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为何强推5G套餐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maomaobear,36氪经授权发布。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各个运营商都在大力推广5G,而用户一旦选择升级为5G套餐,可能无法再申请改回4G。甚至有网友吐槽称,一些运营商工作人员在进行营销和业务办理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实际在运营商App中,5G套餐被高推、4G套餐难寻觅等现象确实存在,各种“5G专区”“5G套餐”占据重要位置,而想要在App中更换4G套餐的用户,却无处下手。
相比4G套餐,5G套餐虽然流量较多,但是起步的价格贵了不少。消费者对此颇有微词。
运营商为何要强推5G套餐,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呢?
提前出生的5G
中国是全球比较早推行5G的国家。在3G时代,中国落后世界好几年,4G也比世界其他国家要晚。所以,当3G技术,4G技术在中国推行的时候,成熟度已经比较高。
3G时代,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在国外早已应用多年,所以联通3G一开始体验就很不错。
4G时代,中国与世界基本同步,初期就不够成熟,有设备发热高的问题。后期才慢慢改进。
但是4G时代,由于中国移动的发力,网络铺设很快。在网络覆盖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而到了5G时代,5G本身的技术就是在4G基础上通过大量资源堆积进行加强的,所以功耗非常大。而在覆盖方面,由于容易覆盖的频段都被占用,5G能使用的频段比较高,覆盖就非常差,穿透能力更差。
这种技术商用就很不经济。而中国因为各种原因,在5G时代比较激进,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就大面积普及5G,让5G提前出生。
运营商的压力
对于运营商来说,5G网络是非常不经济的。5G宏基站的价格数十万一个,价格是4G基站的3倍。而5G基站覆盖的范围只有4G的三分之一,5G基站的功耗是4G基站的三倍。
在不考虑独立组网基建费用的前提下,5G网络的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至少是4G基站的9倍。
而运营商4G基站建设的成本还没有回收,就要上马5G基站,运营商压力山大。
但是,由于设备商的积极推动和政策的压力,运营商在不经济的情况不得不完成任务,布置5G网络。
这样一来,运营商至少需要9倍的话费和流量收入,才能维持4G时代的利润。
所以,5G套餐的价格居高不下,看起来100多元,200多元的门槛很高,而实际上运营商可能需要300多元,400多元才能保持4G的盈利,目前的价格已经是运营商搞低价了。
成本的转嫁
电信设备企业的利润率往往比较高,薪酬收入也比较高。年薪百万的并不是少数。这些薪酬收入和利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运营商购买他们的设备来贡献。
运营商薪酬最近几年下降的比较多,运营商被强制给设备商输血,当然不能一直从自己这里抽血。
所以,目标就对准了广大用户。尽可能的让用户用高价的5G套餐,而不再推送便宜的4G套餐,就是运营商的选择。
经过两层转嫁,电信设备企业的高额利润最终到了消费者头上,消费者就不满意了。
需要平稳过渡
5G相对于4G,主要优势在于无障碍地区,高密度用户覆盖。同样一根光纤拉到基站,5G基站承载的用户数比4G基站要多。只要带宽足够,能够保证用户都上网,对于车站,机场、体育场这些人员密集的场所,5G基站反而更加经济。
在广大乡村,低频5G也有很好的覆盖性,相比3G、4G在用户数承载上也有优势。
所以,5G应该是一个因地制宜的补点技术,而不能搞成替代4G的技术。
对于运营商来说,搞成补点技术,可以减少采购数量,改善网络质量,降低成本。
成本低了,运营商也就不用在用户头上打主意,让4G用户用5G手机自动连接5G即可。费用就不要涨了。
如果一定要杀鸡取卵,用户端并没有5G的真实需求,结果只能延缓5G的发展。
相关推荐
运营商为何强推5G套餐
9元5G套餐背后:虚拟运营商黔驴技穷?
5G套餐来了,运营商的春天也来了?
运营商智能关闭5G基站,5G为何雷声大雨点小?
最前线 | 三大运营商5G套餐资费曝光,最高599元还限速
三大运营商公布5G套餐:最便宜128元起,最高可享300GB流量
最前线 | 3大运营商5G套餐预约近千万,大规模覆盖仍需时间
要不要换 5G 套餐?这里有份超全的 5G 套餐对比
只办套餐不买手机,“另类”5G用户意味着什么?
5G 流量套餐为什么贵?
网址: 运营商为何强推5G套餐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3753.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97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9421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9152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8658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8520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140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21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7110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7055
- 10五一来了,大数据杀熟又想来, 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