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社交网络是怎样的?答案关乎每个人的永久连接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 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越来越多人离不开智能手机,越来越多智能穿戴设备在成为我们的“新皮肤”。今天的景象正如《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所言,“人机融合正在深度地进行着。”
一切赋能中,新技术对于社交网络的冲击和刷新,可能会以一种极其迅猛同时又极易被人感知的方式呈现出来。人类的好奇心和归属感不止,对社交的探索欲和连接需求就永远不会消失。
那么,在社交媒体纵深覆盖全世界的当下,人与社交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5G、AI、VR等技术,又将对社交媒体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带你了解一位来自大洋彼岸的智者——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新兴媒体系主任、教授James E.Katz。对于这个关乎归属、探索与永久连接的话题,他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趣的结论。
James E.Katz(左一)
新兴媒体系里的“learner”:保持追问和思考
新兴媒体系是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七大专业之一,主要研究新兴媒体技术如何产生、如何被用户使用、对用户产生的效果、用户与技术、内容如何互相影响及相互塑造等话题。
具体来讲,“过滤气泡、两极分化和虚假新闻是如何影响美国人的选举决策的?”“狂热地收看Netflix是否有可能扭曲观众的世界观?”“大数据时代人脸识别的技术性与人性”……这些紧跟热点新事物的有料话题,都是新兴媒体系的关注重点。
作为新兴媒体研究部门主任的James Katz教授,是一位“跨界达人”,他将自己定义为“learner”——一个保持好奇、不断学习的人。在进入大学之前,Katz有着丰富的业界经验,曾在美国参议院及听证会、贝尔通信公司研究专利部工作。
业界、学界的双重从业背景,丰富了Katz独特的关注视角,他的研究兴趣广泛,涉及社交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新兴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视觉传播的兴起与发展、移动社交网络以及VR/AI等新技术领域。
在手机刚兴起时,Katz就极富预见性地预言了手机过度使用和虚拟交流等可能造成的潜在问题。在其早年著作《永恒的联系:移动通信,私人谈话,公开演出》中,他善意提醒,“手机已经改变了社会实践、经商的方式,然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移动通讯研究是新兴媒体系的重要课题
从早期的手机使用、远距离沟通到后来社交媒体、移动社交网络的兴起,作为学者的Katz,一直紧盯未来,从未缺席。
社交心理的预见者:关注“技术、社会与未来”
人与技术的关系有两个关键属性——内容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首先,人们使用技术,总是带着工具化的色彩。典型如我们使用手机,是因为它能够帮助打破时空的藩篱,实现“身体不在场”条件下的便捷沟通;我们使用表情符号,是因为它能够降低交流成本,提高对话的效率,且让彼此感到轻松……
但是,人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也在经受着技术对人的反向异化。例如,社交媒体本是为了让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但如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如果一个人不使用Facebook,就可能被认为是不值得信任的,会受到众人的怀疑和揣测。技术,反过来“绑架”了个人的自由。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技术解构着旧的世界,也在重构着新的意义。Katz曾举过一个例子:“比如,LOL是什么意思?奶奶辈的人在发邮件时,会以为LOL是‘lots of love’的简写,一些人还会把LOL当做‘laugh out loud’,但是只有年轻人会不约而同地迅速理解它在当下最流行的含义。”
液态社会里,这种新旧并存的现状,无疑为人与技术、技术与社会等话题,提供了内涵更为丰富的观察维度。而作为新兴领域的前沿研究者,Katz教授常常能敏锐地切入到许多新事物和新现象的内部,提出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新势力崛起:欢迎来到图像世界
当互联网跨越了“视觉转向时刻”这一节点后,图像信息冲击文字,成为了人们日常交流对话的另一重要形式。
“自拍作为一种对话,构成了当代文化中视觉传播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
——James E.Katz
由于观察到“自拍”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2016年9月开学伊始,Katz教授便对波士顿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自拍的小样本调研,他发现,在过去一周时间内,71%的学生有过分享自拍的行为。并且,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自拍应该分享给认识的朋友”。
随后,Katz拓展了这项研究,通过为期一年的调查,他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如果情侣中有一方,经常分享个人自拍,并希望获得他人的点赞和评论的话,这对情侣的关系往往会比较艰难;如果经常“秀”的是两人自拍,他们的关系将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自拍的泛滥
Katz认为,自拍背后的意义解读来源于更广泛的社会语境。通过自拍,我们将自己置身于令人兴奋的场景中,但在这些充满戏剧化的场景里,自拍正在泛滥。“在复杂语境下,自拍有哪些文化内涵?涉及到怎样的身份认知?是值得探讨的有趣话题。”
约会软件:迷人又令人尴尬
从全球范围来看,约会应用,都是一块让人无法忽视的巨大“蛋糕”,据预测,约会市场相关产业的年均市场规模超过17.5亿美元。这引起了Katz的兴趣。
通过网络调查,他发现,在美国,有46.7%的成年人使用过在线约会软件,从用户来看,既有25岁左右的社交网络主流用户,也不乏60多岁的使用者。
他分享了一个发现:33%的使用者并不会将线上关系发展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约会经历。在美国,虽然每20个有伴侣的人当中就有1个在使用约会网站,但仍有30%的受访者表示,公开承认自己的另一半是通过约会软件认识的,依然令人尴尬。
此外,Katz还调研了508位波士顿大学的新生,试图分析他们对约会软件的态度。结果是,只有七分之一的学生同意这是好的软件,可以帮自己找到良缘。但当被问到“是否认可约会软件是扩大社交圈、了解更多朋友的好渠道”时,60%的学生表示了认可。可见,尽管约会软件足够令人向往,但多数人往往囿于道德观念的约束而产生抗拒心理,这种尴尬的使用氛围,在世界范围内都普遍存在。
“数字鸿沟”:使用的不平等取代了获得的不平等
在《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上网、参与和互动》一书中,Katz提到,影响美国居民使用互联网水平高低的,并非结构性和技术性因素,而是心理和文化因素。
数字鸿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使用鸿沟”取代所谓的“获取不平等”成为主要问题。
目前,平等地通过互联网访问资源已经实现。无论是身在大城市还是遥远的乡村、富裕还是贫穷,都可以自由地享受互联网技术。
问题的关键变成了,人们利用技术来做什么?Katz提到,不管是在美国还是中国,当孩子们接触到互联网时,最大的吸引不是利用网络去学习而是去玩游戏。网络内容的易得,对青少年乃至所有人都提出了更高考验。
Katz希望,网络内容的供给,能够在娱乐之外,帮助人们体验到更宽广丰富的网络资源效益。
相比以往那个物质匮乏、技术相对落后的时代,当下是物质丰裕、技术发达的。但是Katz又注意到,美国年轻人的的孤独感、不安感正在加剧。“不是技术不够,而是技术太多,以至于分散、降低了年轻人的注意力,他们正感受着技术带来的隔离和孤独。”
未来社交的思考者:技术正在带来什么?
社交新需求:重新吸引年轻人
过去十多年,Facebook等社交媒体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但时移境迁,如今的头部社交平台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中老年”趋势,社交转向正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发生。
那么,社交媒体,如何才能重新吸引回年轻人呢?
Katz认为,这需要回溯到社交媒体研究的核心关怀——技术怎样能够让生活更美好?怎样才能让我们更有归属感、更能连接?而技术在帮助社交媒体探索、实现用户需求上,发挥着巨大作用。
比如,通过AI实现对社交媒体的自动化例行管理,尤其是对繁忙的中年人而言,这种功能具有极大吸引力;此外,AI技术还可以用来监测人们的心理健康,并在某些方面完善人们的交往方式。
“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无论是在社交层面还是信息层面,持续的社交接触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Katz认为,技术将为下一代社交网络、为这种永久连接提供必要的支撑。
社交新关系:人利用机器,也会爱它们吗?
今年年初,《爱、死亡和机器人》第一季热播,剧中所引发的人与机器、技术间的关系等话题一再被热议。
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随着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的存在本身与他物之间的关系范式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
人机关系,也是Katz近年来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伊拉克战场上,为了减少伊拉克军队IED(简易爆炸装置)带来的伤亡,美军曾投放了很多机器人小狗去解除装置。但是,有一次,当这些机器狗走出战壕、执行任务时,因为不忍敌方的疯狂打击,一位士兵奋不顾身地冲入战火营救这些机器人。
最近,MIT的一群机器狗,完成了一场足球比赛。图为机器狗表演后空翻
原本这些机器人被造出来是为了挽救士兵们的生命,但是这个士兵却为了这些机器人愿意牺牲自己。“虽然在逻辑上这是说不过去的,但情感上,我们其实可以理解。”在著作中,Katz提出了“机器精神理论”(Apparatgeist theory)的概念,借此探讨了人与机器之间可能呈现的复杂情感关系。
卡茨认为,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与日常化,人们将与AI等设备也会发展出新的社交关系。
当然,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更便捷的生活,但Katz也提醒称,“技术的弊端,就像它的优点一样明显。”VR、AR、AI这样的技术,总是能够让人充满遐想和期待,但是如果每个人只看到技术的正面效益而忽视了“阴影”,人类与世界的联系,以及对这种联系的理解,都有可能被技术中介化,这将是灰暗的结局。
因此,如何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更多互联互通,而不是彼此之间变得更加孤立,正是新兴媒体研究的核心关怀。在一声声“未来已来”的呐喊下,对于社交网络,我们更应该持续思考的问题或许是:
年轻人的社交方式正在发生怎样的改变?
新技术是否正加速下一代社交网络的构建?
人们理想中的社交连接模式最终会不会实现?
未来社会中复杂的人机关系如何得到妥善处理?
参考资料:
1.Perpetual Cont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vate Talk, Public Performance
https://www.academia.edu/1190458/Perpetual_Contact_Mobile_Communication_Private_Talk_Public_Performance
2. Handbook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30. Mobile Games and Entertainment.pdf
https://www.academia.edu/27160722/Handbook_of_Mobile_Communication-_30._Mobile_Games_and_Entertainment.pdf
3. https://www.bu.edu/com/profile/james-e-katz/
4. http://www.bu.edu/com/academics/what-we-do/emerging-media/
5. 詹姆斯·卡茨:新兴媒体影响研究的持续开拓者
https://mp.weixin.qq.com/s/0l-6gpeIbv64SxBUtaIGSg
6. 社交媒体影响社会和政治运作的方式和逻辑——美国知名新兴媒体研究专家James Katz教授访谈录 《全球传媒学刊》
https://mp.weixin.qq.com/s/EWjDY9XbEKcAN3J3T4f6SQ
相关推荐
下一代社交网络是怎样的?答案关乎每个人的永久连接
NB-IoT和WiFi之外,探寻下一代网络的可能性
社交网络的二次编织
社交+区块链=?LinkedIn前CTO Eric Ly给出的答案是:Hub
用户要隐私,开发者要数据,F8 大会上 Facebook 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虎博科技创始人陈烨:成为助手、垂直化且实现闭环,这是下一代信息入口的雏形 | WISE 2019超级进化者大会
超级观点 | 再造社交网络②:为什么单靠买流量很难形成社交网络?
下一代 iPhone 设计的接班人,是“库克背后的库克”
社交网络的脑洞:假如点赞就像开宝箱?
百度上线匿名社交“听筒”,用地图社交连接00后
网址: 下一代社交网络是怎样的?答案关乎每个人的永久连接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3594.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