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创业者:疫情打乱了节奏,却不改变长期价值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高鹄资本”(ID:CygnusEquity),作者金明。36氪经授权转载。
坚定信心: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历史告诉我们疫情后的恢复是可期待的。
坚韧应对:长时间的停工对生产和消费都会产生较大影响,要有足够的韧劲去获得停工期的生存和复工后的反弹。
坚毅前行:在线教育等少数受益的行业,要抓住机会做大做强;受损严重的行业,如能快于竞争对手实现业绩反弹,有机会提前结束战斗。
高鹄资本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以及其对各行业和创业企业的影响,积极与经济学家、创投基金和广大创业者深入交流,努力为广大创业者找到疫情影响经济的根源,和潜在的应对措施。
自即日起,高鹄资本将为广大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在线咨询,无论企业规模、内容也不限于融资,我们希望通过此项公益活动,为经济复苏尽一份绵薄之力。欢迎添加高鹄在线咨询公益活动的微信号“高鹄资本”(ID:CygnusAdvice),与我们互动。
2月11日晚间,高鹄资本管理合伙人金明受36氪暖冬计划之「暖冬公益课」邀请,面向广大创业者,做了题为《迎接挑战,中小企业应急策略指导及融资锦囊》的首场大型视频直播。
核心观点如下:
1、疫情来势凶猛,各大国际投行都认为对经济有冲击,但均认为疫情对全年GDP影响不超过0.5%。
2、中国相关的股票指数下跌5-7%,大部分的投资者相信疫情虽然传染性大,但致死率低,且影响是短期的,疫情过后经济会逐步恢复。
3、最可比的历史事件还是“非典”,相信经济也会像非典后一样逐步恢复。但新冠疫情从公开到消除的时间明显长于非典,停工措施更是严于非典,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也更大,导致经济恢复的速度可能慢于非典。
4、短期内大部分行业都会承受压力,但依然是“危”和“机”并存,某些领域会加速洗牌,疫情过后,头部企业如比对手恢复更快,有机会进一步整合市场。
5、部分行业会受益,如在线教育、生鲜电商、在线办公等,快速获取下沉市场用户,提前拿下中间犹豫用户。但只有产品和体验能明显优于线下竞对的企业,才能留住用户,保持增长势头,并长期受益。
6、这个阶段是否应该启动融资、应采取何种融资策略呢?高鹄建议:根据现金储备决定融资节奏;根据自身受冲击大小及恢复弹性,选择不同的融资策略。
以下为分享实录。
本次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相信大家除了关心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以外,也很关心它对经济的影响,对我们自己的企业的影响,无论我们是企业主还是雇员。
一、疫情对股市及宏观经济影响如何?
从我们的调研来看,本次疫情对股票市场及全年宏观经济的冲击可能比大家想象的要小一点。从1月20日股市充分的接收到疫情信息开始,截至2月10日,主要股指跌幅有限。MSCI世界指数下跌了不到0.5%,各种相关的中国指数包括A股、港股、中概股指数,跌幅均维持在5%~7%之间。
参考一些核心中概股的变化,即使像携程、海底捞、国航、华住这些首当其冲的企业,累计跌幅也仅在15%左右。像学而思、爱奇艺这些企业,反而受益于“宅经济”逆势上涨。
疫情并未造成股市大跌,这实质上反映了投资人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在假设疫情将于2月底或3月迎来拐点的前提下,参考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对于新冠疫情的分析,摩根斯丹利认为疫情或导致20年1季度经济增速下降0.5%~1%,全年经济增速下降0.1%~0.2%。高盛和德意志银行的预测会更悲观一些,但总体均认为疫情将致使一到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回调,然而对全年增速没有本质影响。
资本市场对疫情的反应为什么不大?
我们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疫情传染性大,但致死率低。目前大家普遍认为疫情虽然传染人数高于非典,但死亡率远低于非典。湖北以外地区的死亡率仅为0.4%左右,仅和病毒流感差不多。二、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是短期、一次性的冲击。疫情过后,经济会恢复常态,且政府可能会出台相应的经济刺激措施。三、企业的价值是未来很多年的现金流折现的结果,其中某1~2个季度的现金流发生变化,不应该大幅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稳健的头部公司,可能在疫情后获得更快的发展。
二、非典的经验可借鉴吗?与新冠有哪些同与不同?
为了分析这次疫情,我们认为有必要回顾下当年的非典。
非典期间,股指在短期下探后随疫情控制情况逐步
非典的首个病例出现在2002年11月的佛山,但民众对非典引起普遍重视是在2003年4月16日,温总理发表讲话之后。自此,上证指数出现下跌,最多下跌了不到10%。香港在非典期间受灾严重,恒生指数2003年初就开始下跌,但整个跌幅也就在15%左右。在2003年4月底疫情逐渐可控以后,两地股市均出现明显反弹,基本收复前期的跌幅。当5月13日北京每日新增病例降到个位数后,大家基本上认为非典可控,消费也迅速恢复。这也印证了疫情对整个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是往往是暂时的,后期股市反弹是较快的。
积极应对非典的头部公司最终从危机中获益
一些头部公司,在灾难面前,若应对较好,其实最终是能获益的。我们可以分析、借鉴互联网巨头当年面对非典的应对措施。
阿里巴巴在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因出现了员工感染,公司当时全部的几百名员工都需在家隔离。而17年以前,远程办公的条件远不如现在,远程协同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阿里做到了。各部门迅速制定预案,临危不乱,从容应对,不但服务好了已有客户,还潜心开发出淘宝,加速业务重心的转变。
京东在非典来袭后,关闭了全部12家线下店,以保障员工安全。为了拓展销售,公司尝试做线上业务,最终成功转型线上。
携程在非典时受到的冲击非常大,但公司主张坚决不裁员。如前面分析的,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若因此而裁员,那么等到非典过后需要重新组织招聘,容易错过市场机会。为了缓解现金流压力,公司实行轮岗,两个人干一个人的活,拿60%的工资;这也能够得到员工的理解。事实证明,非典过后整个出行行业很快恢复,携程还在03年完成了上市。
新东方在03年还是一个线下学校,非典时期被迫关闭所有学校,创始人甚至需要借钱应对学生退费。但在这过程中,公司负责的态度得到了业界和师生的认可,非典过后,学生们还是继续选择新东方。
以上几家公司在非典过程中均做好了“防守”,也有一部分选择了“进攻”举措,最后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非典与新冠有类似之处,但在经济环境、人员流动、消费者感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
诚然,当时的经济环境与今天有所不同。中国的GDP年增速从03年的10%,趋稳至19年的6%。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02至03年正值中国城市化、消费升级、国际贸易大发展的前期阶段。而19年,中国面临新的贸易挑战,城市化进程放缓,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02年汽车销售的年增长有30%,在19年的时候,汽车销售已经出现了负增长;02年商品房的销售增长是32%,19年增幅降到了个位数。另外,02年铁路和民航客运量为11.4亿人次,19年激增到43.1亿人次,这也是本次疫情的传播会比非典更快的原因之一。
然而,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非典时期,整体的企业停工现象是比较少的,有感染员工的企业会停工,其他企业大部分正常开工。但本次新冠疫情下,为了能够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大部分的企业都停工了,目前全国还没有出现全面复工现象,虽然部分企业开始办公,但如果商业伙伴和上下游的企业没有复工,自身生产效能也会较低。
裁员的影响不容小视,目前互联网公司有不同程度的裁员,受影响很大的传统行业裁员也在所难免。低端劳动力或转为灵活用工,高端劳动力或转用外包,招聘普遍趋于谨慎。
非典期间,民众内心真正受到冲击的时间也就在一个月左右,消费者恐慌很快消失,甚至出现了报复性消费。这次疫情的感知期持续时间更长,隔离措施更加严格。加上经济放缓及企业裁员等负面情绪影响,疫情后的消费信心的恢复也会慢于非典。
三、新冠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不同行业在本次疫情中的危与机
最直接的是在线教育,这一次停课的时间可能会比停工更长,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在尝试各种在线教育产品。比如美术宝,其销售流水同比提升10倍,试听转化率同比提升200%,销课速度同比提升50%。
还有生鲜电商,因为出门购物不方便了,今年春节生鲜电商均出现成倍增长。比如叮咚买菜,其1月份在上海地区的GMV同比提升8倍,人均日配送单量提升30%,客单价提升70%。
再如线上办公,从上周一开始复工的公司肯定深有体会。也有因疫情而受负面及中性影响的细分行业,包括了酒店、饭店、线下的培训中心、电影院等到店业务。日前我访谈了一家比较大的连锁酒店,他们关停了20%的酒店,剩下的70%多的酒店入住率也不到10%。
在“危”“机”并存的疫情下,高鹄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一是疫情给企业当下带来的压力是可见的,但疫情带过后的压力和机会在哪里?比如餐饮业,海底捞、西贝等头部企业当下的日子都难过,但中小餐饮可能抗压能力更差,等到疫情结束后势必会有企业倒下,留下的优质物业资产谁有能力快速抢占?
二是在此轮疫情中部分行业获得短期用户爆发式增长,但哪些企业在疫情结束后能真正长期留住用户?一个核心的判断标准是:企业提供的线上产品和体验能否明显优于线下玩家?从高鹄与业界的访谈来看,大家普遍看好在线教育的长期受益。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目前在线教育产品丰富,覆盖各类学科和教学方式(一对一、小班课、大班直播课),在不少场景下在线教育的体验已经优于线下教育,比如,在线教育节省了往返线下培训中心的时间,可以让全国的孩子享受到名师教育,利用AI等技术提升教学效果,这也是疫情中好未来、跟谁学等公司股价上涨的原因。
大危机中,中小企业需密切关注政府政策
疫情尚未过去,关注其对经济发展的后续影响,第一核心指标是复工率。 截止到2月10日,在过去的七八天,全国除湖北以外的每日新增病例是在持续下降的。希望这个趋势能够保持下去,国内很多城市能够逐步开始复工。复工就意味着经济能够重新恢复活力,国家现在也是疫情和经济恢复两手抓。
为了加速经济恢复,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救市政策。为了应对挑战,我们主张企业家需密切关注政府政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社保公积金等税费的减免措施;进一步降低利率,定向准备金率,保持金融体系充足的流动性;增加财政赤字、包括专项债,扩大公共开支;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的消费;稳定地产的政策,延期缴纳或减免相关税负、减免租金、调整预售条件、优化审批等。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允许企业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待岗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但具体的政策能否真正惠及广大创业企业还有待观察,各位企业家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向政府传达一线企业的核心诉求,争取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访谈60家机构投资人后,我们发现真正的敌人是融资的节奏被打乱
接下来,也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融资市场的情况,相信这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我们梳理了高鹄资本正在做的一级市场的融资项目,融资进度在各个阶段的正好都有:
我们有项目处在SPA等交易文件已经签署、但尚未交割打款的阶段。春节期间我们一直跟领投方保持紧密沟通,帮助企业家分析疫情,证明企业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小,并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目前项目已经在交割过程中了。
也有项目处于SPA谈判阶段,其中个别项目在短期内受疫情影响很大,公司是所在行业领头羊,我们和公司管理层一起,跟投资人详细分析了在危机中孕育的机遇,作为头部公司在这个阶段拿到一笔大钱,会加快行业的集中。投资人非常有远见,在远程办公期间完成了文件签署,我们相信这笔投资会为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三类项目是签了TS投资意向书或者接近签TS的,不同项目的情况不一。如是受疫情影响比较正面的项目,进展会相对顺利。但如果是受疫情负面影响的,投资人大概率会处于一个观望的状态,这些企业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到业务上来,争取成为行业内灾后恢复最快的企业,以赢得投资人的肯定。
绝大多数投资人已经复工,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大家长期的投资策略
我们访谈了60余家头部投资机构,大部分投资人在节后都已复工,主要是在家办公,通过电话和视频会议参与工作。大家会花挺多时间去关注自己已经投的公司,对于已经深入在看的项目也会继续看。有超过70%的投资人表示仍愿意看新项目,但节奏会慢一点。有35%的投资人对疫情发展持乐观态度,相信随着疫情数据好转,这个比例会逐步升高。有38%的投资人表示疫情不影响投资策略,除了关注极少数的阶段性的机会以外,投资人更想看到的长远发展。因此,他们的投资方向、对行业的研判,并没有因疫情而产生的很大变化。
真正的敌人是融资的节奏被打乱
客观上来讲,我认为融资真正的敌人并不是疫情对业务造成的伤害,而是融资的节奏被打乱。投资人从圣诞假期到春节假期期间,惯例的工作节奏包括看新项目会慢一些;而企业在年终,对内要做总结、对外会集中回访客户,一般也倾向于在春节之后再启动项目融资。疫情当前,一方面,投资人不能出差,不能面对面的与企业及相关方进行沟通,这让刚启动融资的项目遇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依据我们访谈的一些中后期投资人,大家并不认为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项目估值会有大幅调整,再等1~2个月,也不见得会错过好项目。所以,投资人出现了普遍的观望现象,在第一季度做出重大决策的可能性不大。
五、根据企业的现金储备、受影响情况及融资阶段,高鹄给出了这些锦囊
那么, 这个阶段是否应该启动融资呢?
首先,根据现金储备决定融资节奏。
如果现金储备比较充裕,大于12个月,不建议在这个阶段启动融资。应专心业务发展,寻找疫情带来的机遇。
如果现金储备只有6~12个月,应当马上启动融资,并着手人员精简、减少投放等节支措施。从近两年我们的经验来看,一般企业融资过程需要5~6个月。但目前还未到向投资人推介的窗口期。最佳窗口期应是,大家对疫情向好基本形成一致意见,但是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
如果现金流储备已经小于6个月,公司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大的,应该立即准备融资。创业者必须仔细测算现金流状况,分析不同情况下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挖掘公司长期的价值,立即启动较大规模的裁员等费用精简措施。同时,向老股东及时汇报公司的困难,寻求老股东的资金支持。
除了现金储备外,企业可根据自身受冲击大小及恢复弹性,选择不同的融资策略。
受冲击较小,而恢复弹性大的公司,应仔细挖掘公司亮点,包括历史数据,疫情的影响,努力在疫情后尽快获得运营提升。及时将以上分析及时跟老股东和投资人汇报,体现团队的战略能力和执行能力。
受冲击小,但恢复弹性也小的公司,要管理好现金流,做长期作战的准备,可适当裁员。
受冲击大,但恢复弹性大的公司,团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同业中做到恢复最快,体现团队的战斗力。同样的,重视和老股东的沟通,争取获得老股东的资金支持。
受冲击大,但恢复弹性小的公司,先争取“活下来”,再考虑转型。
正在融资的企业应根据融资阶段决定融资策略
如果SPA已经签署,要及时跟投资人做好沟通工作,证明公司的长期价值不受影响。如果短期业务有影响,就证明给投资人,看你的竞争对手会更惨,你拿到钱可以收割市场。记住,投资人签了SPA,不交割的话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如果TS已签署、投资人在DD阶段,DD的周期肯定会放慢,投资人做决策也可能放慢。如果公司业务确实不错,争取寻找备选投资人,并跟老股东探讨内部融资方案,给新投资人以压力。
如果项目融资刚启动,可以参考准备融资企业的应对策略。
正值新冠疫情的非常时期,再次强调三个建议。第一,及时、有效沟通。跟老股东、新投资人、员工、客户都要主动做沟通。第二,合理估值。 无论企业的状况是否良好,切忌抬升估值,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实在估值谈不好,可以适当降低融资额,活命的钱是无价的。可以考虑用CB可转换债或者正向对赌的方式弥补估值不足。第三,灵活变现。这是非常考验企业家的韧性和灵活性的时期,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现金流,例如:找老股东、“风险债”融资、应收款回收(尤其是来自国企、金融机构、政府的应收款)、接一些短平快的项目、找朋友借钱等。
相关推荐
致创业者:疫情打乱了节奏,却不改变长期价值
疫情打乱港股IPO节奏 京东百度回流香港上市计划或推迟
创业者如何让董事会更有价值?
疫情期间哪些出海创业者最难?
致腾讯管理层的公开信:像这样改变,有道理吗?
Airbnb宣布重启IPO,原定三月上市被疫情打乱
超级观点 | 加快融资节奏?先优化好你的股权结构表
张磊首部著作《价值》自序:这是一条长期主义之路
新冠疫情的背后:重估搜索价值
“守望相助战新冠” 系列课程四:逆向思维,创业者要用不一样的角度看疫情
网址: 致创业者:疫情打乱了节奏,却不改变长期价值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771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2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04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74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288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14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4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