?
杨冬生:他能拿出 1/10 的时间就非常厉害了——我估计大于 1/10 ,应该在 1/ 5 左右。
晚点 Auto:王传福的高度重视带来了什么变化?比亚迪什么时候确定智驾是核心战略之一?
杨冬生:现在已经是了。去年年初,我们就确定了,王总那个时候已经把智驾作为公司战略。到 7 月份,腾势 N7 发布,天神之眼(比亚迪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就上市了。
晚点 Auto:从不太重视到最重视,什么改变了你们的想法?
杨冬生:首先是 AI 的到来。AI 赋能方方面面的行业,远不止智能驾驶。 AI 大势,已经是不可逆、不可抗拒的。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另外,在电动车市场,比亚迪已经建立起较大的市场优势,也形成了技术优势。王总也在思考,智能化战略是不是我们的第二步?现在行业都在说,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最早是王总在 2018 年说的。从技术的发展趋势看,去年也到这个时间段了。
晚点 Auto:在比亚迪内部,对智驾的定位和预期具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杨冬生:最早行业在说无人驾驶、自动驾驶,预期太高,说得很玄乎。我在内部开玩笑,最好的智驾功能应该让人在驾驶疲劳时更放心。但当时我们去试智驾,正好相反,你得倍儿精神。它让你高度紧张,随时得准备接管。因为过去传感器、算力、算法都不够先进。
最近两年,算法公司、主机厂在推动智驾功能时,大家的话术变成了辅助驾驶,也更强调场景。高阶智驾能够保障行车安全,做好泊车、车道保持、刹停。消费者开始感觉到,高阶智驾和人可以在场景上互动。
消费者对它认可,所以高阶智驾的车卖得越来越好。未来,我们认为高阶智驾会以人的使用场景为出发点,功能会越来越接地气。高阶智驾不只是用在 20 万元以上的车,将来,10 万元以下的车型都应该有。
晚点 Auto:2023 年以前,比亚迪的车型主要集中在大众市场,你们在去年推出了腾势、方程豹、仰望,这让智驾更受重视了吗?
杨冬生:我们在高端品牌上做了很多努力,不断丰富国产豪华新能源车型矩阵。而高端车向上冲击的时候,智驾是必须要有的。
晚点 Auto:对于 L4 自动驾驶,比亚迪内部现在的看法是什么?以及你们会看多远?
杨冬生:我们认为 L4 是一个过程。在中国,十年内,我觉得 L4 还只是部分场景落地。
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进步会很快,但是 L3 甚至 L4 级自动驾驶的落地,应该会有相关的动态政策做约束。
晚点 Auto:你们是否相信 L4 一定会到来?
杨冬生:我们相信。
晚点 Auto:我们和一些高级智驾人才聊,他们会觉得比亚迪是不相信自动驾驶的。
杨冬生:过去大家会认为比亚迪是不是对智驾投入不够?或者认知和规划不够先进?认知其实就是目标,当我们的认知改变了,很多人才自然就来了。
晚点 Auto:从创始人到您都已改变认知,坚信智能驾驶——这件事实际已经发生了吗?
杨冬生:我们认为智驾是必然趋势,而且未来发展会更快。同时,我们有最好的平台,无论是智驾还是传统的软件控制平台,这两者是相互协同的。
我们现在很重视吸纳 AI 人才。去年比亚迪办智能化发布大会,在智驾、算法行业有广泛的关注。行业认为比亚迪在变,且目标发生了清晰的变化。我们前几天又讲了广义智能驾驶,我相信这会让行业有所触动。
“从整车执行器的感应到执行,也是端到端。”
晚点 Auto:你曾说做技术最重要的是给出超前预判。那在智驾领域,比亚迪能给出的超前预判是什么?
杨冬生:我们前几天发布的 BAS (BYD ASSISTANT DRIVING SYSTEM )3.0 +,这个 “+ ” 很重要。我们认为,我们的智驾方案可以超越人类的驾驶极限,而不仅是模仿人开车。比如在极限车况,人反应不过来,车的执行能力可以更强。
和狭义智能驾驶相比,我们把整车的传感器、执行器融合进来——也就是整车智能。在感知方面, BAS 3.0+ 提升整车的传感能力,比如说加入电机、轮速、胎压、陀螺仪等多个传感器,让车自己知道外界到底发生什么变化。
晚点 Auto:所谓广义的智能驾驶是你和团队提出的新概念,灵感来源是什么?
杨冬生:你接触过 IQS (Initial Quality Survey ,新车质量调查)吗?它是每 1000 辆车三个月的回店维修次数。IQS 也有狭义和广义,比如车坏了,是狭义的;软件用得不太舒服,就是广义。狭义的定义很窄,只是解决一点点功能,广义则有无限拓展的可能。
王总一直在提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他为什么不说电动化 + 智能化是下半场?言外之意就是智能是整车智能——是电和智的融合,也是广义的智能化。
晚点 Auto:上下半场的说法是 2018 年提出的,但距离比亚迪真正发力智能驾驶,中间还有很长时间。
杨冬生:2018 年电动化和智能化就已经组合了。去年,我们内部讨论后,提出整车智能化的概念。到 2023 年年底,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要做整车智能。
晚点 Auto:大部分车企的智驾路线都是学特斯拉,比亚迪的学习对象是谁?
杨冬生:在技术路线上,特斯拉做了很多引领,我们第一是要学习,第二要找出自己的特色。
晚点 Auto:学习什么?自己的特色又是什么?
杨冬生:现在大家推崇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模型,我们肯定不拒绝,这是我们跟随的方向之一。
另外,我们发挥整车智能的特色。智驾的感知,就是视觉,或者加上激光雷达。但我们车上有很多传感器,电机的旋变、轮速、胎压,N 个传感器,可以让车自己知道外界在发生什么变化。
行业说端到端,是感知端到端、规控端到端等。但我认为从轮胎的感应到执行,这也是端到端。车是靠轮胎的控制、车身的控制行驶的,我们要完成的端到端,是执行器的端到端。
我们要做很多加法。在规控端,我们增加了 “超人类安全网”,原来的智驾是奔着像老司机去的,我们不是,极限情况下,人搞不定,车可以搞定。因为我们有整车能力,电机、转向、制动、驱动、悬架都可以自研,这是其他企业没有的。我们可以系统化来规划、控制,当电机、轮胎、悬架等控制被很好地挖掘和利用后,它就超越人类了。
未来,只要把超人类安全网做好,把比亚迪整车执行器最牛的能力发挥出来,那我们的智驾就可以超越任何企业。
晚点 Auto :超越对象也包括特斯拉?
杨冬生:包括特斯拉。
晚点 Auto:但特斯拉 2023 年初已经走无图路线了。从有图到无图,比亚迪什么时候形成了清晰的路线?
杨冬生:过去一年多,公司和王总本人都花费了很大精力,公司开了很多会都是专门讨论智驾的。
我们跟随特斯拉的路线做了一年多,正好是行业转型的这段时间。过去跟得早的,可能都走了冤枉路。
晚点 Auto:那你们是什么时候明确的?
杨冬生:2023 年年中。我不是算法出身,也有学习的过程,从产品体验上看,有图到无图不是一场选择,是一场技术路线的博弈。
图的新鲜度、甚至有些错误,会限制体验。但当算法不够先进的时候,只能靠图。因为端到端的到来,算法更先进后,大家发现图成了障碍,会限制很多可能性,比如超出图的边界,或者图和感知出现了矛盾,图就被放弃了。
晚点 Auto:去年下半年,行业其实还在用轻地图比开城。但按照你的说法,比亚迪当时就已经确定要走无图路线了?
杨冬生:我们当时在思考,到后来彻底想明白,也是动态变化的。
晚点 Auto :在今年说要量产端到端的几家车企中,你觉得各家差距有多大?
杨冬生:特斯拉的我没开过。国内的产品,从体验表现来看,我觉得华为是最好的。
晚点 Auto:那在智驾上,你认为比亚迪和华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杨冬生:软件的追赶速度是很快的。你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大家的水平会越来越接近。因为端到端模型都大差不差,就是看谁的工程化能力比较强,谁写的代码质量比较高,谁数据多一点,它进步就快一些,所以上限很快会被追平。
晚点 Auto:你描述的端到端和行业讲的端到端不一样。行业的理解是,从感知到决策都由一个模型完成,靠数据驱动,而不是规则。比亚迪的端到端不太一样,智驾的传感、控制和整车的传感、控制,是分开的两个系统吗?
杨冬生:端到端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做端到端,目的到底是什么?
最早的端到端,是希望从后融合变成前融合(智能驾驶可分为感知、决策、规划、控制四个阶段,前融合发生在感知阶段,后融合发生在决策或规划阶段。行业认为,前融合可更好利用信息)。因为技术迭代会用新算法,新算法的准确度、执行度是不是比原来高?大家认为前融合更加准确。
在感知上,我们有很多车身、轮胎的传感器,我们不会贸然把这些传感器以端到端的方法,融到狭义的感知模型中。我们还是先分开做。我们要探索车身、底盘和智驾系统到底会不会形成端到端?如果放在一起是有问题的,那就没有必要一定做前融合。最终还要看效果。
晚点 Auto:可否总结比亚迪对端到端的理解到底是什么?
杨冬生:目前大家推的端到端,是感知端到端、规控端到端,或者有些人将感知、规控端到端放一起。我们另外还有一个子闭环端到端,加其他动力传感器的,中间用规则来连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动态变化。
晚点 Auto:但端到端的核心是纯数据驱动。研发方式从功能、场景出发变成了提升系统能力,这才是人工智能。
杨冬生:坦白讲,现在没有人敢把规则的类人类安全网拿掉。主流的做法都是两张网。感知和规控一定要合成一张网,价值是什么?到底是不确定性变多了,还是价值变高了,这还是一个问号。
行业很多人认为,只要是无图,只要是端到端,完全用一张网就是最先进。不是这样的。假如说有一点点轻图方案,或者是有一点众包地图方案,能让体验更好,那为什么不去做?行业现状有时候会标榜技术先进性,他没办法,只能这么说,但他实际上有没有做,或者是下一代产品,这些是看不到的。
比亚迪不需要过度标榜自己的技术性。我们更看重最后达成的技术指标。
晚点 Auto: 目前比亚迪智驾团队最急迫的任务是什么?
杨冬生:我们发布了整个的框架模型,现在最急迫的是建立、升级这个平台,让它能够融汇好各个子模型。平台决定了模型之间的融合能力,同时决定是否能很好地进行数据驱动。
我们现在有一个框架,但还不是最优,还在迭代。
晚点 Auto:谁来做平台建设?比亚迪还是供应商?
杨冬生:我们的智驾团队来做。我们会单独抽出一个精英团队来搭平台,也是我来管。
晚点 Auto : 从 2022 年到今天,你认为比亚迪在智驾上走了哪些弯路?
杨冬生:我只能说我们现在走的路是刚好适合我们的路。
“我们会学习很多企业,但要学的是灵魂和理念。”
晚点 Auto:你说比亚迪要做到全行业智驾的技术领先,底气来自什么?
杨冬生:我们现在人数肯定是最多的。而且方向很清晰,工作的点位也非常精准。我相信内部的驱动力。
晚点 Auto :特斯拉的智驾团队一共七八百人,是比亚迪的团队人数的 1/5。为什么比亚迪做智驾需要这么多人?
杨冬生:智驾团队是从三年前开始积累的。现在将近 4000 人,六七百人做规控硬件,一千人左右做软件算法,其他做工程化和测试。
L2 功能,过去我们用了很多博世的方案,但现在用得很少。1R1V(1 个毫米波雷达、1 个摄像头)、5R1V(5 个毫米波雷达、1 个摄像头)的方案,算力 30 TOPS 以下的,我们基本 100% 自研。这需要工程化人员来做落地,测试、编辑定义都需要消耗人。30 TOPS 以上的,我们分成几个产品线,搭建好平台后,让算法公司以模块方式加入,高阶智驾方案和供应商协同。
我们现在要做 BAS 3.0+,要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就要自己控制电机、多动力等,会增加很多任务。这个必须是自研,自己来攻。
晚点 Auto:比亚迪明年上车的端到端模型,是自研还是和供应商合作的?
杨冬生:我们有很多组合方式。比亚迪的车很多,我们会把平台解耦,比如感知端到端是一个子模块,规控的端到端是另一个。比亚迪内部也会做。低阶智驾方案现在是我们自研团队做,中阶、高阶的,我们会自研,也会和供应商协同。谁做得好用谁。
晚点 Auto:如果同时用了多家供应商,当这个模型出现问题,要去回溯时,怎么准确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杨冬生:端到端是算法的进步,因为它是数据驱动的。未来我们会用 AI 的手段建立一个仿真场景库,模型的质量是可以探测的。
模型是每一家算法公司的核心 know-how,但是因为我具备探测能力,假如你说你的模型好,那我自己也有模型,我们先 PK 一下,看谁的模型工程化质量高。只要是用我的大量数据跑一下,用我的场景训练集测试一下,我就知道这个模型好与坏。
晚点 Auto:端到端靠数据驱动,需要的人力并不多。你觉得在软件算法领域,人海战术还适用吗?
杨冬生:要分两类人,有一类人是做核心的,有一类人是做周边的。当下,还是需要很多人来做工程化落地,还需要人海战术。核心精英做的核心算法,还有平台的搭建,是不需要太多人。
晚点 Auto:什么情况下,比亚迪智驾会走向全自研?
杨冬生:两种模式会并行很长时间,看到底谁发展得好。假如,供应商的模块一直很先进,那我用就行了。但如果它有几个模块先进,其他几个模块是我们自研的,那系统集成肯定是我们来做。
要差异化,必须车厂自己上。我们自己有很多优秀的工程师。我们和外界之间,一方面同台竞技,一方面合作。
晚点 Auto: 竞技不只是和外部。在你带领的新技术院,有三个团队在做不同方案的智驾。你怎么权衡集中资源和赛马,这两种管理方式的利弊?
杨冬生:虽然是不同团队,但平台、数据闭环的工具链是共用的。产品线是分开的,有中阶、有高阶的,我们叫主战盘,每个人打一个赛道。
如果一个功能用大算力的芯片、复杂的传感器能做,小算力芯片、简单的传感器也能做,那就要比,看谁做得好。比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看出谁更科学、谁说的是真话。
晚点 Auto:你认为比亚迪的文化土壤是否适合软件创新,你作为管理者,如何激发工程师的创造力?
杨冬生:鼓励创新,办法就很厉害了。大的创新一旦落地,我们内部会有很多绩效奖励,公司层面也有大奖项。“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的研发团队就拿了一项奖。这款车,从决定搭载高阶智驾到最后量产,包括硬件、芯片选型、硬件设计、软件底软到交付,几乎完成了不可能的时间表。
晚点 Auto:这笔奖金有多少?
杨冬生:几百万元,是给整个团队的。
晚点 Auto:比亚迪遵循严格的制造业管理模式,比如我们看到一些部门会对工程师的打卡、离岗时间等进行严格要求。这种管理方式适合软件团队吗?
杨冬生:研发上没有这样。研发中,我们提倡的是包容。
晚点 Auto:比亚迪车型多、方案多,几个团队协作,管理上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杨冬生:既要追求先进性,又要量产。这挑战比亚迪的决策机制,决策动作要快。
晚点 Auto:这二者怎么做好平衡?
杨冬生:我们不是一步到位的。过去一年半,我们在内部反复讨论,到底上不上智驾方案、哪些车上、怎么选芯片,要不要激光雷达?当时,行业的技术路线也还没有收敛。
现在我们已经思考清楚了,方向很清晰。比亚迪正好有贵的车、有入门的车,有高配,也有低配。高阶智驾方案可以搭载在定位高端的车上。仰望可以有三个激光雷达,腾势两个,其他车一个激光雷达或者不带。这几个方案我们都要做。
高阶要打天花板,你要做到别人没有的,你要超越人类驾驶极限。中阶团队要做普及,假设有 100 个高阶功能,其中 20 个是和用户强相关的,那中阶团队要精准地找到这些功能,然后用最科学的成本、最小的算法完成。
只有消费者买单的,才是最好的产品。自嗨没有用。去年,做城市领航,你也说好,我也说好,结果一开都不及格。今年,大家就慢慢做到及格了。
晚点 Auto:汽车公司技术创新的背后是研发体系的竞争。你认为比亚迪的研发体系有哪些优势、哪些需要补足?
杨冬生:比亚迪研发体系的优势是,我们能够不断地自驱,能找到我们当下的不足之处。
我们已经从研发领域走向了学科领域。汽车太复杂了,技术研发的发展需要学科支撑,而不只是工程支撑。只有每个学科点位的人才都是优秀的,产品设计的方案才可能优秀。所以,我们在看产品设计的背后需要多少学科?人才能不能撑住这个学科?再看,我们有哪些工具方法、配套制度,能不能让创新人员得到正确的肯定。
晚点 Auto:你提到对优秀人才的重视。我们了解到,新技术院一些技术部门调整了科长岗位,提拔了 985 背景的人才,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杨冬生:科长是研发的最关键岗位,他的技术功底和思维意识决定了这个团队是否有创新能力。我们要看每个点位缺什么人才,再去做调整。
一个团队能否成功,取决于人才、工具、方法和制度,我们在这四个方面都在做提升。
晚点 Auto:你是 DM 技术的总设计师,如何看待混动只是短暂过渡路线的说法,比亚迪判断混动车在主流车市场还会存在多久?
杨冬生:我们不是特别关注混动有多长的生命周期,我们认为这一个动态变化,它是可进可退的产品,因为插电里的很多技术和纯电之间,它是相互可以转化的。
我们现在体量大,更多洞察的是消费者的需求。现在混动路线已经带来了全球的共识,很多欧洲车企曾经放弃混动的都开始造混动了。
晚点 Auto:昨天李斌说,蔚来 23009 根充电桩,其中 80% 的电量都服务给了非蔚来品牌,其中就有比亚迪。你认为,如何解决充电便利性?
杨冬生:充电便利性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充电的扩容成本投入非常大。你要想把快充建到加油站的规模和覆盖度,那是一个天文数字,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晚点 Auto:你认为哪些企业是比亚迪的学习对象?
杨冬生:很多,特斯拉、华为、苹果、蔚来、小鹏等,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我们会学习很多企业,但不照搬,要学的是灵魂和理念。
晚点 Auto:那你怎么总结华为的灵魂?比亚迪的灵魂又是什么?
杨冬生:华为最典型的理念,一是目标驱动,二是对技术的深度执着。我们是技术为王、创新为本。
题图来源:比亚迪
相关推荐
前百度智驾负责人,拥抱比亚迪
对话 Momenta 曹旭东:超越智驾的摩尔定律
百度智驾,毫无意外的败北
从全局看智驾:比亚迪提出“整车智能”观点,或颠覆行业智驾认知
晚点独家丨比亚迪将采购华为智驾系统,用在方程豹的新款越野车上
比亚迪杨冬生:智能网联系统已成车企必争之地
智驾薪资进行曲:涨潮与退潮
智驾芯片隐形之王(上)
“全国都能开”的智能驾驶,才是真智驾?
广汽想靠智驾拯救它的“小baby”
网址: 对话|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智驾现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433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0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07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59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34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185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8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960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50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252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