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业余创业者」,是怎么被投资人悄悄贴上标签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鹏友说”(ID:geekpys),作者:张鹏,36氪经授权发布。
对于创业者来说,「启动」不只是个动作,而是进行一整套的逻辑思考,这一点上,业余和专业,往往高下立判。
不知不觉,我和顺为资本的投资合伙人周航牵头发起的「未来前沿」创始人工坊已经办三期了。
前优酷土豆联席总裁魏明从第二期开始也加入了「班主任」的行列,我有幸和这两位一起,觉得自己学到很多。
魏明对创业者充满善意,也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创业者们往往和他最亲近。他也会热情地帮助被孵化的创业者们,是他们特别好的思考伙伴。
而周航作为专业投资人,主要的特点就是刨根问底、较真儿,以及用锐利的语言击碎创业者的「思维惯性」,有时候那个话锐利得让我都出冷汗。
前段时间我们几个复盘的时候,周航就说:「我觉得对『创业』这件事的认识以及具体的行动上,很多创业者表现得非常『业余』,(我们)要帮他们专业起来。」
这句话周航一说出来,我又冒冷汗了……脑子里马上冒出一个问题:创业者的「业余」到底指的是什么?「业余创业者」和「专业创业者」的差距在哪里呢?
上周我们刚刚完成第三期孵化里的「启动模块」,这个模块主要帮助创业者想清楚如何更有效地「启动」和砍出锐利的「第一刀」。在这个过程中,我有点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创业者会很快被投资人贴上业余的标签,而有些则会赢得「专业」、甚至「必成大事」的判断。
「盲目的乐观」是一种无意识的懒惰
创始人工坊有 8 个模块的孵化过程,「启动」只是第一个模块,但几期下来我发现,创业者的「业余」和「专业」在这个模块就能迅速体现出来。
业余创业者最普遍的表现是「盲目乐观」。
很多学员在分析自己项目前景和目标的时候,会拿一堆第三方数据证明这个市场有多大、未来几年有多大的增长空间,在这个基础上,自己会吃下百分之几的市场、最终有多大的利润。这些逻辑、趋势听起来很令人兴奋,估计说多了学员自己也会「当真」。
但为什么是你来吃下这百分之几的市场?从零开始突破的逻辑是什么样的?这个变化将如何发生?发生时环境是什么样的?是否经过验证了?甚至为什么别人不会做、不能做、做不好你创造的这件事?
一旦把问题深入探讨到这里,你就发现业余选手「乐观」的逻辑往往「薄如纸片」,对这些逻辑紧密的问题,大多是答不上来的。
但专业创业者对这些问题会有深度的思考,有些问题虽然还没想清楚,也未必有答案,但他知道这些还需要摸索和想清楚,所以明确的风险,就成了他聚焦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动力。
过于粗糙和乐观的判断会让人的思考懈怠下来,这时候在「九死一生」的创业真相面前,必然是无比脆弱的。
还有一种「乐观」是习惯宏大叙事。很多创业者在分析自己项目的时候,都会说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进程里、政府发布了什么利好政策,抓住这个机会,我就能怎样怎样。
在创业早期阶段,这种宏大叙事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没想清楚」。因为对一个处于启动阶段的创业团队来说,所谓的时代红利、宏观政策跟你真没有太大关系,比如政府现在提出「新基建」的战略大方向,如果你的产品还在摸索测试阶段,真正搭上时代「顺风车」的很可能会是那些已经熬出这个能力的企业,而不是你。
这种「刚挂挡就熄火」的思考状态,非常容易被一年谈几百个项目的投资人看穿。这种思考上无意识的懒惰,就是一种创业领域的「业余」吧。
不在时间中看「空间」,就什么也看不见
「不关心历史」,尤其是「失败的历史」,也是业余创业者比较普遍的问题。
大部分时候,大家对优秀企业的传奇故事都能倒背如流,但对那些失败的企业,以及失败的原因,就没那么较真儿了。有些创业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创业领域之前有哪些「倒下的人」,为什么「倒下」?
其实成功都是偶然,失败里才能看到必然。创业早期对于失败者的研究比看成功者的故事有用得多。
周航在创始人工坊提过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你要站在失败者的遗骨上找到向前的阶梯。这句话听起来很血腥,但商业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层层叠叠的创业者倒下,后面的人踩着前人的遗骨站起来。如果你不关心历史,犯了跟他们同样的错误,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当然,创业核心是要看未来的,但是怎么看未来这件事,也挺体现「业余」和「专业」的。
这个未来不是指站在今天猜未来,而是真的要「站在未来看现在」。因为前者一定会带来「我要做这个,我猜未来会这样的」的唯心主义;而后者则是思考未来更确定的趋势,然后再看自己该在这个进程中如何选择。
我印象很深的是二期活动中有个创业项目,一开始,这个项目是想为居民区的夫妻老婆店提供服务,当时教练们就提了一个问题——10 年后夫妻老婆店这种业态还会存在吗?还会越来越多吗?如果这是一个不会繁荣甚至有可能被淘汰的业态,那我们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恰恰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提问,让创业者重新思考了自己的业务方向,救回了一条「创业命」。
小鱼在家的创始人宋晨枫曾经来创始人工坊做过分享,他说过一句令人头皮发麻的话:「很多时候,你的创业终局在今天就已经被注定了。」
他的意思是,你做的事情如果不在未来的某个趋势或者进程里,轻则意味着你搭不上时代的浪潮或者很难和时代产生共振,重则就是你今天能解决的问题,可能一转过年来,或者遇到一个技术升级,就不是问题了。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没有目标
创业者经常对投资人有误解,觉得他们喜欢听诱人的前景、宏大的目标、喜欢有野心的创业者,所以很多创业者在面对投资人的时候会「投其所好」,只讲长远的大目标,而忽视中短期的小目标。
对创业者来说,你可以拿这些大目标去「忽悠」投资人,也不否认有些投资人确实是这个风格,但千万不要在这个过程中「忽悠」了自己,这才是最可怕的。
工作的关系让我有机会接触很多顶级的投资人,我发现他们特别关注目标的拆解和细化,并且靠这个形成对一个项目和团队的最终判断。
我的一位创业者朋友曾经去和俄罗斯投资大亨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谈投资,我问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细,问得非常细,算账算得非常快。」他这样说道,「大逻辑他秒懂,大部分时间他在尝试理解你接下来的目标是否合理、有没有能实现的路径。」
业余创业者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目标是模糊的。这个目标模糊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边界定义不清,比如,目标的阶段性拆解没有,造成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实现目标,中间也没有验证和修正的机会。
再比如,时间边界没有被明确——「我觉得我有机会成为中国的 xxx」,但是创业者没有给自己定义用多长时间实现。这带来的问题就是「目标无法决定路径」,目标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形不成迫切感,也不能因为迫切感去深度思考真正有效的实现路径。
当一个创业者开启「启动」这个动作的时候,你要想清楚这个动作的目标是什么,是测试?还是拿下某块阵地。如果是测试,你给自己预留了多少时间?如果是拿下某块阵地,你要用多长时间拿下,拿下之后第二步是什么,跟你的长期目标有什么关联?这些都是需要在「启动」阶段想清楚的问题,也往往是业余选手被投资人一问就露馅儿的思考盲区。
创业不只是热情,它有科学的规律和基础方法论,在这方面业余,往往说明创业者不是思考能力有问题,就是还没有把创业当作一件「玩命」的事儿,一个投资人,又怎么可能会把钱放心交给你?
保持思考的深度吧,祝每个创业者都在「专业」的路上越走越远。
网址: 那些「业余创业者」,是怎么被投资人悄悄贴上标签的?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272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3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0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810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34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0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0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5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88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37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