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任晓宁在浙江宁波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内,一台人形机器人走到AGV物流机器人前,搬起装有15公斤零部件的料箱,转身走到有十几个格子的货架旁边,把料箱精准放进中间一格。
这台人形机器人是优必选的Walker S Lite,它身高1.3米,体型接近十几岁的人类少年。它目前正在汽车工厂进行物料搬运任务的实训,搬货的动作很缓慢,仿佛刚刚学会走路的人,但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去年,优必选开始在内部工厂测试人形机器人。今年,工业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开始进入国内多家头部汽车工厂进行实训,目前已经获得车企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落地,是2024年人形机器人热潮的一个缩影。这一年,热钱涌入这个赛道。据中国机器人网不完全统计,国内人形机器人投融资事件13起,融资总金额超25亿元。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表示,以前两三年能成立一家新公司,但近12个月平均每周都能成立一家。
“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人形机器人将重新定义AI时代的工人,把人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优必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剑认为,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真实而广泛,无论花10年还是30年,靠人类的积累和努力终究能够实现,现在看来,人形机器人走入家庭只是时间问题。
需求涌现
今年上半年,优必选就感受到了行业热潮。当时有很多工厂找上门来,希望他们的人形机器人能进厂工作。
其中的原因在于,传统工业机器人以机械臂为主,广泛应用在相对固定的结构化环境中,无法在非结构化环境中工作。比如在汽车总装车间,组装、分拣、检测、搬运等工作依然依靠大量人力。人形机器人与人类外观相似,从原理上看,人类能使用的工具,人形机器人都可以操作。
工厂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还源于一线工人的紧缺。人社部、工信部、教育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提到,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由于劳动强度大,车间一线工人是制造业人才缺口的主体。
但眼下在制造业应用广泛的仍是机械臂或AGV物流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始终未能真正在工厂工作。在汽车总装车间,有很多错综复杂的装配工作,每道工序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由规定的人完成。这些工作大多比较枯燥乏味,比如让一个人来回搬箱子,或是让一个人站在车前贴车标,年轻人不愿意做,工厂很难招到合适的工人。
有家需求迫切的工厂找到优必选时甚至只提出了一个要求:给一个能搬箱子的机器人就行。他们这个岗位长期缺人,却一直没有稳定的员工。
这些工厂找到优必选,是看中了他们的技术积累。优必选研发人形机器人超过12年,拥有2450项授权专利,为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迭代了5个版本。2023年,优必选为工业场景研发了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并在自己工厂内部测试,完成了技术验证。
目前,优必选为工业版人形机器人规划了6个任务的实训:搬箱子、质检、物料分拣、打螺丝、零件安装、过程材料操作。不过,虽然这些机器人已经站在真实车间,但想要让它们和人类一起工作,预计仍需要1到2年的实训时间。
今年以来,优必选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等汽车企业,富士康等电子制造企业、顺丰等物流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
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告诉经济观察报,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曾经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连续稳定工作过6个月,在中国科技馆也已经连续稳定服务了两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商业化场景0到0.1的部分。下一站是工业场景的商业化,要完成从0.1到1的部分。
优必选分三个阶段规划了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的应用。第一阶段(2023年—2024年),以新能源汽车制造场景作为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切入点,实现人形机器人在搬运、物料分拣等工业场景中的测试,不断完善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阶段(2025年—2027年),逐步将人形机器人的任务场景拓展至中等难度,重点打造3—5个专用场景下的应用,逐渐实现规模商业化,不断降低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并将应用场景横向拓展至消费电子制造等行业。
第三阶段(2028年—2033年),人形机器人的任务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到较为复杂的水平,使其具备超过10种技能,成为多任务通用型工业人形机器人,应用规模超过百万台。
玩家增多
与优必选一样,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也在2024年进入了工厂。今年4月,在一次直播中,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蔚来汽车工厂做起了自动拣料配送工作。
宇树科技不是人形机器人的“老玩家”。2023年之前,这家企业还只做机器狗。此前,有不少投资人与其创始人王兴兴聊过人形机器人的话题,他的态度非常坚决:不做。他当时的认知是人形机器人没有实用价值,当时的控制技术,机器人无法帮人类干活。到了2024年,宇树科技已经推出了两款人形机器人,并充当“价格屠夫”,把人形机器人的价格降低到了10万元以下。
王兴兴态度的改变源于技术的变化。2022年底,大模型产品ChatGPT出现,AI技术产生了质变,机器人有了新的可能。2023年,人形机器人的社会共识、关注度,以及客户期待程度到达高峰。王兴兴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是目前大模型最好的落地载体。
其他创业者看到机会,也纷纷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7家人形机器人公司亮相,参会数量是历届大会之最,展示运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数量是去年同期的3倍。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去年或今年。
银河通用机器人公司是其中一家。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在2023年成立,短短一年就完成了7亿元天使轮融资,估值达到数十亿元。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预测,2025年将会是人形机器人的商用元年,银河通用5年的目标是在零售和工厂场景中应用规模达到1万台。
同样为人形机器人疯狂的还有投资机构。尽管今年的国内一级市场不算活跃,但人形机器人公司并不缺钱。一位投资了智元机器人的投资机构人士说,现在人形机器人头部公司是卖方市场,处于挑选投资机构的阶段。他所在的机构争取了很久才抢到一些份额。
市场变大
虽然赛道火热,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人形机器人仍然只能完成少数工作,距离真正帮人类干活有不小的距离。
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率先实现量产,但这类产品的商业化还没有跑通。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H1目前只能在工厂做简单的搬运工作,进厂的数量也很少,基本处于试点状态。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目前也处于实训阶段。
对人形机器人从业者和投资者而言,他们更看好的是未来。
王鹤认为,未来10年内,人形机器人的安全性可以达到进入家庭的标准;未来15年内,人形机器人的产量可能会达到千万级别。
据立德研究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4年约为27.6亿元,2029年将达到750亿元。中金公司研报则表示,预计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到35万台。
此外,随着人形机器人产品迭代加快、销量扩大,减速器、丝杠、灵巧手、传感器、电机等人形机器人的零部件行业也将同步发展,关键零部件产业都将成为核心受益方。
投资了多家机器人公司的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非常有耐心。他告诉经济观察报,人形机器人和半人形机器人,都需要穿越2到3个投资周期才能成功,“有一些人认为,是不是明年或后年就能买一个人形机器人,让它回家干活,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曹巍同时提醒从业者,由于资本市场常常盲目地对短期技术结果有过高预期,并低估其长期的影响,所以后续投资一定会有回调。3至5年后,人形机器人玩家数量一定会收缩。那时,只有生产出好产品的公司和能够真正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团队,才可以存活下来。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工厂实景训练,天奇股份收获2个涨停
揭秘走进汽车工厂的中美人形机器人|硬氪分析
人形机器人井喷式发展 商业化落地迎来“破晓时分”
优必选与一汽大众达成合作 建设无人超级工厂使用人形机器人拧螺丝
一大批人形机器人正被装上“最强大脑”,准备送进车厂打工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藏在人工智能的历史里
人形机器人的万亿市场,中国竞争力如何?
人形机器人,A轮即被锁定
万亿利润!马斯克给擎天柱画出“大饼” 但国内人形机器人进厂仍是冰与火之歌
网址: 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5906.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82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67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20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7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20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15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549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66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