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迎来迈瑞之后又一IVD龙头,背后VC大赚或超百倍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陶辉东,36氪经授权发布。
继迈瑞医疗之后,又一IVD龙头公司上市了。5月12日,新产业生物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开盘上涨44%。
新产业生物主业是生产、销售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是国内该领域的领先者。McEvoy & Farmer2015 年的统计显示,在整个IVD领域,新产业生物市场占有率1.8%,排名第四,超过A股上现在炙手可热的另一家IVD龙头安图生物的1.5%。
从财务指标上看,新产业生物的市场竞争优势非常明显。2019年新产业生物营业收入达16.8亿元,净利润7.7亿元,增速分别高达21.42%、11.2%,表明是一家仍在快速成长的行业龙头。此外,新产业生物拥有80%的超高毛利率,远超安图生物等主要竞品公司,盈利能力超强。
从一家创业公司到化学发光这一细分市场的绝对龙头,新产业生物这条路已经走了二十五年时间。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新产业生物也得到了澳银等VC的投资支持,完成了从技术积累到市场化的跨越。新产业生物成功上市则给这些VC们带来了极为丰厚的回报。
首轮投资者澳银回报或将超百倍
新产业生物成立于1995年,直到2010年下半年才首次对外融资。澳银资本旗下基金深圳市华澳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参与了该轮融资。该轮融资中新产业生物总估值4.8亿元,该年度其营收尚不到5000万元,净利润约600万元。
2011年2月,红杉资本以 9600 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认购新产业生物新增的 250 万股本,占新产业生物20%的股份,新产业生物的总估值依然为4.8亿元。
2014年,新产业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按挂牌价市值6.36亿,但挂牌当日股价就暴涨了6154%。在新三板上,新产业生物是一只明星股,交易活跃,股东进进出出,不过澳银、红杉等老股东们几乎没有减持。
2017年8月,新产业生物在新三板终止挂牌,计划转道创业板上市。2017年12月,新产业生物创业板上市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但好事多磨,因为一些变故,新产业生物直到2020年才拿到注册许可,终于圆了上市梦想。
在A股上,新产业生物是一只市场优势明显的行业龙头。目前A股同行业平均市盈率约为45倍,新产业生物2019年净利润达7.7亿元,由此计市值可达350亿元。A股上现有上市公司中,安图生物与新产业生物业务结构高度类似,规模上与新产业生物旗鼓相当,而目前安图生物市盈率高达76倍,市值达587亿元。
若新产业生物市值超过500亿元,它背后的VC们将获得了数十倍的投资回报。以首批投资者澳银资本为例,澳银资本目前持有新产业生物约1.5%的股份,账面价值超过7.5亿元,是十年前投资额的80倍。若考虑新产业生物上市后的成长,超百倍回报也并非不可能。如此高的回报倍数,在硬科技领域实属罕见。
黄金十年造就新巨头
在高回报背后,是业绩的的高爆发:从2010年到2019年,新产业生物营收增长了50余倍,利润增长了150多倍。高爆发的另一面是时势造英雄。
在2010年前后,澳银资本注意到了医疗器械产业的机会,其中一个重要子行业是IVD。大致按产业发展的先后次序排列,IVD的几个主要子赛道有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等。新产业生物专攻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技术,这是目前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但因为技术门槛较高,在十年前该领域被罗氏等跨国公司垄断。
澳银资本看到,在IVD赛道上,无论是整体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还是国产替代,中国公司都有巨大的机会,其中免疫诊断正好站在爆发的起点上。
澳银资本医学投资总监罗振声向投中网表示,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深化,医学检验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我们能观察到检验科样本量数据跟门诊量是同步高速增长的,IVD的市场体量持续扩容,而免疫平台又在近年来成长为检验科最丰富的细分,覆盖检测项目最多,包含甲功、肿瘤、心标、传染、炎症等等,标志着传统医学检验主战场从生化切换到免疫。”
在2010年之后,中国IVD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间,免疫诊断成长为整个IVD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子版块,数据显示2018年免疫诊断市场规模221亿元,占据IVD的四成江山。具体在免疫诊断领域的趋势又是,更先进的化学发光技术替代了传统的酶联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成为主流。从2011年起,化学发光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这样的机会,就像是给专攻化学发光的新产业生物量身定制的。凭借长达15年的技术积累,新产业生物在这一波浪潮中乘风而起,2011年新产业生物率先推出了国产全自动磁微粒化学发光仪,上市后迅速占领市场,并在此后始终保持着国产化学发光仪和试剂的领跑优势。三方统计显示,2018年新产业生物在免疫诊断市场占有率5.43%,为国内企业的第一名。
罗振声向投中网表示,中国的化学发光市场过去长期由罗氏、雅培、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垄断,新产业生物为打破这一已高度固化的市场格局,找到了精准的市场切入点。新产业以特殊项目(比如一些特殊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切入点,进入检验科作为备用机型,之后逐步实现试剂上量。另外,跨国企业定价高,过去只有三甲医院能够负担。但下沉市场、中端医院也有开展发光项目的强烈需求,新产业针对这一市场推出了更加全面的仪器品类,覆盖不通的样本通量、检测速度,满足这部分医院的需求。
目前免疫诊断的大部分市场仍由跨国公司占据,但自2016年之后,以新产业生物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增速上已经大幅超越了外企。2019年跨国公司的中国区收入增速普遍下滑至个位数,而新产业生物的增速仍高达22%。接下来,国内企业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仍有巨大的国产替代机会。
坚守十年等来价值释放
看准赛道之后,“选马”也很关键。回望2010年,当时的新产业生物还十分弱小,正处于从产品研发到市场验证的关键节点,投资这样的企业是需要一定魄力的。澳银资本董事长熊钢向投中网坦言,2010年投资的时候,新产业生物已经创立了15年时间,不能算是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因此是有些纠结的。
但新产业生物的创始人饶微给熊钢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饶微对技术有一股执着,对商业高度敏感,而且有很强的管理能力,熊钢认为是一位难得一遇的企业家。
“按当时的收入还没有可能上市,所以不是作为Pre-IPO项目投的,投了就做好准备长期持有。”熊钢向投中网表示。新产业生物也没有让投资方失望,从2011年开始,每年的业绩增长连续超过预定目标。当时澳银资本也看过其他一些标的,但回过头来看新产业生物跑的最快、最稳,这样的公司非常难得。
“打铁还需自身硬,过硬的产品实力是新产业得以在大量国产发光产品中脱颖而出的基础。”罗振生向投中网表示。
澳银资本近年来调研越来越多的医院,调研过程中发现甚至其他IVD产品线的从业人员,都对新产业的产品性能表示赞赏,在检测速度、通量、稳定性方面新产业都是当之无疑的国产龙头。发光大型仪器的复杂程度很高,最新的MAGLUMI X8有高达26000个零部件,依然维持了非常低的故障率。
投到这样的企业之后,最难事情反倒变成了如何坚守。在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之后,新产业生物市值达到过180亿元以上,而且交易活跃。澳银资本这样的早期投资者已经有40多倍的回报。2017年IPO过会,但之后迟迟拿不到注册批文的两年间,也有很多投资者找上门买老股。熊钢坦言:“守起来很煎熬。”而之所以能等到最后,还是基于对新产业生物的长期观察,判断业绩增长仍然处在爆发期,公司发展也没有受外部波折的干扰。
熊钢表示:“我们作为股东的做法是不断的观察、帮助、推动,如果它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的退出的方式就可能会有调整。投中它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坚守的偶然性就降低了,考验的是对它的理解。”
网址: 创业板迎来迈瑞之后又一IVD龙头,背后VC大赚或超百倍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2781.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