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20年工程老兵自述:新基建来了,像造车一样造房有多远?

20年工程老兵自述:新基建来了,像造车一样造房有多远?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20年09月18日 16:5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iss XY”(ID:Miss-XY007),作者:MissXY,36氪经授权发布。

从业者十分期待科技对基建行业的改变。

搞了半辈子的工程土建,郜强始终无法忘记刚入行时参与的那个项目,内昆铁路。

从内江到昆明,施工路线穿越了极为复杂的地貌,被称为地质百科全书。这条线路从20世纪初就开始筹划,期间因工程难度和天价耗资而数次中止,终于在新世纪伊始成功贯通。

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大山深处的人过着与外界有时差的生活,能看到的报纸是十几天前运进来的。工地上只有一台卫星电话,跟家里联系只能排长队。交通闭塞让上好的山货运不出去,野生天麻外面1000块一斤,当地只能卖到15块。

一辈子也没接触过外界的乡亲,看到施工的车辆,像见了洪水猛兽般恐惧,会远远跑到山坡上躲起来。

铁路贯通,科技和基础设施普及改变了当地的隔绝。山货滞销、贫穷落后的状态也彻底成为往事。

郜强期待这样的改变也能发生在自己干了大半辈子的行业里。

中国被称作基建狂魔,创造了非常多的世界第一,但大部分时候公众对这个行业的认知还停留在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砂砾四散、垃圾堆积、泥浆漫溢……

行业与传统、管理粗放和高流动性且难以有效管理的民工群体划上了等号。“有些同行总是提心吊胆,因为根本不知道睡醒了睁开眼,公司是不是已经倒闭了”,郜强形容行业的弊病为盲人摸象式决策。

但郜强并不认为这一切无从改变。“我们要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修隧道”,在成都的中铁隆大厦办公室里,他对着云计算厂商阿里云全球技术服务部(GTS)工程师畅想即将到来变化时难掩兴奋。

郜强的谋划并非空中楼阁。中铁隆工程集团与阿里云合作开发的数据中台和大屏、报表等数字化工具即将上线。郜强希望它能解决困扰行业多年的生产流程信息无法实施感知、传递与留存分析,从而影响安全生产和成本管控。

郜强的故事并非孤例。

在距离成都一千多公里的武汉,中建三局一公司承建的万维天地项目工地上,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孪生、5G网络、智能设备、视频识别等正在发挥效用。该公司信息化管理部经理万会龙对数字技术的规划远不止如此。

BIM与无人机拍照相结合的项目进度分析。

他期望通过企业内部管理和项目生产流程能被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在他的设想中,它将会是企业内部知识管理和创新发生之地。

在大多数人尚未察觉之处,变化正在发生。旧有的基础设施正全面拥抱新的基础设施。80后的房建企业高管与70后的工程建设老兵都试图在一些亘古已有的场景里点燃新火花。而在他们身后,90后的年轻人们已为新技术带来的行业图景跃跃欲试。

这是一个有关远见、坚持、勇气和梦想的故事。在彻底的行业变革到来之前,新旧基础设施融合的战事中场,创新者们正在穿越无人区。

01 工地上多了“新玩法”

“区块链不就跟打麻将差不多嘛”,郜强喜欢跟人聊天,也经常语出惊人。他理着干练的短寸头,白色的短袖衬衫搭配西裤,讲话风趣,带着四川人特有的随和,看不出一点企业高管的架子。

 “共创”、“产品思维”、“数据中台”之类的词汇频繁出现在他口中,与他所处的行业和环境形成了奇妙的错位感。

郜强(右二)通过移动端BlM和GⅠS系统呈现的工程建筑模型,指挥施工生产部署。

郜强是工程基建承包商中铁隆工程集团里常务副总经理。1997年,他进了工程土建行业,此后的二十多年正值中国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期,郜强在中铁隆见证了基建行业和公司的迅猛发展,也深谙行业的共同困境与弊端。

在中铁隆的办公区,能见到贴满了“安全质量第一,效益第二”、“人品第一,能力第二”等充满浓厚的传统企业气息的横幅。距离该公司总部大厦约11公里,成都市的地铁19号线西温段就由中铁隆承建。

施工现场,你能看到有关传统基建行业里的所有元素:穿着工服带着安全帽的成群的工人穿梭在工地上;大片的钢材被切割焊接,铁屑和火花四溅;大型器械设备运行发出巨大的轰鸣……这是典型的工地施工场景,也符合所有人对基建行业的想象。

工人在工地上施工。

但在一些角落里,变化也在发生。

就在地铁19号线西温段工地上,进入工地已经需要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这既对应到出入人员的身份核对查证,还能监测工地范围内从业者的行为规范。例如,没有带口罩或安全帽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提示音,要求规范作业。

核心施工环节里,对盾构机的智能数据管控已成气候,他们的盾构大脑已经投入使用。工程的技术负责人蒋坤是个94年的小年轻,安全帽遮不住他脸上被烈日暴晒留下的痕迹。

蒋坤跟了好几个项目,对工程项目流程已能信手拈来。对盾构机作业流程的实时数据采集解决了生产流程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能有效防止不规范作业带来的工程事故,掌控进度,从而保障项目顺利进行。

中铁隆和郜强更大的数字野心来自他们与阿里云合作建设的数据中台。

它把从盾构管理大脑、设备管理大脑、物资管理平台、劳务综合管控平台、智慧工地等自动采集回的业务数据自动、真实、及时、有效地传递回系统。通过对设定目标和实际数据的比对,能实现对业务信息强掌控,实时纠偏。

“过去是是事后总结,找后悔药吃,现在一有问题马上就知道” 数据的生成自动真实及时有效,数据的传递、应用也变得智能,郜强认为这是数据中台最大的魅力。

技术在工地上发生的改变不止在中铁隆。

万会龙在探索数字化在建造企业里的应用场景。

“建房能分为若干个模块。在工地干了半辈子的工人们最懂具体环节如何降本增效。他们能通过数字工具把每个模块的最优选项反馈到系统。最优解组合在一起,建房子就有了非常优化的一套知识,每天都在优化。”中建三局一公司数字管理部总经理万会龙期望建房子的方式能发生改变。

万会龙是个八零后,爱笑,聊天时喜欢引用工程里的各种案例作类比。业务上的指标和数据信手拈来,对业务数字化的前景侃侃而谈,也对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改变充满期待。

他们来自工地,现在还是行业里的少数分子。

02 经验的艺术

阿里云GTS的工程师听说过一个段子。同样的项目,新人或者管理能力一般的人做会亏损一个亿,有经验懂门道的老鸟做,摇身一变就能盈利。

这里面的窍门太多了,却都分布在很细枝末节的地方。比如地底下挖出的建筑废料,新人想到的解决方案是要租场地存放后回埋。老手却知道这里面的点——被处理过的建筑废料里能筛出大量石子,它们都能加工成路基,转手就是一大笔钱。

动辄几十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数以百吨计的钢筋、水泥和数以百计的人员调度,其中还牵涉到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等多重因素。如何管好手中的项目,是每一个行业管理者的痛点。

郜强会一遍又一遍巡视自己的领地。在他负责项目时,郜强的下属们总能看到他每天早晨五点起床开始巡视工地的身影。到晚上十二点多睡觉前,他又会再出现在工地上。

下属们看不到的是,郜强每天躺在床上还要反刍一遍当天的工作安排。一整套动作下来,他要到一点多才能入睡。

数字化正在基础设施行业应用。

万会龙的做法则是实时推演。他在脑子里有一张大地图,那张地图以北京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弧形圈。最小的圈是香河、天津、廊坊一带;第二个圈从石家庄开始到青岛、济南;第三个圈最大,最北端到了哈尔滨,西边到了兰州,东边到威海。这是他前几年负责项目的城市分布图,根据工程进展不断更新。

同时管那么多项目,人的能力是有上限的。郜强感慨,从前搞土建一辈子可能就做两个项目,但现在一个项目至多一两年。这与行业的扩张速度分不开。

一组数据显示,以城市轨道为例,2000 年之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总里程仅为 146 公里。至2018年底,中国地铁以 5013 公里的总运营里程排名全球第一,占全球地铁总里程35.26%。

所有入场玩家和从业者都在高强度和高压力下工作,郜强和万会龙的焦虑正是中国基建行业起飞,基建承包商规模快速扩张的注脚。

坐着火箭往上飞的行业里,经验也被速注入的新鲜血液迅速稀释。在极短的时间里,一家公司的营收从十亿飙五十亿,公司规模也从300人膨胀到1000人,不懂的人比老鸟还多。

在郜强在北京负责中铁隆的项目管理时下过一个略显奇怪的命令:员工晚上在工地上不能跑。

“一跑就是急事,工地上的急事一般都是大事”,他解释了缘由。这个命令指向的是基建行业管理者凭人力似乎永远难以解决的困境——管理者并不能掌控工地上的细节,也不知道下一刻是否就有因不规范操作和擅离职守导致的重大意外。

如何消除不确定性?如何解决行业的系统性问题?工程老兵们苦苦挣扎。

03 不能把身家性命绑在别人裤腰带上

“你不能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绑在在别人的裤腰带上”。郜强和万会龙们被逼上了“梁山”。

郜强十年前就开始摸索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消除不确定性。

复杂的场景和高度的不确定性逼着他往前走。他还记得地铁14号线复杂周边环境时的束手无策。地下施工进度在东三环的某个立交桥旁停了下来。施工点距离东三环的一个立交桥不到一米,另一边挨着某个国家部委的员工宿舍楼。

地下工程的施工深度要挖到七八层楼房高。地下管线还得保证畅通,污水管、雨水管、天然气管道等功能不受影响,地面地基不能发生一丝沉降。

盾构机施工现场。

施工方案最终以一个小发明解决了问题。郜强找来了航天三院,合作开发了一个工具,利用光纤的高灵敏度,感知施工环境的实时地面沉降。

郜强还特意去煤矿行业学习经验,在工人的头盔上安了芯片,既能实时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展,也能在危险发生时准确定位工人位置方便营救。这在北京尝试成了中铁隆工程能力的勋章,成了行业的标杆案例。

万会龙所在的中建三局一公司也在探索超越经验的管理方法。2010年,万会龙受命主导编制一套项目的标准作业流程。

“造房子的流程都有分解,每个环节要放多少人,这个流程里都会有总结”,他一点点完成了企业知识资产的初步积累,这套标准完成后,经验并不丰富的行业新兵也能保障项目正常运转。万会龙实现了个人在职场上的跨越发展,那一年他连升三级。

创新让实干家们尝到了甜头,但信息分散且滞后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行业。管理依然缺乏有效抓手,应对越来越多样的业务需求时而颇感局促。

“在海外也有项目,招标、结算和成本体系都跟国内不一样。”重新搭一个系统也行,但建完项目可能也结束了,基本难以做到实时合规管控。

能否有一套对业务进行整体把握,基于全盘实时信息作感知、汇总和分析反馈的机制呢?

去年五月,郜强在一个偶然的场所听说阿里云的数据中台,眼前一亮,马上决定要跟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们聊聊。这一聊就是三四个月,双方摩擦碰撞了多轮,都在探索彼此能做些什么。九月底,中铁隆和阿里巴巴开启合作,阿里云GTS的工程师们驻扎到了中铁隆。

有人去中铁隆办公室比回公司还多,为的是把准企业的需求。“没有现成的方案,是在跟公司一轮又一轮的深度调研里熟悉业务,发现问题,提供方案。” 阿里云GTS技术服务工程师半尘说,只有深度了解业务流,才能从业务出发解决问题。

今年四月,他们提交了方案,五月实现了初步上线。一些结果超出了郜强的预期,“自动生成的数据,不用手动去填,避免了误差,用不着那么多‘表哥表姐’们了”,郜强用词很时髦。

万会龙则是被上司通知来负责数字化新业务的,“我老板让我干这个,我死活不肯来”,他开玩笑地说。只是在与阿里云的工程师们磨合方案到动情时,他会收起时常挂在脸上的笑容,“这个事难,但总要有人来承担”。

在看上去最为笨重的行业,风暴声已到耳边。

04 只有拼命才能被看到

万会龙没有告诉朋友自己换了个行当,他习惯有了结果再对外界反馈。

数字化业务对万会龙而言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数据中台要打通从前封闭且不耦合的数据,牵一发动全身。焦虑肉眼可见地存在,万会龙多了个新习惯,走步。

每天起床后,绕着办公区走半个小时,睡前再走半个小时。这是解压和放松的时刻,也是他梳理思路的方式,“我走路步数比去年起码多了40%”。

他给自己设定了时间节点,“8月份我们要从围墙内走到围墙外”,为了完成目标,团队所有人在武汉的工程基建公司里过上了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

他的压力阿里云GTS的工程师们也看在眼里。项目里工程师们因此也过上了昼夜兼程的生活。所有人住进了武汉郊区的酒店里闭关,在疫情期间,他们也没有停止开发。

高科技手段越来越深入到一线施工现场。

对新技术提供方而言,他们只能用成果和事实来打消来自另一个阵营的忧虑。

中铁隆的方案在五月初步上线,此前和阿里云合作时的质疑郜强已经听不到了。“当时有人跟我说为什么要找个互联网公司搞合作嘛”,郜强说。

对万会龙和郜强而言,创新从来不是摆设。

郜强认为,更好的方案、更低的成本、更准时的工期、更规范的生产流程是基建行业能提供给客户更好的服务。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拼命才能被看到,我们做数字化是为了生存,必须做得比人家好,成本比人家低。否则客户凭什么选你?”

他还在公司的人事组织上为创新开路,“思想跟不上,只能换掉,让更适合的人来。” 郜强充满了紧迫感,他有一个理念,中铁隆创新走了第一步,但不能只有第一步。

而万会龙认为,通过数字管理,数字预测工具的运用,在面对业主方时能以清晰的成本结构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后我们工作的场景可能是这样的——客户列出自己要求和成本,我们就能立刻给出ABC三种不同的套餐。这是计算机算出来的,成本结构清晰,客户看了会很明晰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万会龙认为这套数字化企业知识资产会是企业对客户提供服务的一部分。

“只要真有用,根本不需要什么推广,大家都抢着用。”万维天地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杜仲十分看好技术在行业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项统计显示,所有信息和通信技术支出的50%以上将用于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在新旧基建行业的融合里,参与方都不约而同意识到,通过科技手段,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才是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源泉。

05 结语

建房修路,这些亘古已有的场景从来不在时代的聚光灯下。

对新基础设施提供者如云计算厂商而言,挑战并不小。疫情是一场压力测试,但只有在这样极限挑战里经受住挑战,才能称作真正的基础设施。

而到最终,一切要靠业绩和成果说话,只有让技术真正走进业务,在角落里探索的先行者才会变成行业里的大多数。

这是个万亿级市场,云计算厂商们正跃跃欲试。

创新从来不是单一的因果链条。两种基础设施的链接和融合也如同人类探索新知的每一步一样,挺进了无人区。好在,创新者们从未停下步伐。(完)

相关推荐

20年工程老兵自述:新基建来了,像造车一样造房有多远?
吉利造卫星“对标”特斯拉?太空会成为车企拼杀的新赛道吗?
造车新势力离丰收还有多远?
华为「造车」,汽车产业「狼」来了
造芯泡沫启示录
苹果造车:“一颗雷达”引出的重重迷雾
日产1亿只,造航母的都上了,我们离“口罩自由”还有多远?
16万亿市场蛋糕前,华为离造车还有多远?
造车新势力覆灭录:前员工和投资者还原新造车“隐秘的角落”
服务GE、SKF等客户,「云栖智造」2019年达到数千万元销售额 | 新基建创业2020

网址: 20年工程老兵自述:新基建来了,像造车一样造房有多远?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1254.html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