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落地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杨静,36氪经授权发布。
AI的解释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大多数人能给出的最直接解释,但再深入,很大一部分人就解释不了。谈及AI,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有那么几分莫名的自信和光环附身的感觉。但随着AI创业玩家上市收割,自信光环背后的真实产业逐渐要被揭开了。
具体到行业层面,AI视觉、AI 芯片成了近几年AI应用最多的领域,商汤、云从、旷视、依图这四家技术驱动的玩家被称之为AI视觉四小龙。而在AI芯片领域,有鼎鼎大名的创业玩家寒武纪、阿里支持的平头哥、还有如技术和资金双叠加的华为这些海思等主流玩家,除此之外还有如联想、浪潮等一些非主流玩家。在过去的三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AI芯片领域的投融资超过了150次,融资金额更是达数千亿。这和面向C端的资本寒冬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象。
但这些公司价值几何,仍然似乎没有人能说清楚,我们能最直观能看到的就是一个个学霸级的天团组合,技术驱动成了它们统一的特点,科学家也成了玩家的标配。寒武纪的上市招股书或许能说明一个个的学霸天团背后究竟有什么困难。
此次上市之前,寒武纪的估值达到了220亿美金,2019年公司营收4.4亿,亏损11.8亿,近三年累计亏损达到16亿元。对于这种技术驱动型的企业来说,上市之前的亏损并不可怕,或者说非常常见,但寒武纪的问题是,高投入研发后,它却不知道自己的产品要卖给哪些客户或者说应用到那些产品上。
这并不是说AI芯片没有应用场景,而是技术难度太高,创业玩家似乎驾驭不了下游的合作企业。在寒武纪的招股书中有一家名为公司A的客户,在2017年和2018年公司A为寒武纪贡献了95%以上的营收,但在2019年该公司却直线下滑到14%,位列寒武纪营收第四位。
外界猜测,公司A即为华为,而创收的来源在于华为在自研的麒麟芯片中搭载了寒武纪的AI处理器,这也成就了华为当年的全球首款AI手机,但当在2019年麒麟990集成了自研的AI处理器后,寒武纪就被抛弃了。
从这个应运场景我们能看到,如果手机厂商不自研芯片,则不可能有合作的机会,高通又怎么会应运寒武纪的芯片呢。而华为这种具备自我研发实力的企业则只是当寒武纪成了引路人仅此而已。
除了公司A,我们从前几大客户中还看到了大量政府客户,以第一大客户珠海横琴新区管委会商务局为例,这两亿的收入实为中科院算研所与珠海横琴管委会签订的合作协议,只不过最后的实施方为中科院算研所关联公司寒武纪。这表明这并非政府客户像华为一样是寒武纪直接产生的客户,而是通过中科院算研所产生的间接客户。
其实在寒武纪过去一年4亿多的收入中,有大量是通过中科院背景而获得的。这种服务模式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值得寒武纪考量。当然寒武纪在招股书开篇就已经将这种风险利害关系做了说明。
这其实才是最为关键的点。类似于寒武纪这样的AI芯片玩家拥有技术,但却无法找到可持续性的落地场景成为难题,不仅仅在AI芯片领域,在AI视觉领域遇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现在上市对他们来说其实还为时过早,但面对巨头的竞争,自己只能多多储存弹药来弥补自己体量的不足了。
技术是AI的基础,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市场,否则一味的技术至上依然是徒劳。
相关推荐
AI芯片落地难
疯狂过后,AI芯片走下神坛
自动驾驶“脚步”临近,奥迪牵手中国 AI 芯片企业加速技术落地
AI芯片持久战:是好故事,但不是好生意?
AI投资,难在哪?
瞄准MR商业化落地,「华捷艾米」推出自主研发 3D AI/MR 芯片
三年亏16亿寒武纪冲刺科创板,商业化落地难,客户结构待优化
AI芯片创企肇观电子完成3亿元B轮融资,将发5款视觉芯片
36氪专访 | 第四范式陈雨强:AI落地难?95%的问题出在数据形式上
上线高利用率AI芯片CAISA,「鲲云科技」提出芯片数据流架构模式
网址: AI芯片落地难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028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4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9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0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665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505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2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2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562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535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