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艳春:智能体,下一个风口
![](http://img.xishuta.com/upload/news/2025/0208/photos/middle/20250208234511_41ab_8r188ta0.jpg)
作为AI大模型的具象化应用,智能体正悄然融入各行各业,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复杂工作的高效协同,其影响力无处不在。盛景网联高级合伙人颜艳春长期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在接受《企业家》杂志采访时,他深入介绍了智能体在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展望其未来进化路径,剖析智能体在不同领域的落地实践与投资潜力,为企业家们在智能体时代的商业布局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参考。
《企业家》杂志
弘扬企业家精神 传播管理智慧
![](http://img.xishuta.com/upload/news/2025/0208/photos/middle/20250208234511_41ab_5a23rbfs.jpg)
颜艳春
盛景网联高级合伙人兼 AIC 人工智能创业孵化器创始合伙人
首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软件企业eFuture富基控股创始人
1
如何定义和理解智能体
《企业家》:对于大众而言,应如何理解智能体这一概念呢?
颜艳春:我们可将智能体视作 10 年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 APP,或者更早的网站,它是大模型应用时代孕育出的一个全新物种。
智能体的英文是AI Agent ,英文原意为“AI代理”,指的是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系统。智能体是一种能全天候工作、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软件或硬件系统,具有自主性、社会能力、反应性和主动性等特质,会像人类一样使用各种工具、浏览网页以及操作各种APP应用。其结构包括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等关键模块,通过相互协作获得强大的智能功能。
若将大模型比作一个整体,类似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后首个伟大应用是火车,它需铺设铁轨,配备车头、车厢,是一个封闭场景,很难普惠到私人。而内燃机的发明实现了蒸汽机的小型化,而大模型的小型化便是智能体。
ChatGPT 聊天机器人是一项伟大发明,但其运行严重依赖于大模型,未来大模型将逐渐演变为一个个垂直模型、小模型甚至个人模型,运行主体将逐渐扩展至人形机器人和更多AI硬件,如每台电脑、手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无需大量算力,在苹果、小米、华为等智能手机上就能顺畅运行。
《企业家》:是否可将智能体理解为大模型的轻量化应用?其技术特点是什么?
颜艳春:智能体本质上是一段代码,这段程序可运行于所有环境,如机器人、AI 手机、AI 眼镜、AI耳机、AI 宠物,以及任何可想象的未来智器。过去 APP 仅能在手机上运行,而智能体则可运行于机器人、汽车等设备。比如我母亲购买的机器人,目前仅能扫地、聊天,若她想让机器人陪她打八段锦,原机器人无法满足,可从提供八段锦智能体的公司下载一个APP,甚至可能是武当山某位大师的AI智能体分身所教。
与传统软件不同,智能体具备自主性、进化性、学习能力、智能行为、目标导向、交互性和社会性等七大特征,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独立完成任务。
自主性是指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独立规划和执行任务。例如,一个自主目标驱动的AI智能体可以自行设定目标,如“策划一场成功的营销活动”,并分解任务、协调资源,自主完成各项子任务,全过程无需人类持续干预。而AI助手或副驾驶(Copilot)通常是在人类的指令下工作,按照预设的程序或规则执行任务。
进化性是指根据环境变化和反馈,动态调整策略和行为,以适应新环境。比如在多智能体协作场景中,当一个AI智能体发现环境发生变化或任务出现新情况时,可迅速调整行动方案,与其他智能体重新协调合作,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学习能力是指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和经验积累不断改进自身性能。例如,一个适应型AI智能体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学习用户的偏好和习惯,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智能行为是指能够展现出如推理、学习、适应和规划等高级智能行为。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AI智能体需要实时感知环境、推理路况、做出决策并控制车辆行驶,这一系列行为体现了其高度的智能性。
目标导向是指主动分析目标、拆分任务、制定计划、分配资源,并不断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达成目标。
交互性是指与环境、其他智能体或人类进行复杂的交互。在多智能体系统中,AI智能体之间需要相互协作、共享信息、协调行动,以共同完成复杂的任务。同时,它们也可以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交互,理解人类的意图和需求,并做出相应的响应。
社会性是指具有与其他智能体或人类合作的能力,不同的智能体可根据各自的意图与其他智能体进行交互,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合作基于智能体对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其他智能体意图的识别。这种社会性使智能体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个融入社会互动的伙伴。
2
智能体发展阶段和挑战
《企业家》:目前智能体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颜艳春:目前,智能体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人工智能会像人类一样不断进化,从最初的简单应用到能完成复杂任务,再到具备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根据自主程度,可以分为三个自主等级。
第一级,适应型智能体。具备学习能力,根据用户行为和新数据进行调整和优化,如推荐系统、动态客服系统。
第二级,自主目标驱动智能体。能自主设定和追求目标,具备任务分解和规划能力,如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投顾系统、多步骤任务规划的AI助手。
第三级,完全自主适应型智能体。在未知或动态环境中自主学习、调整策略并执行复杂任务,无需人类干预,如全自动科学发现、DeepMind的AlphaFold、未来愿景中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这个阶段或将出现一大批“未来的爱因斯坦”,成为超越人类科学家的 AI 科学家。一个预测型的科研智能体或医学智能体可以自动进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从生成假设、设计实验到分析数据、验证理论,甚至提出全新的科学理论。它们通过自我学习和数据驱动的方法,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科学进步。
《企业家》:据您观察,目前智能体在中国的应用优先集中在哪些领域?
颜艳春:中国智能体目前在 To B 和 To C领域均呈现平行发展的态势。在智能体应用开发上,中国和美国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全球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发力,百度和阿里都在积极开展智能体应用相关业务。然而,仅制造发动机是不够的,需要实现端到端的工作流程,接管90%的人类活动,才能成就大产业。最近DeepSeek的表现非常惊艳,意味着过去经几千亿训练的大模型智能可浓缩到一台小机器里,机器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水平,比如 AI 自动驾驶技术。
在制造业领域,智能体的应用正彻底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它们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生产线上的各种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预测设备故障并提前进行维护,从而大幅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在教育领域,始末科技、新东方、好未来、高途、有道、猿辅导、作业帮、火花思维、科大讯飞、松鼠AI等纷纷开发了智能体,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教学决策支持,优化教学过程。
大模型的平民化也催生了一系列原生硬件产品的蓬勃发展,如雷鸟创新、Rokid、李未可科技、华为、小米、未来智能、百度、阿里巴巴等开发的AI眼镜、AI耳机、AI音响等,正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智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的作用日益凸显。智能体不仅能够分析海量医疗数据,还能结合临床经验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建议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甚至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自动调整治疗策略。
《企业家》:您认为智能体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技术挑战?
颜艳春:智能体整体技术架构已发布,目前最大的挑战还是规划部分,涉及任务拆解、反思能力等关键环节。在大模型小型化方面,以AI 医生为例,其发展实际上仍受医疗监管机构的影响。在垂直领域数据获取方面存在很大的挑战性,需大量高质量数据,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数据不加筛选地输入,否则会适得其反。
如何生产出高性价比的产品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今一台人形机器人的价格非常昂贵,可能高达10万美元,且全球机器人产量并不高,还需要解决产业链配套的问题。因此,智能体既面临技术和数据挑战,也涉及产业链、生态挑战,市场的发展可能需要经历3 ~ 5 年的小周期。
3
智能体投资是一条长期赛道
《企业家》:从投资人角度看,智能体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赛道吗?
颜艳春:智能体的投资回报率未必低于大模型,投资大模型 100 亿元与投资智能体 1 亿元,带来的回报率可能相当甚至更高,因为智能体更侧重应用层面。我认为,智能体的爆发将在一两年内到来,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于 2024年11月发布的报告,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
这是一条长期赛道,与当年APP的发展类似,跟随大模型浪潮的发展应是一个至少 10 年的长周期。从基础架构开始不断提升,将为智能体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未来 10 年可能出现许多新的创造发明,例如 AI 消费品、AI 智器以及各种 AI 硬件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过去我们无法预测的需求可能会被放大 100 倍。
人工智能大模型如同电力,正在成为下一个100年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新基础设施,它将会延续类似互联网对所有消费品、工业品或者行业的深远影响,未来所有的APP和应用都会被重新发明一次,所有的行业都将经历一次重构。
《企业家》:智能体未来的最大落点会是具身智能吗?未来的人口红利是机器人红利吗?
颜艳春:智能体的发展必将带动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各领域都将得益于智能体武装起来的数千亿AI员工和机器人。未来10年,AI 智能体将加速渗透至每一个产业、每一家企业、每一个人,涵盖人类多种生产生活场景。
未来的人口红利将从人类人口红利转移到机器人口红利。人形机器人是智能体产业的战略高地,可能是下一个超越新能源汽车10倍以上的超级产业。将来,机器人将填补因人口红利消失而带来的巨大劳动力缺口,最大的税种可能是机器人税,一个国家可以根据不同行业收取30%~70%的机器人税。
未来的可用AI劳动力规模,从AI员工到机器人员工,可能达到 1000 亿,创造的财富将是人类的100倍以上。那时,人类基本上已被解放,不再需要为生存而工作,而是为爱好和创新而工作,这将是一个新的AI乌托邦。未来,一台机器人的价格或许仅相当于一台电脑,人们可以自己组装,下载自己喜欢的智能体,直接运行,想让它变成什么它就能变成什么。中国有望成为未来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出口市场,庞大的老年群体也将得到上亿机器人的陪伴和护理。
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社会生产力的飞跃,预示着1000万亿元市场的新人口红利正等待着新一代创业家们来收获。
智能体应用场景
零售
智能体能够基于分析消费者浏览记录、消费记录和社媒活动准确绘制消费者画像,开展个性化推荐、营销活动匹配、智能客户服务等全流程体系的智能服务,帮助消费者精准匹配所需产品,并以高性价比的方式完成消费体验。同时,智能体可以完成供应链、物流、营销等部门的高效协作,极大提升供应链、库存管理、广告投放等方面效率。
生产制造
智能体通过异构多源数据融合、跨业务线协同调度等能力,在生产线管理、设备运维预警、动态资源分配优化等生产管理环节显著提升效率。结合质检行业准则、先验经验等行业知识,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强化学习技术,优化工业产成品缺陷检测、安全生产等方面流程,提高产品出货质量,确保生产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金融
智能体能够迅速捕获并结构化金融市场资讯、行业板块波动、经济指标等多模态金融数据,将复杂的金融业务转化为可执行的业务流程,辅助业务人员执行交易、调整投资组合、生成报告或发送警报等,在市场供需状态洞察、因子计算、风险控制、金融分析等业务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有效提升金融领域的决策精度与效率。
教育
智能体基于教育大模型、通用大模型等多模型的底层算法能力,通过助教式智能体、学伴式智能体等多种模式,全流程跟踪学生学习习惯、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反馈并优化学习进程,输出学生学习解读报告。此外,智能体还在学习路径设计、教学资源管理、智能评估反馈等场景不断释放应用潜力。
摘自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智能体——最具潜力的AI应用方向,通向AGI的桥梁》报告
编辑 张冰馨
(转自:券研社)
相关推荐
颜艳春:智能体,下一个风口
AI家电,也许是下一个“智能风口” | 2024·大复盘
比尔・盖茨:“AI智能体”将成为下一个平台,可将昂贵服务平民化
今年首批AI智能体有望“就业”?国产办公智能体再升级
“垃圾”创业,下一个风口?
AI应用的下一个爆点,李彦宏选择了智能体
三维视觉终于火了:两年内从Face ID到刷脸支付,下一个风口到了
又爽又上头的“完蛋们”,“一夜暴富”的新风口?
OpenAI CEO:预计第一批AI智能体今年“加入劳动力大军”
曝OpenAI明年将推智能体,可控制电脑、独立执行任务
网址: 颜艳春:智能体,下一个风口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242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http://www.xishuta.com/upload/imgs/img_20190122031342.jpg)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11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044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0263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63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55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26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89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957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584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