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着手机“哭穷”,结果出人意料
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本刊记者 宋杰
苦恼于大数据杀熟的年轻人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一觉醒来, 大数据仿佛“天塌”了,没想到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了。
“现在东西可真是太贵了,我只想买一分钱的奶茶、一分钱的衣服、一分钱的火锅,还有一分钱的辣条。”
“不去了,机票涨那么多,真是辜负了我那么信任你,天天查看,结果越看越涨。航空公司,我劝你们最好识相点,把价格降下来,再涨价我就通通卸载你们的APP。”
有人将上述文案复制到社交平台评论区,试图给手机“洗脑”,立“贫穷人设”。有人对着手机说“太贵了”,认为这样做推送的商品价格可能会便宜……
给手机“洗脑”
如果我们一直使用一款软件消费,可能它就会识别你为“老用户”,随后会把价格稍微往上抬一点,这就是俗称的“大数据杀熟”。
记者近期在某电商平台投诉上搜索“大数据杀熟”关键词后发现,相关投诉有8306条,主要集中在旅游和购物两方面。
比如,有消费者反映,他与3位朋友一同浏览同一件商品时,发现作为老用户的他看到的价格比3位朋友的价格高出5倍;还有消费者反映,同一时间在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查看同款商品,发现价格存在差异;此外,还有消费者发现,机票价格在购买前会上涨,而购买后则会下跌……
不过,这届网友可没坐以待毙,他们在社交平台上大方分享起“反向驯化”大数据的四大妙招,可谓是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正面 “智斗”。
第一招是“绿茶大法”。比如:夸外卖A平台经济实惠,吐槽外卖B平台价格高;说B平台送货慢,A平台效率高。这样外卖平台会立即发放专属优惠券稳定客户。
第二招是“狡兔三窟”。出门打车,多平台同时打开使用,不仅能互相比价,而且叫车更快,还能拿到更多优惠券。
第三招是“金蝉脱壳”。网购时不要在首页推荐上消费,要习惯精准关键词搜索。
第四招是“以假乱真”。可以时常向朋友吐槽某个软件不好用,质量差,然后反手给一星差评再卸载。重装后大数据会把你定义为流失客户,再登录时会给你送福利试图把你留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攻略”,手机打开某购物软件后,对着手机喊:“我要买手机壳,我太穷了,没钱了,太贵了,买不起……”大约重复了8遍后,记者发现,平台原本推荐的是比较贵的手机壳,反向“驯化”后改为推荐标价5元的手机壳。
此外,记者在外出打车时发现,如果同时打开两个出行软件并发送相同的订单需求,叫车的响应速度的确会有所提高。虽然网友提供的这些招数并非百分百有效,但它们确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种主动应对“大数据杀熟”的思路。
相关推荐
对着手机“哭穷”,结果出人意料
评论区“哭穷”!年轻人开始“反向驯化大数据杀熟”?专家建议……
国货品牌,不能只靠哭穷
集体哭穷,蜂花、拉夏贝尔学会了「鸿星尔克式营销」,但结局却完全不同
蜂花79元“商战套餐”卖爆,“哭穷”就能大卖?
最新研究说对着屏幕伤眼伤脑还加速衰老,可是你舍得放下手机吗
吴海:我不是哭穷,是希望所有中小微企业活下去
荣耀CEO直播展示AI下单,对着手机说了句话就搞定,周鸿祎直言太可怕了
"大数据杀熟"?评论区反复“哭穷”,就能降价?多名网友测试发现......
真是出人意料!美国刚刚爆出重大新闻…
网址: 对着手机“哭穷”,结果出人意料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2369.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9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036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018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57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48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25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74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898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526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