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事件发生之后,年轻白人开始“自我再教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说(ID:globusnews),作者:韩雨晴,原标题为《弗洛伊德事件发生之后,我身边的白人朋友开始“自我再教育”》,题图:《绿皮书》剧照
乔治·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身亡的事件近期在全美引发了大规模抗议。在被怒火吞噬的现实世界背后,社交媒体成为了这场运动的第二现场。除了抒发愤怒和各式的捐款与联系各地议员的帖子外,不少人开始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转发各种资源,掀起了一场“再教育”运动。
这场“再教育运动”中,“unlearn”一词是所有帖子的主旨。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定义,这个词指的是改正错误习惯,或抛弃旧有观念的行为。而在这场运动的背景下,“unlearn”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在一个白人话语主导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白人群体,开始挑战成长过程中被常规化的观念和偏见。
● Instagram上一则号召大家积极分享新信息的帖子 / 网页截图
用来分享图片的社交媒体Instagram变成了一个大型反歧视教育集结地。大量的教育帖出现在信息流中,解释什么是系统性和个人性的种族歧视。书店的帐号放出了各种关于美国种族问题、非裔作家写作的书籍。有人把Netflix上讨论非裔经历的纪录片和电影集结在一起,制作成“必看片单”。与此同时,“如何与不相信问题存在的家长进行对话”以及“如何在白人社区中开展种族议题对话”也变成了大热话题,被Instagram上的独立创作者制成了卡通教育帖。
从社交媒体的帖子开始,我身边的白人朋友们也开始重新思考种族问题。
“美好的假象”
“一切都被叙述成一个蒸蒸日上的景象,但现在我发现这只是个美好的假象。”
麦克是我室友的孪生兄弟,从小在康涅狄格州中产阶级社区长大的他最近陷入了对种族教育的深度怀疑。在中小学的时候,麦克学校中关于种族问题的讨论止步于南北战争和六十年代的非裔民权运动。这之后,所有问题似乎都被解决了。
● 民权运动后,一切问题似乎都被解决了 / 网络
但目前正在美国发生的事情证明,这并不符合事实。
弗洛伊德生前最后的录像给了他很大的震撼。虽然一直知道种族问题的存在,但这个视频第一次让麦克产生了恐慌与绝望。
“都已经这么糟糕了,我究竟能改变些什么呢?”麦克发觉自己长大以来就接受的反歧视教育——“忽略种族,一视同仁”——完全忽视种族间差异的理念,也让麦克从来没有重视过不同族裔在社会上的不同境遇。
反思“一日潮流”
住在巴尔的摩的布雷迪和我相识于人文社科读书讨论课。作为白人性少数群体的一员,布雷迪平日会本能地关注少数群体,有关非裔的内容也经常能在他发的帖子中见到。
布雷迪坦言:“有的时候,看见一些我关注的非裔女博主在这次运动期间愤怒地发声,我还是会下意识地认为,她们没有必要如此生气。但这个时候我就需要提醒自己,她们有充分的理由这么生气。她们的愤怒更应该是我对现状感到气愤的理由。”
正因此,布雷迪对在Instagram上兴起的“Blackout Tuesday”有很大的意见。
“Blackout Tuesday”最初由音乐行业发起,呼吁在6月2日星期二暂停发行唱片,并停止所有作品的播出,以此来提高对种族歧视与警察暴力的重视。
活动的影响范围远超预期。6月2日当天,大量用户暂停了平日的生活动态分享;打开Instagram和Facebook从首页最上端向下拉,我能看到的只有一个又一个黑色的方块。在那天,很多人的唯一动态就是一张黑色图片。一些图片文案上,有人还加上了#blacklivesmatter或是#BlackoutTuesday声援的标签。
● #blacklivesmatter话题下,一度全是黑色图片 / 网络
黑色图片刷屏的大阵仗确实带来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但布雷迪和我的一些朋友也开始反思,过度重复的信息是否会将真正有效的内容埋没?有人在自己的快拍里分享了#blacklivesmatter的标签页截图,页面上除了黑色方块以外,什么也没有。
社交媒体上的一日潮流让布雷迪反感,在质疑发帖刷屏的人是否真的关注活动背后的用意同时,他觉得这个热潮让Instagram上原本的资源分享走向了下坡路。
“这真的很讽刺,在这一天之前,所有人都在发各种资源,各种不同的信息共享,而到了这一天,不管是你的追踪的朋友还是大牌子公司,你收到的动态只有一堆黑方块。”
读书小组
活动没有止步于线上。
艾琳是我在学校剧团的一个朋友,家住在纽约州北部。一次刷Instagram的时候,艾琳发现了一张关于种族问题的书单,并转发到了自己的快拍上。看到帖子的朋友们纷纷来问她,这是不是一个群读书活动。
● 艾琳转发过的一个书单 / 网页截图
于是,艾琳就筹划出了一个读书讨论小组,将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尝试通过读书来深入地讨论种族问题。平时,组员们会在在群聊里互相分享相关书目资源以及非裔运营的购书渠道。
在这个周末,艾琳和朋友即将迎来第一场读书会。他们的第一本共读书目是《White Fragility》,讨论白人群体该如何看待种族议题。艾琳十分期待这次和朋友们的讨论,因为过去在学校和其他场合,人们总是不把种族问题的讨论放在心上,而这次将是一场诚恳严肃的讨论。读完这本书后,艾琳和她的小组想要继续读《The New Jim Crow》。这是一本在Instagram上的书单中频频出现的书目,讨论的是大规模监禁中的种族问题。
艾琳的阅读小组并不是唯一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群,寻找关于种族议题的书籍已经在全国各地成为热潮。各个独立书店纷纷列出了自己的推荐书单,媒体也开始选择相关书目进行介绍。在《纽约时报》每周一评的畅销书单里,《White Fragility》和《S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Race》两部经典作品占据了非虚构文学的榜首。
● 《纽约时报》畅销书单前几名几乎都是有关种族议题的图书 / 网页截图
如何和上一辈交流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伊芙每天都经历着线上和线下的反差感。在手机上,学校的朋友们正分享大量资源、呼吁发起关于种族议题的对话,而线下,她的家人另有一套理论。
伊芙家住新罕布什尔州,当地白人居民大概占92%以上,黑人的比例只有1.7%左右。这里的大部分人一生也不会离开本州,也极少见证种族不平等的境遇。在她看来,新罕布什尔大多数人并没有种族歧视的倾向,但是对现状和背后的制度成因一无所知。“大多数的人不愿意看见这些经历,因为那些经历太令人痛苦了。”
平日里,伊芙还在和自己的父亲以及继母对话,努力让他们看见新闻报道里抗议与暴乱背后的制度缺陷和历史背景。当父母对社区被破坏的新闻发表评论的时候,她会接着问道:“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她总是注意让自己的解释听起来平静,而非挑衅,同时并努力倾听她父母的回答来保证对话的顺畅坦诚。
● Instagram上有关“如何和家人讨论种族偏见”的帖子 / 网页截图
最近,这样的对话没几天就会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一次。伊芙也会感到烦躁,因为她同时进行着教育自己和自己父母两边的工作,有时感觉些许力不从心。她的父母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和新闻来源,改变他们的看法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几次我们聊得很好,然而几天后,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看见什么后,又立刻改了主意。”
即便如此,伊芙还是感受到身边人对种族议题的关注度正在逐步被唤起。有一次,一个亲戚打电话给伊芙,告诉她自己在思考一些问题,特地记下来了想和她讨论,想要听听她的观点。能够开诚布公地和上一辈进行一次对话,对伊芙来说就是一个宝贵的成果。
虽然和上一辈的对话注定将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观点冲突和重复也难以避免,但伊芙认为,这样的对话是必须进行的。
“回避讨论,才是种族问题发展到今天这一步最重要的原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世界说(ID:globusnews),作者:韩雨晴
相关推荐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之后,年轻白人开始“自我再教育”
乔治·弗洛伊德曾以为自己将改变世界
美国科技大佬大笔撒钱种族平权运动,六年前他们为何一片沉默?
哪天消停了,美国就危险了
独家对话 7EDU 创始人刘君:低龄留学生教育,本质是父母再教育
强奸发生之后:从不完美的受害者到勇敢的幸存者
两起凶案发生一年之后,滴滴有了哪些变化?
西方“政治正确”有多虚伪:警察为黑人洗脚、总理下跪
从招聘升职到算法术语,科技公司掀起种族平权大变革
Facebook删除近200个与仇恨群组有关的账号
网址: 弗洛伊德事件发生之后,年轻白人开始“自我再教育”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5122.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84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05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24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40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0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54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25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9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06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