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跌撞撞的上市路,旷视科技们的"彭罗斯阶梯"?
文:互联网江湖,作者:刘志刚
旷视科技的IPO之路,活脱是一个前列腺病人,哩哩啦啦、若断若续一尿就是好久。
其实,早在2017年,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就曾透露:“上市这是会发生的,我们希望我们会是第一个。”
去年8月25日,旷视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按照规定,自申请之日起公司有6个月的时间准备上市。可正当众人以为马上就能买旷视股票的时候,没想到一拖就是近十个月。
旷视科技的IPO之路又像是踏上了彭罗斯阶梯——一个有名的几何学悖论,一个始终向上或向下但却走不到头的阶梯。
有报道称,旷视中止了港股上市进程,下一步将考虑港股或者A股上市的可能。旷视回应称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属实,并指出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有心摘花花不开,旷视似乎是上市传闻声音最多的企业,因而也是给外界上市跌宕感最明显的一家。透过旷视所面对的问题和现实,或许我们能够对AI企业的未来有了更深层地认识。
背负期望出祁山,兜兜转转回蜀中?
2015年的德国博览会开幕,马云亲自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展示了支付宝的人脸支付,这一技术正是由旷视科技所提供,旷视科技一战成名,后来与商汤、依图、云从并称“CV四小龙”,成为AI潮下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早在2018年12月经济观察网报道,中关村(000931)示范区已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创板” 的名单,总计不到30家企业,其中包含旷视科技。从那时候开始,关于旷视即将IPO的消息总是不绝入耳。
但是“绯闻”多了,看客们的疑问似乎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去年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按理说去年就该上市,如今不知道又出什么幺蛾子。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外界的环境因素。去年,美国商务部将把包括旷视科技在内的28家中国机构和公司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名单”,限制这些机构从美国购买零部件。这对于CV独角兽们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维度来看,现在谋求IPO,相应的地利条件其实并不算好。
其次,从产业进程的角度来看,AI技术已实现【价值理性】回归,更重视落地能力。
商业化方面,根据去年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旷视三项主要收入中占比最大,营收更偏向to G,在巨头扎堆发力智慧城市的今天,未来能否保证自己的确定性似乎也成了旷视需要解决的问题。
To G比重大,换言之就是旷视科技的to C进程似乎是承压的。
例如安防方面有已经自成体系的海康威视、大华科技等“土著巨头”,它们不会轻易被“野蛮人”超越,这一点不只是旷视,商汤等其它CV公司也都是如此。而零售方面,总的来看,目前给予零售店提供AI解决方案似乎是尚有些超前,在成本上很难被大众零售店所接受。
最后,从资本市场和旷视自身的角度来看,有一个满意的估值是旷视科技所期盼的。过去的高估值AI企业其价值到底有没有泡沫?答案是“有过”,任何新技术驱动下的产业往往具备估值高、营收低、风险高、周期长、不确定性高等特征,AI产业同样也是如此,迎合了【加德纳技术成熟度曲线】。
但此前行业虚高的泡沫其实早已破碎开来,现在处于转折期,市场上关于AI公司的估值意见其实没有统一的,整个二级市场对于这些AI企业的估值仍缺乏完整的评估模型,依旧通过“故事+业绩”的模板来进行,现在上市,可能存在估值偏低的风险。
只不过对于旷视等新生代AI公司而言,上市似乎又是一个必选题。
如今行业归于冷静,融资热情降低,对于小玩家而言已经很难通过AI故事打动投资人了。至于一些行业独角兽,譬如旷视科技,根据天眼查检索现实的信息来看,虽说旷视科技去年才拿到大额D轮融资,但任何企业越往后融资难度越大,要么有造血能力,要么谋求上市。
造血方面的能力,前面也有提及。此外,根据去年旷视递交的招股书上曾写道,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旷视分别亏损3.428亿元、7.59亿元及33.51亿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及2019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内,亏损分别为7.29亿元及52亿元,同比增加613.3%。
如此看来,还是上市似乎更容易实现,只不过行业估值的天时因子,加上美国商务部的地利阻碍,旷视们只能一副“停杯投箸不能食”的感觉。旷视的上市消息一直被大众所所期盼,只不过现在看来还是要继续等下去。
商业化方兴未艾,巨头代言“去代理化”?
旷视的问题不是它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CV领域甚至整个AI独角兽公司都需要面临的难题。
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包括提供数据或者计算能力支撑的基础层、关键技术的研究的技术层以及终端的应用层上,而旷视们针对的其实是技术层。但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应用层商业化逐渐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国内AI公司的发展重心也自然而然的放在终端应用层方面上。
但遗憾的是,人工智能产业一直以来造的势太大了,而在落地方面,已经落地的商业化场景确实也有,但远远没能达到投资人和公众的内心锚定。
目前,商汤、旷视、云从、依图这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四小龙”所涉及的领域都比较多。彼此其实都有着自己得主攻领地,譬如商汤可能布局面更大一些,旷视的移动终端和零售、物流布局,云从的银行业,依图的医疗领域。它们优势领域建立的前提一定是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和渠道,在自己更擅长更熟悉联系更紧密的领域进行产业升级成功性会更大一些。
此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CV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企业的客户很多也是它的投资者。一线的计算机视觉公司技术本身没什么特别明显的差距,真正场景落地比拼的其实是企业级市场的关系和渠道。
应用场景在哪里?答案是消费互联网的巨头手中。但现在需要注意的是,独立的AI独角兽们对于巨头的投资价值似乎是在不断缩水。
在互联网江湖(VIPIT1)团队看来,BAT在互联网上半场看开辟新业务是少犹豫、快出手;在上半场的CV以及整个泛AI领域,让BAT垂直扎根到某一垂直领域去深耕可能吗?答案显而易见。下半场是长周期论证,长周期决策,更多的是亲自躬身下场。
巨头之间的战役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下场的赤身肉搏,另一种则是发动“代理人战争”,关于后者,往往是一些与主营业务关系不太密切或者具备长周期性的技术领域。腾讯投资京东、拼多多对抗阿里,而阿里除了自己推出钉钉以外,也通过投资陌陌、微博来发动“代理人战争”。但很多时候即便前期是代理人战争,后期一旦场景价值凸显,巨头更多的时候其实会想着控制在手里。
譬如腾讯,短视频和直播已经有了自己投资的快手、斗鱼、虎牙,可腾讯对“亲儿子”微视、企鹅电竞的爱才是最真切的。
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角逐,背后不乏巨头的身影,阿里就投了CV四小龙中的商汤旷视,可阿里自己也在做计算机视觉的技术研发和运用;腾讯方面也很早就将优图实验室正式升级为腾讯计算机视觉研发中心,加码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发投入;百度方面,一直都选择包括计算机视觉在内的AI技术的“自营”,也有一些投资收购补全相关技术,譬如此前买下美国计算机视觉新创xPerception。
巨头自己有技术,与垂直领域独角兽相比,巨头的技术水平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未来巨头自己亲自进行技术博弈,无需或者说不必太重视代理人战争了,独角兽的战略价值已经得以稀释,甚至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这样一方面造成投资价值稀释,未来的融资能力也可能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巨头有场景端优势,从下游“截胡”,未来技术场景化竞争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性,进而影响资本市场的估值判断。
技术本身就存在高度的重合度和可替代性了,计算机视觉的独角兽们似乎还在不断拉近它们与巨头之间的渐近线。
去年深圳CPSE 2019安博会上,商汤科技发布针对城市智能化建设的整体构想,定义“智能城市操作系统”(AI City OS)。此外,旷视在京举办了新战略发布会,印奇表示,公司新目标是以AI算法为核心技术力,以IoT OS为核心产品力,建立AIoT时代的操作系统。
发力智慧城市,做底层操作系统,AI时代涌现的技术新贵们与巨头之间竞争的重合度似乎越来越高,未来究竟如何?缺乏稳定盈利渠道的独角兽们是否有能力跟不同基因巨头掰手腕?只能把答案交给时间。
对于AI公司们而言,现阶段最需要考虑的或许应该是如何应对可能存在的“代理”价值稀释,如何找到自己的稀缺性优势,如何杀出自己的商业化路子。
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红海航行如何划至IPO的码头?
实力雄厚如旷视尚且如此,那么其它AI创投明星企业自然更不会轻易选择上市。
产业整体融资遇冷,IPO的迫切感爆棚是一方面,但有些事急是没用的,考虑长远价值还是等待合适的时机为好。比如旷视,如果不考虑天时地利坚持上市,恐怕去年就能完成IPO。那么适合AI企业上市的时间点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呢?答案其实还是三个字:商业化。
过去AI公司针对商业化不足时采取的策略大都是“场景不够,投资来凑”。
根据天眼查检索显示的信息来看旷视作为一家还在拿融资的企业对外有高达24起投资,而商汤等其它企业也都类似。它们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垂直场景下的AI公司,有的可能直接针对的是C端消费群体,利用主营业务积累的技术资源进行多元化扩张。
通过投资,AI独角兽们可以对投资企业进行自己的技术输出,这实际上也起到了消化自身技术的作用,使得自己的技术在外人尤其是投资人眼中看起来有更多的商业化落地,同时也说明自己的在AI技术层布局广泛。
现在来看,投资虽好,但更多的偏重于“讲好故事”,提高市梦率,在时间机器理论的产业演化规律指导下,这些被投资的企业到了一定阶段依旧容易出现现在旷视们遇到的商业化难题。或许应该转变一下思路,由投资化转为to C化。
事实上,语音识别也好,计算机视觉也好,已经接受过G端和B端的考验,现在需要的也只是如何推给C端。以科大讯飞为例,去年全年营收能够破百亿就离不开2C的布局,例如翻译机、转写机等。这对于其它年轻的AI公司而言其实也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有了产品才能更好地卖服务。而且一旦边缘终端是自己的,旷视们的底层操作系统就英雄有用武之地了。
前面我们提到,现在的AI公司早已没有前几年的高市值,回归理性的另一层意思其实就是“掉膘”、缩水。但如果有自己的2C的业务,只要“做到”,在直接作用上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保值。如果能“做好”,获得C端市场认可,这就有可能实现升值。
在硬件选择上要坚持小众路线,这样一是市场竞争小,与主流硬件厂商的竞争较小,保持自己中立性,不影响to B业务线;另一方面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也比较弱,不像其它成熟类产品,市场价格早已稳定下来,容易获得更高的利润。
虽说入局硬件制造业本身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跟其它面前的路比起来或许已经是最容易走的一条了。前期不必自己投入太多,主要通过代工形式进行,如果得到市场检验再大量投入生产即可。
等风不如造风,要把投资价值转化为市值、估值,必须让资本市场看到实打实的成绩,届时,我们才能迎来AI独角兽们的上市潮。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号:13124791216,转载保留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
跌跌撞撞的上市路,旷视科技们的"彭罗斯阶梯"?
旷视科技的正反面
全年股价暴涨超110%,TTD能否杀出巨头们的"围墙花园"?
"独角兽"扎堆新加坡,Shopee、Lazada们究竟看见了怎样的未来?
旷视科技:摘下独角兽面具
旷视上市再蒙阴影,AI公司上市怎么这么难?
谋求“同股不同权”,旷视赴港上市渐近
"独角兽"扎堆新加坡:腾讯、阿里究竟看见了怎样的未来?
旷视科技回应未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报道不实
“歌坛神捕”张学友背后的黑科技公司,要上市了?
网址: 跌跌撞撞的上市路,旷视科技们的"彭罗斯阶梯"?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469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3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5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6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90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5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7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82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