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不是终点,张兰们总有自己的办法
花儿街参考 · 出品
作者 | 林默
1
就像你永远猜不到张兰的底线那样,你也永远想不到她生命力的上限。
在抖音的封禁决定发出的当天,张兰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表示她对抖音的封禁决定“不认同,不接受”,并会考虑向抖音平台及相关机构进行申诉。
我的一个朋友说,张兰在此刻还发声明“抖音处罚决定,将影响企业8000名员工背后的8000个家庭”施压,其实啥用没有,抖音是不可能让她回来的。
我说不刷短视频限制了你的想象力啊,张兰被封掉的账号是不太可能回来,但张兰本人未必回不到抖音。
就在主账号被封后的几天内,张兰和汪小菲的相关账号,仍在正常直播,包括“麻六记官方旗舰店”等,该账号最近一周增加的粉丝超过了7万,单场直播的观看人数超过了18万人。
2月10日晚,麻六记甚至开启了全员直播模式。
几年前,在采访中被问及蹭大S流量时,张兰说“这不是蹭流量,而是流量来了,你能不能接得住,我觉得我接的非常好”。
不知道在张兰的定义里,这一波流量,她是不是依然接的非常好。
2
在抖音的违规处罚机制中,张兰账号遭遇了“无限期封禁”,其处罚级别低于“永久封禁”。“无限期封禁”会保留账号数据,包括粉丝、作品等,并留有60天的申诉期。而“永久封禁”则是直接注销ID,关闭申诉通道。
理论上来说,遭“永久封禁”的主播,很难再掀起风浪。但在网红的世界里,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果张兰稍微搜一搜,就能看到这样一位网红,曾经被永久封禁,归来不仅能在企业界掀起巨浪,还能带着百万粉丝“网暴”法院,甚至还得到首富的声援。
这位拥有547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刘雯,封面介绍是这样的——
电视节目主持人,刑法硕士,公益助农大使
只带国货!!
她置顶的视频里,她在关注公益事业、在救灾扶贫。她的评论区里,满是顶她、支持她的评论。她的带货成绩也斐然,近期她斩获了抖音“酒类带货榜”第3名、快手电脑办公榜第1名等战绩。
这些顶过她、为她消费的粉丝里,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的一段往事是——2021年,抖音“永久封禁”了313个演戏炒作的情感主播账号,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刘雯。她被封禁的理由是,“卖惨带货、演戏炒作”。
从一个卖惨带货的账号被永封,到一个500万粉丝的热心公益的账号的崛起,中间隔了四年。但从遭“永久封禁”到恢复露脸,中间实际只隔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
在被永封的第二个月,刘雯就大张旗鼓回归了直播平台。但因为事故频出,她的回归之路并不顺畅。
根据蝉妈妈数据,直至2024年年中,刘雯也只能算是茫茫主播海洋中的一个小主播。2024年1月,刘雯涨粉不到1万人;直到2024年7月,她才开始规律性直播带货,单场直播GMV不到10万元。
在起号说不上顺利的这个阶段,刘雯曾把质量更差的“绵柔巾”说成“棉柔巾”,以拉动销售。
她卖过比直播时的size小很多的枸杞,被评论区吐槽。
她卖的特别好的单品,是一个高风险的中老年理财课。但这个课程相关公司“菲尔莱科技”,早就被曝光无教育培训资质,无理财规划师,因侵权、虚假宣传等遭受处罚。
但卖了过万单小白理财、中老年理财课的刘雯,却转向了另一个正义的风口——实名举报企业。
她实名举报过安徽电信,抨击过中国面包产业,语重心长地劝导过中国酱油产业——然后抛出了自己带货的酱油。
而把刘雯送上现在的流量巅峰的,是她的抨击动作引发的一场败诉。
2024年12月30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刘雯此前多次发布的涉及外卖、骑手的言论不属实,侵权行为成立。法院判决,要求刘雯在发布侵权信息的各大平台连续5日刊登道歉声明、赔偿经济损失5万。
从2024年8月开始,刘雯发布了一系列针对企业的视频,她编造了多个关于配送费、商家收入的虚假信息——比如刻意混淆消费小票与商家结算单,用来制造“消费者实付23.5元,商家到手0.6元”的假象;比如选择性展示配送费数据、商家折扣,隐藏实际支付数据,从而控诉平台上的盒马代购“虚假加价”。
在混淆数据,熟练把公众的愤怒引向了企业后,她又把普通人的悲悯引向了普通人——
她编排了与女骑手相关的,那种特别有情感冲击力的虚假故事;又捏造“骑手如果三单超时,一整天都白干”等谣言。
故事是编的,可被激起的普通人的愤怒与善良,却是真切的。普通人未必会深究判决,却一直能记得这位前主持人,讲故事时动人的样子。
于是,即使在一审败诉后,刘雯的留言区,依然有许多人留言表示要支持她。
不知道是不是瞅准了这样的情绪,一审败诉后,刘雯通过个人账号,在社交媒体上,开始了她阴阳味道十足的“道歉”。
在那些道歉的短视频里,她操着训练有素的播音腔,凭借着她似乎非常专业的法律素养,暗示法院对她进行了不公平的对待,导致她对开庭、判决全程近乎一无所知。
但是刘雯也说,她收到过全国通用的12368司法短信,她认为这是诈骗短信,所以压根儿没当回事。
这就让人觉得很矛盾,当年在胡鑫宇失踪的事件中,刑法硕士刘雯曾以“刑侦专业”的身份,对案情提出诸多质疑。尽管后来事实证明,这些“专业分析”完全是误导。但刘雯这条充满揣测的专业人士视频,却收获了超1.9万的点赞量。
咱就说,一个如此高素养的法律专业人士,为什么不知道12368是司法短信的信息?为什么轻易就能把那样一条专业送达短信认为是诈骗信息?
在刘雯的道歉视频和直播里,她说她要赔偿50万,道歉30天(与判决不符),刘雯说她已经“无路可退”了,然后又贴心地提醒大家“等我贵州刺梨/口子窖的直播做完”,“马上就没库存了,还有50单就结束了”。
就在这个无路可退的刑法女硕士道歉期间,她登上了相关短视频平台“酒类带货榜”的第3名。
不管刘雯是不是这样想的,她都实现了这样的路径——通过举报、“揭露行业内幕”向高处开炮、获得正义的title,再变现这正义的背书,通过直播向低处牟利。
在跑通了这条路线后,短短半年的时间,刘雯的数据翻了数十倍。
3
对于直播的用户,刘雯和张兰谁更可怕?
如果某一天张兰在抖音“转世”再来,至少我不会感到特别忧虑。
这次封禁的舆情如此汹涌,大部分网友都可以充分获得关于张兰的信息——知道她是谁,知道她为了流量做过什么样的选择。
如果这之后,有人依然选择相信她说的话,买她卖的货,那是每个人的自由。
真正让人忧虑的,是如刘雯这样“转世”而来的大网红,他们可能重新选择了一个路线,换了一个全新的人设,放下过往、立地赚钱。
甚至有的大网红,什么都不用换。
2024年8月9日,抖音号“太原网警”曾发布视频证实,6000万粉丝的快手网红“太原老葛”,被指刷单割商家韭菜900万,涉嫌诈骗被立案。
爆料的商家称,太原老葛给其带货四次,累计收取佣金900万元,但销售额中1911万是刷单,实际销售额仅900万元,并爆出刷单证据。
而在这之前,太原老葛已经有过多次被封禁的记录,2016年,他因恶意炒作被永久封禁,但之后账号被解封。2019年9月11日,快手官方账号发布了处罚公告,太原老葛再次因涉恶意炒作等行为被封禁,但2021年该账号再次解封。
今天,点开“太原老葛”的快手账号,他的粉丝量已经达到了9200万,奔着一个亿去了。他的置顶视频里,太原老葛的形象义气又红火。
从他被“太原网警”特意发了一个短视频确认他被立案调查,到此刻,六个月的时间,他的粉丝量又涨了2000多万。
在这里我想说一个类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的,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是不能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按照沪深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受到刑事处罚,上市公司也有义务披露。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过这些恶意的经济犯罪,要等到执行刑罚五年之后,才有机会担任公司的核心岗位,哪怕只是最普通的没几个员工的小公司。
而上市公司的核心人员,如果触犯了刑律,监督披露是平台的义务。
这些立法的初衷,是震慑那些可以掌握经济影响力的人,一旦犯错,短期内不可返场。
而公开他们曾经的危害性,让股东、供应商等等相关人,可以评估自己的风险。
这些立法时,带货网红尚未成为掌握重大经济影响力的人。但时至今日,一个几百万、几千万粉丝的网红,他们对市场秩序、产业体系的影响,远远强于普通公司的高管。
他们不仅有能力收割不明真相者的财富,更有能力影响他们的认知,甚至一呼百应,引导粉丝们迅速聚集并发起攻击。以刘雯事件为例,在此之前,粉丝们还只是攻击企业,而现在,他们已经开始攻击司法体系,在法院的官方账号下齐刷刷留下了超过一万条恶评。
那么,在他们发生某些明显主观恶意的违规后,是否该有类似于五年冷静期的规定?
当一个人想在被处罚过的主播的直播间下单时,这个即将下单的用户,除了能看见主播充分展示自己人性闪光点的短视频封面,平台是否也应该让用户看见,这些主播过往风险的提示?
当年《公司法》要维护的市场秩序,一定包括今天的直播市场秩序,可是站在这个舞台中心的网红们,犯错的成本却可以是,假装没有犯过错。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张兰与汪小菲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
突发!张兰、汪小菲抖音账号被无限期封禁!
最惨的是张兰的干儿子和8000名员工
“女战士”张兰,水逆了
抖音副总裁回应封禁汪小菲、张兰等账号:屡次违规被处罚而没有改正
张兰、汪小菲被封杀,麻六记生意却更好了?!
张兰、汪小菲被无限期封号后,麻六记线下门店直播意外爆火
张兰、汪小菲被封,麻六记门店仍火爆!顾客:吃瓜归吃瓜,吃饭归吃饭
30万人挤进张兰直播间,只“吃瓜”不掏钱?
张一鸣的三次危机
网址: 封禁不是终点,张兰们总有自己的办法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2528.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12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0535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037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720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648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272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40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8039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662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