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暴雨还没下,天气类产品先急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
北京大暴雨,这事儿肯定是稳了。
刚刚下了一小会儿,很多人说准备都做足了,就这?
别急,龙王们的进京证办完了,核酸检测也都做了,大部队正在后头。
先遣部队刚刚只是来试试水,我们正处在先行军和集团军的中间。
所以,以为暴雨是虚晃一枪的,可别着急出门了。午后到下午,才是重头戏。
如果下不下来,那一定是龙王们把云团搞分裂了。
还好我是昨天出去浪的,要不今天肯定悬。
据说北京周边景区今天全部关门,真是庆幸,我这每月一天的假期赶上了好时候。
从昨晚开始,各大媒体和新闻都在烘托这场大暴雨,朋友圈也早已做好了情绪建设。
原本预计暴雨是早上 8 点左右,可早上起来,太阳当空,闷热十足。
有人就说了,龙王们的进京证是不是没办下来啊?
以前只要说天气预报,都说不准。
尤其是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大人们看了几十年,依然深信不疑。
不过现在都在手机上看天气预报,而且准确度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能做到分钟级。
之前我有段经历,手机上刚收到下雨提示,说 10 分钟后有雨。
果不其然,大雨在 10 分钟后如约而至。
现在你们知道的主流天气类产品肯定就是「墨迹天气」了,可以说是装机必备。
我也是他们很多年的老用户,对我来说,选择他们,其实更多的是习惯了。
这次北京大雨,我特意研究了下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天气类产品。
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跟你们分享下。
就比如这次北京暴雨预热,如果你手机上装有超过两款天气类产品,一定会发现,雨还没下,他们先急了。
急的不是暴雨有多大影响,而是各种推送频繁出手,有暴雨预警的、有新闻资讯的、有专家辟谣的。
最主要的是,大家都赶在今天着急争夺你的手机推送头条。
估计,今天这些天气类产品的 DAU 都会不同程度上涨。
打开苹果的 App Store,能看到现在天气类产品排名前七的如下。
「墨迹天气」牢牢占据榜一,这是毫无悬念的。
后面的还有「简单天气」和「最美天气」等,其中「天气通」是新浪推出的,也比较早了。
排名第 7 的是一款叫「彩云天气」的产品。
可能很多人对它不太熟悉,不过我很早就知道它。
因为我有一个好朋友在那边负责技术,他也算是早期成员了。
据我了解,跟你们说几个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第一,「墨迹天气」和「彩云天气」都是直接从国家气象局拿元数据进行加工和应用,然后每年给气象局支付数据使用费。
第二,包括榜单中「简单天气」、「最美天气」和「天气通」在内的市场上一半以上的天气类产品,都是用的「彩云天气」的数据源。包括小米和Vivo手机上的天气应用也是。
第三,天气类产品属公共服务,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会员和数据服务,用户规模大、但盈利能力有限。
对于气象数据来源,「墨迹天气」这样的应用开发商是无法直接获取的。
因为气象雷达和传感器网络都是国家控制。
国家气象局作为气象数据的收集者,产生了很多的元数据,他们是数据生产者。
第三方应用开发商可以跟国家气象局谈合作,将元数据拿过来做整合、分析、加工和产品化。
其中比较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原始气象数据做分析和预测,也就是我们在天气类产品上看到的一些预报功能。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专门的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以及产品化团队。
「墨迹天气」和「彩云天气」就干这活儿,他们属于应用第一梯队。
至于第二梯队,就是不从国家气象局拿数据,也不自己做分析和预测,只是调用第一梯队封装好的 API 做应用。
例如「简单天气」和「小米天气」,就是第二梯队的产品。
作为数据服务方,数据生产者给第一梯队的应用商提供元数据,并收取一定的费用。
作为第一梯队的数据服务商,给第二梯队的数据应用商提供加工后的数据产品和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服务使用费。
以上,就是通过天气数据进行商业化的一套模式。
比如,你要是想自己开发一个天气类的产品,也可以去申请使用类似的 API,自己只需要关注功能和产品设计就可以了。
但这个领域的 B 端客户数毕竟不多,能覆盖成本就不错,规模性盈利很难。
就连小米这种大厂,每年的服务费也不是很高。
除了这种面向 B 端的企业服务,天气类产品更多的还是面向 C 端用户。
常规基础功能免费,高级功能付费,或者通过海量的用户量来和广告主合作,赚取广告费。
所以你在天气类产品的启动屏或者产品内部,都会看到各种商业化广告。
或者,你可以买会员,享受高级权益的同时免广告打扰。
没办法,这是他们的盈利模式,要不公司很难活。
天气类产品的用户规模是很大,但作为公共服务,离钱比较远。
根据 QuestMobile 2019 年的数据,2010 年成立的「墨迹天气」累计有 6.5 亿用户,月活 1.47 亿,市占率在 70% 以上。
用户规模是天气类产品的绝对门槛。
除了用户规模,技术也很重要。
包括「墨迹天气」和「彩云天气」在内的服务商,都在投入技术做深度机器学习,目的在于提高气象服务的精准度和数据质量。
但是,就算如此,变现困难,是天气类产品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这类产品有一个特点,用户是单边的。
不像社交或者电商产品是双边平台,所以增长方式主要靠先发优势、口碑以及产品体验和服务能力。
「墨迹天气」这种头部产品对用户规模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所以核心会放在技术服务和商业化上。
而对于其他天气产品,生存空间就比较尴尬,用户规模上不去,就只能维持小团队赚小钱,保证公司能正常运转,然后探索其他领域。
这篇文章写完时,龙王大部队还没完,估计正在路上吃饭吧。
这时的我瑟瑟发抖,因为上个月北京那场暴雨,我家也发了大水。
我在北京租的这个房子是老小区,说得直白点,房子很破,但内部装修重新弄过。
上次瓢泼大雨,外面的雨直接通过窗沿倒灌了进来,后来发现是密封胶条老化脱落了。
找自如管家安排人修缮后,希望之后能抗住。
需要重点说明,这篇文章纯粹个人角度分析,可不是什么天气产品的水文。
杠精们别瞎琢磨,小心龙王把你带走。
相关推荐
北京的暴雨还没下,天气类产品先急了
为什么气象站和 AI 都测不准天气?
为什么气象站和AI都测不准天气?
墨迹天气绕道谋上市?资本市场不相信“德尔菲气象定律”
墨迹天气IPO被否:装机量成不了核心竞争力
三年坎坷上市被否,“墨迹天气”凸显工具类App发展困境
滴滴上线全新品类特快和特惠:极端天气不动态加价
“特别”的网易,急了
墨迹天气IPO失败:400%的用户拉新率,为啥却“死”在拉新上?
IPO被否,墨迹科技难成“气候”的启示
网址: 北京的暴雨还没下,天气类产品先急了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870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9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308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025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546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409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33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9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0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8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