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墨迹天气到KEEP,工具型APP或更适合小而美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
互联网行业的寒冬似乎已经开始,从近期大洋彼岸WeWork把自己的IPO作没了之后,国内又一家独角兽企业也遭遇了“水逆”。在两周前,有消息爆料称互联网健身企业Keep裁员百人,且主要以技术开发人员为主,随后官方给出回应表示,这是正常的人员优化,这一优化计划实际占总员工数800人中的10%到15%。
独角兽Keep也开始裁员了
不过熟悉国内互联网企业公告中话术的朋友会猜到,所谓的“优化”不过是裁员的代名词。在行业处于寒冬的情况下,往日一向财大气粗的互联网企业裁员也已经几乎成为了惯例。但这件事出现在Keep这样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上,可能就有些不太正常了。
根据Keep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其日活已经达到600万,月活为4000万,注册用户数也已突破2亿,其中18-34岁是最为主要的用户群。作为一个在2015年2月上线的APP,Keep用三年多的时间就获得如此规模的用户量实属难得,并且目前无论用户规模还是用户结构上,也都是这一赛道的佼佼者。因此按照常理,对于这种形势不错的企业来说,不仅不应该裁员反而应该是大规模招人扩张才对。
但既然发生了有违大家认知的事情,那么必然是其真实情况并不像外界所知的那般光鲜亮丽。对于国内互联网企业来说,靠融资烧钱来跑马圈地的这套玩法,在好年景里显然是没问题的,但在遇到资本寒冬时往往就会出现“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情况。当Keep的用户规模已经足够时,变现盈利也自然就成为了其背后投资方当下的核心诉求。
在这种情况下的裁员,很显然是盈利能力不足需要降低人力成本并优化开支。据悉,目前Keep的营收主要来自四个部分,其中包括运动产品收入、广告收入、APP会员,以及Keepland运动空间,其中广告依靠的是最广泛的云健身用户,会员费代表的则是轻度用户,而购买运动消费品的无疑是重度健身用户,Keepland运动空间则是传统的重资产线下健身房,四者的来源是逐级递减的。
此前Keep合伙人兼副总裁刘冬曾透露,目前运动消费产品逐渐贡献其超过一半的收入,远超会员与广告收入,这背后反映了一个信号,Keep的营收高度依赖位于金字塔上层重度用户的高频次消费,而对于轻度乃至小白用户的转化则可能并不理想。况且运动消费品这类商品并非Keep自产,因此不可避免需要使用到第三方货源,这也或将造成利润空间被压缩。
那么既然需要缩减开支已经不可避免,为什么Keep此次“优化”的对象,却是很多人认知中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程序员呢?因为Keep这种将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的模式,在经过了这一轮的O2O大潮后,纷纷开始回归到与传统行业捆绑的社区型解决方案。一旦选择与传统行业结合推出自营产品或开设线下门店时,用户规模和体验就将不再是其关注的焦点,如何卖货及服务才是重点,此时销售和运营也就压倒技术成为了核心部门。
Keep的遭遇就是工具型APP的宿命
但如今Keep进行人员优化,可能并非是因为互联网健身这一领域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而是需要归因于工具型APP所面临的困境。其实不仅是Keep,此前墨迹天气的IPO中止,也同样是由于工具型APP的天花板导致不得不转型,但受限于工具类APP本身的特质,使得转型又很艰难。
Keep在互联网健身领域显然是毫无疑问的No.1,墨迹天气在其领域中也同样是领军者,但问题就来了,用户在手机上安装Keep肯定是想要健身,打开墨迹天气则是为了看看天气,都有着特定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上去看新闻或交朋友,所以无论一个工具APP的用户规模达到多大,在至关重要的‘使用时长’上始终有着致命的短板。因此在没有用户持续日常使用的情况下,大规模变现也就变得无从谈起。
当然,工具型APP的先天性特质导致其存在天花板,这种类似“地理决定论”及“基因决定论”的机械论观点并非圭臬,但现实世界告诉我们,即便强如支付宝,还是在无形中有一层隔膜在阻碍其前进。因此既然工具型APP的天花板客观存在,Keep和墨迹天气也就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横向突破,将自己从特定的工具型APP转向综合型APP,意图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
因此也就有了Keep卖货和墨迹天气做资讯,并且二者也同样在做社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二者的努力都称不上成功,毕竟在社交平台这一方向上,它们均受到了来自微博及微信等头部平台的挤压。
工具型APP还是适合小而美
事实上从这些工具型APP的艰难转型,还折射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现象。国内互联网企业背后总是有着一个“鞭子”在督促它们前进,工具型APP的天花板因为用户需求及客观存在的自身特性,可纵观海外市场的同类APP却往往甘愿小而美,相比之下国内APP则往往有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并不会安于现状,而是不顾一切的扩张成类似微信及支付宝这样的功能繁杂的超级APP。
事实上,Keep提供的基础功能并不需要一个800人的团队来建设和维持,或许仅需20人的小团队就完全可以把没有“加料”的Keep运营起来,并且仅仅依靠广告的人均产值也或许会非常好看,也不会有今天这种需要不停尝试多元化,来拓展营收渠道的苦恼。
可惜现实世界不存在如果,Keep走到今天在抛弃了小而美的生存方式,在一轮轮的融资之后,投资人都在等着下一轮融资乃至IPO时收获更高的回报,这也就注定其只能在追求大而全的道路上狂飙,因此也就顺势回到上文所提及的工具型APP转型困难。
这么一看情况就非常清晰了,一旦工具类APP选择了“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打破天花板就只能开始扩张,而扩张就需要招人,招人所带来的就是运营成本上升,也就需要更多的营收覆盖,要拓展营收渠道就需要向综合型APP靠拢,最终也就会撞上天花板这个循环。而这也是如今国内互联网企业中,所有除了社交、电商、游戏之外其他赛道玩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那么,有没有可能跳出这个循环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选择高难度的社交、电商、游戏这三大竞争异常残酷,但商业模型已久经市场考验的赛道。
相关推荐
从墨迹天气到KEEP,工具型APP或更适合小而美
三年坎坷上市被否,“墨迹天气”凸显工具类App发展困境
墨迹天气IPO被否,工具类APP变现难中断上市路
上市心不死,坐拥6.5亿用户无法变现,墨迹天气难逃工具类App宿命?
从健身工具型产品切入,「CoachAI」想解决Keep的训练效果问题
焦点分析丨美团App“增肥”,小程序是好主意吗?
IPO被否,墨迹科技难成“气候”的启示
Keep有点Keep不住了
墨迹天气IPO被否:装机量成不了核心竞争力
加深天气场景化服务探索,墨迹天气明年将有许多「大动作」
网址: 从墨迹天气到KEEP,工具型APP或更适合小而美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264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6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8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9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1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8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86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