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摧城还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伊朗能挺过疫情冲击吗?
题图来自IC photo,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腾讯新闻(ID:AtomThinkTank),本文属于原子智库“全球战疫启示录”系列,另有《仅用20天,韩国如何控遏新冠病毒?》,《医卫水平一般的越南,何以在防疫上令人刮目相看?》。作者:刘波 资深媒体人、FT中文网评论版主编。
编者按
对于普通国人而言,伊朗大约只是个遥远而神秘的存在:除了知道伊朗悠久强大的波斯历史之外,对1979年政治巨变之后的伊朗的了解,恐怕大都是政教合一、制裁、保守……诸如此类的标签、以及对这些标签的想象,而对真实的伊朗社会的了解,往往付之阙如。
今年年初以来,伊朗圣城旅将军被美国轰炸,以及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大规模爆发,令中东大国伊朗备受关注:截至当地时间3月30日中午累计的数据,伊朗全国确诊数已达41495例,累计死亡2757例——虽然遭到外界对该数字真实性的怀疑,但伊朗已经是中东地区疫情最严重的“震中”。
长期遭受美国制裁,医疗卫生水平难言先进,伊朗能否顺利挺过这次疫情的冲击?
本期“原子智库”聚焦伊朗抗疫:虽然疫情与制裁两场风暴夹击之下,伊朗缓解冲击的手段不多,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但伊朗的医疗体系及医疗产业在中东地区不算落后,其产业格局也比较完整,伊朗企业能够满足本国医疗需求的70%。在新冠疫情下各国纷纷闭关,这对小国和高度依赖外贸的国家不利,但对伊朗8000万人口的体量、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长期应对外部限制的经验,反而可能成为一个优势。
以下为正文:
1月底,当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在武汉肆虐时,伊朗民众在中国游客熟知的各伊朗景点录制视频,高喊“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德黑兰的地标性建筑自由塔亮起了“中国红”。
当时对普通伊朗人来说,新冠病毒还是一个远在天边的陌生存在,仿佛永远不会降临古老的波斯大地。
然而一个月之后,新冠病毒就对伊朗构成了一场不折不扣的“生存威胁”。2月19日,伊朗的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库姆出现,其来源至今是个谜,因为最初的感染者均无海外接触或旅行史。
截至3月29日18时,伊朗官方公布的新冠病毒确诊者为38309人,死亡2640人。不过,鉴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出现的高死亡人数,以及伊朗与这两个国家显而易见的医疗水平差距,外界一直怀疑官方数字的真实性,在海外活动的伊朗反对派也指责政府瞒报真实疫情。但这一数字在中东地区已然是感染病例最多的,疫情远较其他国家严重。
并且引人注目的是,新冠病毒在伊朗感染了颇多政界高层人士:从在新闻发布会上咳嗽和流汗的卫生部副部长哈里奇开始,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负责妇女和家庭事务的副总统、前驻梵蒂冈大使等,以及23名国会议员感染,其中多人重症去世。病毒对伊朗社会展开了无差别打击。
伊朗何以成为中东的疫情“震中”?
伊朗新冠疫情快速蔓延、乃至成为中东地区的“震中”,除了病毒本身凶猛之外,与伊朗的具体社会状况也有一定关系。
首先是伊朗政府起初一直说新冠病毒相当于“大号流感”,让民众不必过于担心。病毒之所以从一开始就在高官中快速蔓延,也与他们轻视威胁、未做好充分防护有关。
其次,伊朗长期遭受美国制裁,同时近年来国内治理不善、贫富差距问题突出,失业率居高不下,富裕阶层大量移民;保守派与改革派政治斗争激烈;贫困人口为了谋生也无暇顾及病毒威胁,由此带来的人口流动导致病毒传染速度加快,对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造成了更大威胁。
最后,伊朗在3月21日迎来了传统的波斯新年,伊朗人素有新年期间走亲访友、举家出游习惯,今年虽然是在疫情的阴影之下,但仍有很多人不惧危险出行,这无疑加大了伊朗政府防控疫情的难度。
制裁令疫情雪上加霜
伊朗的医疗体系及医疗产业在中东地区不算落后,其产业格局也比较完整,伊朗企业能够满足本国医疗需求的70%,但其余部分依赖进口,包括成品药和原料。名义上,美国表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其制裁并不涵盖药品,但伊朗进口药品必然涉及资金交易,而因担心遭到美国惩罚,几乎所有的国际银行都力求和伊朗彻底撇清关系,这就导致伊朗难以进口特定类别的药品。例如治疗癌症的药物,伊朗一直存在严重短缺。
目前,在新冠疫情之下,伊朗急需的防护服、呼吸机、口罩等成了新的问题。而在全球疫情蔓延、各国囤积防疫物资的情况下,伊朗能够进口的空间很狭窄,这也注定了其医疗体系面对疫情时更加脆弱。
当然,伊朗政府一直坚称它能够凭自己的力量度过危机,并指责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是导致目前困境的罪魁祸首。无论这一说法是否构成充足的借口和理由,美国的制裁的确是伊朗陷入泥潭的重要因素。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尽管伊核协议的其他五方——英国、法国、德国等——仍留在核协议框架中,但由于美国的制裁力度强大,同时实行针对第三方的“连带制裁”,会迫使其他国家的企业因担心被牵连而不敢和伊朗合作,因此制裁对伊朗经济的杀伤力巨大。尤其是今年1月苏莱曼尼遇刺事件,导致新一轮美伊冲突之后,美国进一步收紧对伊朗的绳索,甚至发出要把伊朗石油出口压到零的威胁。
沿袭一直以来的说法,伊朗方面把美国制裁称为针对伊朗的“经济战争”,并发誓要抵抗到底。事实上,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受到美国制裁,所以伊朗在实行其所谓“抵抗经济”方面也有丰富的“斗争经验”。例如:提高工业品和消费品的国内自给率,以减少进口节约外汇;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以降低对石油收入的依赖;与日本、印度、俄罗斯及其西亚邻国等深化经济合作,拓宽本国经济战略纵深等。
本来,伊朗曾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2月初鲁哈尼甚至表示,伊朗在缺乏石油出口收入的情况下仍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暗示抵抗美国“经济战争”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然而几天之后疫情就爆发,给伊朗人泼了一头冷水。
面对不断攀升的感染与死亡数字,伊朗政府已经被迫收紧政策。3月26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宣布:严格执行社会疏离,违规者将被处以约合35美元的罚款;在居住地城镇外开车的人,其车辆将被没收一个月。伊朗央行宣布,将从国家发展基金中提取10亿美元来支援医疗部门和给失业者发补贴。伊朗政府还对承诺不解雇工人的企业提供贷款,以免失业率进一步蹿升。
但是,在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情势之下,伊朗政府能操作的空间是有限的。在近两年的美国制裁之下,伊朗石油日出口量已从2018年的280万桶降至数十万桶,财政收入锐减,其经济经不起长期折腾。伊朗无法承受长期封闭交通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与国民经济补贴政策。如果经济长期因为控制疫情而停摆,不仅可能诱发社会不稳定,而且可能危及伊朗政权本身的生存。
因此,伊朗的策略是,在一个月之内执行较为严格的规定,看看能不能以此遏止疫情的爆发趋势。假如到时不能如愿,政策的天平可能会逐渐向放松管制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向倾斜。
外部制裁应对策略的软肋
对伊朗而言,这场疫情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而且暴露了其制裁应对策略的软肋。此前在与西方的经贸及融资受限情况下,伊朗将目光瞄准地区市场,寻求在石化、钢铁、水泥、农业和制造业等产业领域提振国内产量,增加非石油产品的出口,至少确立其在地区市场中的产业霸主地位,以有一定的实力与制裁抗衡、与美国周旋。
一直以来,伊朗经济没有被彻底扼杀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尽管美国制裁对欧盟等伊朗贸易伙伴威慑力巨大,但美国没有能力切断伊朗与邻国之间的经贸联系。尽管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库曼等伊朗邻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毕竟为伊朗提供了一线生存空间,且为伊朗想方设法绕过美国制裁、绕道出口石油提供了机会。通过在邻国设立办事处和挂名公司、现金交易等方式,伊朗可以在美国制裁网络的缝隙里悄悄发展贸易,出口商品,并获得珍贵的外汇。
但在伊朗成为西亚新冠疫情的“传染源”之后,邻国为了自保,纷纷关闭与伊朗的边界,停止通航。目前,只有卡塔尔航空维持着与伊朗之间的航线。这就使伊朗进一步孤立,石油和其他产品的出口都被大大压缩,争取有限国际生存线的策略已经很难施展。
2018年特朗普单方面退出核协议后的几个月里,伊朗里亚尔曾贬值逾50%,通胀率飙升至40%以上,外国企业纷纷撤离;IMF估计,2019年伊朗经济下滑了9.5%。而现在新冠疫情的经济破坏,可能比美国制裁更严重。为防疫而减少的国内经济活动,与邻国往来的中断,以及整体的国际贸易环境恶化,都意味着伊朗经济今年可能陷入更大程度的衰退。
迫于无奈,伊朗在历史上首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援,请求提供50亿美元紧急援助。但伊朗的求援很可能遭到美国阻挠。欧盟倒是宣布向伊朗提供20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但这距离伊朗的抗疫资金需求而言,显然是杯水车薪。
伊朗也并非脆弱得不堪一击
不过,也不能说在疫情和制裁的双重打击之下,伊朗当局就一定挺不过去。虽然当前的情况风声鹤唳,但伊朗具备一定的承受冲击的能力。伊朗有8000万人口,其农业产量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余力出口。目前也并没有出现伊朗国内日用品匮乏的报道——因为此前伊朗为应对美国制裁可能导致的冲击,已经增加了粮食等消费品的储备。
伊朗的原油和天然气储量居世界首位,只要能在国内保持低油价,不使居民生活成本快速上升,就不会发生剧烈的社会动荡。
同时,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影响会出现边际递减效应,随着伊朗逐渐习惯制裁并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其对伊朗经济的伤害会逐渐减弱。本轮制裁刚开始两年,伊朗的“适应能力”可能还在提高过程之中。
其实,外部制裁逼迫伊朗不得不增进本国产业的多元化,而不是像沙特那样过度依赖石油,这有利于其经济结构的长期健康。
对伊朗本国企业来说,外资的撤出和进口的停滞意味着竞争减少,这有助于它们趁机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壮大自身。在新冠疫情下各国纷纷闭关,这对小国和高度依赖外贸的国家不利,但伊朗8000万人口的体量、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长期应对外部限制的经验,反而可能成为一个优势。
伊朗的人口结构也是一个客观上的优势,其29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口的54.9%。近期英国的“群体免疫”说法遭到了网络群嘲,但“群体免疫”现象在科学意义上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新冠病毒大部分是轻症,主要威胁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年轻人的抵抗力相对较强,所以相当大比例的人口感染并产生免疫力后,病毒传播速度会大大减慢,疫情甚至可能消失。尽管“群体免疫”的过程有些残酷,但伊朗高比例的年轻人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的盾牌作用。
同时,尽管美国经济制裁仍在,但未来一段时间里,美国对伊朗的军事威胁会大大减弱。从美国新冠疫情的发展趋势来看,美国将成为本次全球疫情的“震中”,疫情高峰期可能持续一两个月;疫情也将在美国国内导致激烈的两党斗争,特朗普将面临一个充满挑战的2020年,这将耗费他的主要精力。在1月的一轮激烈的美伊对抗后,这对伊朗意味着一个喘息机会;军费支出需求的降低,也能帮助它腾出手来缓解国内疫情,稳定经济。
疫情与制裁两场风暴夹击之下,伊朗缓解冲击的手段不多,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听天由命。但如果命运眷顾伊朗的话,它也可能看到疫情的自然退潮甚至消失。如果年底美国的民主党人在大选中获胜,那对伊朗人将更是喜上加喜,民主党几乎必然会逆转特朗普的对伊政策,回归伊核协议。
是暴雨摧城还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切都要等待时间宣布答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腾讯新闻(ID:AtomThinkTank),作者:刘波
相关推荐
暴雨摧城还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伊朗能挺过疫情冲击吗?
最大贫民窟曝出确诊,印度能否抵御社区感染?
伊朗,“带病”复工
张勇内部信:用一切必要行动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疫情冲击全球,海外OTA重心转向本地游
风口上的电子烟,能救得了罗永浩吗?
阳光电源:曾经失落的光伏龙头,能否硬核起飞
北京的暴雨还没下,天气类产品先急了
日本与伊朗:若即若离90年
17年前的文娱业是如何挺过SARS的?
网址: 暴雨摧城还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伊朗能挺过疫情冲击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018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5032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9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7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9154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90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9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303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496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39
- 10滴滴出行被投诉价格操纵,网约 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