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巨头们的一场持久战
出品 | © 深潜insight
作者 | © 许芸
编辑 | © 冯羽
虽然自动驾驶待解的难题不少,但这似乎并不妨碍资本的风愈吹愈烈。
10月26日、27日两天,汽车智能公司亿咖通被曝融资13亿元,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融资超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20亿元)。
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也在加速推进中。美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ull Self-Driving,简称“FSD”)beta版软件已向小部分客户推送。
自动驾驶,这项自带科幻属性的功能,在政府、汽车圈、科技圈和投资圈的共同推进下,克服理论到技术、研发到落地以及政策层面的诸多难题,正一步步迈入现实。
然而,受限于技术、成本及政策等因素,自动驾驶的发展,仍然是一场持久战。
1、真假“全自动”?
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迈进的当下,自动驾驶正加速驶来。其中,新能源汽车头部玩家特斯拉正激进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塑造先行者形象。
早在7月9日,埃隆·马斯克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称,有信心在今年完成开发L5级别自动驾驶的基本功能,“利用特斯拉现在的硬件,我们只需要改进软件,就可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
根据SAE International(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的划分方法,自动驾驶分为L0-L5共6级,L5级别是最高级别,属于无人驾驶,不再需要人类驾驶员介入。然而,市面上量产车辆搭载的多为L2级别自动驾驶,且L3级别商业化尚未成熟,L4级别则大多停留在测试阶段,还没有车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量产。
对于马斯克“年内实现L5级别”这种“划时代”的言论,任职于国内一家大型汽车集团的自动驾驶工程师王天行(化名)对「深潜insight」直言,马斯克的话听听就好,不能太认真,“Tesla的吹水能力和技术能力同等一流。怎么定义基本功能?以Tesla目前的技术方案,L5无法实现乘用车量产。”
“L2以人为主,L4、L5全自动驾驶无需干预,L3人车权利基本对等,事故责任无法清晰划分。Tesla的产品已经超越市面所有L2同类型产品,但又不符合L3定义,接近L3。”王天行进一步表示。
但在当时,特斯拉仍然迅速掀起了资本高潮。在马斯克提出年内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次日(7月10日),特斯拉股价上涨超过10%。
一位特斯拉老车主对「深潜insight」表示,他相信特斯拉能够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并有意在未来购买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汽车。
美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故事更新了版本:马斯克宣布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beta版软件将向小部分客户推送。
马斯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运作——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全自动驾驶配置售价将上调2000美元。涨价完成后,售价由原来的8000美元提高到1万美元。
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真的有突飞猛进的跨越吗?
从外界频发的质疑来看,或许并没有。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其已听取了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系统的简要介绍,认为该系统是驾驶员辅助软件的扩展,需要人工予以监督。此外,NHTSA毫不客气地指出,“目前可供购买的车辆都无法自行驾驶。”
这也意味着,特斯拉所谓的“全自动驾驶”或许与通常所说的“全自动驾驶(即L5级别)”并不是同样的概念。
有观点指出,按汽车工程师协会的标准,特斯拉“全自动驾驶”只被认为是L2级“部分自动”系统。NHTSA将其定性为“城市街道上的Autosteer”,使用的是特斯拉车道保持辅助功能的品牌。
资本市场也未能给予特斯拉特别高的反馈,在连续五个季度盈利+推出全自动驾驶软件的利好刺激下,特斯拉股价也并未有太大涨幅,反应冷淡。
“L4、L5还在探索阶段,产业链上下游都极不成熟。个人认为,L4、L5面向大众用户的全面产业化在5-10年内无法实现,但生命周期更长、想象空间更大,玩法也更多。”王天行说道。
2、坑位赛
在诱人的自动驾驶出行“蛋糕”面前,不管是科技公司还是车企,都对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商业化落地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不止是特斯拉押下重注,国际巨头们的布局同样频繁:早前,亚马逊花了超10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公司Zoox;谷歌Waymo成为沃尔沃旗下品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合作伙伴,并与戴姆勒卡车联手打造L4级别自动驾驶卡车……
在国内,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
阿里、百度、滴滴及华为等科技巨头,长安、吉利、上汽和北汽等众多传统车企,蔚来、小鹏、理想与威马等造车新势力,以及小马智行、智行者等第三方自动驾驶公司作为自动驾驶赛道的主要玩家,都在试验道路上不断升级完善自动驾驶硬软件系统,陆续推出L2级别量产车型,筹划L3、L4级别量产车型,并展开L4级别自动驾驶测试。
国内各大自动驾驶玩家还在不断下注。
总被用来与特斯拉对比的蔚来,今年8月,引入原Momenta研发总监任少卿任助理副总裁、主管自动驾驶研发业务。公司还计划募集17亿美元,一大用途即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另据媒体报道,蔚来正在规划自主研发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由蔚来董事长兼CEO李斌推动。
今年6月27日,滴滴筹备了4年的自动驾驶业务开始面向公众开放试乘,测试的即为L4级自动驾驶。
另外,百度于10月28日宣布,其自动驾驶安全测试里程已达到600万公里,载人测试超过10万人次,已经可以实现部分城市道路封闭高速、园区景区的安全运行。
而威马汽车预计于明年初上市的全新车型,将搭载威马与百度共同开发的AVP自主泊车技术,可实现特定场景下的L4级别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赛道就是下一个新能源汽车,最晚明年就要火起来。”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深潜insight」表示。
9月份,中国自动驾驶高科技公司北京智行者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的C+轮投资,投资方中即包括新鼎资本。而在此之前,智行者已获得百度、顺为资本和京东等在内的知名机构投资。
“目前,加上整车厂自研在内,做自动驾驶的国内玩家也就十几家,技术很核心,也很难,新的研究者基本已经进入不了了。但这个赛道也不会一家独大,因为各自有各自的诉求,一定是几家相互竞争。”张驰说道。
3、土豪游戏
要在自动驾驶赛道上跑出成绩,并非易事——一大拦路虎,即在于资金。
事实上,从融资来看,当前位于赛道前列的公司基本都展现出强大的融资能力,融资大多在亿元级别。
比如,今年5月份,滴滴自动驾驶公司首次对外融资,软银愿景基金领投5亿美元,也是当时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单笔最大融资。
10月26日,吉利控股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汽车智能公司亿咖通,完成由百度领投、海纳亚洲创投(SIG)跟投的A轮融资,总融资额13亿元,投后估值超百亿元。
27日,中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小马智行被曝出已完成新一轮超3亿美元融资,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养老基金领投、一汽集团参投,累计融资额已超10亿美元,投后估值60亿美元。
这些融资案例都从侧面反映出,小额融资或许已无法支撑高级别技术发展,自动驾驶赛道资金日益往头部集中,已渐渐成为“土豪游戏”。
“自动驾驶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烧不住钱的、没有落地场景的、技术含量一般的陆续都要离开这个赛道,能留存下来就是有核心技术、有落地场景、有一定回款、收入能持续下去的。”张驰说道。
低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早已开始。以蔚来为例,据其介绍,蔚来的所有车型都配备了NIO Pilot系统,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现在正常销售情况下,NIO Pilot的渗透率大概在25%左右。
然而,需要正视的是,要推动自动驾驶往高级别发展,需要多个尖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源源不断的资金、资源被吞噬。但同时,由于商业模式并不成熟,自动驾驶项目面临盈利难题,基本处于赔钱赚吆喝的阶段,仍需要资本输血维生。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被认为是当前最有可能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场景之一,瑞银集团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的规模可能超过2万亿美元。
国外Waymo、Zoox和Cruise等公司以及国内百度Apollo、AutoX、滴滴、小马智行及文远知行等也在此领域展开激烈角逐。
按文远知行工程资深副总裁钟华的说法,自动驾驶企业的发展有五个阶段,自动驾驶出租车在第四个阶段,即在限定区域限定时间的全无人驾驶测试和试运营。当进入第五个阶段(实现大范围大规模的全无人驾驶运营),就可以实现盈利。
但高昂成本限制了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
“目前L4乘用车不可能面对个人用户,只能面对企业用户,应用场景局限于出行服务平台、干线物流公司等。”在王天行看来,做Robotaxi L4的公司短期都无法盈利,只能烧钱活着,“主要是激光雷达成本下不来,一辆车几十上百万元基本不会有人买的。”
张驰也指出,L4、L5级别自动驾驶,意味着车辆要装大量的激光雷达传感器、高精度毫米波雷达以及单目、双目摄像头等等,但现在核心零部件尤其是激光雷达还很难实现低成本。
“目前一辆车改造成L4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成本在100万元左右。成本巨大,也意味着一辆L4、L5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要卖到130万-150万元才能有利润,对于它的普及将是巨大的挑战。”张驰举例道。
4、持久战
目前,业内已基本达成共识:真正的全自动驾驶短期内难以实现。
王天行总结道,“几年前的资本泡沫把自动驾驶推到了现在的位置,L5全自动驾驶全场景产业化所需的配套远未成熟,目前仅局限于特定简单的点到点场景。”
“一是技术配套不成熟,L4、L5要求极强的感知能力,个人认为纯视觉方案无法实现L4、L5的感知能力要求,需要激光雷达感知辅助,但目前激光成本昂贵。二是基建设施配套不成熟,包括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道路、5G、基建太烧钱。”王天行进一步表示。
在发展自动驾驶所需的基建花费上,从我国首条全自动“超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公路的投入可见一斑。据媒体报道,该条线路将设置自动驾驶专用车道,支持全线自动驾驶车辆自由行驶,投资总金额高达707亿元,平均每公里建设费用超过4亿元。
蔚来方面对「深潜insight」表示,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是一个整合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包括智能化道路、高速通讯及智能化城市等,而不是仅仅依靠车。要实现L4或者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肯定需要整个道路交通环境的智能化革命。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技术、资金难题都被克服,各国市政道路建设能够满足要求,自动驾驶在政策、伦理层面也有不小的阻力,它需要交通法律法规能够全面跟上,消费者要接受高级别自动驾驶也需要时间。
即便在汽车工业发达的美国,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之路,也不出预料地引发了监管层关注。
据外媒报道,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正密切关注特斯拉推出的全自动驾驶测试版,美国政府对此采取的是观望态度。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言人在声明中指出,他们将“密切关注这项新技术,并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保护公众免受不合理的安全风险。”
当前,L3级别自动驾驶由于事故责任无法清晰划分等原因,已被部分企业放弃,直接上手研究L4。而出于安全等考虑,在全球范围内,Robotaxi的测试仍然面临场景限制,且大多数仍需配备安全员。但正如王天行所言,“L4不拿掉安全员没有任何意义。”
“要真正实现L4、L5级别自动驾驶,不是一个车企本身所能完成的,它还涉及到法律、交规层面。比如,现在中国只有北上广深几个划定的区域内可以进行L4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更多的区域是不允许手离开方向盘自动驾驶的。所以,并不是技术到了就可以,它更多的还要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是否完善,是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张驰对「深潜insight」表示。
5、结语
尽管清晰认识到自动驾驶的发展面临诸多难点,但张驰对赛道发展仍持乐观态度。
在他看来,自动驾驶的完全成熟、自我盈利需要漫长的时间,发展不会特别快,但一旦快起来就是标配。“中国市场有两亿多辆汽车,如果都搭配自动驾驶,那么市场空间将非常大。”
在广阔的市场面前,即便困难重重,自动驾驶玩家们仍然心甘情愿地投入到这一场硝烟弥漫的持久战中。或许,这也正是投资和技术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
自动驾驶,巨头们的一场持久战
自动驾驶出租车,巨头们的应许之地?
对话真成投资李剑威:TO B,一场取信的持久战
真成投资李剑威:TO B是一场取信的持久战
巨头们参与的自动驾驶芯片竞逐赛,初创公司可有机会?
AI芯片持久战:是好故事,但不是好生意?
自动驾驶的视觉密码,一场隐秘的战事
商业火箭发射,一场兼顾技术、市场和情怀的持久战 | 源码内参 第16期
信息流、搜索引擎、内容全面开战,百度与头条的持久战
巨头入局社区团购的影响和终局
网址: 自动驾驶,巨头们的一场持久战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3357.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47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190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890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433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29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21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171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093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42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