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专访丨永洪科技何春涛:数据分析的底层需求是高性能计算
文 | 哈力克
编辑 | 苏建勋
如今,企业基于新技术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愈演愈烈,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也在稳步推进中,海量的数据不断涌现,加上丰富的场景支撑,数据的复杂程度也随之提高。
这对业内高性能计算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秒级甚至毫秒级的分析响应速度开始成为提供大数据服务企业追逐的目标。作为大数据 BI 厂商的永洪科技也关注到了这种变化,其创始人兼CEO何春涛发现,数据的计算是分析最大的一个瓶颈。
“客户在一些很小的设备上要高速分析大量的数据,数据量很多,分析很复杂。我们的系统点一下,有可能后面就有几亿、几十亿的数据出来,怎么样在1、2秒之内,把基于海量的复杂数据分析完并且呈现出来,这个很难。” 何春涛对36氪分析。
既然计算成为难点,那就要从提高计算性能入手。在计算层面,永洪科技开始从原来更多使用CPU的计算开始转化为矢量计算,以此提升底层芯片的计算能力。
此外,计算与数据的距离也会影响其性能。为了能够让计算更贴近数据,库内计算成为了永洪科技努力的方向。库内计算是指当用户的分析和点击,确保分析和点击不发生在BI引擎上,而是数据库或者计算引擎上。这样一来,计算离数据很近,数据无需大幅度移动,计算性能提升,分析处理速度会更快。
举例来说,如果要计算一亿条销售数据,如果不是库内计算的话,需要把全部数据导出到BI系统进行计算,由于中间涉及到传输,出结果会很慢(比如1、2分钟),整个过程都是不连续的。如果是在库内计算,很快就会出结果(可能2秒钟),而且还可以很连贯的进行“过滤”等其他数据处理工作。
大数据是数字化的基底,像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咨询以及BI商业智能、机器学习等则是关于大数据的商业应用。企业若想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对于上述商业应用或多或少会产生需求,庞大的需求也吸引了许多企业布局入场。
在与一家国内头部硬件厂商的合作中,何春涛回忆,当时,永洪科技并不是这家大客户的第一选择,客户有一个部门需要10个场景的稳定支持,永洪科技与其他参与竞标的企业测评后的结果是永洪科技可以支持8.5个场景,有公司只能支持3个场景。最后,大客户决定整个集团使用永洪科技的产品。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何春涛认为,大客户选择BI(商业智能)厂商的时候,首先会看重产品是否能支撑超大型集团各种复杂场景。此外,产品能否支撑起企业稳定、安全、具备高可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也是需要考察的方面。
永洪科技官方对 36 氪表示,目前已经有多家超大型集团企业客户在采取永洪的 BI 产品实现全面国产替代,疫情之下,永洪 2020 年依然能实现规模化利润和现金流为正。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深刻影响的当下,技术封锁、“卡脖子”事件频发。不过,对于一家技术型企业来讲,何春涛表示,这种局面是一把双刃剑。国产替代化进程的加速,给他们提供了机会。
“我们认为无论这个时势怎么变,可能利好,或者利差,我们自己要坚定一个信心,就是独立自主,靠科技去技术驱动,去促进企业的发展。” 何春涛说。
以下是专访的主要内容,经36氪编辑整理:
Q:永洪现在的业务和重点是哪一块?
何春涛:一方面,我们的BI不断在增强。今年我们把高性能云计算又往上提拉了2倍多的能力。我们发现数据的计算是分析最大的一个瓶颈。我们在这个领域是领先的,但是还是会受到一些场景的约束。
Q:会受到哪些场景约束?
何春涛:比如说,我们的客户在一些很小的设备上要分析高速分析大量的数据,这个时候,之前,我们的产品还是会碰到这样一些问题,其他产品可能就更不用讲了,就更差了。
Q:这个问题具体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何春涛:就说数据量很多,分析很复杂,怎么样在1、2秒之内,把整个很复杂的数据,基于很海量的数据能够做完,然后呈现回来,这个很难。
Q:这一块怎么提升呢?
何春涛:我们在计算层做了一些改变。这个计算层的改变就是说以前我们的计算更多是利用CPU的各种计算,现在我们尽量让这个计算变成矢量的计算。比如说我以前算从1+1亿,可能一个个算,通过矢量计算,我就100个一起算,通过矢量计算,底层芯片更好的计算能力的支持,我们做到了这一块的提升,这是我们高性能计算这一块。
同时我们在库内计算上也做了很大努力。所谓的库内计算就是当用户的分析和点击,怎么确保分析和点击不发生在BI引擎上,而是计算引擎上,比如说数据库上。如果这个计算是在数据库上发生,离数据近,可以很快。
比如说我有100个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遇到问题快速响应和处理。库内计算是怎么把计算从BI系统推到高性能计算引擎上。如果一旦推进到数据库或高性能计算引擎,你才有机会更大减少数据移动。这一块我们今年做到百分之百的库内计算,我们内部的要求,几乎百分之百,我们所有用户的分析计算全部用库计算来实现。
Q:库内计算在用户产品体验感受端有哪些提升?
何春涛:举个例子,以前我有一亿条数据要做汇总,看一下今年的销售量,比如说电商的销售记录,我以前点击一下,1、2分钟回来一个结果,整个过程非常地不连续,很中断。如果是库内计算呢?可能算2秒就结束了,整个数据探索和分析的过程,不管是分析师、科学家,还是普通用户,整个分析过程非常连贯,看完这个汇总之后,说数据不对,怎么回事,我去看看是不是哪个单品卖得不够好,然后就去加一个过滤就看下一步了。如果不是连贯的过程,它就无法做了。
所以对于数据分析,不管是AI、VR,还是各种各样的探索,它最底层很重要的需求就是高性能。所以在高性能计算、库内计算,我们今年又进一步大幅度提升了。另外就是我们推了一个Yonghong Desktop就是桌面版,就是像您的笔记本都能用,直接装上巴。
Q:在竞争环境中,永洪科技怎么才能跟其他公司有一个差异化的发展?
何春涛:每一家要能够生产下来,发展起来,必须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比如说像我们和其他的都不一样,我们就是数据分析能力做得特别好,高性能计算做得特别好,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特别好,整个产品都是一个价格,可能用户使用起来各种体验是一致的,各种升级是很轻松的,买了BI,买AI,买高性能计算,买综合报告,买各种各样的大屏监控。所以我们的数据分析、AI能力、高性能计算的能力、架构让用户各种体验和升级更好。
Q:大客户在选择BI厂商的时候,看重的要素是什么?
何春涛:我想第一个就是你的产品能不能很好地支持超大型集团各种复杂场景,比如企业财务场景有十个需求,差一点的厂商可以解决1、2个,好一点能解决3、4个,我们现在已经10个都支持了。
第二点就是你的产品,或者工具,或者平台是否能支撑我的企业生产、经营的这种稳定性、高可用性、安全性。这些非常重要,但是又看不见摸不着的需求,就你不能用着就崩了,尤其是很多用户在使用的时候。
Q:现在的一些技术封锁对于永洪科技业务应该怎么解读?
何春涛:对我们来说是双刃剑。超大型企业开始做国产化替代,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机会,所以从永洪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无论这个时势怎么变,我们自己要坚定一个信心,就是独立自主,靠科技去技术驱动,去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找契机,找重大发展机遇。
相关推荐
36氪专访丨永洪科技何春涛:数据分析的底层需求是高性能计算
推出桌面智能数据分析产品Yonghong Desktop,永洪科技要让分析师释放数据价值
36氪专访 | 俞敏洪:科技是一场残酷的、不留余地的竞争
36氪首发 |「涛思数据」获GGV等近千万美元Pre-A轮投资,研发开源的物联网大数据平台TDengine
36氪专访 | 俞敏洪:这个决策意想不到救了新东方一命
将数据分析应用于半导体生产,「洪朴信息」帮工厂提良品率、降人工
谷歌、Salesforce分别收购BI与分析公司,原因是什么?
36氪首发 | 智能RPA平台「云扩科技」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金沙江创投、明势资本投资
国产图数据库厂商「费马科技」通过LDBC-SNB官方审计测试,达到原纪录的7.6倍
36氪专访 | 喜马拉雅副总裁张永昶:行业还是小众,我们速度要更快
网址: 36氪专访丨永洪科技何春涛:数据分析的底层需求是高性能计算 http://www.xishuta.com/newsview33785.html
推荐科技快讯
- 1问界商标转让释放信号:赛力斯 94831
- 2人类唯一的出路:变成人工智能 18279
- 3报告:抖音海外版下载量突破1 17828
- 4移动办公如何高效?谷歌研究了 17547
- 5人类唯一的出路: 变成人工智 17382
- 62023年起,银行存取款迎来 10009
- 7网传比亚迪一员工泄露华为机密 8000
- 8顶风作案?金山WPS被指套娃 6446
- 9大数据杀熟往返套票比单程购买 6423
- 1012306客服回应崩了 12 6370