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从铁路工人到银行家,他将“小银行”变成全球500强

从铁路工人到银行家,他将“小银行”变成全球500强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4年10月04日 13:40



“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邓双琳

编辑|姚赟

头图来源|中企图库

75岁的马蔚华,至今仍退而未休。他频繁出差,在众多公益、环保的论坛上“布道”,还在为可持续发展奔走在一线。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曾一手缔造了招商银行的奇迹——作为招商银行第二任行长,马蔚华执掌的14年间,招商银行从一家资产总额千亿元的地方小银行,一跃成为全国第六大行、全球500强企业。他当年有关招行零售业务转型的金句,“不做对公业务,今天没饭吃;但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饭吃”,成为招行的救命稻草,也被其他商业银行奉为圭臬。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马蔚华的人生,那便是“生逢其时”。

1949年出生的马蔚华,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崛起,也在时代洪流中留下了个人奋斗的印记。可以说,马蔚华的每一步,都在国家发展的时代浪潮中裹挟前行。

1968年,马蔚华顺应口号,上山下乡;1972年,他通过招工考试,成为一名铁路局工人;1978年,全国高考已经恢复,马蔚华成功考入吉林大学;此后,在改革开放中,马蔚华先从政、后从商,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种种大事件,也亲身投入到银行的发展建设中。

2013年,马蔚华卸任招商银行行长后,在王石、李连杰的盛邀之下,又转身投入公益事业,接棒壹基金。如今,马蔚华身上的责任担子更多,他积极向中国企业家和社会推广ESG的价值理念,呼吁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正如马蔚华所说,“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

生逢其时

1949年6月,马蔚华出生于辽宁锦州,这片东北土地养成了他的个性:豪爽、干练又不失感性。同年10月,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此后,马蔚华的每一个重要人生转折,都与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各地立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马蔚华也在其中。他扛起行囊,去到辽宁省北镇县长兴店公社状元堡插队,凭借自己的文笔成为了一名报道员,初步崭露头角。

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中日邦交正常化……而在这一年中,马蔚华也迎来人生的转折:他通过招工考试,成为锦州铁路局大虎山工务段的一名工人,这一干就是6年。铁路系统复杂精密,一点小问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在这个大系统里,马蔚华培养了全局观、精确性和系统性,这样的意识也使得他在日后的金融系统中受益。

时间来到1978年,当时全国高考已经恢复,马蔚华迅速抓住机会,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成为“78级”学生。当年的吉大,食宿条件较差,校舍破旧,但对下过乡、上过工的马蔚华而言,能够坐在大学课堂是极难得的机会。如今,马蔚华仍旧喜欢去大学演讲,和学生们交流。他曾回忆,学校中学到的理论和做事方法,是他一生最为珍贵的财富。

1982年大学毕业,马蔚华正式踏入仕途,十年间从正处级到司局级,以监管者、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身份,投身到宏观经济变革的大潮中,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蓬勃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恢复设立交通银行。此后先后成立了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光大银行等10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突破了四大专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格局,进入了金融主体多元化的时代。彼时,招商银行也在深圳蛇口一隅成立,最初只有1个营业网点、34名员工。

1998年,海南发展银行破产清算,在海南工作的马蔚华临危受命任海南省分行行长,亲自操刀“中国商业银行破产第一案”。当时,招商银行的现状也令人担忧,已经60多岁的招行老行长王世桢,一直在寻找能够解决招行危机的下一任继承人。

最终王世桢将目标对准了马蔚华——“这个银行很小,你愿意吗?”王世桢问。

“小没问题,小比大好干!”马蔚华如此答道。但彼时银行界对这一举动并不看好,因为马蔚华有光明的政治仕途,此时接手一个危机重重的商业银行,意味着挑战和责任。

马蔚华的前半生一直踩在时代的鼓点上,他清楚知晓,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有多重要。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敢闯敢拼,创业活动蓬勃发展,既然要创新银行业,就要走到改革发展最前沿的地方。此外,他通过走访,发现招行在机制上很有特点,隐约感觉到这家银行的生命力。

1998年12月31日,马蔚华与海南的办公室告别,次日,从海口飞往深圳。1999年3月,马蔚华正式上任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与招行的传奇,即将拉开序幕。

缔造招行传奇

马蔚华接手时,招行是个名不见经传却遗留了许多棘手难题的小银行。刚上任之际,这家银行就给了他两个“下马威”。

1999年1月,马蔚华第一次亮相,就要处理关乎招行生死存亡的危机。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当时央行叫停了国内银行的离岸业务。而那时招商银行的离岸业务多达15亿美元,接近全行总资产的10%。如叫停的消息一旦被境外储户知道,发生挤兑,后果将不堪设想。

马蔚华立即赶往北京汇报招行的情况,最终央行同意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消息的扩散。争取到缓解时间后,马蔚华回到深圳紧急部署,用各种方法筹措外汇资金以备储户提取,半年之后才逐步化解这场危机。

然而,在他3月正式上任的前夕,招行沈阳分行因社会上传出一则“原行长携款潜逃”的谣言,出现人民币挤兑事件。

好在马蔚华在处理海南省发展银行挤兑事件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立即调运资金,并在获得人民银行紧急提供再贷款支持后,要求沈阳分行的所有网点,“只要有人来提款,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办理”;还要将现钞在柜面上堆得高高的,让排在后面的客户也看得见;与此同时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反击谣言。

经过九天九夜,挤兑危机终于过去,客户的提款也陆续回流。

两大危机,让马蔚华意识到风控的重要性。此后十几年,马蔚华一直对风险高度关注,并且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

危机解除后,马蔚华立即着手编制招商银行规划,制定了“业务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发展的国际化”三个发展目标。在招行的编年史中,几个重要决策改变了招行的命运。

2000年,马蔚华率先引领招行开启了面向零售业务的转型,他认为以后中国银行业发展必然重视零售业务,开始走自己的道路。为此,马蔚华还提出了口号——“不抓批发业务,眼前没饭吃;不抓零售业务,可能永远没饭吃。”

马蔚华的前瞻性为今天招行在零售银行方面的强大优势奠定基础。如今,招商银行的零售业务举足轻重。贡献率将近40%以上,非利息收入在中国分业管理的情况下,能超过25%~30%,中小企业占到其批发业务的50%。

2001年,招行开始推进信用卡业务,并推出国内第一张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马蔚华原本计划信用卡业务到2010年实现盈利,但2007年就提前完成了这个目标。


摄影:吴莹

2002年4月9日,招商银行首批60000万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6年9月22日,招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全球发售22亿股H股,为其步入国际化发展轨道开创新起点。在马蔚华的率领下,招商银行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加快,第一步就是收购香港拥有八十多年历史的永隆银行。

马蔚华在招行任职14年间,招行总资产翻了超过35倍,净利润增长年均超过40%,不良率占到千分之六。信用卡消费、私人银行总量,包括其利润贡献等在全国银行名列前茅。

2013年5月,马蔚华从招商银行行长位置上卸任。他对此总结:“及格吧。大部分人都满意,还有很多挑战,没有让大家完全满意。”

但在很多人眼里,他不仅是招行“教父级人物”,赋予了招行崛起的机会,更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

从银行家到投身公益

2013年,告别招行后,马蔚华没有享受退休生活,而是再一次踏上事业征途。作为银行业的领军人物,马蔚华卸任后收到了众多商业邀请,但在一番思索后,他决定投身公益事业。

起初,是王石、李连杰轮流打来电话,盛情邀请马蔚华担任壹基金的理事长,但考虑到壹基金在内的慈善机构所遭遇的矛盾、困难和争议,马蔚华一度犹豫。仔细分析了壹基金的情况后,马蔚华认为壹基金颇受争议,但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他向来擅长创业变革,也乐于挑战,于是谢绝了众多邀约,接棒壹基金。

在马蔚华看来,公益事业在中国的发展,从制度到执行,都还有很多缺失。“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差距,这些矛盾和困难暂时也解决不了,必须得不断探索。”

他决定先从制度入手,利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基金会,像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一样,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决策机制和执行力量。

此外,马蔚华还在壹基金设立了客户经理岗位。他认为壹基金和招商银行相似之处很多,招商银行经营理念有句话,叫“因您而变”,其金融服务随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马蔚华在壹基金内部也着重提及这一点。

马蔚华还发挥自己作为金融家的优势,通过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社会影响力债券等推动公益事业发展。2017年2月,壹基金分别成立投资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2018年,在马蔚华的推动下,壹基金签订了自成立以来首个超1000万的慈善信托项目。

近年来,马蔚华积极投身ESG领域,热衷于向中国企业家和社会推广ESG的价值理念,积极参与推动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构建。

马蔚华喜欢引用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一个好的企业和一个伟大企业的区别在于,好的企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伟大的企业还要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这应该是企业的追求,也是我们做ESG的内在动力。”马蔚华说。

在最新的演讲中,马蔚华提到,“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每一笔投资在一开始决策时就能综合考量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和环境价值的一致性,那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很多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矛盾,而非仅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前半生,马蔚华一直在为银行变革奔走;后半生,则为可持续发展拼搏。正如他在所著的《感悟华尔街》一书中所说,“肃杀的冬日,不能动摇你我的信念:我们将一路向前、永不停息。”

参考资料:

《马蔚华,人生一帆风顺没意思》,环球人物

《银行家马蔚华:执着创新百分百》,新华网

《招行原行长马蔚华:有梦想的人永远都年轻》,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独家专访马蔚华:“双碳”本质是一场科技革命,让ESG成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南方财经

相关推荐

迈向银行4.0:从开放银行到平台银行
劝君莫争500强
有争议的银行家:格林斯潘的“信念”及经验
阿里巴巴彭蕾:从月薪500元到身价1400亿,留下2条职场潜规则
500强微信大号变成“未命名”,地方号开启大转型?
这家不满十岁的数字银行,何以做到全球领先?
透视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这些投资机构在背后赋能
传马斯克多次安抚银行家:帮我收购推特,你们不会赔钱
我们的500强,本质上不过是“500肥”
国务院专家:未来的银行家可能会成为科技专家

网址: 从铁路工人到银行家,他将“小银行”变成全球500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6140.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