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涨停股价翻倍,解密康佳造芯疑云,四年前布局三家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 韦世玮,36氪经授权发布。
看点:康佳“第二次创业”:如何用零售2.5元的芯片,撑起年售1亿颗的梦想?
有着39多年历史的国产老牌家电公司康佳,最近似乎松了一口气。
2019年12月,康佳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康芯威的首款自研存储主控芯片已实现量产,并于当月完成首批10万颗芯片的销售目标。
消息一出,该公司的股价自1月23日起开始出现多次涨停,截至2月23日的18个交易日中,康佳股价共出现了10次涨停,5次下跌,其余交易日里股价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而这距离2018年5月康佳宣布正式进军半导体领域,决然要从连续8年亏损的泥沼中脱身,已然过去了19个月。
在此之前,康佳的日子委实不太好过。自2011年以来,它年度财报上的扣非净利润一栏已连续多年负增长,市场份额也逐渐下跌,被TCL、创维、海尔等公司甩出国内彩电厂商第一梯队……那时的康佳内外,已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这对曾连续在2003至2007年靠着彩电业务,夺得国内彩电销量冠军宝座的康佳来说,无疑像英雄迟暮般让人惋惜。
看着昔日老对手纷纷在新家电时代下调转航向开辟新赛道,康佳也终于决定要走上“第二次创业”的变革之路,历经了公司内部重组、业务横向扩张、产业链公司构建等一系列举措。
实际上,康佳在2016年已开始布局存储芯片领域,但业务仅限于对芯片的采购、生产和加工等供应链管理。在康佳从芯片销售转型芯片研发之际,该公司总裁周彬亦提出了“在3到5年内实现年营收180至260亿元”的战略目标。
出乎市场意料的是,康佳宣布战略转型一年后,它的首款存储芯片KS6581A也实现了规模化量产。
但是,这款零售价2.5元的芯片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它能否撑起康佳总裁未来冲击百亿市场的梦想?初出茅庐的它究竟有多少市场前景?这些都是目前业界和投资者心中最大的疑问。与此同时,从康佳股价多次涨停又回落来看,资本市场同样对康佳的半导体业务有着不少担忧和反转。
从彩电行业“神坛”跌落,康佳的徘徊与挣扎
如今还有多少人还记得,曾经人人梦想的“四大件”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并非如今的手机、电脑、汽车、房子。而那居于“四大件”之首,方方正正的彩电亦是当时老百姓感受世界的重要窗口。
随着彩电之风盛行,1980年10月1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举国同庆的喜庆,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改革开放后诞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资电子企业。
其中,康佳最大股东是华侨城集团,是一家国务院国资委独资企业,持股24.09%;而第二股东为中信证券经纪(香港)有限公司,第三股东则是澳大利亚投资基金HOLY TIME GROUP LIMITED。
上世纪整个80年代,我国的彩电市场打得可谓精彩和火热,除了康佳之外,长虹、海信等一众国产老牌家电企业,以及市场“新秀”TCL、海尔和创维等厂商也加入“战场”,一时间彩电巨头林立,狼烟袅袅不绝。
自1992年,康佳以5.49亿元的身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A、B两股股票后,其市场地位一路上扬,不仅年度总销量在1998年成功赶超家电行业“老兵”长虹,一举拿下当年由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审定的中国电子信息百强榜第四名,其总资产也从1992年的5.49亿元,飙升至2000年上半年的89.13亿元。
进入21世纪后,据市场研究机构中怡康时代统计数据,2007年康佳彩电的市场占有率为14.09%,这是它从2003年起连续第五年,夺得我国彩电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
紧接着,2008年12月国家颁发了家电下乡政策,农民通过购买被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可享有3%的的财政补贴。这一政策极大刺激了农村电子消费的增长,更是为康佳的大好发展势头添了一把火。
▲家电下乡产品种类及企业名单
但市场如战场,当年看似一片风光的康佳,背后却也隐藏着丝丝不安。
一方面,当时电脑、智能手机、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爆发,以及互联网电视概念的兴起,给传统家电企业带来了冲击;另一方面,康佳自2014年起曾多次提出互联网转型、“硬件+软件”发展模式等发展战略调整,却未曾取得显著突破。
事实上的确如此,据了解,2017年我国彩电零售销量急速下滑,同比下跌6.6%,为2003年以来最大跌幅,包括康佳、TCL和创维在内的一众传统彩电玩家,市场规模逐渐缩水。
面对如此危机局势,老玩家们也不是没努力过。
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下,2015年前后,乐视、小米、微鲸等互联网企业相继入局家电市场,以新的方式引领着电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受此影响,许多驰骋电视行业多年的老玩家早就开始实施战略转型。
例如,创维走品牌年轻化战略,在2006年成立酷开公司,推出酷开TV;TCL在投资245亿元建设新型显示屏厂华星之后,也突破了上游产业壁垒,逐渐将显示屏发展为自身的核心业务之一,甚至更名为“TCL科技”……
遗憾的是,康佳并未真正把握住机会。
从财报表现来看,虽然康佳的年营收从2010年起持续呈增长趋势,但它的扣非净利润自2011到2018年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属于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据悉,康佳在顶着巨大经济压力的那几年,一直靠着国家补贴,以及出售资产来维持自身业绩。同时为了缓解压力,它还频频使用变卖股权、发债等融资手段。
从技术角度看,面对互联网和新科技的冲击,康佳也未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以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据康佳2016年财报数据,2016年上半年,该公司的研发资金投入为0.88亿元,同比下降15.56%。
更让康佳备受打击的是,市场调研机构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康佳彩电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仅为9%,排在创维、海信、TCL、长虹和海尔之后,正式跌出彩电市场一线阵营。
除此之外,公司董事长席位三年五次换帅、与母公司华侨城的商业纠纷……一系列内部斗争亦不断向康佳袭来,公司上下逐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在2018年5月21日,康佳终于再次举起改革“利刃”,宣布公司要明确“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平台型公司”这一核心定位,进一步扩张新业务,加大在半导体和环保科技领域的押注。
其中,康佳还宣布成立半导体科技事业部,布局半导体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业务,并将存储芯片作为半导体设计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从“神坛”跌下的历史告一段落,此时的康佳已成立38年。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彬
三家子公司布局产业链,研发团队成谜
实际上,康佳造芯的“野心”并不小。
在2018年公司宣布转型之际,康佳总裁周彬曾谈到,要在3至5年内将康佳发展成国际优秀的半导体公司,闯入中国前10大半导体公司阵营,同时还立下了年营收180至260亿元的战略目标。
康佳的半导体转型决心看似一番豪言壮语,但在这百亿元梦想的背后,对康佳来说不仅意味着要学会剥离自身对芯片厂商的依赖,打破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壁垒,还需攻进早已被国外存储芯片巨头吃干抹净的市场。
这对当时的康佳来说似乎就像鸡蛋碰石头,那么它到底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1、技术:三家半导体子公司布局产业链
康佳的造芯之路并非盲目启程,其实早在2016年,它就已经开始布局存储芯片市场。
2016年,康佳成立合资公司中康存储科技,原名中康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是一个全球化供应链管理的贸易平台。它主要专门面向DRAM、SSD、MicroSD和EMMC等存储芯片领域,为客户提供全球采购、生产加工和国内销售等业务服务,通过整合产业链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经营和交易成本。
据了解,2018年,中康存储科技年营收13.46亿美元,比2017年的7.69亿美元增长了75.03%。而这,实际上也为康佳未来的造芯之路逐步积累了产业链基础。
但此时,康佳在存储芯片领域尚未真正开展存储芯片研发,仍停留在供应链渠道的管理、服务和交易环节,本质上也没有产出硬核的存储芯片产品。
▲中康存储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
紧接着在2018年,康佳宣布正式进军半导体领域后,于同年11月成立了一家名为康芯威的半导体公司,将主营业务定位为“前沿存储技术开发、方案输出、芯片设计、半导体器件分销”,试图通过芯片设计业务逐渐深入产业链下游。
在芯片设计上,康芯威主要面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进行SSD、eMMC存储主控芯片的自主研发和设计。
而这一步棋子落下,才是康佳要开始“动真格”地投入存储芯片技术设计与研发,但对想要打通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康佳来说,芯片业务的筹谋布局不止于此。
2019年下半年,该公司再砸超过10亿人民币,成立康佳芯盈,主要业务涉及研发、封测以及销售康佳品牌的存储芯片,进一步深入SSD、eMMC、DDRL三大存储产品线。
除此之外,针对芯片封测环节,康佳还计划以康佳芯盈为主体建设一家半导体封测厂,将基于全球先进的封测设备,自主开发全自动化生产系统。
据了解,该封测厂预计2020年实现量产,届时年产能将超过2亿颗,生产良率不低于99.95%,达到国内半导体行业领先水平。
总的来说,康佳通过在2016年、2018年和2019年为三个时间点的存储芯片布局,逐渐形成了从半导体供应链管理——集成电路(IC)设计——IC封测三大存储芯片业务的产业链条。
一方面,我们能看到康佳正积极尝试打通半导体产业链壁垒,在不断提升存储芯片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努力形成以康佳品牌为中心的存储业务生态;但在另一方面,康佳芯片的封测业务还在推进当中,尚未真正落地,目前康佳在存储芯片领域的营收仍来自中康存储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以及最近康芯威售出的10万颗存储主控芯片。
2、人才:半导体业务人才团队成谜,研发人才“神秘低调”
从康芯威成立至首款存储主控芯片的规模量产,想必康佳背后亦储备了不少半导体人才,才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将研发芯片的“梦想”变成现实。
但据智东西调查发现,康佳在半导体人才方面,并未向外界透露研发团队规模、核心开发人员或专家等具体信息。在芯片研发和封测方面,康芯威和康佳芯盈都仅在官网简单介绍了芯片研发团队的十余年从业经验,并拥有多项IC设计的相关授权和发明专利。
它唯一较为“确切”的表示,也仅仅是谈到团队核心成员开发的产品,曾获得英特尔、三星、金士顿等科技巨头的青睐。
研发人才的“谜团”同样也存在于中康存储科技中。官方信息显示,该公司股东之一萧永松是一位半导体行业资深投资人,曾专注研究存储产业超30年,积累了丰富的产业资源和半导体行业投资经验。但除此之外,再无更多与半导体人才相关的信息。
实际上,前段时间资本市场也曾对康佳是否具有芯片行业积累,是否能真的在一年内研发出芯片表达质疑,深圳证券交易所亦对此表示关注。
针对这些质疑,康佳在2月24日公开回应,表示自身从2016年开始,已通过中康存储的芯片销售业务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康佳还表示,它于2019年初参与的《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与核心芯片的国产化》项目,还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此证明自身的芯片技术积累。
据了解,2019年初,康佳曾在国际消费类电子展(CES 2019)展示了自主研发的8K电视芯片,而这款芯片已应用到康佳旗下的多款电视产品中。
但是,康佳的半导体人才规模究竟如何?是否拥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前沿技术实力,不断推进康佳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变革与转型?这一点在康佳的公开回应下,我们仍不能得出结论。
频频涨停的股价,1亿颗年销量的“梦想”
我们将目光放回康佳转型后的第一年零七个月——2019年12月,康芯威自主研发的首款eMMC存储主控芯片实现规模化量产,芯片公开型号为KS6581A。
值得一提的是,康佳于2月6日发布公告表示,其首批10万颗存储主控芯片在量产当月全部出售,营收约20万元,但仅占康佳2019年营收比重的不到0.01%。与此同时,它还许下一个目标,争取在2020年实现存储主控芯片销售1亿颗。
芯片成功实现量产的阶段性成果固然值得肯定,但这颗芯片的技术含量和性能究竟如何?能否撑起康佳对自身产业变革的需求?能否拿下年销量1亿颗的市场?这些问题仍需我们冷静思考。
针对这一方面,康佳声称,该款存储主控芯片比行业主流产品缩小了至少10%,读取速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功耗则优于行业主流产品。在成本方面,这款芯片的综合成本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5%。
从市场角度看,自芯片成功量产后,康佳股价一路上涨,1月22日至2月26日的24个交易日中,股价共出现了11次涨停,7次下跌,并从最初的4.54元一路上扬,期间最高峰达到了11.61元。而康佳目前股价的最新价格为10.09元,市值185亿人民币。
同时该公司透露,它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步完成SSD、UFS等存储主控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量产工作,进一步开拓和布局国内存储芯片市场。
总的来说,康佳eMMC存储主控芯片的成功量产,于传统家电企业而言,无疑是它在“第二次创业”变革中的一次关键量变。
但康佳争取年销售1亿颗存储主控芯片的目标,仍让市场出现了不少质疑声,也将为今年康佳的半导体业务蒙上了一层不确定因素,一面是目前资本市场短期内对康佳表现出的巨大投资热情,另一面又是长期营收目标不确定性造成的潜在投资风险。
对此,康佳于2月24日发表回应,表示若该目标达成,康芯威的销售总额约2.5亿人民币,相当于每颗芯片售价2.5元,但这一营收比重预计占公司2020年总营收不到1%,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3.3%~4%。
它进一步强调,该目标仅仅是“对公司管理层的KPI要求,并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
由此看来,这看似“雷声大雨点小”的营销目标仍存在人们暂且无法估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颗存储主控芯片的主要生产公司康芯威也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大部分客户正在开拓中,市场规模尚不成熟。
那么,康佳最近在芯片领域热点的极速攀升,到底是一次市场浮夸情绪的挑动,还是理性声音判断的结果?
针对这一现象,资深产业观察人士告诉智东西,这既与资本市场的大环境有关,也受康佳自身业务提升的影响。
一方面,近期整个资本市场的修复性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康佳股价的股价上涨;另一方面,近几年康佳在总裁周彬的带领下,业绩和营收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悉,康佳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416.8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05%,净利润6.46亿人民币,同比上涨44.64%。另一方面,据康佳2019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其营收构成主要分为供应链贸易、环保和彩电三大块。其中,供应链贸易业务以145.49亿元的营收,占上半年总营收的55.88%。
而这些成绩也反映了康佳自启动战略转型后,在围绕芯片(供应链)、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尤其在半导体方面,康佳率先从半导体供应链入手,逐渐规划了一幅围绕芯片设计、封测和销售三大环节的发展版图。在此推动下,资本市场亦看到了该公司在芯片领域的持续布局,从而推动康佳股价不断上涨。
从康佳看我国家电厂商造芯的挑战与机遇
如今,“国产替代芯片”所引发的造芯潮已逐渐渗透至各个领域。但对家电企业来说,跨界造芯真的是重获市场生命力的刚需吗?
“这是它们转型的途径之一。”资深产业观察人士谈到,在他看来,家电企业转型的途径其实有很多,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都是不错的发展方向。
但为何更多的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转型半导体呢?实际上,这与它们业务对芯片的巨大需求息息相关,家电厂商所生产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等产品都需要各式各样的电子元器件,而这一需求在如今的家电智能化转型上显得更为紧迫。
因此不仅是康佳,包括长虹、TCL、格力等公司在内的传统彩电厂商巨头,也早就踏上了造芯转型之路。
1、格力
2018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曾表示,哪怕砸500亿元也要让格力成功研发出芯片。但实际上,格力早在2015年就已组建一支半导体研发团队,一直在低调造芯。
格力在2018年还表示,它已经能自主设计空调主机芯片,将进一步研发高端变频驱动芯片和主机芯片,而这三大芯片均主要针对芯片设计,但也不排除未来独立自主造芯的可能性。
2、TCL
相比于其他家电厂商,TCL的造芯之路相对较为保守。2018年7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曾表示,TCL已成立了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投资产业基金,主要投资相关芯片设计项目。
在研发方面,TCL仍主要布局芯片设计环节,包括半导体显示和材料领域。此外,TCL在今年2月初已正式更名为TCL科技,据了解,其更名原因之一是为了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推进相关半导体领域整合发展的决心。
3、长虹
作为国内传统家电行业的“老大哥”,长虹的半导体业务布局亦较为广泛。2016年,长虹开始布局半导体市场,在自研0.1度变频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变频MCU控制芯片。
同时这项技术也已成功打入国外西门子,以及国内海尔、美菱等家电厂商的生产环节中,成为它们冰箱产品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
除了冰箱芯片方面,长虹还进一步加大投入空调和洗衣机等家电的变频MCU控制芯片研发,以及画质改善芯片、语音智能芯片和PDC芯片等。
4、美的
在家电厂商造芯这条路上,美的的转型嗅觉似乎更灵敏一些。早在2010年,美的就已经组建IPM(智能功率模块)研发项目组,并于2013年实现量产,从研发、设计到代工均为自主生产。
该公司的家用空调变频驱动IPM模块在量产后,也将进一步向冰箱和洗衣机领域展开研发。据悉,美的家用空调变频驱动IPM模块年产能为540万枚,模块面积比行业领先水平缩小了30%。
由此看来,随着近年来国内传统家电厂商不断向半导体领域转型发展,康佳造芯之路的竞争亦日渐激烈。但对康佳来说,在经历了多年转型和变革的阵痛后,它需面临的挑战仍不止于此。
从整体市场角度看,存储芯片仍然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寡头市场。
据了解,2018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已达到1580亿美元(约11114.19亿人民币),其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市场规模约为820.98亿美元(约为5775亿人民币),超过全球市场规模一半。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消费电子市场的急剧发展,产业链对存储芯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据市场研究机构预计,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1101.6亿美元(约7749亿人民币)。
然而,从玩家角度看,虽然全球市场中约70%的存储主控芯片需求均来自我国,但我国国产存储芯片的市场占有率仅为8%,反观韩国三星电子、SK海力士和东芝半导体等厂商以合计85%的市场占有率,牢牢抢占着全球的存储主控市场的主动权。
这么看来,我国家电厂商造芯转型,除了要追赶国内存储芯片玩家的长年布局和积累外,如何突破国外存储芯片巨头早已伫立的高耸“市场防线”,仍然是它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那么,康佳是否又能从这一市场中成功占下一席之地呢?
就目前而言,康佳在存储芯片领域的布局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其供应链销售、芯片设计和芯片封测尚未形成良好的业务链条。另外,在存储芯片行业中,康佳也并未真正打开新的突破口,不管是从技术实力、产品性能还是市场规模来看,还有待进一步考验。
但在资深产业观察人士看来,康佳布局的存储主控芯片全球需求量大,每年全球市场需求至少30亿颗,若它每年能生产1亿颗且售完,市场份额也将拥有3%,非常有益于中国存储芯片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同时,这一领域的技术和投资门槛不像CPU、闪存芯片那么高,对康佳现阶段来说是比较现实可行的芯片突围途径。
实际上,他十分看好康佳转型半导体领域的战略举措。
一方面,家电行业早已经成为一个夕阳产业。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和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183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3.1%,其中在传统品类中,多数产品呈现下滑趋势。
“中国家电市场销售额增幅近年来比较缓慢,在2019年甚至出现了同比萎缩。”资深产业观察人士谈到,在这种情况下,康佳等家电企业想要重新获取生命力,就需要去开辟新的利润空间。
结语:家电造芯,是噱头还是行之有效的路?
以造芯之名寻求企业转型和变革的背后,到底是资本市场的狂欢,还是企业的求生之路?
从产业分布和研发进展来看,康佳历经了30余年的成熟与发展,既享受过连夺市场销量一哥的辉煌时刻,也体验过业务一蹶不振的低谷。实际上,在它遭遇发展瓶颈之际,康佳发展战略的转向刚巧赶上了近年来国内大热的芯片风口,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康佳在半导体领域布局的积极效应。
归根结底,康佳这种以半导体研发和创新为赛道的布局方式,是否真的能让这家在国内家电市场盘根错节发展几十年的老牌企业,重新焕发生机?这需要等待产品真正广泛地投入市场竞争后,用切实的业绩来证明答案。
而在此之前,短暂的资本热捧并非意味着真相,唯有经受市场和时间的考验后,才可见真章。
相关推荐
11个涨停股价翻倍,解密康佳造芯疑云,四年前布局三家公司
中国家电江湖的造芯突围记
物联网的“造芯”盛况,是一个泡沫吗?
造芯泡沫启示录
造车新势力,疯涨的不止是股价
小米造芯这五年
AI公司上市的底牌:扎堆造芯,几多胜算几多风险?
OPPO“造芯”,胜算几何?
知料 | 小米造“芯”?有心便好
解密阿里出行棋局
网址: 11个涨停股价翻倍,解密康佳造芯疑云,四年前布局三家公司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1854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758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767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18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69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677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994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7894
- 8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14
- 9山东省大数据局副局长禹金涛率 6091
- 10从TikTok在美困境看全球 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