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快讯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来源:晰数塔互联网快讯 时间:2019年04月13日 16:37

(原标题: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1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视觉中国位于酒仙桥的总部。新京报实习生 曹雯 摄

视觉中国致歉信。

版权图片库“视觉中国”,正在风口浪尖。

事件因一张黑洞照片而起。10日晚,欧洲南方天文台官网以“新闻稿”形式,发出一张黑洞照片。根据网站说明,只要清晰标注来源,使用者即可非独占、免费地使用。不过很快,视觉中国的图片库发布这张照片,并且明码标价,争议随之而来。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图片版权领域,目前仍然存在从业者法律意识淡漠、创作者维权成本高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版权图片库,充当起摄影师与图片使用者之间的中间人角色。

尽管存在图片售价不透明、分成比例偏低等情况,但从客观上来说,图片库的“集中维权”模式,一定程度上为摄影师争取到权益,并且在促进图片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场涉及图库、摄影师、图片使用者三方的事件中,如果一味指责图片库,最终可能会出现摄影师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图片库无法正常运营、用图方成本增加的窘境,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行业。

探访

面试遭拒 “风口浪尖,不方便摄影师面试”

1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来到视觉中国位于酒仙桥的总部,一幢三层的复古办公楼掩映在绿树之中,“视觉中国”红色的标志矗立在门口,一张1969年的黑白阿波罗登月照片陈列在办公楼内,显示版权为Getty和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总部楼内一共四层,地下一层到三层分列销售、技术中心以及法务等部门。目前该公司员工尚在正常工作,不时有人讨论本周周报、运营商务等工作。

记者以应聘实习生为由进入公司,面试在类似餐厅的地方进行,期间陆续有员工进出。当记者问及“黑洞”事件是否对公司有影响时,人力资源人士立刻中断对话,“这对公司没有影响,我还有工作先走了”,该人力资源人士离开时表示。

而当另外一位新京报记者自称希望成为签约摄影师时,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正在风口浪尖,不方便接受摄影师面试”。但对方表示,作为签约摄影师可以签独家约,也可以签多家供稿约,签约后摄影师的照片本人仍然可用。

起底

视觉中国有着怎样的版权生意?

视觉中国的图片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世界图库巨头Getty的授权,一部分是来自签约摄影师上传的独家或者多家图库共享图片,其中图片又分为创意类图片和编辑类图片。视觉中国创始人之一柴继军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视觉中国代理的图片中,来自Getty的创意图片占视觉中国创意类图片的60%,编辑类图片(即新闻图片)占比约为20%。”

“实际上,有时我们在网上搜的图片也不知道版权来自哪里,一个一个去找版权方也不现实,这时直接和视觉中国等图库签约就是很好的选择。”4月12日,一传媒公司版权部门负责人李雪(化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在李雪看来,为了方便图片搜索与确保版权正规,目前基本上所有传媒公司都会签约视觉中国、全景视觉、东方IC三家图片库公司中的一家。根据全景视觉在财报中披露的数据,在中国商业图片领域,目前视觉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50%,全景视觉为20%。而在新闻图片领域,新华社市场占有率为50%,视觉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30%,东方IC占比10%,全景视觉占比5%。

李雪表示,根据图片类型、所在图库平台的不同,图片价格也各有不同,“基本上新闻图片价格较低,创意类图片价格最高。”

而具体到图库平台与图片创作者的分成上,一位资深商业摄影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合作中,利益分配方面是以平台为主导的,摄影师没有话语权。同样一张图出售给不同的地方售价不同,比如媒体使用一张只有几十块钱,是最低的。至于商业用途,根据版面和传播途径会有不同,分成就会比较高。

“图片版权素材库业务模式是版权作品代理,负责作品销售以及维护摄影师的版权,签约摄影师一般能拿到20%-50%,平台不一样比例也不一样,摄影师相对来说是一个弱势群体。”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调查

混乱的版权市场 “作品被盗用数百次”

“据我自己的统计,2017年6月至今近两年时间,我的作品提供15次正规授权,而盗用作品的已发现数百次(还不包括未发现的),遭盗用问题非常严重。分布非常广,政府单位、央企国企、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私营企业、电视台……”4月12日,专注4K视频制作的自由摄影师刘万明告诉新京报记者。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版权市场较为混乱。“只有极小部分单位企业、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会主动从版权方购买作品使用授权,大多数是从淘宝等渠道廉价购买盗版,或者直接从网络上复制别人发表的作品”。

4月12日,新京报记者在闲鱼以“摄影图片素材”等关键词搜索发现,8万张背景图片素材售价仅为3.5元。

据刘万明介绍,他的作品在网上被盗卖非常严重,价格在几毛钱至几百元不等,最低价仅3毛钱。这类盗卖,很难处理,盗版投诉处理后,很快又会换个地址放出来继续售卖。

新京报记者查看卖家留言发现,使用此类素材的客户大多为广告公司和自媒体人。

国内一广告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李伟(化名)向记者介绍,2010年以前,广告公司大部分是设计作品,购买图库相对较少。2012年前后开始承接企业主的“双微运营”(微博、微信),每个月一个大客户使用图片的数量在百张左右,这时候开始出现图片和字体的侵权问题。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图片版权行业前景研究与投资可信性报告》,图片库需求在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自媒体高速发展,而为了达到吸引流量增强内容趣味性的效果,公众号发文普遍图文并茂,所以图片的使用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纵深

如何走出“三输”困局?

不透明的价格

业内人士指出,商业图片库目前的运作模式,主要基于互联网,用户可通过版权交易平台完成浏览、搜索、支付。

其经营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接受上游内容提供方的委托,由图片库公司代理视觉素材的权益,素材权益出售的收益由图片库与作者分享。

其次,图片库公司对视觉素材进行加工,原始素材真正成为图片库的“商品”。因此,编辑能力以及后台处理能力,是图片库公司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最后是视觉素材的营销,多采取线下一对一方式,最大限度开发图片价值。

视觉中国前签约摄影师苏杨告诉新京报记者,视觉中国从早到晚都有编辑值班,工作职责主要是选取签约摄影师上传的图片。

一般来说,独家授权给视觉中国的图片售价,相比非独家的要高一些,此外,图片定价也与摄影师名气相关。

与之相对的,是售价的不透明。一般来说,图片售出时,摄影师按照合同上约定的比例拿分成。如果照片被自媒体选用,还有存在流量分成的情况,流量越大,分成越高。

在苏杨看来,视觉中国支付给普通签约摄影师的钱,只占其售价的“很小一部分”。几年前,苏杨卖的照片基本是非独家,即向多个平台上传,每卖一张照片,到手不过十几元钱。

苏杨表示,作为曾经的签约摄影师,自己不仅不清楚图片的标价,也不清楚实际的销售量。

审核原创者是重要环节

摄影爱好者凯文说,能和顶尖图库签约,作品需要达到一定水平,因此,能够成为版权图库的签约摄影师,本身是一种能力的认可。

凯文介绍,只有签约摄影师才能上传图片给图库。上传图片时,还要写上标题、描述、图片类型(编辑类图片或创意类图片)、编辑关键词,之后等待图库审核。

苏杨告诉新京报记者,视觉中国从早到晚都有编辑值班,工作职责主要是选取签约摄影师上传的图片。选图的编辑按照地理位置分片区,自己从安徽搬到四川后,联系编辑也换为负责四川片区的编辑。

在苏杨看来,相比较其他的版权图片库,视觉中国的编辑比较注意维护与签约摄影师之间的关系,经常主动联系摄影师。据其所知,视觉中国最开始往往找到摄影记者,以及一些水平较高的专业摄影师签约,再通过这些人,“滚雪球式”招纳更多摄影师。

其表示,这种签约关系类似于“把我的东西放在你的店铺里寄卖”,但寄卖人仍然拥有所有权。因此,摄影师也依然拥有图片的版权。

摄影师木木与视觉中国签约不到5年,平时主要往图库上传自己拍摄的洛阳当地照片。

木木介绍,图库里的图片分为编辑类图片和创意类图片,“前者可以理解为纪实性的,后者含有后期创意。”

至于图片的定价,还是看图片质量,比如创意度和稀缺度高低,可以通过和同类照片的比较得出,同类照片越多,创意度越低。此外,摄影师在图库每卖出一张照片都能从平台拿分成,分成因平台而异,一般在20%到40%间。

对于图库来说,判断上传者是不是照片的真实作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常有多种方式。比如,一些摄影师在拍摄前会在相机设置自己的名字。此外,已上传的照片是有分辨率的要求的,有的图像素达到1200万,通常只有原作者会有如此高清的图片。

备受诟病的“维权式营销”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商业规模的扩大,图库交易市场竞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维权式推销”模式在主要的图片使用者媒体行业里屡被诟病。

一位图片版权市场的资深人士透露,图片库都有后台系统自动捕捉各个网站的侵权行为,开始发现的时候往往不去维权,等到侵权图片累计到一定量,再进行维权,以起诉同时推销的方式,达成被动版权交易。

有摄影师告诉记者,视觉中国等图库公司可以把摄影师作品标记,一旦发现有别的没经过授权使用摄影师照片的媒体或者公司,图库公司可以帮摄影师打官司,最后摄影师获得赔偿。

不过,国内一广告公司合伙人、设计总监李伟眼中,这种合理维权有逐渐“走歪”的趋势。

“视觉中国、全景视觉为主的图库网站,早期的盈利模式均以卖图库授权为主,如今则出现了以诉讼推动销售图库的趋势。2013年左右,视觉中国、全景视觉等开始起诉企业客户双微使用的图片侵权,企业客户则委托广告公司进行解决,通常的解决方式是广告公司出几十万购买图库版权,此前侵权的图片被计为合法购买。”李伟称。

2013年之后,随着“鹰眼”等图片追踪技术的发展,图片维权变得容易,不管图片是否裁切、修改,只要通过唯一的识别代码,都可以找到侵权图片。再加上,图库网站逐渐发现,一个销售员努力维护客户的年流水(几十万),基本和打一个版权官司的收益相当,版权战开始变得越演越烈。

“原来销售部还会顾及合作关系,对法务部的起诉行为进行干预,到后期他们(图库)发现打维权官司比卖图更赚钱,法务部变得非常强势,销售部也不再对客户进行维护了。”李伟对新京报记者说。

据强韵数据统计,自2013年到2018年三季度,视觉中国及其子公司共涉诉讼1000多起,涉案赔偿金额合计625万元,其中,与Getty版权图片涉案金额达到615万元,超过上述赔偿总额的98%。

李伟称,“为避免麻烦,视觉中国更愿意用Getty的图片进行维权诉讼。”“而用于维权质询的摄影师图片又会如何处理?基本都是‘维权转销售’,即通过维权获得图库购买。”

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在主板上市。2017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较2016年同期增长超过54%。

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从已有判例来看,目前,国内图片的版权保护状况并不乐观,远不如文字方面的著作权保护”,一位律师向新京报记者指出,侵权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是症结所在,“几乎没有人会为了一张图去起诉”。

在凯文看来,国内的版权市场仍然有待规范,尤其是图片领域,盗图等侵权现象常见,很多人在观念上依然认为,“在百度上搜到的图就能直接用。”

在其心目中,站在摄影师的立场来看,视觉中国的确为创作者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摄影师售卖照片和维权,都会变得更便利。

凯文说,摄影师如果没和平台签约,图被盗用了,作为个体维权将很困难,因此摄影师群体鲜少主动维权。但和平台签约后,图库会调查未经授权使用图片的情况,并主动帮助摄影师维权。

木木告诉新京报记者,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图片版权领域,以视觉中国为代表的版权图库,“还是做出了一些努力的”。

作为摄影师,木木曾有过在社交平台发布的图片被盗用的经历。考虑到成本过高,他最终没有进行维权。不过,如果将这些图片授权给图库,则会好一些。木木说,视觉中国发现版权图片被盗用,会主动去维权,但不会通知摄影师,只有在维权成功后,账户收到赔偿,摄影师才会知道。

一名资深图片从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一味指责图片库,导致其关停,最终可能会出现摄影师的正当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图片库无法正常运营、用图方成本增加的窘境,遵守规范的图片使用者无图可用,盗图现象无法得到遏制,最终伤害的将是整个行业。

“市场活动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运作”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知识产权专家姚欢庆明确指出,摄影师作品涉多种权利,图库不可能也不现实拥有图片作者所有权利,只能部分代理。

姚欢庆指出,著作权法规定,署名权、发表权等不能转让。财产权里面的复制、发行、实施网络传播等等,又要根据图库和摄影师之间的协议,具体处理。

对此,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廉成赫表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还是需要有关机构来推动。行政机关在著作权法的框架下进行执法活动或者行政管理活动是无可厚非的,“但市场活动还是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运作的,这样才能长久地发展。我们不可能一直寄希望于行政机关深入地去管控。”

此外,针对视觉中国网站暂时关闭这一情况,廉成赫指出,很多机构购买了视觉中国图片使用权,现在网站关闭无法使用,“这要依据视觉中国跟使用者的协议,使用者可依照合同,追究网站的违约责任”。

视觉中国资本之路

●2000年

摄影记者出身的柴继军与文字记者李学凌一同成立了一家名为"photocome"的网站,寓意为“图片来了”,这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版权图片交易平台,在融资困境中,百联优力投资有限公司(UIG)伸出援手进行了投资。

●2005年

柴继军等人与UIG一同创立了优力易美(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注销),"photocome"更名为ChinaFotoPress汉华易美,优力易美信息为汉华易美的股东,2013年,优力易美信息实现退出。

●2005年

优力易美(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与Getty合作,成立华盖创意。同样是2013年,优力易美图像退出华盖创意股东行列,华夏视觉(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接手成为华盖创意股东。

●2006年

据方正证券相关研报显示,彼时的视觉中国已经建立了行业内唯一的专业版权团队,借鉴Getty的经验,华盖创意通过法律诉讼方式高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创意图片提供商。

●2007年

优力易美信息控股了中国最早的专业设计社区“视觉中国”,视觉中国社区由雷海波在2000年创办。天眼查信息显示,雷海波为视觉中国网站总编辑/创始人,资深艺术策展人。

●2011年

东星娱乐被收归麾下,东星娱乐是一家从事娱乐新闻图片和视频素材采编的专业制作机构,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配有专职娱乐采编队伍。

●2012年

多项业务进入整合期,视觉中国集团成立。

●2014年

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创意产业上市公司。

新京报记者 李一凡 罗婞 罗亦丹 张妍頔 白金蕾 梁辰 阎侠 实习生 刘梓桐 向成之 曹雯 姜仲英 刘达

相关推荐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版权保护成敛财“黑洞” 起底视觉中国版权生意经
起底WeWork:名符其实还是徒有其名?
起底中国5G基站进程:行业热情高涨,运营商为何不紧不慢?
视觉中国创始人回应国旗版权等质疑:没漫天要价
人民网进军图片版权出大招,视觉中国崩了?
新歌发售2小时破千万,周杰伦商业王国大起底
ESO:视觉中国从未与我们联系 更无权出售黑洞版权
视觉中国鲸吞版权市场?「像素蜜蜂」想却要让版权和激励全部回归创作者
黑洞还是那个黑洞,版权已经不是那个版权

网址: 起底视觉中国:行业良心还是版权猎手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228.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

推荐科技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