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普惠”说起,这里是「叽里呱啦」的产品方法论
创立于 2014 年的“叽里呱啦”是目前市场上较早关注儿童启蒙英语的团队,根据团队提供的数据,目前叽里呱啦目前有 2500 万注册用户和 400 万付费用户,每半年的课程定价在 300元左右。
“产品力”是36氪在和叽里呱啦的接触过程中,团队持续不断强调的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叽里呱啦也开始将“教育普惠”纳入了自己的议题当中。教育普惠和当下比较热点的“下沉市场”并不完全划等号,前者更多是在强调一个普适性的产品。
许可欣将“普惠”可以被拆分为三点:
更容易获得,包括获得的方式和价格;
更高的内容质量;
更适合孩子,教育内容和方式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模式。
当进行这样的拆分之后,我会发现,其实叽里呱啦想要实现的“教育普惠”是建立在自己的产品定位和设计前提上的(至少 300 元左右的定价也和这一点强相关)。
围绕“产品力”和“教育普惠”36氪和叽里呱啦的联合创始人许可欣聊了聊他们的产品方法论。
跳开成人的“思维定式”
微观的产品论其实和团队对于产品整体的理解和定位具有相关性,所以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去理解“儿童启蒙英语”这件事?
许可欣的回答是,理想的英语启蒙教育是将语言学习作为工具的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
这也是我对于叽里呱啦产品最直接的感受:从第一眼来看,它并不像一个课程类的产品。
不同于我们常常提到的直播课、录播课等。叽里呱啦的“呱呱美语课”更像是一个付费的数字内容产品,同时去嵌入各类练习和互动过程。
和大多数的教育类创业团队一样,叽里呱啦的诞生和两位创始人自己的家庭语言教育经历有一定的关系。许可欣提到,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如何让小朋友更加自然、高效地习得某种语言其实是自己一直想要去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了整个叽里呱啦的目标。
基于以上背景,就产生了两个基础的认知:
一定要跳开成人的认知方式和能力。
“儿童启蒙英语”其实不是今天才诞生的一个品类,如果向前看,一些“单词卡”、“英语绘本”等出版物也都定位于“儿童启蒙”,所以一些线上的启蒙类的产品、工具也采用了“flash card”的形式来辅助学习。
许可欣告诉 36氪,这其实是典型的站在成人角度上去开发的学习的产品:产品设计者简单地将大部分成年人所使用的学习方式迁移到了启蒙教育上。
叽里呱啦的解决方法是“动画片”。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对于 soap 这个词汇,团队会设计一个浴室的场景,通过“小鳄鱼”在浴室中的一系列情节动作来不断重复 soap 的输入。这个环节当中,除了在学习到 soap 之外,也会对场景内相关的其他词汇产生认知。
此外,成人也需要跳开自己的既有的认知程度去重新理解“新语言”的习得。
更通俗来说,如果在产品设计中没有时刻考虑目标用户其实是刚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儿童时,就很容易由于内容太难而让儿童丧失兴趣。在网络上常常被讨论的“家长辅导作业”话题,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本质上,这里存在一个“同理心”。许可欣举例,为了跳开这个思维盲区,自己也会和女儿共同学习法语、西班牙语,在这个工程中,去实现这个目标。
家长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共识是,儿童启蒙英语产品是针对家庭场景的一个产品,除了教育也承担了一部分亲子互动的属性。因此,儿童启蒙英语产品受众包括了两类人:孩子和父母。
在这个过程中,叽里呱啦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将家长的角色定位为“辅助者”而非“共同学习者”。
原因在于,学习行为最终发生在儿童身上,所以直接将内容给到儿童会更好,而如前面提到的成人的认知盲区,团队也想通过将家长放置到“辅助者”的角色上来解决。
家长需要做的,则是根据叽里呱啦提供的指导信息,在不同的场景下去引导儿童对于内容的重复。
教研、内容、产品相互“融合”
叽里呱啦将自己的“产品”分为了 3 个板块:教研、编剧和技术产品,这些成员占到了叽里呱啦团队的 50% ,共同产出“叽里呱啦”这个产品。
在整个过程中,这三个部门并不是线性的工作流关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是“融合”在一起的。
教研过程中,编剧除了根据一定的认知体系和框架去设计课程外,也需要考虑如何将知识点嵌入到具体的场景,以及主词汇和次要词汇之间的关系。
编剧团队的剧情设置也受到了教研内容的“牵制”,除了内容需要平衡儿童对于内容的聚焦和知识习得;
产品技术提供的不仅仅只是内容数字化的转化和展示,也承担了通过技术来提升使用体验和学习效率的任务。
在即将上线的 L3 的体系内容中,对于语音的识别会更加灵活。举例来说,在过去考察儿童对于某个单词的具体掌握需要儿童正确复述“This is an apple”,但在新的技术支持下,只要儿童的回复是同义语句,例如“it's an apple”。而在今年,叽里呱啦的产品需要实现的是足够个性化。
“同理心”的达成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同理心”,而我好奇的是,同理心要如何从个人延展到团队?
最基础的一点自然是内部组织扁平、组织内沟通也足够透明,这样就能够保证成员之间的互相影响。此外,叽里呱啦也会有专门的预算来支持教研和编剧团队去参与和儿童相关的展览、戏剧,来理解在当下,儿童们的兴趣点都在哪里。
叽里呱啦的 kid testing
定期举办的“kid testing”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通过问卷邀约,叽里呱啦会定期邀请用户来参与课程体验。在最近的一次呱呱美语课上线前的“kid testing”,团队邀请了12位3-6岁用户,注册 2 个月以下6人,注册6个月以上6人,分为AB两组,分别去体验 30 分钟的不同子课程。
整个过程中,会有叽里呱啦产品开发、内容制作、教研等不同部门的同事作为“观察员”,通过观察孩子在体验课程时候的表情、动作、语言,思考对课程内容的优化方向。
写在最后
如果站在整个互联网的角度来看,叽里呱啦内部的产品方法论其实并不是什么“独门秘籍”,但如果我们将范围缩小到在线教育领域,叽里呱啦其实提供的是“教研和互联网”之间更融合的思路。
在线教育的 1.0 时代是利用直播等技术解决了教育资源的时空错位,从服务模式上,更多是将线下课堂搬到了线上,从录播课、直播课,在线大班、1对1到小班、双师、这种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效的,但随着服务任务的增加,就会带来一个问题,即边际成本的增加:授课教师数量、运营团队、营销等等。
互联网语境下,产品代表着通过一些功能模块的设计来代替很难被规模化提升效率的过程。所以到了 2.0 时代的在线教育,无论是从成本层面考虑,还是从整个行业的自身进化,“产品化”一定是在线教育的玩家们需要去关注的议题。
相关推荐
从“教育普惠”说起,这里是「叽里呱啦」的产品方法论
从“儿童故事”到“儿童教育”,课程类产品会成为「凯叔讲故事」新的增长点吗?| 36氪启蒙早教专题
创投日报 |「大丰收」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谊品生鲜」获腾讯领投 20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以及今天值得关注早期项目
叽里呱啦CEO谢尚毅:打造AI+启蒙教育体系化产品,挖掘下沉市场增长空间 | 2019 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
素质教育精选平台要如何做?这里是「AJA School」的一些思考
在线教育的新征程——下沉与普惠
从服务驱动走向产品驱动、市场驱动,“AI+学科”能否撑起一条独立赛道?
陈志武:从蚂蚁上市看金融的普惠性
51Talk发布2019年核心战略 做全国普惠在线教育品牌
新经济形势下的普惠金融
网址: 从“教育普惠”说起,这里是「叽里呱啦」的产品方法论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44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304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5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72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1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7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71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46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