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来自大厂的产品打工人聊了聊梦想和现实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
我和老 P 已经有很久没见了,这次离开北京之前本想见面聊聊,无奈他太忙,所以后来改成了云叙旧。
老 P 也是湖南人,我俩是在 4 年前一个产品论坛上认识的,坐隔壁,所以聊着聊着就熟了。
这次跟他聊天,话语中多了一丝沉重感,能清晰感觉到岁月和生活的压力将他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
他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来概括自己,「产品打工人」。
这是老 P 在某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第 6 个年头了,刚毕业就进厂当了产品经理,如今带一个 15 人的产品团队,负责一款日活 120 万左右的产品。
从职级和薪资上来看,他属于中等偏上,但他并不开心。
以前,我们聊天的时候会讨论一些新的产品和模式,脑洞总是开得很大。
但这次,老 P 佛系了,深沉了。
我们有两年没见,这两年内,我们都分别成家了,在事业上也都有了新的发展。
唯独不同的是,他准备定居北京且有了小孩。
靠自己和两家的积蓄在北京六环外买了套 80 平的两居室,然后背了一身贷款,去年幸运摇到号买了辆十几万的小车。
光房贷和车贷,每个月就将近 3 万,加上生活开支和小孩支出,他每月到手的薪资最后也剩不了多少。
他老婆是干 HR 的,薪资不是很高,两人加起来也只够维持每月的正常生活,但凡说提高一下品质,就显得非常吃力。
老 P 说,现在就是打工的,每月等着厂里发工资,一点都不敢怠慢,更别说什么追求梦想勇敢裸辞了。
我说产品打工人也没什么不好,大家都是打工人,我和你的区别就是我以前给公司打工,现在给自己打工。
老 P 说你拉倒吧,你现在自己做事当老板,你不是打工人。
我笑了笑说,老 P,就跟以前上学觉得没意思但工作后怀念上学一样,当你自己做事后,也会怀念打工的日子,但回不去了。
一个最明显的区别,为公司工作的时候,哪怕这一个月你划水摸鱼带薪拉屎,工资照样会准时到你账上。而自己做事,划水摸鱼就会掉水里,每一分钱,都得靠自己晒网打鱼而来。
老 P 是个有梦想的人,也是个情怀产品经理,曾经立志要通过一款产品改变世界,一定要做一款用户数过亿的产品。
而现实却无数次告诉他,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老板安排的任务,做好一个出色的职业人。
梦想与现实,老 P 说有时候自己也很无奈。
说实话,在个人学习和成长上,老 P 是有一手的,这也是我经常向他学习的地方。
他曾经做到过一件在我看来非常了不起的事,在三个月时间内,把公司原有产品进行了彻底重构,上下涉及十来个团队总共 80 多人,他是项目负责人。
我也在大厂待过,要知道在大厂做这么大一个项目,过程中要处理的事和人是很多的,而且很多时候很累心。
一方面要学习很多新东西,要不和对方对接需求,你不懂对方的产品和系统,就等于白瞎。另一方面也要保持清晰的思路和规划,确保这种复杂项目能够顺利落地。
那段时间老 P 和我聊得挺多,每次都能明显感觉到他的进步和变化。后来他也因此升职加薪。
他经常用的一个方法就是列清单画表格,把事项全部列出来,然后按照部门、系统、阶段对事项进行表格化分类。
分类完成后,要做的事、要对接的人、优先级以及关键节点就全部清晰了,最后就是安排团队的人分头行事,他是总指挥。
有次周末他们加班,我去他们办公室探班,发现他座位后面的玻璃墙上就时刻画着这样一个大表格,非常清晰。
之后我也在工作中用过这种方法,还是挺实用的。
虽然现在带团队,做的产品在公司层面说不上重点,但也有一定基础,可是老 P 并不满意,觉得自己每天就是机械式工作,逐渐失去了自己。
早上召集团队开会并安排工作任务,上午和大领导汇报工作规划和问题,或者和业务部门开会讨论需求,下午和团队过方案或者与研发负责人过进度,晚上还要准备产品汇报 PPT 或者领导要的产品资料。
这些工作其实都挺正常,他自己也能感觉到一些成长,可离自己当初的梦想总是有点偏差。
我说老 P 你太矫情了,拿着公司的钱做着公司的事,这是大部分职场人的常态,过不去的,是自己的心态。
如果有能力改变,那就改变,如果无法改变,那就接受。
何苦持有梦想唾弃现实,而实际又活在现实当下。
产品打工人,是看破并接受现实后的一种自嘲,没什么不好,我们都是职场打工人。
因为我们掌握的生产资料不够,所以我们是打工人,我们为资本家打工,这就是社会的运行规律。
我现在虽然是自己做事,但同样是打工人。我为读者打工,我为广告金主打工,然后他们给予我回报,本质上没有区别。
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心态上的差异,或者说,是对自由的拥有程度不一样。
大部分打工人之所以觉得憋屈,不是工作本身糟心,而是被束缚,被老板、被同事、被事务束缚,那种不自由的感觉才是让他们糟心的根源。
如果你只需要跟自己相处,只需要按照既定的工作完成任务,而且又能获得固定的收入,那就会舒适很多。
为什么职场人都要往上爬?
除了收入的增加外,更重要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自由,这种自由被外化为职位和权力。
获得竞争力或者稀缺性,就看自己能掌握多少生产资料,具备多少可替代成本高的能力,没有其它。
加油吧,产品打工人。
相关推荐
和一个来自大厂的产品打工人聊了聊梦想和现实
新一代iPhone很枯燥?我们和几位骨灰级果粉聊了聊
咖啡连锁如何突围?我们和印尼 Kopi Kenangan 的创始人聊了聊
那些拿不到 Carry 的 VC/PE “打工人”
打工人的疲劳和压力,别人不懂 AI 懂
工业品销售的发展、变革、关键点,我们和 30 岁、营收过百亿的「鑫方盛」聊了聊
我们和欧莱雅内部最懂消费者的人聊了聊,发现了他们高增长背后的一些秘密
翊翎资本拉来15家明星被投,聊了聊产业投资的下一个十年
神策、易快报、酷家乐……明势资本拉来20家明星被投,聊了聊企服赛道的空间和节奏
“白手起家”的福建打工人
网址: 和一个来自大厂的产品打工人聊了聊梦想和现实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303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5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22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36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6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321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5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9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