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代的应用坟场里,埋入了哪些名噪一时的科技败笔?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科技在这个十年里深刻而迅速地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也带给我们一些失落。例如,这是众筹设备从风口跌落的十年,我们发现这可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即使它们没有直接骗走我们的血汗钱;这是属于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无人机和燃烧电池的十年,那些精于宣传巧于藏拙的公司估值高得离谱;这也是谷歌用不计其数的产品埋冢的十年,苹果顽固地否认那些显而易见的失误,而微软注销了数十亿美元。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摘编The Verge的文章,带你一览过去十年的技术沉浮中,那些或悲惨、或苍凉、或滑稽的至暗时刻。
Google Reader之死
2013年,谷歌关闭备受喜爱的RSS阅读器,这并不是谷歌第一次扼杀一个创意,也不是最后一次,但绝对是最蠢的一次。尽管当时存在诸多抗议,但谷歌仍然为了保存服务器成本而选择了关闭Google Reader,而这可以说标志着RSS新闻分发技术的死亡。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搭建了一个信息迅速传播的技术平台,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潜在的信息提供者。RSS被广泛用于网上新闻频道、blog和wiki。
2019年,谷歌终于用一块真正的墓碑给了Google Reader应得的尊重
直到今天,Google News也没能弥补这个差距,而Facebook的信息流(News Feed)成为了主要的信息来源。
作为“谷歌坟场”里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Google Reader曾是一款非常棒的RSS阅读器,我们今天仍然为它哀悼。
“短暂爱过”的匿名社交
2014年,匿名社交风靡过那么一小会儿,基于熟人间匿名社交的Secret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Secret显示来自朋友或朋友的朋友的消息,但不显示名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谈论那些在Facebook上会被“禁言”的事情。红极一时的Secret迅速积累了1500万用户,融资3500万美元。
但2010年代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就是——匿名者无法存活。没有确定的身份,就没有长久的社交网络。仅仅在发布16个月后,Secret的联合创始人宣布关闭公司,并表示“我们在推动Secret的成长方面未能取得成功”。继Yik Yak,Ask.fm,Formspring之后,Secret落地成盒,在匿名社交的坟冢里添了一座新的墓碑。
Pono:无损音质的前浪
多年来,老牌摇滚艺人Neil Young一直在谴责MP3、iTunes和整个数字音乐产业。在他看来,与CD和黑胶唱片相比,压缩后的音乐破坏了听众的体验。2012年,Young试图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他推出了音乐播放器Pono,并上线了一个音乐下载商城,出售高保真无损音频文件。Pono在众筹中获得了超过600万美元的支持,并最终在2015年上市,可惜反响平平。无论是Young的自命不凡,还是Pono时髦的黄色设计,都没有让这个产品获得用户的青睐,甚至不如微软的Zune。
值得一提的是,Pono虽然自身反响平平,但它掀起了无损音质的潮汐。今年,亚马逊推出了一款高保真级音乐无限订阅服务,而Neil Young是它的忠实粉丝,他毫不吝啬地赞美道,“当亚马逊开始向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流媒体服务,世界会被永远改变。”
虽然Pono本身并没有改变什么,但作为无损音质的前浪,它在科技浪潮中,也留下了姓名。
假AI的十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AI终于等到了曙光。然而,在AI成功的阴影之下,潜藏着假AI(Fake AI)的龌龊现象,就像是AI届的山寨版“Gooci手袋”或“Abibas球鞋”。各大公司看到了围绕AI的炒作与误解,想出了新的“生财之道”。他们生产AI牙刷、AI智能床、AI闹钟、AI洗碗机,宣称“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让生活更美好”,卖的却仍然是与从前没什么两样的老产品。
严格来说,这并不算是“失败”,因为这样的产品仍然在市场上卖得很好;但这辜负了人们的期待,那些公司兜售的产品永远不可能有他们宣传的效果。但很遗憾,只有真正的AI成功了,假AI才会翻车。
VR电影,起飞失败
实况动作片(live-action film)是早期虚拟现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起来很棒,但仔细想想,bug不少——
正方:一块巨大的屏幕就漂浮在你面前!
反方:可看起来就像被细网格盖住一样。
正方:360度实景体验,所有动作就发生在你身边!
反方:可你得坐在椅子上跟它一块儿转。
正方:没有外界干扰,真正的沉浸体验!
反方:可你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互动中,在VR头盔里吃爆米花的时候,祝你好运。
制作360度相机的高昂费用与不便、短片营利的困难、VR的利基市场地位……种种因素加在一起,VR电影没能起飞并不奇怪。你仍然可以在电影节上看到VR电影,但诸如Jaunt之类的VR电影公司要么退出市场,要么已经倒闭——总之,这类电影更像某种细分类型,而不是“媒介”本身。
谷歌坟场里的社交幽魂
Google+,恐怕是这十年最令人记忆犹新的失败社交产品。
2011年6月,为了应对Facebook对谷歌业务构成的生死威胁,谷歌推出了Google+。Google+就像是换了层皮的Facebook。谷歌还试图通过将它与其他更受欢迎的服务联动,以抢夺用户强行导流,而这也的确带来了一波亮眼的用户增长。但在漂亮的数字背后,Google+隐患重重,The Verge的Casey Newton这样形容Google+在2014年的窘境:
“上线三年半之后,你很难说出一个在Google+上出名的用户,或是一件最先在那里爆发的新闻故事;你也很难分清Google+与市场上其他的社交产品的区别。诚然,有很多人使用Google+,但只是因为顺便,没有人真正喜欢它。”
到了2018年10月,谷歌的另一次失败导致Google+的真正死亡——谷歌最初对用户隐瞒的一次数据泄露。后来,谷歌宣布将关闭Google+面向普通用户的服务,那一小波仍“残留”在Google+上的死忠用户,就此成为这座鬼城里的幽魂。
当然,Google+也并非一无是处。人们现在使用统一的登录名来体验Google的所有服务,就归功于Google+。从Google+分离出来的Google Photo,Google Hangouts和Stream也都十分出色。
Facebook的手机梦
2010年代无疑是Facebook的秀场,亮眼的表现让这家科技巨头有些自负,开始打起手机的主意。它曾想要推出一款带有Facebook专用按钮的手机,就像Netflix在每个智能电视遥控器上都有专属按钮一样。它与HTC合作发布了Status和Salsa,但并没有引起轰动;随后又与HTC First合作,继续深挖这一概念,推出定制的Facebook Home“皮肤”(注:该服务改变了安卓系统主屏,仿佛一层系统“皮肤”)。事实证明,虽然人们很喜欢Facebook,但并没有喜欢到要在手机壁纸上随时随地刷时间线的地步。
有趣的是,以上挫折并没有打消Facebook的硬件梦,尤其考虑到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从Portal(Facebook于2018年推出的家庭视频聊天设备)的发布我们就能看出,扎克伯格还没有放弃。
聊天机器人:微软的尴尬往事
这可能是各家科技公司最希望大家忘记的一件事:2016年,无论是老牌公司还是初创企业都在吹捧聊天机器人(chatbots)的可能性。他们豪言,聊天机器人最起码能优化客户服务;发展得好的话,它们将成为计算机的未来。
当然,以上一切都没有发生,回过头看,微软自己推出的聊天机器人Tay似乎就是一个大写的“言过其实”。
Tay于2016年3月在Twitter上发布,通过与用户聊天来“学习”。可24小时之内,Tay学会的是如何重复一系列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反犹太主义言论,最终被草草关闭。
欢迎来到互联网,Tay。
Vine:短视频鼻祖的落败
在退出历史舞台前,Vine曾经拥有无上荣光。Vine作为当时世上首个6秒短视频社交软件,成为了喜剧演员和音乐人的主要发布平台,也创造了无数流行语和有趣的梗(meme)。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关停的社交软件比Vine更让人怀念。
不幸的是,Vine还在发展初期时就被Twitter收购,而Twitter似乎从来都不知道该怎样运营这个产品。当Twitter专注于诸如盈利能力等问题时,Vine的发展陷入了停滞。Instagram推出视频功能后,Vine停止了增长,广告商和网红纷纷离开,最终,在2016年,Vine失去关注度,被Twitter关停。
值得一提的是,Vine仍然活在YouTube上,收获数千万的点击;它也不乏精神继承者,例如正当红的TikTok。
Facebook的50亿罚单
对2019年创收超过160亿美金的Facebook来说,花费50亿或许算不了什么。2019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结束了对Facebook涉嫌滥用用户数据和隐私丑闻长达一年的调查,达成了数十亿美元的和解协议。值得再次强调的是,尽管50亿美金已经是迄今为止FTC开出的最大金额罚单,这对投资者来说仍然是值得松一口气的“喜讯”,且Facebook的股价因此上涨。
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如果FTC最终的选择是在法庭上起诉Facebook,而不是迅速结束调查,且在头条新闻里用冠冕堂皇的数字展现自己如何严格对待Facebook,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如果Facebook被判有罪,它至少会被迫承认错误——可事实是,在整个2010年代,它永远不必为涉嫌数据滥用而承认错误。
Microsoft Kin:微软的社交梦
在Windows Phone之前,微软曾推出过Microsoft Kin,这款被定义为“社交手机”的产品在上线六周之后就被迅速砍掉,因为它实在是太糟糕了——又烂又贵。Kin one和Kin two本该是备受欢迎的T-Mobile Sidekick的继承者,微软曾豪掷5亿美金收购其研发者Danger公司。
微软为Microsoft设计了“独特”的界面,包括The Loop和The Spot。除了提供完整的社交及新闻信息之外,用户还可以把他们希望分享的内容拖拽到位于屏幕下方的小球(The Spot)中,完成快速的信息共享。
微软还提供一个可笑的、站不住脚的Verizon数据套餐,每月30美元,不支持Twitter回复和转发,不支持YouTube,也不支持microSD存储。有消息称微软是为了接下来的Windows Phone而放弃了Kin,这不无道理,因为微软自身非常清楚用户有多讨厌这款“社交手机”。
微软最终以至少2.4亿美元的价格注销了Kin,而这还不包括它为Danger付出的代价。
3D电视:努力过,但没有然后
2009年《阿凡达》大获成功之后,3D电视本应给在客厅看电影的人们带来全新的沉浸体验。但与遍地开花的3D电影院不同,把3D带进客厅的努力屡试屡败。没有人愿意在自家沙发上戴着笨重的3D眼镜看电影。而且,大多数电视的屏幕尺寸并不能像大银幕那样充分展示3D内容。几年来,电视公司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支持3D技术,3D蓝光也有很多种选择,但人们就是不喜欢它。
到2010年代的后半段,电视行业终于放弃了这个梦想,转向HDR和其他不需要佩戴眼镜的图像增强技术。
回望过去十年,科技带给人们的,有时是惊喜,有时是恐惧,有时是悲伤,也有时是让人哑然失笑的闹剧。本文细数过去十年里科技界中的坠落、失败和未竟的梦想,并把这十年定义为“失落”。但未来科技会带我们去哪里,仍然是一片未知,或许也仍然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2010年代的应用坟场里,埋入了哪些名噪一时的科技败笔?
特斯拉 Model 3 在工程上的魔法与败笔
废物坟场的AI幽灵
keso:再见,2010年代
逝去的2010年代:互联网在十年内丧失了趣味
浙江惊现共享汽车“坟场”,车主坐等国家补贴
2020年,我们终于踏入了科幻电影中的“未来”
XR有哪些新应用?这里有来自Qualcomm & Pico XR创新应用大赛推荐的18个新项目
券商观点 | 5G牌照发放给哪些产业注入了强心剂?
网盘,为何成了巨头的坟场?
网址: 2010年代的应用坟场里,埋入了哪些名噪一时的科技败笔?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689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4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07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88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04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85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05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88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