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中国车企再出圈

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中国车企再出圈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5年02月15日 16:44



|Tech星球

|王琳

在一举实现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三冠王”后,比亚迪又开启了新征程。

2月10日,比亚迪召开了一场可能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发布会。一次性全盘托出了自己的智驾进展情况,通过天神之眼技术矩阵,比亚迪今年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功能,首批搭载车型达到21款,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其中10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10万级以下车型多数搭载,最低价格下探至7.88万元,这些车大部分是加配置不加价。

高阶智驾从20万元下探至10万元区间,这是过去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未有过的事情。不止比亚迪,今年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智驾上加速发力,智驾就像安全气囊一样,几乎成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标配。

在电动化的上半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凭借超过1000万的年产销量位列全球第一。2025年,是智能化下半场开启的元年,已经掌握了绝对领先优势的中国汽车,开启了全球猎杀时刻。

2025,智驾元年真正开启

过去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共识是: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共识是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2018年提出的观点。

2024年年末,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比亚迪的贡献尤为突出。这一年,它卖出了427万辆新能源汽车,一举拿下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冠军。在新能源大盘中,整体占比超过40%,每10个新能源车主就有4个选择比亚迪。



图注:比亚迪2024年每月销量。

50%是一个关键节点,意味着购买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车辆的续航里程、动力性能等传统指标,对科技,尤其是智能化水平的关注越发密切。他们希望在驾驶途中可以安全解放双手,让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移动的智能交互空间。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竞争的上半场已经结束,智能化的下半场正式拉开了帷幕。这其中,最能代表智能化水平的便是智驾。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依靠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体系优势创造出“电比油便宜”的奇迹。去年伴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大模型技术的突破,让智驾从软件到硬件的成本都得以下降,更早一年,比亚迪已经将智驾变为核心战略。

依托全球最大车云数据库(超440万辆L2+车辆数据)、5000人智驾研发团队及全栈自研能力,比亚迪开始加速普及智驾。今年,下至7.88万元的海鸥,上至24.98万元的宋L EV,比亚迪一口气将在21款车搭载高阶智驾能力,且大部分加配置不加价。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销冠,2025年比亚迪的销量肯定不出意外会再上一个台阶。有产业链消息称,仅在2025年,比亚迪的目标是实现产销总量60%以上的车型,搭载高速 NOA 及以上的智驾技术。

即便按照去年的销量计算,这也意味着今年会有数百万辆搭载高阶智驾的车推向市场,主流车型搭载智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智驾元年真的来了。

智驾平权,不能有短板

从4999元一台的iPhone 4到1999元的小米 1,从1000美元/千瓦时到100美元/千瓦时的锂电池成本让新能源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人类技术的进化史某种程度上就是科技平权的发展史。这背后是技术的突破、规模化优势、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因素带来的系统性优势。

换言之,任何一家企业想要实现智驾平权都不能有短板。

技术带来的突破性创新是大前提。比亚迪自研的天神之眼 C -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有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这些传感器都经过了重新设计,本身的硬件实力都超过了常规水平。比如比亚迪的摄像头可以实现-40℃~95℃的宽温阈,而行业常规水平-40℃~85℃,更宽温域能更大程度保证驾驶安全。

天神之眼C最大的创新,是独创的“二郎神”前视三目摄影头,它由两颗120°的广角、一颗30°的长焦,均为800万像素的摄像头组成。 虽未搭载激光雷达,但“二郎神”前视三目能捕获更多细节,探测到更远距离的目标,生成10倍于激光雷达高稠密点云,实现堪比激光雷达的感知效果。

过去,“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汽车)等新势力、鸿蒙智行、特斯拉靠自研实现了高阶智驾在20万+车型的上车。但智驾下探到20万以下车型,许多车企并不具备自研智驾能力,只能采购供应商的全套解决方案(软件+硬件)。造成的结果是,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溢价去购买智驾功能,而核心供应商一旦断供,车型就只能停产,后续的OTA升级也不一定有保证。

更重要的是,许多车企并不具备自研智驾能力,只能采购供应商的全套解决方案(软件+硬件)。造成的结果是,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溢价去购买智驾功能,而核心供应商一旦断供,车型就只能停产,后续的OTA升级也不一定有保证。

比亚迪通过自研改变了这种局面,天神之眼C将在首批21款车型上线,超过一半的车型价格区间都在20万以下,它们都已经具备高快领航、代客泊车、离车泊入等功能,而比亚迪还将在下半年搭载OTA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图注:比亚迪搭载天神之眼车型。

软件之外,比亚迪在供应链侧有强大的整合能力,不少核心零部件都实现了自研,比如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除了在成本上拥有更大优势,绝对的自研还保证了OTA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技术的优势是比亚迪能够实现智驾平权,让7.88万的海鸥也拥有高阶智驾能力的根本。

汽车是规模化优势的极致体现,全年出货数百万辆,足以让比亚迪无论在外部采购还是自主生产零部件上,都拥有难以替代的成本控制优势。

智驾平权不仅要在技术和生产端领先对手,甚至包括营销侧和渠道侧,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毕竟消费者没听说过的智驾,就不能算好的智驾。而企业的品牌心智越深,良好的体验也会让车主自发传播,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指数级的增长。

中国车企,从挑战者到被挑战者

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是挑战者,一直在追逐外资/合资的步伐。但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以电动化为主的上半场,中国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连续10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的佼佼者比亚迪,在“2024年汽车品牌全球销量TOP10”排行榜中,从第十名跃居到了第四名。在新能源细分市场,比亚迪位列第一,其销量是第二名的2倍还多。

在以智能化为主的下半场,中国汽车依然有可能持续引领行业——2025年,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加速推广智驾。不少车企的掌舵人都非常关心智驾进度,王传福将“肯定大于1/10,应该在1/5左右”的精力投入在智驾上。要知道,这是一家拥有超过10万名工程师、11个研究院的超大型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城市NOA车型搭载量已超100万台,但渗透率仍不足5%。随着技术降本与算法成熟,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实现2倍至3倍增长,带动10万元至20万元车型成为高阶智驾渗透的主力市场。如果考虑到搭载高快领航的车型,这个数据可能还会翻倍。

数百万的销量会带动供应链企业提升出货量,摊薄研发成本,并最终推动智驾供应链降本,进一步推动智驾普及。数百万汽车行驶在路上,积累的数据则会越来越丰富。比如,仅仅2024年,比亚迪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天,模型迭代速度达到7天/次,2025年底预计训练里程可以达到1.5亿公里/天。

考虑到更复杂的中国城市路况,模型的效果会显著提升,这也会让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智驾水平可以持续领先。

当然,受益最大的始终是消费者,因为新能源汽车们真正实现了“好技术人人可享”。大胆一点预设,10万元的车型也可以搭载城市NOA功能或许就是近在眼前的事了。

当大部分合资车企依然迷失在电动化困局、缺乏智能化功能,或者智能化表现欠佳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焕然一新。它用了40余年,实现了从“挑战者到被挑战者”的跨越,从油车时代的追赶到新能源时代的反超,中国汽车正一步步塑造自己的新名片,而智驾将是下一张王牌。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更是工业实力的展现,甚至是未来出行的话语权。

相关推荐

7 万的车就有高阶智驾,比亚迪发起新一轮价格战
对话|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智驾现在是我们的头等大事
“智驾平权”时代降临!“智能驾驶”最强黑马,深度绑定比亚迪、华为
前百度智驾负责人,拥抱比亚迪
百度智驾,毫无意外的败北
中国车企自动驾驶子公司图鉴
把智驾价格打下来!深蓝华为联合推进全民智驾
晚点独家丨比亚迪将采购华为智驾系统,用在方程豹的新款越野车上
智驾公司,殊死一搏
从全局看智驾:比亚迪提出“整车智能”观点,或颠覆行业智驾认知

网址: 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中国车企再出圈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2683.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