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写网文,会让我们的“茧房”更狭窄吗?
“当我用DeepSeek以郭敬明的口吻写青春暗恋文学”
“如果让DeepSeek模仿张爱玲文风创作一篇言情小说”
……
(让DeepSeek模仿文风或原创写小说的尝试席卷全网)
近日,随着DeepSeek的爆火,这款以低廉成本撬动本土化应用的大模型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其中,DeepSeek适应不同文风与需求的中文写作能力让不少创作者惊叹,小到人物性格,大到故事走向,其脑洞大开的网文创作堪称应有尽有,更有写手认为“AI碾碎了我的作家梦”。
deepseek为读者带来将灵感变为文字的可能,悄然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创作-阅读模式。许多用户逐渐开始学习指令,根据文风偏好生成多种类型的小说,再也不困扰于找不到符合口味的作品。
然而,当阅读体验精准服务于定制化需求,成为某种唾手可得的快消品时,凝聚个人偏好与意识的文字却使读者落入某种“我与我周旋久”的反刍中。人们阅读的“AI出品”,似乎正日益消解着阅读的意义。
一场瞬时体验:被标签注明的幸福
“让DeepSeek创作一篇民国题材小说,主要背景:清末,改良运动……”
搜索发现,社交媒体中有关deepseek创作的指令已初步成熟。用户提供世界观、情节人物设定,便可根据字数章节要求生成一篇成型的小说,最快生成速度仅需要二十秒——在现实创作中几乎比创作者备份文档的速度更高。与短暂的投入时长对应的是一定质量水准的产出,部分网友对AI网文的评价十分可观。
(DeepSeek生成小说的指令教程)
于是,为了触手可及的阅读体验,更多读者开始选择AI定制自己喜好的内容。借助DeepSeek,读者续写结尾遥遥无期的《龙族》,独创了以自己为主角的玄幻小说,为热爱的cp产粮,圆了他们作为读者过去无法实现的梦想,在流连网文小说的时刻感到心满意足。
在满足之余不难发现,DeepSeek所生成的内容有潜在规律性与逻辑偏好。网文内容虽不尽相同,但往往具备着高度相似的“爽点”。在指令中输入关键词“校园生活”,所形成的文章几乎均出现“木质阶梯、薄荷糖、白衬衫、橡皮屑”,许多元素反复出现,组合搭建起繁复的比喻。
(DeepSeek总结的狗血剧情素材)
从用户提供的设定再到内容中重复的元素,似乎AI在输入输出中无形划出一种规整的排列组合,如同连线题一般根据设定的关键词生成文章内容,为读者编造一场符合心意的文学幻梦。
因此,这种触手可得的AI创作天然被打上标签化的印记,在种种类型小说的分支下游向对应喜好的读者。
这种阅读模式读者并不陌生,在诸如某点网、晋某中文等网站中,为小说归类标签,划分类型几乎是每本新作开启连载的必经之路。“快穿、玄幻、无限流”等不同标签承载着读者的多元期待,更寄托着她们可感的幸福。她们小心翼翼地绕过雷点,避免烂尾作,精挑细选——DeepSeek却依靠算法,能精准规避此类风险,快速触达读者所需的瞬时体验。
(小说网站中设置的不同标签)
这种精密计算导向某种机械的唯物主义:AI根据标签所创建的内容体验仿佛就一定幸福无虞。
事实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早有定论,无论是何种类型或标签,都由大量原创作者在写作经验中诞生,而DeepSeek的标签化创作则只能在现有标签中不断分裂重组,难以逸出既定文本数据。
因此,尽管读者在deepseek写下的内容中完成精神快充,享受小说带来的愉悦,这份情感却始终游离于文字本身,依旧建立在对某一类型化内容的喜好之上。但无论多么美味的糖果也会有变腻的那天,当读者不再满足于以阅读为目的的创作体验,他们正试图用AI构建脑海中的意象。
一次反转创作:求证难以言说的意象
“感觉deepseek特别适合脑子里有很多同人梗但是写不出来的人。”
更多的,许多读者除了创作符合个人喜好的作品供自己阅读外,他们还寄希望于DeepSeek,将脑海中的灵感转化为可广泛传播的作品。当阅读者身份转向创作者,AI成为部分用户眼中能弥合读者想象与现实创作的工具。
有网友分享“关于某类文学的一切”,提取大量文学中频繁出现的意象排列成图。“仅仅是词语便感受到浓郁的风情”,文字似乎天生具有为人类带来敏锐感知的能力。
(网友以不同文学类型为基础制作的文化素材收集@万山听籁)
与之相对,在读者脑海中存在的意象也有强烈充沛的一面,但受制于客观现实或有限表达,多数人没能拥有写下自己故事的契机。许多用户把未能完成的提纲与初步原创的故事体系交给AI,由它继续填充着详细的细节,最终历经修改、确认不脱离原有设定后正式成文。
这条创作路径在备受外界质疑的同时更遭受着内容本身的挑战,即如何验证AI创作是否满足了用户的设想。
有网友分享自己在创作“梦女文”时,DeepSeek时常夹带“私货”,融入科幻元素,虽剧情走向符合期待,给人的观感却不伦不类,似乎下一秒就要“赛博飞升”。在满足用户对此类文章情感需求时,内容的文学性和连贯性则跌下一个维度。
(时常令读者产生割裂的AI创作)
这似乎回到文学创作的古老课题,文学表达与作者个人意志的关联程度。如果说传统写作过程取材于现实再架空幻想,融入作者对世界的观点,那么AIGC是在数据库基础上神笔马良般绘制起从想象到现实的桥梁。
与誊抄者和编译者的性质不同,DeepSeek直接参与着写作过程,那么,在此模式中孕育的作品是否能完全描绘出作者脑海中最初的模样?
(询问AI是否能取代人类写作后DeepSeek的回答@盐pop)
或许从指令输入的那一刻起,最初构想与最终成文便已注定无法相交,任凭如何求证AI填充的其中细节,只能无限接近而无法完全复刻。尽管这并不意味着AI写下的小说是脱离指令、完全失效的,但这一偏差却精确指向人们产生想象的来源——是爱、情感、记忆,是我们吸气呼气间感受到的每一寸真实。
修仙小说是许多人从小幻想拥有超凡能力,跳出生活既定规则的天马行空;而无限流主题似乎又与人们对无法逃离重复轨迹的恐惧息息相关……类型小说总绕不开现实中的可见依据。因此尽管借助DeepSeek创作,许多创作者依然在无限可能的设想中书写自我。
(也有部分网友让DS解读评价自己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优化)
这种与自我缠绕的创作尽管实现了一种通俗的表达,却也消解了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文本不再是记忆和想象的延伸,而是数据库投放下竭尽所能的填充。原本脑海设想中的自我似乎逐渐正陷入只有一种声音的舒适圈里。
一个平衡支点:折射自我外的广阔天地
目前借助DS创作的网文中,许多读者阅读的重点并不在于ds生成的文字质量达到怎样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能否贴合用户的心意——满足个体化的阅读偏好,能弥合他们在大纲中写下的需求。
因此有人认为,DeepSeek创作不推向市场,只是用于自己阅读的消遣也许无可厚非。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平台宣布AI的投入应用,许多文章在部分写手的运用下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独善其身似乎已难以实现。
于是在对ds生成的文学文本细致考察前,来势汹汹的AI写作潮似乎反向提示着人类对于阅读行为本身的思考。
诚然,在百花齐放的阅读选择中,人们往往不愿走出舒适区,尽可能在目光所及的文字摄入中采摘最喜爱的那一片,在或有重叠的价值内核中见证不同角色的爱恨情仇。
DeepSeek的日益进化,正为读者打造起量身定制的温床。从构思、创作到阅读由一人独立完成的模式中,读者所面对的仅剩下“三头六臂”般完备的集合体,阅读服务于指令的小说。然而,当撤掉置于产出内容与读者之间的AI工具,这种阅读似乎变得不伦不类:读者咽下的仅是设定中食之无味的华丽扩写,抑或某种投其所好的大杂烩。
(博尔赫斯对书籍与阅读的理解)
基于AI创作的阅读似乎让读者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断重复轮回的指令中滚动着大纲设定,再根据生成的内容继续修改使其无限趋近设想。正如上文所说,创作中的偏差无法被弥合,于是,读者的阅读体验悄然变成某种“对镜贴花黄”式的反刍,在仅剩下读者自己的回音室不断回荡余音。
然而阅读既可以是向外寻求的信息输入,为获取明确知识而产生的主动动作,也可以是亟待向内浇灌精神哺育。
因此在DeepSeek的组合创造与人们脑海中的想象设定间,需要架起一个精巧的平衡支点——让充盈的想法有更多落地的可能,足以撬动困住读者自己的回音壁,以折射出更广阔的天地。
(一位写手对读者选择阅读“AI出品”的评论)
而仅仅执着于DeepSeek的文字是否恰到好处并无意义,更重要的是如何选择阅读它们的方式:
踩在坚韧泥土中的阅读也许并不能二十秒见证一篇快穿文的生成,也无法使人具备上天遁地的轻巧能力,只能一次又一次在与文字的对话中缓缓向前。但至少这样,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以阅读为名,为自我观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燃鸣
相关推荐
DeepSeek写网文,会让我们的“茧房”更狭窄吗?
我们真的生活在“信息茧房”中吗?
信息茧房真的在作恶吗?
关于“信息茧房”,误解、真相和破解
“信息茧房”这种概念,可能在误导你对技术的认知
如何摆脱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人人痛骂,却又沉溺其中
算法导致“茧房”“回音室”?学术研究说NO
重新理解信息茧房:为何科学研究与我们主观感受相反?
DeepSeek来了,企业级AI部署会更简单吗?
网址: DeepSeek写网文,会让我们的“茧房”更狭窄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274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16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2078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2065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95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92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300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44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8250
- 9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873
- 10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