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制造业“锁死”,是小米不能不做的选择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商业情报NBT”(ID:newbusinesstrend),作者:李威,36氪经授权发布。
50岁生日这天,雷军让助理在日程表上给自己留出了两个小时,来静一会儿,写一写关于过去一年,甚至过去10年的感受。为此,他选择了一种在这个时代颇有仪式感的方式——用纸和笔将自己的思考和展望记录下来。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句用在雷军身上恰到好处。四十岁生日,雷军心中萌生了创建小米的想法,“铁人三项”的路线图开始成型。五十岁生日,小米面临赛道内的最强烈度竞争,以及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也被雷军赋予了更宏大的使命。
在8月11日晚的小米十周年公开演讲中,雷军归纳了小米未来十年的三大策略:重新创业,一切归零;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做制造业的上游;与时间做朋友,做长期有价值的事。
8月16日,雷军发出全员信,宣布下一个十年的核心战略升级为“手机 x AIoT”,同时将实行合伙人计划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并重申了技术为本、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是小米未来十年永不更改的“三大铁律”。
前者宏观,后者具体,二者结合让小米将更激动人心的未来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绑在了一起。因为进入5G+AIoT的时代,消费端产品能力的实现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出的更为苛刻的要求。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技术封锁,也在客观上加速了这一进程。
未来的竞争在消费端呈现为生态体验之争,在制造端则体现为产业链能力之争。这一点在华为手机的崛起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从促进供应链工艺提升的阶段进入到参与产业链上游研发的阶段,对小米而言已经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过去十年,参与到中国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过程中始终是埋藏在小米创业故事里的一条暗线,小米其实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势能。未来十年,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大势中为自己获取更丰厚的技术积累,是小米不能不开始的一场更大的商业冒险。
手机破局会与制造业同步
雷军在全员信中说,智能手机依然是直接关系到小米事业成败的核心业务,是商业模式持续成立的基石。他判断智能手机在可预见的未来依然是最强大的个人移动计算中心,陪伴用户时间最长、交互最为频繁的控制中心,也是市场规模最大的电子设备。
“我觉得我们今天的小米是守不住的,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重新再来。”雷军在演讲中表示。2019年下半年,面对市场压力,小米中国区情绪略有焦虑,雷军在当时告诉整个小米管理层:小米的未来没有捷径,小米通往未来唯一的道路就是技术立业,苦练内功。
以更高的工艺水平和制造标准生产性能更强的产品,是小米创业之初能够快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基础。小米1生产的时候,电池供应商提供的电池尺寸都不一致,需要工程师手动适配,还有供应商的工程经理擅自更改配件的模具,导致手机无法组装。
解决供应链的规范化问题是小米对制造业深入认知的开始。为了实现小米4的工业设计,雷军投入19亿元增添了新的生产设备。在生产第一批小米移动电源时,张峰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去寻找能完美实现铝合金外壳设计的工厂。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在于工程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当对手有着同等水平的工程能力和技术把控能力时,破局的途径已经指向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更深层次介入和更强的排他能力。“下游之战要在上游解决”是卢伟冰操盘Redmi一条重要原则,战争的胜败与否需要在手机上市之前就确定。
在目前的情况下,打赢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很难。供应商在就一些刚刚展现出可能性的工艺与小米的研发工程师展开讨论的同时,也大概率不会放弃与小米的竞争对手展开讨论。这就要求小米和产业链上游的更紧密绑定和更早的介入,包括在技术方面的联合研发,甚至直接输出技术方案。
这是雷军所说的技术立业的一部分,实现这种能动性需要双方更密切的合作。目前来看,小米手机业务决胜上游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国内厂商在技术上的进步。小米10至尊纪念版上采用华星光电的支持10bit原色的OLED曲面屏和豪威的CMOS,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突破。
与华为一样,小米手机的真正破局点也在于中国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的成功升级。围绕这块华星光电的屏幕与三星屏幕的优劣展开的讨论也说明,国内制造业想在高端产品上获得比肩国际一流产品的实力与市场认可度,还需要更多真实的消费体验作为支撑。小米需要付出耐心与资源陪伴产业链的成长。
AIoT是改造制造业的突出部
等待中国制造业的升级需要时间,在小米手机业务全面掌握“核心科技”之前,AIoT将作为其最大的产品附加值和战略突出部存在。在雷军的规划中,AIoT业务将围绕手机核心业务构建智能生活,渗透更多场景、赢得更多的用户,获得海量的流量和数据,成为小米商业模式的护城河。
相比于手机产业链上游突破国际巨头技术壁垒的尝试,AIoT领域在技术层面的竞争没有那么激烈,还多集中在小米更擅长的工艺水平和制造标准的提升方面。而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实现“手机 x AIoT”战略的乘法效应,也确实存在让小米真正成为未来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的可能。
以小米生态链为基础的小米AIoT业务已经在消费端积聚了足以对产业链产生推动力的势能。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小米AIoT设备的连接数量达到2.52亿台,小爱同学月活用户数为7050万,米家App月活为4000万,不包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有460万用户同时拥有5台及以上链接至小米AIoT平台的设备。
这些数字背后聚集着的用户,帮助小米构建了一条传达生活方式的完整路径。首先,小米从需求出发促成传统产品的升级;其次,由依托米家形成的电商平台有品将这些更定制化的产品推向市场;然后,随着销量的提升,小米生态链的操作会被更多传统制造业企业所参考。
纯米科技创始人杨华在《创业内幕》播客上曾经提到,在纯米开始做电饭煲的时候,行业内的制造精度在1毫米到2毫米,而手机行业的制造精度要做到0.1毫米。纯米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供应链进行改造升级,甚至自己编写了MES(制造业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
这实际上是将手机行业的高制造标准,应用在了原本较为粗放的小家电领域。在小米智能化的“黑灯工厂”中会进行新工艺试制开发、预研项目、标杆标准工艺输出、自动化装备研发,这些开发的成果也更可能会在AIoT的产业链上游首先落地,帮助AIoT产业链的上游实现升级。
最终,在有品、厂商、用户三方围绕产品进行的互动过程中,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雪球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越滚越大,逐渐形成一个关于生活方式的契约。对制造端的深度介入和定制化开发,为这个契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契约的初步形成,也将让AIoT行业比手机行业先一步成为小米做“制造业上游”的试验田。
类似于小米在手机领域与华星光电合作的模式,在AIoT领域中进展得更为顺畅。为了将IoT模组的价格降到10元以下,小米找到了拥有技术实力但品牌缺乏行业知名度的芯原微电子和乐鑫科技,在物联网芯片领域与他们达成了合作,并对其进行了投资。就在8月18日,芯原微电子已经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基于AI和IoT技术的能力赋予产品和制造环节,正在建立比工艺水平和制造标准提升更深的护城河,成为小米进入到更多垂直行业中的敲门砖。AIoT行业的优势让小米在产业链共生共荣方面有了更多探索的可能,并为小米深入手机产业链上游提供一定程度的背书。
不过,随着硬件终端制造被改造成熟,生态的稳定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AIoT行业的竞争压力和资源技术也将向核心模组和芯片环节延伸。无论是在手机行业还是在AIoT行业,参与到技术要求更高的产业链核心环节都是小米更近一步发展必须得跨过的一道坎儿。
以投资“众筹”技术积累
趋势如此,现实却并不乐观。在中信建投海外TMT团队的分析中,中国通信产业链中上游核心器件的各项工艺及技术逐步成熟,但在高端芯片和元器件领域仍难找到国产替代。对于小米,这种现状是挑战,也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雷军在2017年就已经意识到,深度参与中国的制造业是小米达到一万亿营收的基石。投资成为他为小米切入制造业更核心、更高技术含量领域的主要方式。因为“这样不但对上游制造业有真正的贡献,也可以和小米众多下游生态链公司有一定的互动协同。”
虽然在AIoT行业的产业链上游,小米的势能赋予其更大的主动性;在手机行业中,也在与产业链上的企业联手进行技术的突破。但是正如小米在产品层面需要生态链企业来帮助其覆盖众多垂直行业一样,小米在产业链之争中也难以凭一己之力取胜,需要利用资本手段“众筹”其在核心模组和芯片环节的技术资本。
2018年9月正式成立的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募集了120亿资金,用于投资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无人工厂四个核心领域。截止目前,这支基金已经投资了超过70家的半导体和智能制造公司。仅在小米庆祝十周年的8月,该基金就公布了三起在芯片领域的投资。
产业基金投资合伙人孙昌旭解释称,目前小米投资的十几家芯片企业大多是纯设计的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企业。投资这类企业的意义是,小米将在这个赛道上更多地汇集一流的选手到供应链和生态的大旗之下,这些公司可以帮助小米和生态链企业进行芯片定制,小米只要定义芯片的核心功能,这些公司就可以帮助实现。
在《投资界》的报道中,华为同样也在对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企业进行投资。由华为在2019年4月出资7亿元成立的哈勃投资,在过去一年多已经投资了至少14家企业,覆盖第三代半导体(氧化硅)、晶圆级光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时钟芯片、射频滤波器、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华为被制裁后,行业竞争的天枰被拨回了一些。以自身为核心,尽可能地完善产业链布局,成为行业未来竞争的“新起点”。在追求国产替代的大背景下,上游的研发与下游的应用被要求进行更密切的磨合。资本层面之外,技术快速迭代的要求,让小米、华为们对国内制造业的整体提升有了更强的影响力。
雷军表示,小米会坚持用互联网赋能制造业,在继续和代工厂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深度地参与制造业。“小米未来的方向是要做制造的制造,就是我们做制造的上游,来全面赋能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十年注定不会有小米前十年那样快的节奏。小米会慢下来,习惯与时间做朋友。
就像雷军在演讲中所讲的,“在今天的这个阶段,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会用时间的长度来看问题,做长期有价值的事情,从此在战略上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面对今天的全球的危机,我们的答案就是行稳至远。”
植根制造业是小米未来十年最大的企图心。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中,“天命”被解释为朝着一定目标前进的一股力量。“知命”则是一种“竭尽几力,成败在所不计”的态度。为实现这个企图心,需要雷军让小米具备这样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
相关推荐
与制造业“锁死”,是小米不能不做的选择
豆瓣不能死
马斯克放的卫星被曝3%已成太空垃圾,占资源位置,最坏还能“锁死”地球人
小米白鹏:只做服务,不做“广告”
百亿营收的公牛集团上市,隐形冠军靠什么再续传奇?
是吐血死扛还是关店、转让?中小机构面临着艰难抉择
董明珠:我不是要把奥克斯“整死”,我是希望它“改邪归正”
搜索引擎当死,号与小程序当立
正视中日制造业的差距
印度4000亿卢比激励电子制造业,但没小米OV们的份儿
网址: 与制造业“锁死”,是小米不能不做的选择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29490.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8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533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271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769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637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58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30
- 8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132
- 9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20
- 10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