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俞敏洪接班人?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ID:alpworks),作者:孙嘉宝,36氪经授权发布。
3月25日,“第一代教育网红”俞敏洪在直播时透露:疫情期间,我在考虑退休。一时间,关于俞敏洪退休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谁是新东方(NYSE:EDU)的接班人?
俞敏洪明确表过态,不会是自己的子女。
据新东方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人选大概有两个:CEO周成刚、副总裁吴强。前者负责创新业务和战略,后者主要掌管K12及在线业务。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微妙的局面,对外周成刚是明面上的“二号首长”,但他只负责补充性质的非主营工作,而吴强却统管新东方最重要的学校工作。
俞敏洪很明确的表过态,新东方会交到年轻人手里。周成刚58岁;吴强年仅48岁。答案看似呼之欲出,但又扑朔迷离。
01 两大王牌
2000年,37岁的周成刚远在英国,他是一名BBC(英国广播电视台)的记者。
周成刚
在那个白人统治的世界,这样工作机会非常难得,只有出类拔萃的精英才能获得。因为这意味着:高薪、绿卡、糖衣炮弹。而且按照当时的规定,外国人在英国任意一家大公司连续工作四年,就可以拿到永久居住权。
3月,周成刚回国探亲,他遇到了中学同学俞敏洪。俞敏洪看似无意的说道:“中国市场那么大,机会那么多,为何还要留在英国为帝国主义卖命?”交谈间,还透露了新东方学校在北京是多么的火爆。
经过反复思索,周成刚最终做出决定,回国加盟新东方。
2000年周成刚带着30万元人民币前往上海,创办了上海新东方学校。俞敏洪的眼光很准。他是个天生当校长的人,之后三年,掀起了“新东方风暴”。把新东方的旗子,深深地插进了黄浦江的滩头。
2004年,由于北京新东方规模急剧扩大,周成刚被紧急调到北京,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同时任新东方的董事和副总裁职务。之后,北京新东方的数据“相当成功”,共招收学员3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营业额达到数亿元。
2008年,周成刚再度“临危受命”,接下当时快要被砍掉的前途出国留学咨询业务,并成功救活了这块业务。这俨然让他成了俞敏洪手里的一张王牌,此时,他已经升任了新东方的常务副总裁。
在2015年新东方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周成刚再次升职,成了执行总裁,负责产业创新以及战略市场。而新东方分校直接负责人变为俞敏洪。七个大区的区域总裁直接对俞敏洪汇报。于是,俞敏洪在新东方成立二十二周年之际,又变回了“俞校长”。
2016年9月,周成刚接任俞敏洪,任新东方集团首席执行官(CEO)。两个月后,新东方再次进行架构调整,与此前相比,最大的变化是原本由俞敏洪负责的“区域与学校”板块,调整为周成刚分管。
但仅过了37天,新东方组织结构再次动了次大手术,周成刚负责管理的留学业务,交给了集团副总裁吴强。同时,成立了国内事业群和国外事业群,还是由吴强负责。
周成刚一上位就被“抢夺班权”,吴强究竟是何方神圣?
吴强
吴强1999年加盟新东方,他的晋升速度如同火箭一般。加盟后,他历任青岛新东方学校校长、成都新东方学校校长,在2014年7月,担任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一职。这是周成刚也坐过的位置。
在2015年吴强还是集团的助理副总裁,并不负责业务线,而是主管北京新东方学校日常运营管理,向俞敏洪汇报工作。
仅仅2年过后,在2017年吴强就接手了大半壁江山。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这半壁江山,曾经是俞敏洪负责的部分。
虽然吴强负责如此重要的工作,但新东方却很少向外界透露他的信息。
在2018年5月,新东方的组织结构调整中,形成九大业务板块及系统,周成刚负责其中的创新业务发展板块和国际教育业务发展板块。
而九大业务板块中的成熟业务发展板块、以及在线业务发展板块则交由吴强负责管理。这其中包含了新东方业绩增长最快的K12业务,以及在线业务。
“关键先生”周成刚、“隐形杀手”吴强,他们二人,是俞敏洪培养出来的两张王牌。
02 中兴之主?
周成刚是位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温和的改革派:
“我不是一个激进的改革派,做事风格总体偏稳健。我的性格生来如此,这也注定我成为不了俞敏洪,但一个公司交到我手里是相对安全的,我在新东方没有犯过大错误。”
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或许按部就班、不犯错误才是第一要务。同时他很了解俞敏洪,了解俞敏洪的狼性,以及对于变革的强烈需求:
“我们一起出去吃饭,老俞喜欢点从来没尝试过的菜,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有时候你知道,也是惊吓,我就喜欢大部分点熟悉的菜,保证不会出岔子。”
也许周成刚没有争权夺位的野心,但他却非常善于抓住机遇。
1996年到2008年间,新东方的留学咨询业务是较弱的。当时董事会的想法是,给周成刚一年时间,这块业务能做起来就继续,原地不动的话就直接取消。
在之后的4-5年里,周成刚一手做起来了这块业务,2008年时,新东方的留学服务的营收仅为2800万元,2015财年,此块营收则超过了7亿元人民币。在周成刚的布局下,留学业务的收入开始出现成倍增长。
与其说周成刚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不如说他精于顺势而为,抓住了期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的历史机遇。
对比周成刚、吴强二人的过往,如果说周成刚是留洋派,那么吴强看上去则更像是“土鳖”派。
吴强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后在中国科学院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自1999年起加盟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历任青岛新东方学校校长、成都新东方学校校长,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
身为集团副总裁的吴强,或许不是明面上的“二号首长”。但是从他2015年主管北京新东方时,向俞敏洪汇报工作,到2017年就接手了俞敏洪曾负责的大半“江山”。可以看出来,吴强就像俞敏洪的“关门弟子”。
俞敏洪还和吴强一样,没有留过洋。
在吴强执掌K12业务的三年时间里,新东方的K12业务的营收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30%-40%的水平。
近年来,K12成为新东方营收增长的主引擎。2018财年,K12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59%。2019财年,约有750万人参与新东方K12课外辅导课程,人数同比增长36%,占总生源数近90%。
相比之下,近年参与海外考试准备课程的学生数呈现下滑趋势。2016-2019财年,相关课程参与学生数分别为31.2万人、29.8万人、28万人、29.6万人。
如此来看,吴强身上“中兴之主”的色彩颇为浓烈。这样的角色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但玄武门之变历历在目。
03 鹿落谁手
新东方虽崛起于留学培训市场,并催生了英语培训行业的火爆。但2008年后,随着留学市场的热度逐步降温,新东方营收增速开始下滑。
与此同时,K12市场拉开大幕。K12代指从幼儿园到高三的基础教育阶段。专注于K12教育的好未来(NYSE:TAL)于2010年登陆美股。
新东方随即瞄准K12市场风口,调整战略重点,开启转型之路。K12业务和留学考试培训为新东方的两大核心业务。2011财年,K12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34.6%,超过留学考试业务成为新东方最大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K12更是新东方营收增长的主引擎。2018财年,K12业务收入占比已达到59%。2019财年,成为新东方绝对的生源主力军,其90%的生源来自于K12。
虽与好未来同样贵为教育行业的龙头,但是好未来后来居上,不但以308亿美元的市值碾压新东方的182亿美元,而且在最近一季度的财报中首次营收超过新东方。
(点击看大图)
对于好未来,近两年在线业务的发展,是其学生人数及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作为教育界鼻祖的新东方,又怎会不布局在线业务?
早在2005年,俞敏洪就很有远见地看到了在线教育的机会,比后来的在线教育创业潮早了至少8年。2014年,新东方独立拆分线上业务。2019年3月,新东方在线(HK:01797)登陆港交所。
新东方集团作为最大股东,持股53.28%,腾讯持股9.63%。俞敏洪曾表示,新东方在线的拆分会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上市后,新东方在线获得更多外部资金的支持,提高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此外,新东方在线的线上系统,与集团的线下系统,在课程、教学体系、底层研发以及教师资源等均可以互相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用俞敏洪自己的话说,线上线下业务变成了“一种打架模式”。
新东方在线的线上教育业务包括了大学教育、K12、学前教育和机构客户。对比2020财年中报与2019财年中报,K12教育业务营收占比增加,大学教育营收占比下降明显。
不但新东方在线的业务与新东方相似,战略重点相似,市场和用户也高度重合。
图:新东方在线各项业务营收占比,点击看大图
学生总数是固定的,选了线上就选不了线下。所以,计划中线上线下业务的“一箭双雕”,无奈地变为了“互相抢粮”的局面。
而且在集团内部,新东方本身需要创收,而新东方在线的收入又不可能收归到线下,这本身就很冲突。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内部还没有一个对绩效合理的分配,那么线下就不可能把资源倾向于线上。如此下来,不但不能增加资源利用率,还会不可避免地增加内耗。
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加重了二者之间的冲突。从前的线上、线下业务之争终于变成了正面抢夺学生资源。
新东方被迫由线下转战线上,临时搭建自己的线上渠道,开发在线教研体系,大力布局线上业务。
本来安于线下的新东方,也被裹挟进了线上教育之争,与猿辅导、作业帮、跟谁学等一众在线教育创业公司争夺学生资源。
更令新东方感到危机的是,字节跳动的突然闯入。今年3月字节跳动宣布组织架构全新升级时,张一鸣释放信号:教育业务成为重中之重。
由此看来,打开在线教育的局面,同时梳理好与新东方在线的关系,是当下新东方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分工来看,吴强负责在线教育和K12,肩负着把新东方带上下一个巅峰的重任。周成刚一直以来耕耘的出国咨询业务,已经过了红利期,营收占比在降低。
至于谁才是接班人?表面上看是周成刚和吴强之间的争夺,但实际上却是新东方和新东方在线之间业务交叉的困局。因为不管是谁最终接班,都必须梳理好这两家上市公司间的关系。
还有一种“传位”办法能解决上述困局,就是参考当年杨元庆和郭为分别接班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的安排。
网址: 谁是俞敏洪接班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154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