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小众手机的“试错”之旅

小众手机的“试错”之旅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0年09月01日 19:58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作者:左岸,编辑:秦言,36氪经授权发布。

现在想买个手机,放眼望去你会发现几乎每家主流厂商的产品都长得差不多,除了Logo之外没有太多区别。曲面屏加挖孔前置摄像头以及“拉满”的硬件配置,几乎成为今年所有主流智能旗舰机的共同选择。

系统UI以及部分细微的功能差别,成为用户购买手机时在价格之外唯一需要考量的地方。因为整体设计上各家都差不太多,息屏之后将这些手机正面朝上放在一起,相信很多人都无法分清是些什么型号。

而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也有个别智能手机企业在尝试一些大胆的设计,它们的每一次亮相也都会引起不少关注。

近日据外媒报导,LG旗下的旋转屏手机LG Wing将在美国市场率先上市,定价约为1000美元。这款手机配备了一个 6.8 英寸的主显示屏,以及一个通过旋转荧幕可以露出的 4 英寸副显示屏。根据LG官方公布的演示视频,旋转屏的特性可以让其实现当年任天堂3DS那样的双屏结合操作。

得益于这种“奇怪”的设计,尽管该机尚未上市而且大概率不会在国内上市,却依然引发了不少国内用户的讨论,更对这种创新式设计给出了不少赞誉。不过,很多人似乎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并没有太大意愿去购买这款旋转屏。

差异化是小众手机的唯一生路

其实,近两年类似LG Wing这样采用大胆设计思路的智能手机并不少,比如微软打磨数年、多次跳票的双屏折叠手机Surface Duo、华硕翻转摄像头的ZenFone 7、中兴的双屏手机Axon M以及索尼21:9的4K荧幕手机Xperia 1等等。无论是LG Wing、Surface Duo、Axon M还是Xperia 1,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有别于主流市场风格、极具差异化的设计方案,其中有不少还都是手机业务已沦为边缘化业务板块的行业巨头。

微软的Surface Duo

尽管没有具体数字,但是相关报导显示类似新机型的研发费用动辄都在数千万美元这个量级。但是从过往案例来看,这种创举几乎很少有回本盈利的结果出现。

小众手机品牌有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当智能手机行业进入高度成熟化,特别是很多时候配套供应链企业的创新决定了行业走势的时候,一家企业对于供应链的把控能力,直接影响了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虽然罗永浩那句都是“大家都是供应链整合商”可能不太正确,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核心。

小众手机品牌在供应链的竞争中是具有天然劣势的。对此,相关通讯行业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这个很好理解,手机品牌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的体量、销量来决定的。简单点儿说就是大客户和小客户的关系,头部企业年出货量上亿台,小众品牌或者中小企业年出货量只有百万级别,供应链企业自然会优先供给那些头部企业。日常供货之外,一些先进技术的首发权、独占期等也会优先选择头部企业。”

手机行业的现状确实如此,包括屏下指纹、超级快充以及每年高通的旗舰芯片,在国内市场也都是由华米OV等首发推出。即便是最近中兴高调宣传首发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也被小米截了胡。

小米公布的第三代屏下摄像头技术

虽然中兴表示会优先量产发布,但就在其正式发布产品的前两天,小米就对外公布了自己搭载相同技术水平的屏下摄像头产品。这番举措其实就是在告诉外界,小米也有这样的技术,但其尚不认为已经达到大规模量产商用的程度,所以主动选择延后。

无法在供应链技术上拿到优先权,那些小众品牌自然也就无法在同质化环境下获得时间上的优势。而在软件UI层面,没有大量用户基础去获取用户反馈,也就无法和那些拥有动辄数亿乃至数十亿用户基础的头部企业竞争。

所以对于中小品牌而言,如果跟着市场潮流走,是没有任何任何机会的。市场同质化严重、供应链话语权薄弱,这种情况下选择以设计差异化来寻求突破,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毕竟相较于缓慢跟进市场的主流步骤,然后被淹没在同质化红海里,还不如做出一些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最起码能够凭借外观的差异化吸引一些用户的关注。

“奇怪”的设计与高昂边际成本

无论是这次LG的旋转屏,还是此前各家的双屏折叠、翻转镜头、前后双屏等,它们确实足够“怪异”也在发布之初吸引过大量用户的关注。但我们发现,很多用户也仅仅是停留在关注层面,真正下手购买的始终是少数。

这种只夸不买的尴尬情况背后,是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不再像当年功能机时代那么的宽容。虽然用户希望看到更多设计新颖且具有明显差异化的产品,但对于开发者、供应链而言,这些设计都是不友好的,而它们才是决定最终产品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功能机时代,各家的操作系统都相对简单,用户在系统UI层面的要求也远没有今天这么高。因此,企业可以在外观设计上大胆尝试,毕竟在系统软件层面没有形成优势的话,就只能靠质量、外形设计这些外在要素去竞争。

但今时不同往日,软件层面早就是各家企业最核心的竞争所在。特别是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谁家的系统优化更好、使用更便利、功能更多,谁就能吸引更多用户。这也是很长时间以来MIUI始终是小米核心竞争力的原因。

而对于旋转屏、双屏折叠这些高度差异化设计的手机产品而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件适配。这不仅仅需要企业自己内部的努力,第三方应用开发者们也要配合相关产品进行软件适配才行。不过,想让开发者配合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开发者肯定是会优先适配那些销量高、用户活跃度高的机型。而这些小众、高度差异化设计的产品,最终产品销量可能都不会很高,几十万台的销量是很难打动开发者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年iPhone刘海屏出来之后,绝大多数软件都需要重新适配,但因为iPhone庞大的用户基数,开发者们基本都是在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跟进。

但反观那些小众的安卓设备,且不说手机就拿平板来说,为什么这两年很多企业都放弃了安卓平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销量和用户数量太少,开发者不愿意去研究平板适配专门的应用,很多应用都是手机应用的直接移植,这使得用户体验非常糟糕。

回归到旋转屏、折叠双屏这些“特殊”的机型上,尴尬也同样如此,很多软件根本无法很好适配,这也使得其在用户体验上没有办法得到更好提升。一旦无法保证软件层面最基本的用户体验,用户自然不会选择它们。

软件之外,另一个困境来自于成本的考量。任何行业都存在规模效应,产量和需求越越高单件成本就会越低,而这些高度差异化的小众产品本身销量很低,所以其量产本身的边际成本就会很高。

同时,由于其特殊的设计会导致很多零部件需要专门定制,而这些专门定制的零部件成本是要远远高于那些供应链的公模、标品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小众品牌如魅族在每次发布会上,都会特意提到因为黄章的坚持会专门花高价定制了哪些部件。

这些尴尬的情况,导致了很多看上去极具设计新意的产品,最终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亏损。相关的案例,我们同样可以参考魅族史上最失败的机型Pro 7。

显然,正式因为这些桎梏才使得很多手机企业压根不愿意进行创新的尝试,特别是那些本身资金就不是很充裕的中小企业。

当然,场中仍不乏“吃螃蟹者”,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在不断进行这种高成本创新尝试的企业,无论是LG、微软还是中兴、华硕、索尼,都在智能手机之外有着自己的支柱型产业。这些企业本身也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持智能手机业务进行这方面尝试。

可惜的是,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这些尝试的成功几率是非常低的,一个真正成功的差异化设计是需要凭借一款产品引领整个行业接下来的整体发展趋势,就像当年的初代iPhone引领了电容触屏及多点触控技术,或是小米MIX引发了全面屏浪潮一样。

但即便是小米在MIX诞生之初,也曾因为CDD等问题与谷歌进行过非常艰难的谈判,最终历尽周折才让谷歌改变了新版本安卓CDD的两处要求。这不仅为小米MIX机型带来了便利,也为日后更多生产高长宽比机型的友商提前铺好了路。

所以,一个真正成功差异化设计的背后,不仅仅是要拿出旋转屏、折叠屏这些“奇怪”的设计,更需要从硬件到软件层面的全方面创新。之后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企业才能让消费者甚至友商都认可自己的创新,并选择跟进。

【结束语】

从2007年初代iPhone的发布引领业界进入智能手机时代至今,真正算得上改变行业格局的创新式设计,恐怕只有iPhone的Home键以及小米MIX的全面屏。但对LG、微软、中兴等手机业务边缘化的大厂而言,5G时代的到来让它们难以割舍智能手机业务,而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并且取得突破,仅仅依靠跟随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不断地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去试错,才有一丝机让自己成为下一个iPhone。

尽管这个过程要耗费巨大成本,但它们只有坚持。而作为消费者,尽管它们很难获得革命性的成功,我们也几乎不会去购买这些产品,但我们依然乐于见到这些拥有不同设计的产品不断出现。因为只有它们始终存在,才让这个沉闷的市场能够保持那么一丝新意。

相关推荐

小众手机的“试错”之旅
“定制旅行”很小众、难盈利?「无二之旅」为何能实现规模化盈利
嗅觉经济起步,小众沙龙香品牌「时光馥」试水教育课程
「Paroled the Leopard」,探索心灵的冒险之旅 | 36氪游戏制作专题
60万元一趟的极地之旅,都是谁在买单?
即刻小红书的创业往事:生为小众,我很抱歉
揭秘亚马逊AWS崛起之旅:从免费服务到市场领导者
中国手机市场的「Others」们还有机会吗?
大品牌强势,手机小厂们的未来在哪里?
B站10年,二次元从边缘小众走向年轻人的主流

网址: 小众手机的“试错”之旅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0184.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